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之間
折之間
之間
link
搜尋"歷史" (1938)
1661、 中西文明的夾縫:改變台灣命運的起手式
黃光國
出版日期:20191204
定價:380元 特價:7折, 266
從世界史的宏觀角度,說明「文化中國」在世界史的地位, 以及西方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中國為何衰敗。 夾縫中的台灣,如何從「中西文明對抗」中, 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 十五世紀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台灣在中、西文化初步交會的「夾縫」中,開始走上歷史的舞台。 西方殖民帝國主義的崛起,列強爭霸與殖民霸權,以及陽明學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世界列強們虎視眈眈,將台灣列為囊中之物,勢在必得。 另一方面,本書從「心理史學」的觀點,分析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明臣,如何輔佐清廷應付內憂外患。從他們四人身上,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和「官無封建、吏有封建」所造成的困境。 尤其從「抬棺抗俄的左宗棠」和「長袖善舞的李鴻章」兩人一生行誼的對比,更可以了解:同樣的儒家文化傳統,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展現,其差別在於儒者所謂的「存乎一心」! 袁世凱小站練兵,說明清廷試圖改變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但在科舉制度的羈靡之下,大多數士大夫想盼的是效法李鴻章的「滿門富貴」,「宰相合肥天下瘦」,結果「戊戌變法」宣告以失敗告終。 「文化中國史觀」的建構,必須要以歷史事實作為基礎;而獨派人士主張的「同心圓史觀」,將台灣歷史在時間上限縮為五百年,在空間上與大陸切割,這樣的史觀是為了政治目的,刻意扭曲歷史事實,誤導下一代。 看本書如何從「心理史學」的宏觀角度,剖析從秦漢以來沒有兵的文化,到清末中國進入百年羞辱世紀,探討為何台灣處在中西文明對抗的夾縫中,會陷入今天「內耗」的兩難困境!
 
1662、 佔有:一部愛的浪漫傳奇(唯一贏得布克獎的羅曼史,完整中文譯本首度問世)
A.S.拜雅特
出版日期:20191227
定價:599元 特價:7折, 419
一部「羅曼史」,憑什麼贏得崇高的「布克獎」? 這是可與《百年孤寂》比肩的偉大小說。 ——《華盛頓郵報》 譯本特色:完整譯本首度上市,精準詮釋英文原作精神 +前言:拜雅特 +題辭: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題詩:羅伯.布朗寧(Robert Browning) 紀錄 1990年英國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得獎名作,80種版本風靡全球 2002年改編電影《無可救藥愛上你》,2012年改編BBC廣播劇 2003年英國BBC「大閱讀」(The Big Read):全民票選最受歡迎小說前200大 2005年美國《時代》雜誌:1923~2005年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2008年英國《泰晤士報》: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入選英國《衛報》「生命不可缺少的100部書」清單 盛讚 一部完美的作品,從頭到尾都是大師手筆。拜雅特的文筆充滿了智慧、才氣與人性,《佔有》勢必成為 1990 年代最值得紀念的經典作。 ——《泰晤士報》 (The Times) 再怎麽讚譽都不為過,《佔有》是一部令人永難忘懷的傑作,它的懸念手法,它的情感尋幽,它的荒涼與惆悵,都令人嘆為觀止。 ——《出版家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拜雅特是英國才智最高(intelligent)的小說家。——《蘇格蘭人報》(Scotsman) 拜雅特所傳遞的對文字的熱情、對文字差異性的享受與喜愛,有時到了令人眼花撩亂的地步。結合高度的精神和博學,她的作品既有挑戰性又令人興奮……——《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拜雅特是我們當前時代最好的小說家之一,她成功地挑動你,同時滿足你對智力和想像力的要求……儘管如此,她的作品可讀性非常高。——《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佔有, 是著魔一樣的執迷, 而語言,是最極致的佔有 一八五九年夏天,在開往約克郡偏遠海濱小鎮的火車上,詩人艾許準備了一枚戒指給坐在他對面的女子佩戴。她不會是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她永遠不可能屬於他,但是他並不知道,這個女人將佔有他的一生。他追著這個女人,從英國到法國,從信件到詩句,有如被魔鬼附身一樣…… 「佔有」是愛的必然渴望,「著魔」是愛的最高級形容。 「我不能任由自己在你煽起的大火裡受煎熬…… 沒有人能夠置身火焰裡而不被吞噬。」 ——克莉史塔伯.勒摩特 一九八六年,為了揭開暗藏在維多利亞時代詩人艾許信件中的疑點,女性主義專家茉德.貝力博士和魯蛇文學研究員羅蘭.米契爾來到約克郡這個偏遠的海濱小鎮,想找出一百多年前、艾許人生中那段長達一個月的「研究之旅」背後的真相,以及,女同性戀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真的也來過這裡嗎?火車上,收下戒指的那名女子,真有可能是她嗎? 她的生命就以此刻為轉捩點。 從前的一切只為了到達這裡, 日後的一切也都將從這裡不斷遠離。 文學研究助理羅蘭.米契爾在圖書館發掘了兩封出自艾許之手、從不曾寄出的書信。專門研究艾許的羅蘭不經意發現了信裡的艾許不像目前所有史料和作品中所呈現的一貫冷靜與溫文節制,反而透著一股羅蘭前所未見的熱切。這封信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故事?而當遁世的維多利亞女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的名字出現在他追索的資料當中,他不禁開始想像:或許這將成為英國文學史上的一大發現,可以讓身為卑微小研究員的自己在學術界翻身…… 羅蘭找上茉德.貝力博士合作,一起追索維多利亞時代這兩位詩人的祕密軌跡。一百多年前這兩位詩人之間不尋常的通信和詩文,成了茉德和羅蘭致力解碼的懸案線索。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一開始互看不順眼、位階懸殊的茉德和羅蘭之間也出現了糾纏不清的情感和權力糾葛。 拜雅特在《佔有》中寫活了維多利亞詩人的文藝風采與創作能量,同時巧妙地將愛情故事融入歷史懸案與偵探小說的氛圍,讓《佔有》成為一部充滿文學美感卻又平易近人的經典之作。書中所有文字皆出自她一人之手,包括詩作、散文、文獻資料、傳記、日記等不同文體,無一不可亂真,使讀者不時錯覺兩位詩人是真有其人,分不清虛構與史實。 《佔有》讓拜雅特展現了同時作為詩人、散文家、學者、傳記與日記作者的寫作功力,技驚四座,不僅一舉奪下英語小說界大獎「布克獎」,也以它扣人心弦的結構與故事,成為當年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她以兩對不同時代的戀人情感發展為雙主線,透過維多利亞體詩歌、激情洋溢的情書、隱晦的日記,以及其他各種不同文體起承轉合,並在小說裡注入莎士比亞式的戲劇色彩,完美融合懸疑解謎與高超文學性,成就了這部晉身英國文學史殿堂的「偵探推理羅曼史」,引領讀者一起從兩封信開始抽絲剝繭,揭露一段埋葬多年的烈火狂愛——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他們比現代自由的男女更奮不顧身,被愛全面佔有。 