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央行的那塊黑布
點開中央銀行的官網,央行簡介最後一行這樣寫:中央銀行所肩負的首要任務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其中,物價中最有感的代表之一,自然是房價。
這期封面報導的叩問,就在於央行從二○二○年起祭出七次的信用管制,目標是為了打擊炒房,房價不僅未下修,甚至一路節節高升,打炒房淪為徒勞?
依內政部所做的統計,我們更發現台灣人平均房貸占月薪四六%的新高,在首善之都台北,這個數字更高達七成,台灣民眾揹殼之沉重由此可見。
房價的飛漲,背後則是十年來遠逾經濟成長規模的誇張貨幣供給增幅,「太氾濫的資金」是關鍵推手。
照理,央行可透過調控工具(如發行定存單)有效控制;照理,央行理事會裡會討論重要政策方向。遺憾的是,結果都不是如此。
長期以來,《今周刊》多次探討央行蓋上黑布的決策過程,且容我引用央行前副總裁陳南光在與其他三位教授的新書《經濟學家看央行與貨幣政策》裡的描述:大家開會的桌上擺的是「理事會後」的新聞稿,不是要討論是否升息、降息,而是標點符號⋯⋯。
他又說,「我認為理事會前內部的貨幣政策討論應制度化,他聽完後覺得也不錯⋯⋯三個月過去了,在這期間內部完全沒有討論貨幣政策或房市問題,完全沒有!」
央行決策不透明、不廣納雅言、無視理事的零討論,堪稱台灣一大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