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50週年之際,我們要問:2070年我們會在哪裡?
2070年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氣溫也會更高。
(本期附地球日50年時間軸)
那是1970 年2 月,離第一屆世界地球日還有幾個月。加州聖荷西州立學院的學生將舉辦一場「生存慶典」,並打算在這段期間「埋葬」一輛全新的黃色福特Maverick。這輛車和所有的內燃機引擎將被宣告死亡,因為它們排放的汙染物在聖荷西和世界各地城市助長了貼近地面的骯髒煙霧形成。《舊金山紀事報》記者保羅.埃弗里 撰文: 艾瑪. 馬里斯寫道,這輛車「在一列遊行隊伍中被推行通過聖荷西鬧區,走在隊伍最前方的是三位牧師、大學樂隊,和一群清秀女學生,她們穿著喪服似的綠色長袍。」
50 年後,我的母親仍清楚記得那些長袍。那天的學生擔心的不只是骯髒的空氣,還有骯髒的水和人口過剩,但是我母親很樂觀。「我認為人類在必要時會挺身而出。」她說。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確實做到了:多虧汙染防治法規,美國車輛排放的汙染物比過去少了99%。我沒有遺傳到母親的棕色頭髮或縫紉能力。我已經41 歲了,仍然會把衣服交給她縫補。但我擁有她的樂觀──而今日有新的挑戰需要我們挺身而出。
15 年來,我為科學和大眾刊物進行環境報導,也寫過一本關於保育未來發展的書,但我仍經常為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感到不知所措,包括氣候變遷、野生動植物的數量減少、世界各地的環境不公。
這些都比煙霧更難處這些都比煙霧更難處理。但是在為地球上美麗而奇特的生命感到悲傷、焦慮、憤怒和深情的情緒漩渦中,我也感受到鋼鐵般的決心──永遠、永遠都不能放棄。
是什麼給了我希望?我們已經掌握了必要的知識和技術,可以養活更多人口、為所有人提供能源、開始扭轉氣候變遷、防止多數受脅物種走向滅絕。
大眾起而行動的渴望也在街頭迸發,去年9月全世界約有600 萬人響應了「氣候罷課」。就如同1970年一樣,空氣裡再度聽得見文化改變的劈啪電流聲。我相信我們將會打造美好的2070 年。
它不會像2020 年或1970 年的世界。我們做過的事情無法消除;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改變是無可避的,無論在生態、經濟或社會層面上。有些改變將是悲劇,我們將失去鍾愛的事物──已存在上千年的物種、地方以及人類與非人類世界的各種關係。有些改變將難以預測,生態系會重新洗牌,物種將會演化。
我們也將會改變。我們之中的許多人,將學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將自身看成是眾多物種之一,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與自然對立。我預期當我們回首20 世紀末和21 世紀初時,會視它為一段痛苦而動盪的過渡期,在這段期間,人類學會與他人以及周遭物種在正面的生態關係中共生共榮...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2 07 0 世界地球日我們將住在什麼樣的地球上?
撰文: 李永適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封城、社交隔離、旅遊警示,我們被迫改變了生活方式,經濟活動降到最低點,人聲鼎沸的國際級都市變得空無一人,從歐洲太空總署發布衛星觀測影像可清楚看到中國與義大利上空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三個月內大幅下降。
新型冠狀病毒短時間內讓我們看見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然而工化與全球化帶來更多長久且無法逆轉的改變,這一期〈世界地球日50 週年專刊〉我們首度以雙封面的形式回顧過去50 年地球環境史上的里程碑,同時想像50 年後世界地球日屆滿100 年時地球會是什麼樣子。我們模擬了兩種情境:樂觀與悲觀。
雜誌正面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地球,作家艾瑪.馬里斯提出一個樂觀情境:雖然我們無法復原已對地球造成的傷害,但我們已經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術可以養活更多人口、提供能源、扭轉氣候變遷、避免受威脅的物種滅絕。去年9 月全世界有600 萬人響應了「氣候罷課」,如同1970 年一樣,空氣裡再度出現改變文化的聲音,我相信我們將打造更美好的2070 年。
翻到雜誌背面,你會看到焦黑的地球,《第六次大滅絕》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提出「晴天水災」將成為常態,只要一次滿潮,海水就能湧進低窪地區,多數環礁將無法居住,全球暖化不僅造成水災也造成更漫長的乾旱、猛烈的風暴與更不規律的季風雨,野火季也會持續更久而且火勢更猛烈。
我們現在不可能知道哪一種情境會成真,但從這一期專刊中的故事可以看出現實的分歧。海洋生態學家同時也是國家地理駐會探險家的安立克.薩拉最近提出警告:「如果我們繼續破壞環境、砍伐森林、捕捉野生動物當作寵物、食物或藥物,將來會出現更多類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病。沒有健全的生態系,人類健康就無法永續,過去20 年發生的新興傳染病就是最好的證明。」2070 年的世界人口如果真的到達100 億,我們現在就應該認真思考,50 年後我們想住在什麼樣的地球上?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2 07 0 世界地球日我們將住在什麼樣的地球上?