一部「羅曼史」,憑什麼贏得崇高的「布克獎」? 用後現代小說寫就一部當代「傳奇」(Romance) Romance,在成為現代的言情「羅曼史」之前,本來是源自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的「傳奇」,謳歌騎士遠征歷險與浪漫愛情事蹟,例如法國的《羅蘭之歌》、《玫瑰傳奇》、英國的《圓桌武士》。 在拜雅特的《佔有》裡,不論是情人之間的愛情「佔有」,抑或學者之間爭搶珍稀研究資料的「佔有」,這種在生命裡對任何事物鍥而不捨、有如附魔一般的追索,正如同「傳奇」文學的主人翁踏上一場改變人生的遠征、為達某一目的而冒險犯難時,那種身不由己的狂熱追尋(quest)…… 「語言」的佔有與揭發 詩歌、信件、日記、文獻,乃至於腦海裡的想法、念頭,全都是「語言」。 拜雅特大量玩弄「語言」,讓這個故事「被語言佔有」,而透過這些「語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兩位詩人的祕密人生,在現代兩名研究者的追索之下被逐一揭露。 在拜雅特的筆下,詩人生活在「語言」之中。「語言」實質地「佔有」他們的世界,也以詩文的形式「佔有」愛人的思緒一生一世。 羅蘭、茉德踏上這一趟「解鎖語言」的遠征後,不只變得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更發現自己正在重複並延續前人的生命歷程,有如歷史輪迴的宿命。他們這一趟追尋,不只改寫了兩位維多利亞時代詩人的個人歷史,也改變了自己的生命。 用神話傳說隱喻顛覆女性地位 曼露西娜(Melusine)是法國民間傳說的女妖,上半身像人類,下半身為魚尾或蛇尾,經常出沒在水邊或水中。在拜雅特的筆下,維多利亞時代女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就如同集毒蛇、仙女、女巫於一身的曼露西娜,在那年夏天佔有了詩人艾許的身心之後,毫不回頭地離開他身邊,又讓艾許像著了魔一樣,從英國一路追到法國布列塔尼…… 拜雅特在《佔有》裡大量改寫神話與傳說,並藉由「傳奇」的虛構形式,勾勒出維多利亞時代一位獨立女性堅不從俗的獨特身影,讓她透過性、愛與寫作展現女性的力量。
 
1663、 絲線上的文明:十三個故事,纖維紡線如何改變人類的歷史
卡西亞.聖.克萊兒
出版日期:20191218
定價:460元 特價:7折, 322
一條絲線編織出人類文明進化的故事, 從出生到死亡,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織品。 從史前時代洞穴裡的纖維、中東布料與古埃及裹屍布; 中國皇帝的絲織龍袍與維京船的羊毛風帆、 印度的卡利科布、印花棉布跟工業革命的關係、 一直到現今實驗室製成的科技纖維,讓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 本書引用史詩、傳説、神話及史實, 呈現出織品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的重大意義與影響。 從語言到童話,從科技到社會關聯,我們的生活與紡織紗線緊密織就。 作者把古今中外,包括史前、古中國、古希臘、古埃及、近代、現代等等, 許多精采故事綴成一部内容豐富的人類文明進化史,老少咸宜,是當今最有趣的一本書。 ◎紡織的文明從這裡開始…… 人類從蜘蛛那裡獲得靈感,進而模仿蜘蛛織網, 用來捕魚獵獸、綑貨綁物,也用來遮身蔽體; 在東歐的喬治亞共和國西部的某個洞穴地板上, 植物學家發現了第一根細小的紗線纖維, 接著又發現據今約三萬年前的染色纖維, 於是,人類的紡織文明從此開啓…… ◎紡織,也與神話有關…… 在南美秘魯、非洲加納的阿坎族、北美印第安原住民霍皮族與納瓦荷族的傳說中, 有一位半人半蜘蛛的編織女神,她用巨大的織布機把雲彩和彩虹編織成宇宙。 