農曆年後轉職潮啓動,企業大嘆「找人難」,不缺能力,最缺價值態度,友達、富邦、奧美、王品、勤業眾信多家企業啓動「辦學」,企業老總跳下來訓練人才,親自講課,以搶救新進人才的黃金一百天。
企業找不到人,但年輕人卻嚴重失業。
主計處統計,去年全年失業率最高的族群,正是介於二十到二十四歲的社會新鮮人,失業率竟高達十二.七一%,直逼整體就業市場四.三九%失業率的三倍水準,也明顯高於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逾兩倍的標準。
廿五至廿九歲的七年級生,擁有碩士以上學歷與幾年工作經驗,失業率仍高達七%以上。
企業辦學是否能夠解決嚴重的人才缺口?
人才要如何成為企業的即戰力?
本期收錄天下獨家未公開採訪「哈佛小子-林書豪」內容。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每一天都「非常」重要
文/編輯部
上週末,北、中、南好幾場就業博覽會,寒流中熱烈上場。一開春,企業開出的人才需求,竟然高達七千六百多個。
但是,真正媒合成功的件數,最高不過五成。台灣年輕人的失業率,持續攀高。(見一一六頁)
為什麼那麼難找到工作?又為什麼那麼難找到適合的工作者?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
企業界傳來的聲音很真切。一間五星級飯店,寒假實習生一聽到「過年也要上班」,馬上請媽媽出面,跟主管說要退出實習。「過年不放假?太不人性了,」媽媽生氣地為孩子報不平。
「我們賣的是服務耶,」飯店總經理抱怨,台灣教育出來的「新人」,不僅缺乏對真實世界的認知,更缺乏求勝的意志。
二月初,美國主流媒體狂批「蘋果供應鏈是血汗工廠」,呼籲「工作應該回到美國來!」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悲觀指出:「工作回不來啦。」因為,年輕一代的美國人,已經不能像中國大陸工作者那麼拚命、彈性、配合。
林書豪這顆炸彈,卻摧毀了所有人的迷思。
這個一直被當成弱雞,坐冷板凳的華人小子,被放在對的位置、給他對的空間,竟然在美國籃壇轟出一個大坑。
平常是棒球迷的《天下》總主筆蕭富元,馬上悟出「林書豪傳奇」,對組織的意義:B咖人才 +B咖組織=+A表現。
對個人,林書豪傳奇證明:即使外在條件輸人,即使加入成績不好的球隊,新人還是有扭轉乾坤的潛力。對組織,林書豪傳奇證明:用對一個新人,可以讓組織出現不可思議的成效。(見一一○頁)
面對逆境、處理失敗,是當今個人、國家,都需學會的生存功課。
三一一日本大震週年,《天下》再度派出採訪團隊,深入東北災區,發現這個曾經是台灣導師的國家,怎樣從廢墟中重新站起來。(見五十二頁)
一年前,《天下》採訪團隊看到的殘敗、破碎;今天雖然收拾得比較乾淨,離復原仍有很大的距離。但驚人的是,日本人變了。變得更開放、更不拘謹、更願意分享。
資深記者謝明玲、攝影劉國泰,走訪四地、四個倖存者的心情、感受、體悟,來說明這種轉變。
眼看自己家園,在水中漂浮;平常為家人料理的刀,被海嘯蝕鏽得不能再用,家庭主婦淺野仁美的人生觀,也變得更積極。
以前,她覺得自己時間很多,「但現在,每一天都非常重要。今天想做的事,今天一定要做完。」以前,她覺得自己是平常人,很多事留給更有能力的人來做就好,「但現在,我一定說:我要做!」
人生,是不值得蹉跎的。 ■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每一天都「非常」重要
文/編輯部
上週末,北、中、南好幾場就業博覽會,寒流中熱烈上場。一開春,企業開出的人才需求,竟然高達七千六百多個。
但是,真正媒合成功的件數,最高不過五成。台灣年輕人的失業率,持續攀高。(見一一六頁)
為什麼那麼難找到工作?又為什麼那麼難找到適合的工作者?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
企業界傳來的聲音很真切。一間五星級飯店,寒假實習生一聽到「過年也要上班」,馬上請媽媽出面,跟主管說要退出實習。「過年不放假?太不人性了,」媽媽生氣地為孩子報不平。
「我們賣的是...
