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4
好生活 好地圖
Good Life, Good Map
PROLOGUE
功不在一時
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史無前例罷課。對比香港學生關心時政,參加社會運動之風氣,香港的高官、校長、教師、家長的反應更值得關注。公開表態的校長教師很少,高...
FEATURE
不起眼的好生活 唐明
城市的崛起以及超級大都會的湧現,都可證城市生活是人性的需要,因為人類是群居的社會物種。大城市,尤其是超級大都會,是地球上的資源集中點,擁有最好的...
新與舊連結共生 外野
把甚麼留給下一代? 唐明
作者簡介:
《CUP Magazine》《茶杯雜誌》
CUP Magazine,2001年創刊。
Cup出版一直本著「閱讀就是樂趣」的宗旨為大家提供優質讀物。
網站:http://www.cup.com.hk/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upmagazine
章節試閱
城市的崛起以及超級大都會的湧現,都可證城市生活是人性的需要,因為人類是群居的社會物種。大城市,尤其是超級大都會,是地球上的資源集中點,擁有最好的醫療服務、最多的就業機會,可以賺到最多的錢,所以才會無限膨脹。
但經過一百多年的工業與技術革命以及帶動的「城市化」,當今的人對於城市生活的要求,已經有所質變。譬如城市化造成的貧民窟現象,今天在第三世界依然非常普遍,但狄更斯小說裡的倫敦也有,但那是一百多年前。即使香港,劏房之居所條件,雖然不能稱貧民窟,但也足夠觸目驚心,這種居住狀況已經不能為人接受。
在城市化過度發展的同時,今天許多城市都開始考慮「均衡發展」,賺錢的同時,也要保證生活質素,否則像香港這樣,一個月即使收入兩萬港元(似乎是香港的中產收入起點),絕對不足以維持一個像樣的中產生活。同樣的問題,在中國大陸也一樣,年輕的中產白領一族,許多人希望逃離「北上廣」,情願選擇二線城市,連富豪馬雲也說,他喜歡香港,但居住地,他情願選擇杭州。
這就是香港,以及北上廣的城市發展,已經出現了失衡的問題。為了追求經濟,犧牲了生活。國際都市文化雜誌的權威 Monocle 評價一個理想城市有許多數據標準,包括人口密度、罪案率、日照、公共交通、環保意識、醫療服務、文化場所面積、連鎖店的數字。
香港的綜合數據表現不算太差,而且以地理環境而言,背山環海,半個小時內可由市區到最近的海灘或野外,已經擁有了一個綠色花園。但香港依然環保意識低落,文化場所太少。這兩方面的表現,對城市生活質素的影響非常關鍵:有足夠的環保,一個城市得以保存的東西就多,不但自然生態、物種、建築、社區甚至歷史就不會動輒消失,而令生活有一種延續性,由過去到現在,對於一個城市的文化累積至為要緊。如果沒有這種意識,當然也不會有太多的文化素養,因此環保與文化堪稱雙生兒,互為表裡,香港在這兩個方面表現欠佳,一點也不奇怪。
雖然今天的生活已經為高科技所主宰,但高科技到底有沒有用到刀口上,還是說,生活中其實有許多地方不需要太先進的高科技,應該緩慢一點。有甚麼例子呢?譬如小型的士多,本來是香港的街道特色之一。士多就是一種記憶的延續,與往日生活方式聯繫緊密,士多令人聯想到人情味,年邁的店主,悠閑的時光,經營士多的老人,一定比困在高樓裡,或者在公園閑坐的老人,更有寄託。
韓國愛情片「八月照相館」的片名也可以提供答案,照相館的消失也是高科技統治的犧牲品之一。同樣,照相館也可以是跨代生活的共同載體,七八十年代上海還跟以前一樣,有好多信譽良好的照相館,其中一家「萬象」,我印象很深,因為他們的圓形商標是一頭可愛的大象,十有八九的上海兒童,小時候都在萬象照相館拍過照:滿月、周歲、入學、小學畢業照之類,這就是令居住在同一個城市的人,擁有共同身份的方式之一。
任何一個先進的大都會都不可避免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第一是因為大都會擁有最好的醫療資源,但老人遭到社會邊緣化也是不爭的事實。現今人口壽命延長,衰老的年齡界線向後推移,許多六十五、七十歲的人,其實並不老,他們依然有生產力,不但擁有經濟實力,而且有時間,適當借用老人的勞動力,創造財富,減輕養老的壓力,令他們擁有生活,而不是坐困家中,這樣的城市才能稱得上均衡發展。
香港十八區裡的南區,目前似乎有一個不錯的可供均衡發展的基礎,譬如人口密度低,環境保護良好,成為社會企業紮根的試點之一。由民政事務局贊助的「好地圖」項目,獲社企民間高峰會支持,在南區發展的社企,恰恰涵蓋了上述的幾個方面:小型獨立商店、長者生活服務、二手店及回收、郵遞、照相、甚至膳食包送,看來不起眼,但生活中擁有這些,感覺會好很多。
城市的崛起以及超級大都會的湧現,都可證城市生活是人性的需要,因為人類是群居的社會物種。大城市,尤其是超級大都會,是地球上的資源集中點,擁有最好的醫療服務、最多的就業機會,可以賺到最多的錢,所以才會無限膨脹。
但經過一百多年的工業與技術革命以及帶動的「城市化」,當今的人對於城市生活的要求,已經有所質變。譬如城市化造成的貧民窟現象,今天在第三世界依然非常普遍,但狄更斯小說裡的倫敦也有,但那是一百多年前。即使香港,劏房之居所條件,雖然不能稱貧民窟,但也足夠觸目驚心,這種居住狀況已經不能為人接受。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