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第四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2003 台灣女性影展觀摩
2004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入圍
2004 智利APEC年會國家電影展觀摩影片
2005 智利Valdivia國際電影節觀摩影片
2005 美國UCLA新台灣電影展觀摩影片
2005 香港亞洲協會夏季影展入圍
充滿創新與夢想的三○年代
「跳舞時代」是三○年代台灣流行歌曲進入黃金時代的關鍵作品之一,由當時極富盛名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發行,也影響了日後臺灣流行音樂。
愛愛阿嬤和五位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同事坐在台北波麗露餐廳,哼唱著七十年前台北街頭年輕男女傳唱的台語流行歌【跳舞時代】。他們臉上露出笑容,思緒回到從前……
1928年,日本流行歌唱片大量進口台灣
1929年,台灣流行歌開始出現
1933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文藝部成立,台灣流行歌時進入黃金時代。
陳君玉創作的【跳舞時代】,掀起新的台語流行音樂浪潮,年輕男女隨著歌曲節奏翩翩起舞,在音樂聲中,青年男女追求嚮往的『維新世界,自由戀愛……』。
在這台灣流行歌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裡,歌手純純、愛愛,作詞家陳君玉、周添旺、作曲家鄧雨賢各領風騷。他們留下的歌曲【月夜愁】、【河邊春夢】、【雨夜花】等不斷啟發著後來台灣歌謠創作的靈感。
然而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台灣流行歌的產量逐漸減少,最後完全被日本軍歌取代。跳舞時代終於在戰火中落幕……。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小野
此時此刻的臺灣,不同生活經驗的人和有著不同歷史經驗的人的相互了解是多麼重要的事啊!我們彼此莫名其妙的害怕和沒來由的陌生,是不是因為我們都沒有共同的了解?看看《Viva Tonal跳舞時代》吧!它不只是許多人甜美的記憶,更是許多人並不了解的故事。
前總統李登輝
臺灣在日本時代,曾經有一段社會穩定經濟富裕文化多元年輕人充滿希望創新與進步思維的黃金時代。對我而言,那段歷史我親身經歷,一生的思想與人格養成,就在日本教育的體系中奠定良好根基,也留下美好的青春印記。當時所聽到的聲音,歷歷在目的影像,已經有五、六十年埋在記憶的深處,看到《Viva Tonal跳舞時代》,我彷佛又回到意氣風發的青春年少。
前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
勾引起溫馨的童年往事。日據時代家父在虎尾糖廠工作,是少數的台籍職員之一…這部片子把三O年代的臺灣音樂、戲劇、文化及社會風尚描述的淋漓盡致,我看完深受感動,還特地邀約朋友及同事一起去看。破天荒第一遭,我在短短幾天內,把同一部電影從頭到尾再看一遍,結論是:好片子,應該多介紹給大家欣賞,老少皆宜。
歷史學者李筱峰
透過流行歌曲的主軸,不僅呈現一九三O、四O年代的臺灣社會風貌,而且讓歷史與現實做了生動的對話。這部紀錄片,解答許多歷史課題,也提供我生動又活潑的歷史教材…
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廖咸浩
劉銘傳所發展的台北摩登一直都是華人世界的翹楚,這部電影對此為我們做了更深入的註解。
名作家張小虹
…跟著兩位女導演敏銳細膩的鏡頭與流暢感性的剪接,我們第一次用眼睛更用耳朵用身體與情緒,去重新認識臺灣的三O年代,那個時間在78轉的老唱片上跳著狐步舞,愛情與革命在留聲機裡纏繞低吟,自始至終都不曾散去的三O年代。
國際影展策展人 游惠貞
《Viva Tonal跳舞時代》果真原音重現了一個我們不認識的臺灣的過去,這部影片運用大量的音樂和第一代家庭電影──八釐米、黑白、無聲,生動地讓我們看到在悲情之外,在吶喊與抗爭之外,那短暫的與世界接軌的摩登與繁華。
紀錄片導演黃玉珊
《Viva Tonal跳舞時代》對於流行音樂史的介紹,以及音樂創作者之間的傳承、文人和歌手的風流韻事,再加上訪問者和受訪者超越時空的探訪,和藝術家心聲樂音的交織呈現,使得這部影片呈現了有如交響樂般的宏大氣勢。
臺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戴寶村
影像、歌聲、旋律重現了日本時代的歷史,串連了被煙滅、割裂、扭曲的臺灣人歷史記憶,在彩色的現在式中使用了黑白的老紀錄片,看完後,讓人在心中勾勒出鮮活多采的臺灣。
演出者簡介:
導演簡介—郭珍弟
臺灣桃園人,臺灣大學心理系、美國天普大學影視研究所(Dept. of Radio-TV-Film , Temple University, U.S. (M.F.A))畢業。自美返國後即投入獨立影視製作及編導工作,並曾擔任淡江大學及文化大學兼任講師。作品涵蓋紀錄片、劇情片及劇場工作。