章節試閱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B咖逆轉勝
大老闆當教練
找出企業裡的林書豪
僅僅幾天時間,林書豪讓尼克隊由黑翻紅,
一場人與組織的逆轉奇蹟,震撼全世界。
這齣驚奇史詩印證了,一個組織,用對一個人,
將產生不可思議的成效。
全球人才搶奪大戰方熾,大老闆如何親身傳授「豪」本事,
教新世代員工成為「豪」小子?
全球「林來瘋」,能給企業什麼啟示?
文/蕭富元
倒數十秒。
加入球隊不滿兩個月、在長人陣裡顯得瘦弱的他,站在中線,左手抱著籃球,右手指揮前輩們在籃框下部署。
他應該是想切入吧。不對!五、四、三、二,出手長射三分球……進!
紐約尼克隊逆轉勝。現場和電視機前,全都瘋了。
好萊塢需要的戲劇張力都具備了:少數族裔、被忽視的天分、陰錯陽差的替補出場、鬼使神差的技藝、豐富俏皮的肢體語言,還有一張謙虛卻自信、害羞又熱情的年輕臉孔。
還有還有,他原本可以去華爾街賺大錢的,卻追隨心中的鼓聲,掙扎著在他最熱愛的籃球夢裡流浪。
二十三歲的林書豪,正在改寫籃球殿堂的歷史。
他是美國職籃聯盟(NBA)六十八年來,第一個哈佛畢業生。他寫下前五場出賽,共得到一三六分的最高分紀錄。他又導又演一齣板凳球員,如何讓死氣沉沉的長年爛隊,五天內起死回生的逆轉大戲。
人與組織的逆轉奇蹟
林書豪創造了一個公式:B咖人才+B咖組織= A+表現。
這個公式的關鍵,在人。
即使外在條件輸給別人,即使加入一個成績不好的球隊,新人還是具有扭轉乾坤的潛力。
這個公式另個關鍵,在組織。
用對一個新人,可以讓組織產生不可思議的成效。
五歲就開始打籃球的林書豪,其實是個「偽B咖」。他在高中籃球校隊,創下三十二勝一敗的紀錄,當選加州年度最佳球員。
他在哈佛校隊四年期間,刷新美國常春藤聯盟的得分、籃板、助攻和抄截四大紀錄。只不過,在美國大學籃球賽(NCAA)裡,常春藤聯盟也是不折不扣的B咖。
林書豪的二○一二大驚奇,展現了一種精神:堅強的求勝意志,不放棄夢想,重視團隊合作,既求自己表現,也懂得讓隊友出風頭。
林書豪的父親林繼明告訴《天下》,林書豪從小就不服輸,平常看不出特別表現,但是遇到勁敵,表現愈好。在林繼明的眼中,林書豪是天才與努力兼顧的最佳結合。
林書豪去年接受《天下》專訪時也不否認,他過去兩年,在NBA打得並不好,失去上場打球的機會。
但他不願意放棄從小就有的夢想,每天練習投籃至少六小時,努力磨練自己。
「七場連勝,絕非意外,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沒有僥倖,」寫了三十年NBA評論,星展銀行資深副總裁陳識仁觀察,林書豪早就為今天的成就,做好了準備。
林書豪的故事,對企業更具有啟發意義。
管理大師柯林斯(Jim Collins)在《從A到 A+》裡提到,推動企業邁向卓越的第五級領導人,通常具有謙沖、不屈不撓、不愛出風頭,甚至有點害羞的個性。他們很像默默坐在板凳上的超級明星,一不小心,就被錯過了。
對企業來說,如何找出板凳上的林書豪,給他磨練機會,讓他發光,是當前最迫切的工作。 ■
獨家專訪林繼明、林書豪父子
面對嘲諷,只是給我更大的動力
去年八月,如今掀起全球林來瘋現象的林書豪,和金州勇士隊簽約已一年,又遇到NBA罷工休館。他在NBA載浮載沉,不是坐冷板凳,就是面對被釋出的壓力。當時,林書豪和父親林繼明聯袂接受《天下》專訪,真誠談到自己的挫折與學習,自然流露重合作、遇強則強、不服輸的林書豪精神。以下是訪談的精華摘要:
林繼明:他就是有不認輸的個性
以東方人來看,他從小就是打得比較好的籃球員。所以他在初中、高中,甚至在大學的時候,都創造學校的奇蹟。
在美國那種環境,東方人有辦法打出這種成績,更是不容易,顯示他有這方面的天分。
平常跟他打球,看不出他打得特別好;但是,他如果遇到愈強的對手,打得更好,他就是有這種不認輸的個性。
你看他打球,他就是做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能力,看他能夠達到什麼程度。
他高三的時候,校隊已經打到北加州季後賽最後一輪。預賽之前,他受傷了,休息兩、三個月。
經過那件事,他整個人生觀都改了,覺得一個人不是隨時要打球就可以打。
他態度開始改了,認真學習,更努力練球,態度變得更合作,更聽教練的話,也打得更好。這讓他成為一個更好的籃球員。
這小孩子對籃球這麼有興趣,很願意花時間在上面,即使有甘有苦,但至少他的人生,已經達到他想要達到的目標。
不管以後發展的情況會怎樣,至少他人生的目標和理想已經達成,這一輩子不會後悔。
林書豪:我不是天生的籃球明星
我不是天生的籃球明星,大學畢業出來,嘗試選秀會,可能是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大家看到我,馬上就認為「他不是那麼好」。
我去體育館打球,有人告訴我:「排球時間結束了,現在是籃球時間。」我就回答:「很高興知道這個消息,不過是我是來打籃球的。」
面對嘲諷,只是給我更多的動力,我想愈來愈厲害,希望盡可能打破這些刻板印象。
對我來說,失敗是沒有給自己成功的機會。
我在高中的時候,贏了很多比賽,態度很差,很自大。我想,這對我是一種失敗。
我沒有努力提升自己,沒有成為原來可能成為的好選手,因為我太忙著想我有多厲害。後來我傷了腳踝,這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學會什麼叫做努力認真。
我認為,人在學會成功之前,必須先學會失敗。我人生有很多低潮,都化為許多美好事情的動力。沒有這些挫折,學習這些有價值的教訓,我沒有辦法享受,或是進入下一個階段。
現在,我認為成功是盡力發揮自己的潛力、努力提升自己、認真工作。
(謝明玲、蕭富元整理)■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B咖逆轉勝
大老闆當教練
找出企業裡的林書豪
僅僅幾天時間,林書豪讓尼克隊由黑翻紅,
一場人與組織的逆轉奇蹟,震撼全世界。
這齣驚奇史詩印證了,一個組織,用對一個人,
將產生不可思議的成效。
全球人才搶奪大戰方熾,大老闆如何親身傳授「豪」本事,
教新世代員工成為「豪」小子?
全球「林來瘋」,能給企業什麼啟示?
文/蕭富元
倒數十秒。
加入球隊不滿兩個月、在長人陣裡顯得瘦弱的他,站在中線,左手抱著籃球,右手指揮前輩們在籃框下部署。
他應該是想切入吧。不對!五、四、三、二...
目錄
封面故事
大老闆當教練
找出企業裡的
林書豪
林書豪讓尼克隊由黑翻紅,
這齣驚奇史詩印證了,
組織用對了人,
將產生不可思議的成效。
大老闆如何親身傳授「豪」本事,
教新世代員工成為「豪」小子?
全球「林來瘋」,
能給企業什麼啟示?
