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認真卻不焦慮的父母
專家也是父母,也可能在教養路上遇到關卡。
從專家們真實的人生故事,汲取他們的經驗,一起學教養。
文∣蘇岱崙 攝影∣張緯宇
每天,總是在上學快遲到和戒吼之間掙扎:小孩聯絡簿沒帶回來、作業又不見了,媽媽在家長群組裡代孩子詢問功課,隔天又看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轉貼文章,思考自己是不是插手、介入太多了。
人生很難,身為爸媽,兩難之處格外多。
「現代的父母親,焦慮感比上一代嚴重許多,」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觀察。社會生活型態改變,這一輩家長的育兒支援系統不如上一代,許多時候要靠著小家庭單打獨鬥。周遭充斥著各種教養資訊,「我們愈說要如何做好父母,其實隱約的又讓父母愈焦慮,」王浩威說。
別把父母角色過度理想化
我們的童年經驗,常讓我們期許自己能在更理想的狀態下養育孩子;但是,一再把父母的角色理想化,往往又增添了自己的心理負擔。
臉書(Facebook)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挺身而進》書中引用美國的調查數據指出,現代職業婦女每週花在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十一小時,已和一九七五年時的家庭主婦一樣多,但是現代職業婦女常覺得自己不及格,在就業與當全職媽媽的職涯選擇中,掙扎擺盪。
這股掙扎與焦慮,無論是在溝通、情緒、自我探索,乃至於學習方法上,都可能成為自我安頓身心、經營家庭關係,甚至育兒教養的關卡。
身為凡人,走在渾沌、能見度低的路上,總冀望遠方能有一道光,指引我們繼續前進的方向。所以我們求助於專家,專業意見常扮演那盞「明燈」的角色。然而,當專家也成為父母、同樣遇到人生關係裡的關卡時,他們又是如何走出迷霧?
專家只是比較懂得處理挫敗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兼學務長柯志恩,形容自己「是一個很棒的老師、很好的研究所所長,但可能也是一個滿惡劣的母親」。但在一次次的親子衝撞與反省中,慢慢趨向更好狀態。「我不是生個『好』孩子來養,而是生個孩子來讓我更『好』……」她在《惡媽進化論》中寫道。
專家擁有能用以助人的專業知識,但是人生間的難題,並沒有少遇過,也沒有比較好走。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許皓宜,長於婚姻、家庭治療。但是她坦言,自己從青春期開始,就在感情關係裡不斷受挫,直到近年來開始尋求專業的心理分析後,才如倒吃甘蔗般,婚姻關係改善許多。過去,她不願以「專家」身分自居,但誠實面對自己後,她重新定義「專家」為「遇過更多挫折與失敗經驗的人」。
王浩威也曾多次提及,他和父親的「結」,是在父親過世後才真正解開。父親曾因在事業上失去舞台,轉而對子女嚴苛挑剔,親子關係降到谷底。王浩威也曾求助過專業人士做心理分析,但是沒有太大效果。直到父親在海外過世,全家人齊聚處理父親的後事,家族成員連日相處、彼此分享在這家庭中的心情,觸動了他更多深層的自我分析,這個長久以來的心結,才開始鬆動。
致力於悲傷治療的心理師蘇絢慧,成長在相當不穩定的環境。自小父母離異,她被送到不同家庭撫養,不變的狀態都是寄人籬下。十四歲以前,主要照顧她的奶奶、最親的父親相繼過世,她孤獨又奮力求生存,卻衝撞得傷痕累累。直到她開始投入助人工作,才慢慢學會用他人的位置觀看生命,「每個人都有苦,只是苦的形式和面向不同,」她說。
然而,當心理專家同時具備家長身分,帶孩子是否能更得心應手?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臨床心理師林希陶,平時會運用許多心理學中的行為理論觀念來育兒,幫助寶寶戒夜奶一覺到天亮。不過他也坦言,有理論支持的育兒方法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永遠要保留彈性,」他說。
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是職能治療師,熟知兒童不同階段的發展。不過,在醫院聽多了復健治療孩子的哭聲,剛開始當爸爸時,他竟然對老大的哭聲「無感」,到四個月後才慢慢調整過來,「這可能是職業的副作用,」廖笙光笑說。
更多時候,專家和家長的身分其實是衝突的。王浩威觀察心理界同行中,很多人是「易子而教」,當專家自己的孩子需要「找人談談」的時候,或許因為面對的是自己的孩子,也會有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或許因為孩子不願意和自己父母談,因此即便是具備相關知識背景,也會尋求同行的專業幫忙。
教養之前,爸媽先學釋放焦慮
柯志恩是位身體力行、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母親,一雙兒女目前分別就讀大四、大一,成長過程中經常被她拿來套用理論、當做實驗對象。
她很推崇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在引導兒女教育和學習過程中經常拿來應用。皮亞傑認為,人在建構認知、接觸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會不斷歷經內在知識系統「失衡」,而後自我又會不斷重新回到「平衡」的狀態,這也就是所謂的「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學做父母,又何嘗不是如此?
