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卓納畫廊
格哈德.里希特
FEATURE:
演算藝術史
封面: 麥影彤二 /「經緯畫宇vs氈捻塑像」 / 「可能性之門」 / 「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
書脊:內惟藝術中心 / 「拋爾控固力」/ 2023台新獎年度觀察
上光方式:
演算藝術史——「機械創造」中的創新
儘管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早已行之有年,以AI協助進行創作也不是新手法,甚至AI早已策畫過藝術雙年展,但直到ChatGPT的快速竄起、引發熱潮,AI如何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乃至於對創意的定義,才開始在大眾意識中出現。事實上,早在AI繪畫軟體Midjourney問世,透過演算法繪製而成的生成藝術NFT之前,人類以演算法進行藝術創作的歷程早已自成歷史。這也是為何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ACMA二月份推出的展覽「已編碼:藝術進入電腦時代1952-1982」(Coded: Art Enters the Computer Age, 1952-1982)中,得以將其起始點定位在超過半世紀前的1952年。AI帶來的恐慌來自於被取代的焦慮,但AI真能取代人類的創造力嗎?又或者,我們應該重新定義對「創意」的理解與詮釋?
為了適時回應我們面對的變動與衝擊,《典藏.今藝術&投資》在2021年4月號(期343)推出的「當沖藝術?NFT熱潮」專題,便意圖與讀者一同解答當時我們面對NFT的困惑。而在同年12月(期351)推出的「視窗世代——從視窗美學到演算法」,則試圖呈現伴隨網路視窗長大的一代,如何改變我們今日的視覺觀看,並同時論及NFT、AI等利用演算法創作的作品,其產生新美學的可能性。而今期,我們將更加聚焦「演算藝術」中的AI創作,邀請讀者與我們一同思索面對AI來襲,我們可以如何思索我們與「創造性」的關係。
在這次專題中,我們特別訪問了兩位國際重要的人工智慧研究者與創作者,分別是歐洲人工智慧研究先驅、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人工智慧研究所(IIIA)的拉蒙.羅培茲.曼塔拉(Ramón López de Mántaras)教授,以及AI藝術家與學者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曼塔拉教授除了著作等身,也是「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JCAI)的重要成員,數次擔任「人工智慧,藝術與創意」焦點論文(Special Track on Ai, the Arts and Creativity)項目之主席。專訪之外,我們也翻譯了其探討人工智慧與藝術的專文。曼諾維奇是2023年林茲電子藝術獎的評審,該獎項在2019年便設立了「人工智慧」與「生命藝術」(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Life Art)類別,以回應現今藝術世界的轉變。AI工程師莊向峰的專文從曼諾維奇的提問開始,除了爬梳近三到五年AI技術的變化如何刺激我們對「生成」與「創造力」之間關係的再思考,文末則採訪了曼諾維奇,請他與我們分享其觀點,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創作者們面對AI浪潮衝擊,乃至於純然藝術創作的具體建議。深諳區塊鏈、Web 3.0的數位原住民黃豆泥則藉由藝術家與AI互動的案例,帶領我們檢證「AI機器的創造力」。藝術史學者沈伯丞的專文則提點我們,如何開拓「Unknow unknowns」的創造力。最後,既然主題是「演算藝術」,此次專題開門的設計自然以演算法作為圖像生成的主要工具。
(企劃|朱貽安;設計|Joe Chen)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香港印象
Impressions of Hong Kong
文 ︳嚴瀟瀟
本期雜誌付梓前,適逢新一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BHK)如火如荼之時,編輯部也時隔數年再度得以重返香港現場採訪報導。去之前免不了種種猜測,畢竟此去經年,香港自身的社會起了變化,整個亞洲內部格局中也有所消長。然而藝術週熱浪自啟程前便仿佛已至腳邊,攤開日曆排出滿滿的行程,即便未親身體驗數月前首爾與新加坡熱度幾何,此時都能早早感受到香港歡迎所有人重返的迫不及待。
預熱的氛圍在ABHK開始前的週末便已升騰、迅速朝向白熱化發展。無論是大牌畫廊群聚的中環,還是近兩年來新興的藝術產業聚集地黃竹坑,都在ABHK前兩日端出重頭戲;幾大拍賣行各自為即將到來的春拍奏響序曲。非商業性的美術館、博物館也加入行銷,疫情間開幕的M+和故宮也終於得以迎接最大量的海外訪客,M+更證明自身當之無愧為當代亞洲指標性的美術館,軟、硬體皆可圈可點。滿大街穿梭的叮叮車車身也成為各拍賣行、畫廊、博物館行銷廣告的一級戰區。而包括ABHK、香港旅遊局在內的公私機構紛紛力邀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在短時間內迅速串聯出誠意與熱情兼具的媒體團行程,值得讓人花上許多時間反芻和消化的「吃到飽」。ABHK本身則榮景依舊,幾乎所有參與畫廊都對數年未見的市場熱度表示難以言表的興奮,「超級巴塞爾」的感慨時有耳聞。