文/蕭富元
獨家專訪林繼明、林書豪父子
面對嘲諷,只是給我更大的動力
採訪整理/謝明玲.蕭富元
B咖逆轉勝 B咖變A咖 職場逆轉勝 文/江逸之
CEO親自教 大老闆小私塾 教價值和態度 文/江逸之
奧美廣告
台灣篇 黃金百日 留住潛力A咖 文/白詩瑜
國際篇 人才投資 1元賺30元 文/王曉玟.陶允芳
CEO經驗談 大老闆的第一份工作 文/王曉玟
台灣飛利浦總經理 柏健生
成功,就像一碗綠豆湯 文/王曉玟
凱渥創辦人 洪偉明
創造美麗 從細節開始 文/王曉玟
雙週焦點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
Leaders Talk 中國崛起 並不意味美國終結 整理/吳怡靜
數字說話 《陣頭》、《愛》延燒國片熱 文/黃昭勇
財金觀測站 開徵暴利稅、證所稅 長效不大 文/黃昭勇
e天下 史上最快突破千萬人次的獨立網站 文/吳凱琳.陳紹謙
時事熱線 笨蛋,問題在幸福! 文/吳挺鋒
CEO
談管理
廣達 從代工飛向雲端
筆電代工王 轉念後的轉型 文/黃亦筠
專訪廣達董事長 林百里
要走對的路 帶給社會新價值 採訪整理/黃亦筠.王曉玟
競爭優勢
在位最久的立法院長 王金平
政經變遷 人情、權力、歷史定位 文/林倖妃
新國會的三大問題 文/林倖妃
立法院三新星登場 文/林倖妃
好樣集團執行長 汪麗琴
人物特寫 有溫度的美學 經營最美的書店 文/馬岳琳
陳裕璋
金融圈 最不受歡迎的金管會主委
文/黃昭勇.張翔一
陳裕璋似乎早就決定要當個
不受金融界「歡迎」的長官。
他把金融監理擺第一,
業者卻批評他「阻礙發展」。
八年換七人 金管會主委爭議多 文/張翔一
金融業反省 不再當冒險家 文/黃昭勇
G&H西服店長郭儷玲
服務小精靈 專業形象顧問 讓客戶變型男 文/白詩瑜
特別企劃
三一一大震週年
發現廢墟中的
新日本
四個地方 四張臉
人物素描 見證日本重生 文/謝明玲
產業效應 日本家電業 最後的武士? 文/陶允芳
新消費觀 夠用就好 消費愛與幸福感 文/謝明玲.孫曉萍
大震週年
對台影響 台灣產業三利多 文/王曉玟
亞洲與
兩岸
亞洲看天下 叛逆主婦 變身韓國家電女王 文/辜樹仁
重慶模式撞牆 薄熙來前途未卜 文/李雪莉
數字看中國 中國人喝紅酒 救世界經濟? 文/辜樹仁
經營管理
雷亞遊戲
35創業家 十六台客 用音樂遊戲征服日韓 文/許以頻
終結內耗、不再鴕鳥
管理快易通 關鍵5招 化解團隊衝突 文/陳竫詒
全球 視野
春燕探頭 景氣將V型反轉? 文/吳怡靜
人與環境
歐盟航空碳稅 中美都不爽 文/吳怡靜
藍色經濟 零浪費,讓地球復活
採訪整理/周原
中研院士、哈佛講座教授
人文反思 孔祥重:會思考,才會成大器 文/游常山
偏鄉少年 用美學改造家園 文/熊毅晰
經濟學人
在天下
韓國開班 向鄰國傳授成功術 譯/周原
香港特首選舉
狼豬之爭 北京騎虎難下 譯/周原
歐洲車廠應自立自強 譯/周原
手機專利大戰 誰最看不慣? 譯/宋東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 譯/辜樹仁
off
漫享.悠活
悠活誌 紅粉佳人 渲染山林 文/朱家瑩
漫享集 拇指料理 迷倒瑞士人 文/朱慧芳
邰客上菜 尹衍樑最愛的排骨湯 口述/邰智源
天下展演廳 紙雕刻劃台灣印象 文/司徒嘉慧
專欄
南方朔 娛樂型社會 難以持久
洪蘭 榮譽心失落的一代
新聲代 行動上網是基本人權? 文/廖元豪
創新學院 向老靈魂尋靈感 文/汪麗琴
司徒達賢 專注力是關鍵
面對35 台灣的低薪「優勢」? 文/鄒開蓮
向啤酒肚宣戰 文/伊險峰
編者的話 每一天都「非常」重要 文/編輯部
封面故事
大老闆當教練
找出企業裡的
林書豪
林書豪讓尼克隊由黑翻紅,
這齣驚奇史詩印證了,
組織用對了人,
將產生不可思議的成效。
大老闆如何親身傳授「豪」本事,
教新世代員工成為「豪」小子?
全球「林來瘋」,
能給企業什麼啟示?
文/蕭富元
獨家專訪林繼明、林書豪父子
面對嘲諷,只是給我更大的動力
採訪整理/謝明玲.蕭富元
B咖逆轉勝 B咖變A咖 職場逆轉勝 文/江逸之
CEO親自教 大老闆小私塾 教價值和態度 文/江逸之
奧美廣告
台灣篇 黃金百日 留住潛力A咖 文/白詩瑜
國際...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