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如何讓現實更靠譜一些
「這個故事不會很長,因為今年最精彩的事情就在於幾乎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除去了前情提要,〈游泳隊〉這則小說就從這句話展開,而作者也沒有說謊,文字的篇幅並不多,然而內容卻是近期的閱讀經驗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游泳隊〉出自米蘭達・裘莉(Miranda July)的短篇小說集《沒有人比你更屬於這裡》(No one belongs here more than you)(台灣翻譯為《非你莫屬》)。出生於1974年的裘莉現居美國洛杉磯,1997年起就陸續在獨立音樂廠牌推出過三張專輯,2005年她首度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電影就獲得多項世界重要的電影大獎,2007年她第一次出版了小說集《沒有人比你更屬於這裡》,文字與寫作的表達同樣讓人驚艷不已。〈游泳隊〉的故事以第一人稱寫成,更像是一個年輕女子對著前男友(或自己)喃喃自語地回憶往事——失戀的她隻身來到一個完全沒有游泳池的小鎮,鎮上三個這輩子幾乎沒有下過水的老人不知哪來的靈感,決定向據說曾是游泳選手的她學游泳;因為沒有游泳池,她就在自家的廚房地板上擺放了裝著溫水的水盆,老人們就這麼趴在地上揮舞著手腳練習划水,並且把臉埋進水盆裡學習換氣。看似可笑的場景,教練和學員們卻無比認真和投入,彷彿自己真的參加了一個游泳隊。
現實裡從來沒有水,一旦你試著在荒謬的現實裡加上幻想,幻想就成為你乾渴時生存下去的水,最後也就選擇信以為真,因為如果沒有心存幻想,現實就只剩下乾燥、寂寥並且不解風情。
心存幻想的人很多,實現的人我們稱之為「先驅」或「革命者」,破滅的我們客氣地說他是「夢想家」或是客觀地認定他「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或者是介於這兩種極端之間奮力生活的人,其中他們很多後來都當了「藝術家」。我想起這一期「藝外史」的主題顏文樑,在那個中國人幾乎完全不知油畫為何物的年代,他僅僅因為看了印刷品和聽過父親的口述,就這麼堅決地認定油畫就是自己戮力投入的方向——他憑著想像嘗試了各種能夠取得的材料,實驗自製出油彩顏料和畫布基底,然後再用自己的理解在繪畫中實踐了所謂的西洋透視和色彩學;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當時完全沒有離開過中國的他,全然土法煉鋼完成的油畫作品,後來被一起帶到法國參加沙龍展,不僅獲得評審肯定還得到了獎項——一個來自東方的青年憑藉著幻想揣摩出來的西洋油畫,竟然和所謂的現實如此接近,這個特殊的際遇,簡直就像是〈游泳隊〉裡的三個老人最後終於學成泳技,結果參加了奧運還獲得游泳項目的冠軍。當然,應該沒有作家會用這種離譜的情節結尾自己的作品——我們總是期待小說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合乎你以為的常理,然而現實往往卻是悖離常理,如此說來,幻想可能要比現實更靠譜,也更讓人願意相信。
我們總是希望未來會更好一些,揮別變化多端又光怪陸離的2014,我個人其實非常期待已然來到的2015。新年快樂。
孫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