近年重要的35釐米影片創作有《清文不在家》,較重要的16釐米影片創作有《Viva Tonal跳舞時代》,錄影帶作品有《禮拜堂的華爾滋》、《希.音拉珊》、《離島醫療記事》、《老闆擱再來》、《尋找賴和之獄中日記》等。劇情長片有《黑色童話》、《牛》等。劇本創作有「單車日記」、「紅雪」等,兩度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2003年,擔任公視「臺灣人民的歷史」紀錄片系列編劇統籌。
2009年3月,劇情長片《練戀舞》於戲院上映。
導演簡介—簡偉斯
電影電視製作人及導演,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兼任講師以及「臺灣女性影像學會」常務理事。
1962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縣,1984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曾做過外商公司秘書、劇場演員,1990年赴美求學,1993年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攝影暨電影系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
至今已拍攝製作十幾部影片,其中1997年導演的紀錄片《回首來時路—她們參政的足跡》是首部探討婦女參政與臺灣婦運發展的影片,至今仍在各婦女社團及大學校園廣泛流傳。近年重要35釐米影片作品為實驗紀錄片《馬祖舞影》,呈現馬祖島人在公元兩千年充滿矛盾與不安的的邊陲心聲。曾參加2000年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競賽單元、2001年韓國女性影展亞洲短片競賽單元,2001年金馬國際影展紀錄片競賽單元。《Viva Tonal 跳舞時代》為其16釐米電影代表作,與郭珍弟導演共同製作、共同導演,於2003年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
目前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
導演 / 演出者簡介:
導演簡介—郭珍弟
臺灣桃園人,臺灣大學心理系、美國天普大學影視研究所(Dept. of Radio-TV-Film , Temple University, U.S. (M.F.A))畢業。自美返國後即投入獨立影視製作及編導工作,並曾擔任淡江大學及文化大學兼任講師。作品涵蓋紀錄片、劇情片及劇場工作。
近年重要的35釐米影片創作有《清文不在家》,較重要的16釐米影片創作有《Viva Tonal跳舞時代》,錄影帶作品有《禮拜堂的華爾滋》、《希.音拉珊》、《離島醫療記事》、《老闆擱再來》、《尋找賴和之獄中日記》等。劇情長片有《黑色童話》、《牛》等。劇本創作有「單車日記」、「紅雪」等,兩度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2003年,擔任公視「臺灣人民的歷史」紀錄片系列編劇統籌。
2009年3月,劇情長片《練戀舞》於戲院上映。
導演簡介—簡偉斯
電影電視製作人及導演,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兼任講師以及「臺灣女性影像學會」常務理事。
1962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縣,1984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曾做過外商公司秘書、劇場演員,1990年赴美求學,1993年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攝影暨電影系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
至今已拍攝製作十幾部影片,其中1997年導演的紀錄片《回首來時路—她們參政的足跡》是首部探討婦女參政與臺灣婦運發展的影片,至今仍在各婦女社團及大學校園廣泛流傳。近年重要35釐米影片作品為實驗紀錄片《馬祖舞影》,呈現馬祖島人在公元兩千年充滿矛盾與不安的的邊陲心聲。曾參加2000年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競賽單元、2001年韓國女性影展亞洲短片競賽單元,2001年金馬國際影展紀錄片競賽單元。《Viva Tonal 跳舞時代》為其16釐米電影代表作,與郭珍弟導演共同製作、共同導演,於2003年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
目前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
2003 第四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2003 台灣女性影展觀摩
2004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入圍
