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只能進化不能變革 / 趙政岷
面對工作未來,許多領導者都想要大刀闊斧改革,要激勵大家、率眾人迎向未知。但其實你該壓下衝動,反其道而行:「先停下腳步」。到底是你要領導大家?還是讓大家自動形成一個道路,你就跟著走?
組織的改變往往是文化難題。到底要怎麼改變公司文化?文化比策略更強大,卻也更模糊。在商場文化二字無所不包,暢銷作家高汀把文化定義為:「大家喜歡我們這樣做事情。」看似如此簡單,卻如此困難。
知名企管顧問亞倫.迪格南寫下《團隊潛能:自主化組織的設計、優化與效率》一書,強調因為文化往往導致成功與失敗,所以很多人認為領導人該引導文化甚至改變文化,然而這是對文化根本的誤解。文化無從強行操控而是自然浮現;不是施加於別人頭上,而是產生於大家之間。作家弗拉金以強而有力的隱喻,道破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文化就像影子:你無法改變影子,但影子刻刻在變。文化是唯讀的。」然而年復一年許多企業主管想展現奇蹟,憑簡報和承諾改變文化撥亂反正。但老實說:別作夢啦。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就說過:「想一想你改變自己有多難上加難,便明白欲改變他人當屬希望渺茫。」
如果我們既無法改變文化,也無法改變人員,那到底可以做什麼?答案是,我們可以改變系統。改變的框架多不勝數,其中當屬哈佛教授科特(John Kotter)在1996年出版的暢銷大作《領導變革》提出的八個步驟最廣為人知。他把成功的變革與失敗的變革相比較,歸納出八個造成差異的具體行動, 包括建立急迫感(有些人說是「火燒房子」)、打造領導團隊、營造共同願景、溝通變革願景、授權員工參與、創造近程戰果、鞏固戰果並再接再厲、讓新做法深植企業文化中等。在接下來幾十年,這些步驟變得如同信條,由企業高層和管理顧問在組織裡由上而下推行(而非並肩攜手),他們把這些「步驟」看得很重,當作最佳做法,強制推行,結果往往不如人意。2014年,科特自己認為這八點其實該同時實施,持續進行,而不是當成有先後順序的步驟。
問題不在於我們試圖以模式和框架了解革新, 問題是在於,我們誤把組織當成有序的系統,過度簡化,硬把各種情形套進框架,硬把人員心緒套進框架。這樣強行推動變革計畫,很少有轉圜空間。畢竟,如果上頭要我們接受某個徹底革新的想法,我們會怎麼做?就此改頭換面?在上萬甚至十萬人的企業裡,大家真能同時踏上相同步驟?還是說我們其實面對不同處境與脈絡?難道我們不是更可能各自實現革新─身在不同部門,處在相異階段?
顯然,我們的做法得改變。改變我們的改變方式,我們需要另一種改變組織的新方式。第一步可以是承認組織為錯綜的自我調整系統,而非複雜的機械系統;是活生生的,而非死板板的。組織是千百個人的各種原則、做法、思維、認知與行為的總和。你要如何改變錯綜的自我調整系統?方法是活在當下。
如果都市規劃師希望紐約曼哈頓有更多綠地,可以想像在哈德遜河上打造嶄新的城市公園,但這願景的實現機率微乎其微,即便獲得支持與資金,工程也曠日廢時,得花上數年。紐約地鐵第二大道線的概念始於1919年,卻遲至2017年才竣工通車。錯綜系統凌駕於你之上。
或者,都市規劃師可以左看右看,發現從肉品包裝區到雀兒喜之間有一條廢棄的高架鐵道,長滿野花野草,如同城裡的帶狀空中花園。大衛和哈蒙德就有此發現,於是成立非營利組織「空中鐵道之友」,保住這條廢鐵道,改造為公園。空中鐵道公園甫開幕即一炮而紅,如今每年吸引超過五百萬人造訪。由於這個別開生面的改造,鐵道沿線的樓房原本乏人問津,現在卻房價沖天,在曼哈頓堪稱數一數二熱門─全因為有人改造了原本就在那裡的廢鐵道。
綜觀人類革新史,我們會看到許多開心的意外。住房短租網 Airbnb 不是誕生於想一勞永逸改變交通與住宿的願景,而是因為兩個家有充氣床的傢伙繳不出房租,他們的點子奏效了,於是發揚光大。身為領導者,總聽說該提出美好的未來,推著大家往前進,然而這做法雖然能讓大家一起邁向目標,卻不會再繼續走下去。
錯綜專家史諾登對此提出耐人尋味的關鍵建議:「與其讓大家對未來抱持錯誤期望,靠管好現在來指出新方向更重要。」 組織進化有六個模式,值得鼓勵人員實行:1.承諾:當握有權力的人承諾要擺脫官僚體制。2.界限:創造閾限空間(liminal space),加以保護。3.促發:鼓勵不同的思考與工作方式。4.循環:把改變去中心化,交由個人負責。5.臨界:系統越過臨界點,無法再回頭。6.持續:持續參與式改變變得自然而然,由組織擴大實踐。但請別把這些誤當成步驟。這六個模式更像是起點,順序能更動,相輔相成,一試再試,一旦實現就有助益,如同一套可以調整的、用鉛筆所寫的計畫。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組織只能進化不能變革 / 趙政岷
面對工作未來,許多領導者都想要大刀闊斧改革,要激勵大家、率眾人迎向未知。但其實你該壓下衝動,反其道而行:「先停下腳步」。到底是你要領導大家?還是讓大家自動形成一個道路,你就跟著走?
