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能進化才能生存 / 趙政岷
時代的巨輪不斷前進,新科技日新月異,消費生態一直演變,企業經營不能不進化。但進化的邏輯是什麼?為什麼晶片會比黃金貴?達爾文主義的物競天擇同樣在商場上適用嗎?基業長青的底層邏輯又在那裡?
邏輯思維《得到》講師、潤米諮詢機構負責人劉潤,寫下了《進化的力量:用新維度看清世界變化,唯有最適合的才能持續生存》一書指出,「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適合的才能夠生存。」
1835年一位年輕的博物學家坐著一艘叫「「小獵犬號」)的船來到南美洲的加拉巴哥群島,停留了一個月。加拉巴哥群島由7個大島、23個小島、50多個岩礁組成,距離南美大陸1000公里,大部分動物包括飛鳥很難在該群島和南美大陸之間遷徙,因此該群島幾乎與世隔絕。也正因為如此,該群島上獨立進化出了很多前所未聞的物種,比如平塔島象龜、海鬣蜥、藍腳鰹鳥等。
但這個群島上最著名的物種,是一種外形平平無奇,看上去也沒什麼神奇能力的雀。因為它引起了這位年輕的博物學家的注意。這位鳥類學家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研究發現,有的雀喙部又厚又硬,因為牠要撿食地上的堅果,而有的雀喙部又尖又細,這是因為牠要啄食樹木裡的蟲子,再比如有的雀喙部閉合不夠嚴密,還微微向內彎,這是因為這樣更方便吃花蜜和昆蟲。
古爾德發現,這些雀雖然喙部如此不同,但彼此之間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原來這些雀源於同一個祖先,但是在不同的小島上,因為環境不同、食物不同,它們分別進化出了不同的形態,最終生存了下來。
1859年探訪加拉巴哥群島的24年後,出版了一本曠世巨著—《物種起源》,並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在蟲子多的島上,喙部是直的雀,更適合生存;在漿果多的島上,喙部是彎的雀,更適合生存。反之,就會處於劣勢,甚至滅絕。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進化論的提出改變了整個人類看待自己的方式。劉潤說,成功一定是因為我們做對了什麼,但是面對「天擇」邏輯的複雜性,我們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所以面對變化,我們就用海量的「物競」應對複雜的「天擇」,這種力量就是進化的力量。
儘管不斷地進化,有時候真的只能靠運氣。馬雲說,阿里巴巴成功是靠運氣,並非依靠勤奮;馬化騰說,創業初期,70%是靠運氣;雷軍說,企業的成功,85%來自運氣;YouTube的創始人陳士駿也說,成功需要90%的運氣加10%的努力。不管你信不信?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做就對了。
書中劉潤舉例:小時候家裡的油鹽醬醋是在街口的「小雜貨店」買的。除了賣油鹽醬醋,小雜貨店還租錄影帶, 所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被小雜貨店「一把抓」了。小雜貨店還賣作業本,幫忙解答課業問題。但是不久變天了,「大超市」來了。
大超市的大規模帶來了低價格,低價格帶來了大規模,如此循環。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這就意味著「又全又便宜」。在大超市的「強壯」面前,小雜貨店的「聰明」毫無用處。
大超市是適合它那個時代的物種。在那個時代,大就是強,強就是好。但是不久,天又變了,「網際網路」來了。因為沒有門市租金的成本,在網上買東西更全、更便宜,還隔天就能送到。大超市的「強壯」突然變成了「笨拙」。然後,家樂福被賣掉了,麥德龍(Metro AG)被賣掉了,大潤發被賣掉了。而小雜貨店換了個名字叫便利商店,又活過來了,而且越活越好。為什麼?
因為晚上吃完飯,你下樓散步,突然很想喝一杯優酪乳。請問這時你會在哪裡買這杯優酪乳?家樂福?來回5公里,太遠。京東超市?明天才送到,太慢。這時候,你一定會在門口的便利商店買,即使你明知便利商店比家樂福、京東超市賣得要貴一點,因為它近。
從小雜貨店到大超市,再到便利商店,商業世界的進化邏輯和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模一樣: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適合的才能生存。時代總在變化,我們也唯有不斷進化,才能再次踏準時代的節拍,獲得更大的成功,或者再造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