2004 智利APEC年會國家電影展觀摩影片
2005 智利Valdivia國際電影節觀摩影片
2005 美國UCLA新台灣電影展觀摩影片
2005 香港亞洲協會夏季影展入圍
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充滿創新與夢想的三○年代
「跳舞時代」是三○年代台灣流行歌曲進入黃金時代的關鍵作品之一,由當時極富盛名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發行,也影響了日後臺灣流行音樂。
愛愛阿嬤和五位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同事坐在台北波麗露餐廳,哼唱著七十年前台北街頭年輕男女傳唱的台語流行歌【跳舞時代】。他們臉上露出笑容,思緒回到從前……
1928年,日本流行歌唱片大量進口台灣
1929年,台灣流行歌開始出現
1933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文藝部成立,台灣流行歌時進入黃金時代。
陳君玉創作的【跳舞時代】,掀起新的台語流行音樂浪潮,年輕男女隨著歌曲節奏翩翩起舞,在音樂聲中,青年男女追求嚮往的『維新世界,自由戀愛……』。
在這台灣流行歌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裡,歌手純純、愛愛,作詞家陳君玉、周添旺、作曲家鄧雨賢各領風騷。他們留下的歌曲【月夜愁】、【河邊春夢】、【雨夜花】等不斷啟發著後來台灣歌謠創作的靈感。
然而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台灣流行歌的產量逐漸減少,最後完全被日本軍歌取代。跳舞時代終於在戰火中落幕……。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小野
此時此刻的臺灣,不同生活經驗的人和有著不同歷史經驗的人的相互了解是多麼重要的事啊!我們彼此莫名其妙的害怕和沒來由的陌生,是不是因為我們都沒有共同的了解?看看《Viva Tonal跳舞時代》吧!它不只是許多人甜美的記憶,更是許多人並不了解的故事。
前總統李登輝
臺灣在日本時代,曾經有一段社會穩定經濟富裕文化多元年輕人充滿希望創新與進步思維的黃金時代。對我而言,那段歷史我親身經歷,一生的思想與人格養成,就在日本教育的體系中奠定良好根基,也留下美好的青春印記。當時所聽到的聲音,歷歷在目的影像,已經有五、六十年埋在記憶的深處,看到《Viva Tonal跳舞時代》,我彷佛又回到意氣風發的青春年少。
前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
勾引起溫馨的童年往事。日據時代家父在虎尾糖廠工作,是少數的台籍職員之一…這部片子把三O年代的臺灣音樂、戲劇、文化及社會風尚描述的淋漓盡致,我看完深受感動,還特地邀約朋友及同事一起去看。破天荒第一遭,我在短短幾天內,把同一部電影從頭到尾再看一遍,結論是:好片子,應該多介紹給大家欣賞,老少皆宜。
歷史學者李筱峰
透過流行歌曲的主軸,不僅呈現一九三O、四O年代的臺灣社會風貌,而且讓歷史與現實做了生動的對話。這部紀錄片,解答許多歷史課題,也提供我生動又活潑的歷史教材…
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廖咸浩
劉銘傳所發展的台北摩登一直都是華人世界的翹楚,這部電影對此為我們做了更深入的註解。
名作家張小虹
…跟著兩位女導演敏銳細膩的鏡頭與流暢感性的剪接,我們第一次用眼睛更用耳朵用身體與情緒,去重新認識臺灣的三O年代,那個時間在78轉的老唱片上跳著狐步舞,愛情與革命在留聲機裡纏繞低吟,自始至終都不曾散去的三O年代。
國際影展策展人 游惠貞
《Viva Tonal跳舞時代》果真原音重現了一個我們不認識的臺灣的過去,這部影片運用大量的音樂和第一代家庭電影──八釐米、黑白、無聲,生動地讓我們看到在悲情之外,在吶喊與抗爭之外,那短暫的與世界接軌的摩登與繁華。
紀錄片導演黃玉珊
《Viva Tonal跳舞時代》對於流行音樂史的介紹,以及音樂創作者之間的傳承、文人和歌手的風流韻事,再加上訪問者和受訪者超越時空的探訪,和藝術家心聲樂音的交織呈現,使得這部影片呈現了有如交響樂般的宏大氣勢。
臺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戴寶村
影像、歌聲、旋律重現了日本時代的歷史,串連了被煙滅、割裂、扭曲的臺灣人歷史記憶,在彩色的現在式中使用了黑白的老紀錄片,看完後,讓人在心中勾勒出鮮活多采的臺灣。
演出者簡介:
導演簡介—郭珍弟
臺灣桃園人,臺灣大學心理系、美國天普大學影視研究所(Dept. of Radio-TV-Film , Temple University, U.S. (M.F.A))畢業。自美返國後即投入獨立影視製作及編導工作,並曾擔任淡江大學及文化大學兼任講師。作品涵蓋紀錄片、劇情片及劇場工作。
近年重要的35釐米影片創作有《清文不在家》,較重要的16釐米影片創作有《Viva Tonal跳舞時代》,錄影帶作品有《禮拜堂的華爾滋》、《希.音拉珊》、《離島醫療記事》、《老闆擱再來》、《尋找賴和之獄中日記》等。劇情長片有《黑色童話》、《牛》等。劇本創作有「單車日記」、「紅雪」等,兩度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2003年,擔任公視「臺灣人民的歷史」紀錄片系列編劇統籌。
