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電影與當代藝術」地下根莖再生計畫
企畫:龔卓軍、孫松榮
自1980年代初開始,台灣新電影曾揪合了文學、美術、設計、攝影、音樂、空間、表演、小劇 場等不同領域藝術的要素與人才,展開了一場活動影像的革命。雖然 1980年代末期經歷了「新電影已死」論戰、90年代仍勉力推進,迭有佳作。30多年過去了,富含文學式自省與小歷史敘事的台灣新電影,不僅屢屢在電影美學上締造了鮮明的寫實與現代風格,獲得多方國際肯定,同 時也因打破了明星制,在日後的劇場、演藝人才培育,製片、生產方法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台灣新電影與台灣當代藝術的深密交織,卻一直如同網絡深埋的地下根莖,未受當代藝術界的深掘探究。《藝術觀點 ACT》在準備了一年,進行了各種方法嘗試後,決定邀請當代藝術界的劇場、設計、 美術、攝影、製作、新媒體、評論、策展、論述方面的朋友,對於台灣新電影生產過程中,已纍纍結生的地下根莖,或進行整理描述,或進行考現評論,或進行芽點再生,或進行特異的接枝新種,或將其場景重新加以調度,或令其聲音轉世重生,或任其身體物件轉置重演,或運用其製作方法翻轉創置新作,或搬運早已被遺忘的環節重啟論述,或乾脆透過特定策展手法再度化生出另類根莖團塊。
專題企畫
「臺灣新電影與當代藝術」地下根莖再生計畫(上) ■ 企畫|龔卓軍+孫松榮
● 場景
新電影之紀實攝影──張照堂的「片場現形記」 ■ 整理|編輯部
新電影的工作方法──高重黎的演員經驗及其思想 ■ 整理|編輯部
那種喜歡說不上來,第一次看《風櫃來的人》──林鉅訪談 ■ 整理|編輯部
● 分鏡
紙上版首映│延遲的刺點:堤2 ■ 高重黎
姿態的厚度,究竟能夠「承受」多少國境的重量 ■ 曾御欽
那年夕張大雪 ■ 牛俊強
《家庭式紙紮「屋中屋」》前導 ■ 張徐展
● 剪接
「再見了、荒蕪的公園」──策展計劃草稿 ■ 高森信男
進入美術館──美術館作為造型藝術的場域,以電影《郊遊》為例的提案 ■ 郭昭蘭+周育正
記憶所繫之處──臺灣新電影 ■ 王耿瑜+莊依婷
● 論述
臺灣新電影的幽靈之旅──以張照堂擔任攝影的《殺夫》與《我們的天空》作為一種影像跨域方案 ■ 孫松榮
新電影的一天──一段文化電影的預言 ■ 黃建宏
1986年的恐怖戀戀風 ■ 陳莘
對抗、差異與美學再造──新電影論述的幾點思索 ■ 陳佳琦
景框、銀幕、觀看的姿態,以及持相機的人 ■ 張世倫
我們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的知識生產者──做為考現學與當代藝術的臺灣新電影 ■ 龔卓軍
影像紙上展覽│場景之外 ■ 文.圖|張照堂
影像評論│並排停車 ■ 陳琬尹
穿越銀幕,遊走於真實與虛構之間 ■ 李天爵
跨媒介生涯──蓋瑞特 • 史都華訪談 ■ 于昌民
從《蔣渭水:臺灣大眾葬葬儀》紀錄片,談異議音像「從對抗策略到再質變運動」 ■ 陳界仁
「台灣新電影與當代藝術」地下根莖再生計畫
企畫:龔卓軍、孫松榮
自1980年代初開始,台灣新電影曾揪合了文學、美術、設計、攝影、音樂、空間、表演、小劇 場等不同領域藝術的要素與人才,展開了一場活動影像的革命。雖然 1980年代末期經歷了「新電影已死」論戰、90年代仍勉力推進,迭有佳作。30多年過去了,富含文學式自省與小歷史敘事的台灣新電影,不僅屢屢在電影美學上締造了鮮明的寫實與現代風格,獲得多方國際肯定,同 時也因打破了明星制,在日後的劇場、演藝人才培育,製片、生產方法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台灣新電影與台灣當代藝術的深密交織,卻一直如同網絡深埋的地下根莖,未受當代藝術界的深掘探究。《藝術觀點 ACT》在準備了一年,進行了各種方法嘗試後,決定邀請當代藝術界的劇場、設計、 美術、攝影、製作、新媒體、評論、策展、論述方面的朋友,對於台灣新電影生產過程中,已纍纍結生的地下根莖,或進行整理描述,或進行考現評論,或進行芽點再生,或進行特異的接枝新種,或將其場景重新加以調度,或令其聲音轉世重生,或任其身體物件轉置重演,或運用其製作方法翻轉創置新作,或搬運早已被遺忘的環節重啟論述,或乾脆透過特定策展手法再度化生出另類根莖團塊。
專題企畫
「臺灣新電影與當代藝術」地下根莖再生計畫(上) ■ 企畫|龔卓軍+孫松榮
● 場景
新電影之紀實攝影──張照堂的「片場現形記」 ■ 整理|編輯部
新電影的工作方法──高重黎的演員經驗及其思想 ■ 整理|編輯部
那種喜歡說不上來,第一次看《風櫃來的人》──林鉅訪談 ■ 整理|編輯部
● 分鏡
紙上版首映│延遲的刺點:堤2 ■ 高重黎
姿態的厚度,究竟能夠「承受」多少國境的重量 ■ 曾御欽
那年夕張大雪 ■ 牛俊強
《家庭式紙紮「屋中屋」》前導 ■ 張徐展
● 剪接
「再見了、荒蕪的公園」──策展計劃草稿 ■ 高森信男
進入美術館──美術館作為造型藝術的場域,以電影《郊遊》為例的提案 ■ 郭昭蘭+周育正
記憶所繫之處──臺灣新電影 ■ 王耿瑜+莊依婷
● 論述
臺灣新電影的幽靈之旅──以張照堂擔任攝影的《殺夫》與《我們的天空》作為一種影像跨域方案 ■ 孫松榮
新電影的一天──一段文化電影的預言 ■ 黃建宏
1986年的恐怖戀戀風 ■ 陳莘
對抗、差異與美學再造──新電影論述的幾點思索 ■ 陳佳琦
景框、銀幕、觀看的姿態,以及持相機的人 ■ 張世倫
我們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的知識生產者──做為考現學與當代藝術的臺灣新電影 ■ 龔卓軍
影像紙上展覽│場景之外 ■ 文.圖|張照堂
影像評論│並排停車 ■ 陳琬尹
穿越銀幕,遊走於真實與虛構之間 ■ 李天爵
跨媒介生涯──蓋瑞特 • 史都華訪談 ■ 于昌民
從《蔣渭水:臺灣大眾葬葬儀》紀錄片,談異議音像「從對抗策略到再質變運動」 ■ 陳界仁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