兒童心理學家唐諾‧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提醒「當個夠好的母親」就好。雖然許多社會氛圍都在暗示著爸媽不夠好、可以更好,但身為爸媽,一定要不斷告訴自己「夠努力就好、做錯了就學習」。「父母要學著釋放自己的焦慮,才能從親子關係的惡性循環中解脫,」王浩威說。
父母愈焦慮,也會將焦慮帶入親子關係中;父母角色愈輕鬆愉快,親子互動愈好。投入精神醫學逾二十年的王浩威說,身為專業人員的好處是「可以『偷』別人的失敗經驗,別人走錯的路,可以提醒自己別再重複」。
這一次,就讓我們向「千錘百鍊」的專家群取經,從他們真實的人生故事中,汲取教養經驗、學習維繫關係,以及如何泰然自處。
作者簡介:
世界與視野 World & Vision
延續天下集團對國際趨勢與全球視野的關注,每期報導最先進教育趨勢與行動,呈現更廣闊的世界觀。
學校與教育 School & Learning
親師生三方溝通平台,深入探討教育領域看似針鋒相對的議題,如「一綱多本」等。每期固定”親師交流道”、”相對論”、”校園新視界”等欄木,強化親師、親子間的深度溝通。
家庭與教養 Family & Parent
針對家長的需要提供更多更實用的家庭教養法則。每期固定”教養一點通”、”親密關係”、”學習幫手”等欄目,更貼近親子家庭每日面對的實際需求。
生活 Life
以「友善家庭」價值觀為核心,提供更有品質「家庭與生活」資訊。每期固定有適合親子共享休閒生活建議、家庭健康提案、親子共讀書,全方位促進家庭生活的豐富與親密。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因為工作的關係,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聽到專家、教授、資深老師和父母們分享專業的教養經驗和理論。別人的故事,每每讓我心有戚戚焉,點頭如搗蒜,心中暗暗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志氣:﹁從今天開始,我要洗心革面,用一個新的面貌當媽媽,絕對不再對孩子生氣,要開始用理性、同理的態度和老公還有小孩溝通,尊重並傾聽。﹂雖然這樣的立志和感動,﹁藥效﹂常常很難超過兩天,幸運的是,自己可頻繁的在工作中一而再的被提醒,持續學習。
和專家訪談除了專業上的收穫,其實覺得最被激勵的是發現──原來專家也有同樣挫折,不管是幼教博士或心理師,當父母的路上,也都面對同樣的困難。專家也曾一樣無助、一樣挫折和慌亂,不是因為多花了時間研究這些理論,就一定可取得教養的挫折豁免權︙︙
每次聽到這樣的故事,都讓我知道自己並沒有特別笨,自己的孩子沒有特別棘手。也更明白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這條路上,每個人都需要幫忙,每個挑戰都有機會克服。
既然專家也一如平凡人,為什麼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還是想要知道他們的看法和意見?因為科學的證據和理論的論證,的確可以幫助我們,在快速的世界中可以不焦慮,知道怎麼做選擇,而各種領域的專家最知道怎麼運用這些知識,也最能掌握最新的發展和趨勢。
︽親子天下︾十月號的封面故事,由副主編蘇岱崙和資深撰述王韻齡企劃的﹁30個專家工具箱﹂︵見一二二頁︶一次為讀者邀請了學者、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各領域專家,聚焦談教養相關的科學理論。這些理論不是書上硬邦邦的文字,而是每位專家自己親身衝撞和搏鬥,有深刻體會的﹁活知識﹂。總共二十五位的專家分享了三十個理論,是三十個真實的故事、也是三十個值得收藏的教養工具。
透過閱讀這些人生故事,我們期待讓父母或老師,能大幅提升教養和人際互動內功。我自己在看稿過程中學到很多。如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劉軒,分享打破﹁慣性迴路﹂的方法。明明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做什麼事,卻總在關鍵時刻忘掉。打破慣性迴路就是要思考、設計bug︵錯誤︶,讓流程小小當機,就不會錯失該做的事;友緣基金會臨床部主任林淑棻,用心理暨社會學脈絡分析,看到言詞尖銳的母親,背後的需求是在討愛,身為子女不需針鋒相對,只要改變回應方法,就可化解衝突;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分享學習動機理論,細細分析,自己在面對孩子學習困難時,如何先透過設計外在動機引起興趣,接著協助建立扎下內在動機的根,讓熱情持久。
上個月收到兒子老師給的評量,其中有段話讓我很感動,老師寫著:每天上課前和每個孩子擁抱,看到孩子一雙雙全然信任的眼睛,讓她每天都有能量,努力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老師。身為父母我想也是,因為孩子的信任,我們都願意一直學習,成為更好的父母,這個旅程沒有終點,每段都有挫折但也有驚喜。因為孩子,我們都想成為更好的大人。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者的話
因為工作的關係,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聽到專家、教授、資深老師和父母們分享專業的教養經驗和理論。別人的故事,每每讓我心有戚戚焉,點頭如搗蒜,心中暗暗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志氣:﹁從今天開始,我要洗心革面,用一個新的面貌當媽媽,絕對不再對孩子生氣,要開始用理性、同理的態度和老公還有小孩溝通,尊重並傾聽。﹂雖然這樣的立志和感動,﹁藥效﹂常常很難超過兩天,幸運的是,自己可頻繁的在工作中一而再的被提醒,持續學習。
和專家訪談除了專業上的收穫,其實覺得最被激勵的是發現──原來專家...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