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後現代的穿衣哲學
人的生活離不開食、衣、住、行,其中的衣服,更是人們在呱呱墜地之後所接觸的第一個溫柔。
為傳統產業之一的紡織業,匯集各種棉紡、紗線、布匹所進行的服裝設計與製造。一般而言,紡織材料既可以是天然材料,如棉花、亞麻等,也可以是化學工業中合成的材料,如聚脂纖維、尼龍等。1950 年代起,在國際市場龐大需求下,臺灣的紡織工業蓬勃發展。然而,歷經東南亞市場的崛起,也讓臺灣的紡織業逐漸走向夕陽。
儘管受到產業外移衝擊逐漸式微,不過,紡織產業也不因此坐以待斃。除了靠經驗轉型,隨著科技的進步,業者也不斷積極研發新產品及更新生產設備拓展國際市場,讓臺灣在各種機能性布料市場中搶得先機,更成為世界機能性紡織品消費市場主要原料供應來源之一。
不僅如此,衣服也不再只是衣服。過去,從未生產銷售醫用防護衣的臺灣,也
因為近期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的蔓延,紡織業者組成「防疫國家隊」,嘗試做出臺灣的第一件P3 級防護衣。另外,在穿戴裝置與運動盛行的當今,一件能隨時洞悉穿戴者生理狀況、提供照護的智慧衣,也逐漸成為紡織市場上的另一種商機。
然而,紡織工業是一個傳統的高污染行業,在生產過程中,纖維原料、染料的加工染整等會產生大量廢水及污染物。紡織業的用水及廢水排放等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整體的生態環境,讓紡織行業蒙上高汙染、高能耗進而帶來高成本等陰影。因此,超臨界流體染色技術、環保纖維衣料的開發,也為早以被冠上汙染惡名的紡織市場帶來一線共生共榮生機。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本期《科學月刊》不將紡織產業看作是市場競爭下的被害者,而是以產業研究開發、轉型,華麗出擊。希望透過這些「穿上美麗衣裳」的文章,讓讀者了解現今臺灣紡織產業的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