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文・換日線頻道副總監暨內容主編林欣蘋
《換日線》季刊自改版以來,每年都會有一期的封面故事專攻教育議題,繼 2022 年針對海外高等教育的留學指南、2023 年比較臺灣與新加坡的雙語政策之後,這一次,我們想和讀者聊聊「中學(尤指高中)階段的國際教育」。
為什麼是中學呢?因為我們發現,近年臺灣的教育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正在升學階段的中學生而言更是首當其衝。令人振奮的是,108 課綱的推出、雙語政策的落實、國際文憑的興起,以及民間 NGO 的百花齊放,都在在顯現了臺灣教育界的創新能量,與社會對於「教育國際化」的認可。
但不可否認的是,所有契機背後都存在挑戰。比如,有人批評雙語政策配套不足,反加深城鄉差距;也有人認為在重視升學的社會氛圍下,108 課綱顯得過於理想、不切實際。如何考量社會現況,讓教育視野與方法接軌國際,是臺灣社會的共同課題,也是《換日線》編製這本季刊的初衷。
為了促進討論的完整性,我們廣邀學生、家長、教師與學校體制外的教育工作者,分享各自的教育觀點,以及對臺灣教育的期待。總結這些文章可以發現,我們對「國際教育」的定義十分接近,且多處和國際學生能力評比(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在其網站中提到的「國際素養」(Global Competence)內涵不謀而合。
除了下圖呈現的面向外,PISA 網站也列點闡明國際素養的重要性,當中每項都可和《換日線》文章對照,像是在職場上扮演有效率的溝通者(頁 30-33)、有能力質疑偏頗媒體的代表性(頁 24-28),以及了解全球議題並參與解決(頁 34-37)等等。讀者們在讀完季刊後,不妨回顧下圖,或許將對此議題產生不同以往的理解。
另外,我們也在 Podcast 單元收錄了兩集與本期主題環環相扣的節目(頁 38-45),看完季刊,讀者們也可以掃描 QR code,聆聽兩位資深教師的誠懇分享。
常言道,教育是百年大計,凝聚社會共識當然無法只靠一本季刊,但我們深信:只要願意不懈地參與、累積,終能滴水穿石。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文・換日線頻道副總監暨內容主編林欣蘋
《換日線》季刊自改版以來,每年都會有一期的封面故事專攻教育議題,繼 2022 年針對海外高等教育的留學指南、2023 年比較臺灣與新加坡的雙語政策之後,這一次,我們想和讀者聊聊「中學(尤指高中)階段的國際教育」。
為什麼是中學呢?因為我們發現,近年臺灣的教育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正在升學階段的中學生而言更是首當其衝。令人振奮的是,108 課綱的推出、雙語政策的落實、國際文憑的興起,以及民間 NGO 的百花齊放,都在在顯現了臺灣教育界的創新能量,與社會對...
目錄
Cover Story 10 國際觀怎麼教?怎麼學?
12 十問國際教育 文.換日線編輯部
16 現身說法∕海外 IB 篇 「國際文憑課程」有多自由,學生就要多自律! 文.李易庭 Joyce∕有意思
16 現身說法∕臺灣 IFY 篇 修讀「國際預科課程」,非得出國留學才值得? 文.Audrey 恩妤∕讀者投書
21 媒體素養教學實戰:我如何讓學生關掉垃圾新聞,打開國際時事? 文.宋思彤∕六六 LiuLiu
30 家長篇 與其迷信留遊學,不如從「打工」培養國際職場適應力 文.彭孟嫻 Jessica∕海外法律人的生活觀點
34 學校外的世界:從草根出發,孕育教育的多種可能 文.換日線編輯部
38 雙語教學的先行者:本可在澳洲從醫,為何選擇留臺執教?
42 臺灣大學推「多元文化假」,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Culture
46 異。文化的反思
48 開箱哥本哈根「漂浮屋」:在水上生活一整夏,是什麼樣的體驗? 文.Chris∕旅見步鮮
51 號稱比踢足球安全──來加泰隆尼亞疊個「人肉塔」吧! 文.三姐妹看歐洲
54 荷蘭打擊「過度旅遊」:當各地都想發觀光財,阿姆斯特丹卻選擇好好生活 文.陳怡君∕怡君觀察
57 臺韓兩國店面 Top3:南韓這兩種店家,竟比世界第一的超商還密集 文.陳慶德∕現象.韓國
60 法國實施大規模「穿制服實驗」:統一的服裝,真能創造更多平等嗎? 文.迷瑞 meRui∕法生什麼事
64 童年夢想是在英國拿博士!經歷 4 個碩士後,49 歲的他仍在追夢路上 文.張育誠
68 在度假郵輪上來趟豪華的學術之旅?──揭秘掠奪性會議與期刊內幕 文.陳暐∕一個貓奴的經濟學筆記 Career 72 跨。邊境的職場 74 當我不再是超級賽亞人──從「靠爸」到靠自己,上海臺二代的 30 年風雨 文.老清新∕老清新在北京 Lost in Beijing 79 身為特斯拉員工,我觀察到的 5 大公司特色 文.Eric∕每日矽谷
82 義大利職場震撼教育:為何自認積極盡責,卻仍收到「未達預期」的績效? 文.Ines Wu∕義式人文手札
85 在美國職場,為何印度人比華人吃得開? 文.尼可Nicolle∕矽谷Bonjour
89 移民大國求才若渴的「誤會」:為何在加拿大,專業人士重回本行這麼難? 文.殷琦∕表達藝術治療師的港移加生活手記 92 不分前輩後輩、不是只有主管說了算,我在德國職場體驗的「真平等」 文.楊書宜∕書宜在德國 95 英國職場新趨勢:打造「更年期友善」的工作環境,終結女性「熱辭職」 文.讀者太太∕英國職場放大鏡
98 畢業求職 101:選工作更要選隊友 文.鄭凱駿∕這些人,很有事
102 當季筆友
103 關於澳洲生活與工作,哪些「必知文化」可能和你想得不太一樣? 文.Jen∕榛知
106 如何永保職場競爭力?勇敢、吃苦都沒用,你得「有策略地」轉換跑道 文.鱸魚
110 校園徵文獎
Cover Story 10 國際觀怎麼教?怎麼學?
12 十問國際教育 文.換日線編輯部
16 現身說法∕海外 IB 篇 「國際文憑課程」有多自由,學生就要多自律! 文.李易庭 Joyce∕有意思
16 現身說法∕臺灣 IFY 篇 修讀「國際預科課程」,非得出國留學才值得? 文.Audrey 恩妤∕讀者投書
21 媒體素養教學實戰:我如何讓學生關掉垃圾新聞,打開國際時事? 文.宋思彤∕六六 LiuLiu
30 家長篇 與其迷信留遊學,不如從「打工」培養國際職場適應力 文.彭孟嫻 Jessica∕海外法律人的生活觀點
34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