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水間 為新能源探路
農漁牧如何與綠電共生?
農業綠能計畫以「農為主,電為輔」,在不違農林漁牧經營事實下,響應國家再生能源發展。2013年修正《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不僅農業設施增列「綠能」項目且得以結合農營,二是法令畫定綠能設施的範疇乃根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定義的太陽能、風力及非抽蓄式水力設施,藉此創造農電、畜電及漁電等共構模式。
像是在溫室、畜禽舍、室內養殖池、戶外魚塭、埤塘圳路等處加裝太陽能板、離岸風機結合人工藻床以創造出新漁場,以及在不影響灌溉和疏洪功能下,運用圳路水渠高低差的小(微)水力發電。
孤懸灝溔大海間的臺灣島嶼,在全球暖化所致極端氣候下,往往比大陸國家蒙受更多環境風險與脆弱性,為響應國際減碳趨勢、遏阻溫室氣體節節攀高,臺灣已在2015年7月公布《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19年4月則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目的都是冀盼制度性降低國內碳排放量。但根據台灣電力公司2018年發購電量結構統計顯示,總發電量2,332.8億度中,火力發電占比仍高達82.2%(1,918.5億度),依序才是核能11.4%(266. 6億度)、再生能源4.9%(114.1億度)以及抽蓄水力1.4%(33.6億度);而觀察近十年臺灣能源結構,不僅再生能源始終偏低,仰賴化石燃料為主並釋放高量二氧化碳的火力發電,迄今依舊居高不下。2020年後《巴黎協定》將接棒《京都議定書》成為全球新氣候公約,協議內容除戮力全球升溫不得逾前工業時代2℃,還納入溫室氣體減量與監管的規範,臺灣雖非締約國卻自願性參與減碳,輔以政府衝刺2025非核家園目標,當高碳火力發電減少且核電廠除役後,國內勢必面臨能源遞補的缺口。傳統上農林漁牧被視為食糧領域,但跨產業範疇的能源轉型歷程中,幅員廣袤「農業」還指向通往與綠電依存的共生經濟模式。於是一場農業綠能的初探和實踐,也由此綿密展開。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