種種跡象都顯示出香港始終旺盛的經濟與文化活力,及其在亞洲仍無可撼動的金融與經貿優勢地位。即便庶民層面確實可感受到某些榮景尚未回溫,餐廳的打烊時間多比疫情之前來得早,不少商肆也不知何時早已歇業,香港文化面上的豐富程度依舊給人印象深刻。此次香港行,同樣讓人驚喜的是無論是否具商業性,無論民間或官方、大眾或前衛、菁英或樸實,不同類型的藝文機構大多踩住各自利基,整體上也呈現出相當多元多樣、層次豐富的生態,例如同為歷史建築活化,大館與六廠便具截然不同的個性與特質。
然而多樣化榮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隱憂並存。藝術週期間於銅鑼灣SOGO外牆銀幕播放的美國藝術家Patrick Amadon作品《沒有暴徒》(No Rioters)遭下架。無怪乎此前兩天,ABHK首日記者會上便曾有歐美記者開門見山問道:「ABHK是否會對畫廊展出內容進行審查?」現場雖得到否認答覆,國際社會對於香港的信心也仍在(至少在經濟與市場領域是如此),但對香港而言,也生出了更多未來變因的可能方向。香港故事的書寫方式,也將持續牽住亞洲乃至世界的脈動。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香港印象
Impressions of Hong Kong
文 ︳嚴瀟瀟
本期雜誌付梓前,適逢新一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BHK)如火如荼之時,編輯部也時隔數年再度得以重返香港現場採訪報導。去之前免不了種種猜測,畢竟此去經年,香港自身的社會起了變化,整個亞洲內部格局中也有所消長。然而藝術週熱浪自啟程前便仿佛已至腳邊,攤開日曆排出滿滿的行程,即便未親身體驗數月前首爾與新加坡熱度幾何,此時都能早早感受到香港歡迎所有人重返的迫不及待。
預熱的氛圍在ABHK開始前的週末便已升騰、迅速朝向白熱化發展。無論是...
目錄
EDITORIAL
26 香港印象
COLUMN
28 記憶與技藝的消失—當代藝術的雙重危機
30 當人們集體行動時
32 藝術家與良知
MISSING PIECES
34 畫紙上的穿搭魔術師——野村泉月
36 「打開」與「連結」的多維度交錯 內惟藝術中心及可辨識的幾個空間層次
SPECIAL REPORT
40 第2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理由
44 台新藝術獎2022年度觀察報告
COVER STORY
50 歷史的、傳奇的,以及持續探索的格哈德・里希特
56 不懈的藝術實踐 卓納畫廊創辦人大衛.卓納談格哈德.里希特
FEATURE
58 演算藝術史 「機械創造」中的創新
60 人工智能與藝術:邁向計算創造力
68 與拉蒙.羅培茲.曼塔拉對談
72 人類、機器的相互探索——不自然的提示詞與創造力的機械性
78 當機器談論藝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82 在AI 開始之後 創造力的解放與沉淪
OBSERVATION
88 讓我們一起打造島嶼的現代性之夢⋯⋯吧!?
92 當科學告訴我們末日將臨,世界更需要虛構想像的思辨可能性
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跨學科展覽「可能性之門」
96 2022年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總結
SPOTLIGHT
98 經緯交織出的時間 阿波羅畫廊「經緯畫宇vs氈捻塑像—纖維藝術聯展」
100 美好世界的不美好 麥影彤二「華麗愛火四射」台北首次個展""
ART SCENES
102 編織多層次交迭的臺灣故事 「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展與新形態的館際合作
106 創作始於生活所感 葉蕓僖的藝術之路
108 相逢有樹 柯偉國創作個展
110 「變法」、離散與跨文化敘事的突圍 江屹2023個展「逍遙遊」展所見
112 2023臺南新藝獎:匯聚的分岔點 匯集藝術的各種可能,展現當代藝術的多元
EDITORIAL
26 香港印象
COLUMN
28 記憶與技藝的消失—當代藝術的雙重危機
30 當人們集體行動時
32 藝術家與良知
MISSING PIECES
34 畫紙上的穿搭魔術師——野村泉月
36 「打開」與「連結」的多維度交錯 內惟藝術中心及可辨識的幾個空間層次
SPECIAL REPORT
40 第2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理由
44 台新藝術獎2022年度觀察報告
COVER STORY
50 歷史的、傳奇的,以及持續探索的格哈德・里希特
56 不懈的藝術實踐 卓納畫廊創辦人大衛.卓納談格哈德.里希特
FEATURE
58 演算藝術史 「機械創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