組織的改變往往是文化難題。到底要怎麼改變公司文化?文化比策略更強大,卻也更模糊。在商場文化二字無所不包,暢銷作家高汀把文化定義為:「大家喜歡我們這樣做事情。」看似如此簡單,卻如此困難。
知名企管顧問亞倫.迪格南寫下《團隊潛能:自主化組織的設計、優化與效率》一書,強調因為文化往往導致成功與失敗,所以很多人認為領導人該引導文化甚至改變文化,然而這是對文化根本的誤解。文化無從強行操控而是自然浮現;不是施加於別人頭上,而是產生於大家之間。作家弗拉金以強而有力的隱喻,道破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文化就像影子:你無法改變影子,但影子刻刻在變。文化是唯讀的。」然而年復一年許多企業主管想展現奇蹟,憑簡報和承諾改變文化撥亂反正。但老實說:別作夢啦。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就說過:「想一想你改變自己有多難上加難,便明白欲改變他人當屬希望渺茫。」
如果我們既無法改變文化,也無法改變人員,那到底可以做什麼?答案是,我們可以改變系統。改變的框架多不勝數,其中當屬哈佛教授科特(John Kotter)在1996年出版的暢銷大作《領導變革》提出的八個步驟最廣為人知。他把成功的變革與失敗的變革相比較,歸納出八個造成差異的具體行動, 包括建立急迫感(有些人說是「火燒房子」)、打造領導團隊、營造共同願景、溝通變革願景、授權員工參與、創造近程戰果、鞏固戰果並再接再厲、讓新做法深植企業文化中等。在接下來幾十年,這些步驟變得如同信條,由企業高層和管理顧問在組織裡由上而下推行(而非並肩攜手),他們把這些「步驟」看得很重,當作最佳做法,強制推行,結果往往不如人意。2014年,科特自己認為這八點其實該同時實施,持續進行,而不是當成有先後順序的步驟。
問題不在於我們試圖以模式和框架了解革新, 問題是在於,我們誤把組織當成有序的系統,過度簡化,硬把各種情形套進框架,硬把人員心緒套進框架。這樣強行推動變革計畫,很少有轉圜空間。畢竟,如果上頭要我們接受某個徹底革新的想法,我們會怎麼做?就此改頭換面?在上萬甚至十萬人的企業裡,大家真能同時踏上相同步驟?還是說我們其實面對不同處境與脈絡?難道我們不是更可能各自實現革新─身在不同部門,處在相異階段?
顯然,我們的做法得改變。改變我們的改變方式,我們需要另一種改變組織的新方式。第一步可以是承認組織為錯綜的自我調整系統,而非複雜的機械系統;是活生生的,而非死板板的。組織是千百個人的各種原則、做法、思維、認知與行為的總和。你要如何改變錯綜的自我調整系統?方法是活在當下。
如果都市規劃師希望紐約曼哈頓有更多綠地,可以想像在哈德遜河上打造嶄新的城市公園,但這願景的實現機率微乎其微,即便獲得支持與資金,工程也曠日廢時,得花上數年。紐約地鐵第二大道線的概念始於1919年,卻遲至2017年才竣工通車。錯綜系統凌駕於你之上。
或者,都市規劃師可以左看右看,發現從肉品包裝區到雀兒喜之間有一條廢棄的高架鐵道,長滿野花野草,如同城裡的帶狀空中花園。大衛和哈蒙德就有此發現,於是成立非營利組織「空中鐵道之友」,保住這條廢鐵道,改造為公園。空中鐵道公園甫開幕即一炮而紅,如今每年吸引超過五百萬人造訪。由於這個別開生面的改造,鐵道沿線的樓房原本乏人問津,現在卻房價沖天,在曼哈頓堪稱數一數二熱門─全因為有人改造了原本就在那裡的廢鐵道。
綜觀人類革新史,我們會看到許多開心的意外。住房短租網 Airbnb 不是誕生於想一勞永逸改變交通與住宿的願景,而是因為兩個家有充氣床的傢伙繳不出房租,他們的點子奏效了,於是發揚光大。身為領導者,總聽說該提出美好的未來,推著大家往前進,然而這做法雖然能讓大家一起邁向目標,卻不會再繼續走下去。
錯綜專家史諾登對此提出耐人尋味的關鍵建議:「與其讓大家對未來抱持錯誤期望,靠管好現在來指出新方向更重要。」 組織進化有六個模式,值得鼓勵人員實行:1.承諾:當握有權力的人承諾要擺脫官僚體制。2.界限:創造閾限空間(liminal space),加以保護。3.促發:鼓勵不同的思考與工作方式。4.循環:把改變去中心化,交由個人負責。5.臨界:系統越過臨界點,無法再回頭。6.持續:持續參與式改變變得自然而然,由組織擴大實踐。但請別把這些誤當成步驟。這六個模式更像是起點,順序能更動,相輔相成,一試再試,一旦實現就有助益,如同一套可以調整的、用鉛筆所寫的計畫。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