2009年3月,劇情長片《練戀舞》於戲院上映。
導演簡介—簡偉斯
電影電視製作人及導演,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兼任講師以及「臺灣女性影像學會」常務理事。
1962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縣,1984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曾做過外商公司秘書、劇場演員,1990年赴美求學,1993年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攝影暨電影系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
至今已拍攝製作十幾部影片,其中1997年導演的紀錄片《回首來時路—她們參政的足跡》是首部探討婦女參政與臺灣婦運發展的影片,至今仍在各婦女社團及大學校園廣泛流傳。近年重要35釐米影片作品為實驗紀錄片《馬祖舞影》,呈現馬祖島人在公元兩千年充滿矛盾與不安的的邊陲心聲。曾參加2000年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競賽單元、2001年韓國女性影展亞洲短片競賽單元,2001年金馬國際影展紀錄片競賽單元。《Viva Tonal 跳舞時代》為其16釐米電影代表作,與郭珍弟導演共同製作、共同導演,於2003年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
目前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
導演 / 演出者簡介:
導演簡介—郭珍弟
臺灣桃園人,臺灣大學心理系、美國天普大學影視研究所(Dept. of Radio-TV-Film , Temple University, U.S. (M.F.A))畢業。自美返國後即投入獨立影視製作及編導工作,並曾擔任淡江大學及文化大學兼任講師。作品涵蓋紀錄片、劇情片及劇場工作。
近年重要的35釐米影片創作有《清文不在家》,較重要的16釐米影片創作有《Viva Tonal跳舞時代》,錄影帶作品有《禮拜堂的華爾滋》、《希.音拉珊》、《離島醫療記事》、《老闆擱再來》、《尋找賴和之獄中日記》等。劇情長片有《黑色童話》、《牛》等。劇本創作有「單車日記」、「紅雪」等,兩度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2003年,擔任公視「臺灣人民的歷史」紀錄片系列編劇統籌。
2009年3月,劇情長片《練戀舞》於戲院上映。
導演簡介—簡偉斯
電影電視製作人及導演,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兼任講師以及「臺灣女性影像學會」常務理事。
1962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縣,1984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曾做過外商公司秘書、劇場演員,1990年赴美求學,1993年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攝影暨電影系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
至今已拍攝製作十幾部影片,其中1997年導演的紀錄片《回首來時路—她們參政的足跡》是首部探討婦女參政與臺灣婦運發展的影片,至今仍在各婦女社團及大學校園廣泛流傳。近年重要35釐米影片作品為實驗紀錄片《馬祖舞影》,呈現馬祖島人在公元兩千年充滿矛盾與不安的的邊陲心聲。曾參加2000年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競賽單元、2001年韓國女性影展亞洲短片競賽單元,2001年金馬國際影展紀錄片競賽單元。《Viva Tonal 跳舞時代》為其16釐米電影代表作,與郭珍弟導演共同製作、共同導演,於2003年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
目前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
2003 第四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2003 台灣女性影展觀摩
2004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入圍
2004 智利APEC年會國家電影展觀摩影片
2005 智利Valdivia國際電影節觀摩影片
2005 美國UCLA新台灣電影展觀摩影片
2005 香港亞洲協會夏季影展入圍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