撰文: 李永適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封城、社交隔離、旅遊警示,我們被迫改變了生活方式,經濟活動降到最低點,人聲鼎沸的國際級都市變得空無一人,從歐洲太空總署發布衛星觀測影像可清楚看到中國與義大利上空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三個月內大幅下降。
新型冠狀病毒短時間內讓我們看見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然而工化與全球化帶來更多長久且無法逆轉的改變,這一期〈世界地球日50 週年專刊〉我們首度以雙封面的形式回顧過去50 ...
目錄
世界地球日50週年專刊:
50年後,世界更美好? 50年後,世界會更糟?
2070年的世界地球日,我們在哪裡?
■50年後,世界更美好?
照這個趨勢,我們將樂觀迎向2070世界地球日
50年前,我們慶祝第一屆世界地球日。從現在起50年後,我們將會在哪裡?前景一片光明。
P.16 重新開始的新契機
我們已經有了工具去餵飽廣大人口、提供所有人能源、開始扭轉氣候變遷,以及阻止大多數的滅絕事件發生。撰文/艾瑪.馬里斯
P.46 通往2070年之路
一趟駕車穿越美國、行駛將近7000公里的旅程,目的是探究我們是否真能斷除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撰文/克雷格.威爾許攝影/大衛.古騰菲爾德
P.72 未來之戰
數百萬孩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了冰層融化以及氣溫上升,他們已經厭倦了等待政府領袖採取行動。撰文/勞拉.帕克爾
P.86 50年來的進展
在富有的國家,空氣、水與土地比50年前更乾淨。今後的挑戰是: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這樣的成果。
■50年後,世界會更糟?
照這個趨勢,我們將悲觀面對2070世界地球日
50年前,我們慶祝第一屆世界地球日。從現在起50年後,我們將會在哪裡?前景不太理想。
P.14 改變世界的大災難
這個世界會變成一個更加危險的地方。洪水、旱災、火災和動亂將會迫使數百萬人離開他們的家鄉。撰文/伊麗莎白.寇伯特
P.30 失落的世界
因氣候變遷、各式災難或開發建設而失去一片土地後,引發了一種類似鄉愁的感傷。撰文、攝影/彼特.穆勒
P.54 2070年的世界
未來50年,我們的環境將會發生劇烈改變。撰文、製圖/卡雅.李.伯恩、阿拉漢卓拉.伯倫達、萊利.D.尚泮、傑森.特里特
P.62 50年來的損害
不久前肆虐澳洲各地的大火,是眾多警訊中的其中一個:過去50年來,地球和上面的住民都處於危機之中。
世界地球日50週年專刊:
50年後,世界更美好? 50年後,世界會更糟?
2070年的世界地球日,我們在哪裡?
■50年後,世界更美好?
照這個趨勢,我們將樂觀迎向2070世界地球日
50年前,我們慶祝第一屆世界地球日。從現在起50年後,我們將會在哪裡?前景一片光明。
P.16 重新開始的新契機
我們已經有了工具去餵飽廣大人口、提供所有人能源、開始扭轉氣候變遷,以及阻止大多數的滅絕事件發生。撰文/艾瑪.馬里斯
P.46 通往2070年之路
一趟駕車穿越美國、行駛將近7000公里的旅程,目的是探究我們是否真能斷除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