因此,族裡的紡織工人在開工前都會去搓搓蜘蛛網,祈求女神賜予神力。 在希臘神話中,工藝女神雅典娜與平民織女阿拉克妮競技, 然而凡人的技能終究無法超越女神而落敗, 女神疼惜阿拉克妮的才藝,把她變成了一隻蜘蛛,讓她永遠有織不盡的絲。 ◎世界上最強韌的絲線是什麼? 事實上,蜘蛛絲非常強靭,蛛絲的强度比鋼鐵還高, 並具有不易斷裂的優異伸延性,可在極低溫下維持强度。 兩萬七千六百四十八隻蜘蛛可生產一磅重的蜘蛛絲。 可惜,牠們無法被集體圈養,因為牠們會互相攻擊殘殺。 西元二○一二年,全世界唯一一件由蛛絲編織而成的美麗披風問世了。 人們經過三年的努力,結合大批人力資源,每天在馬達加斯加的首都收集蛛絲, 這件罕見的藝術精品,曾在倫敦V&A博物館展出半年之久。 ◎紡織反映的社會狀況 十七世紀是荷蘭的黃金年代, 貿易、科學與藝術反映出該國的豐裕與自信。 當時,一般婦女從事女紅是很重要的内務,蕾絲則是正夯的產物。 在家做女紅,就不會幹壞事,這是婦女的標準形象。 荷蘭畫家維梅爾在一六六九年~一六七○年的作品<花邊女工>, 畫的就是當時婦女專注於編織蕾絲的最佳寫照。 我們可以從畫家的手法、觀畫者的視角與畫框內外的關係,看出蕾絲隱喻的社會狀況。 人造絲與天然絲,這些絲線不但改變也塑造了我們居住的世界。 四個主要的纖維來源:棉花、絲綢、棉紗和羊毛,來自人類絞盡腦汁的巧思創新。 這些原材料製造出來的成品,為人類保暖吸汗、擋風防雨、妝點襯飾, 甚至顯示身分地位與彰顯個人才藝; 它們也為人類最有趣、最迷人的一項特質提供出口:創造力。 此外,織品與語言彼此交織的程度已經不足為奇;以某種程度來說,他們有著親密關聯。 來看看文本(text)與紡織品(textile)這兩個字, 他們的老祖宗是同一個拉丁字"texere",意思是編織。 另一個拉丁字"fabrica"則孕育了織品(fabric)與製造或杜撰(fabricate)。 你有可能繼承了一兩件垂垂老矣的傳家寶(heir-loom,loom是織布機); 或者感到如坐針氈(on tenterhooks,直譯是:在張布鉤上面); 瞎編了一個故事(spin a yarn,直譯是:紡一條紗線); 或者暗自心想某人家裡的裝潢實在有點廉價(chintzy,意指印花棉布做成的東西)。
 
1664、 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從民初到二十一世紀,22位牽動華人政局的政治人物飲食軼事
蔡子強
出版日期:20200101
定價:350元 特價:7折, 245
!刀光劍影、碗筷齊飛! 從飲食側寫人物,從餐桌探看布局 一部從食物點評政治人物風格與時事喻意的趣味之書 蔣介石做的炒飯到底好不好吃?蔡英文在廚房的偶像,究竟是誰? 周恩來與鄧小平聯手在巴黎開豆腐店? 五張國宴菜單反映台灣政治轉型軌跡? 本書細數影響中華圈社會與歷史的政治人物們不為人知的飲食軼事,擺脫了大人物們檯面上形象的刻板描繪,藉由餐桌上的飲食生活習慣,勾勒出眾所陌生的人物個性;而留名歷史的宴席與峰會,更透露出溢於言表的幕後內情與弦外之音。 第一篇:民國初期的政治人物們 宋家三姊妹如何在餐桌上影響了民國的命運,而宋靄齡擺的「乳鴿奪夫宴」,如何黯然逼退陳潔如?蔣介石炒的蛋炒飯有誰吃過? 第二篇:台灣的政治人物們 李登輝、蔡英文、馬英九……台灣的政治人物們,在飲食上又有何不為人知的故事? 第三篇:中國的政治人物們 胡錦濤和溫家寶的「餃子政治」與習近平的「包子政治」,餃子和包子,各自的玄機奧妙在哪裡? 第四篇:留名歷史的宴席與峰會 五張國宴菜單反映台灣政治轉型軌跡?大人們交手的場合、牽動歷史的峰會,從宴席菜單上讀出意在言外的政治布局,為熱烈的世紀會面增添檯面下隱約騷動的解讀趣味。 第五篇:古今多少事 都在飯店中 太平館、馬祥興、西湖國賓館、圓山大飯店。撼動政局的領袖們在這裡出入,這些餐廳與飯店見證了華人政治史的關鍵時刻。 !專文推薦! 梁文道│傳媒人 !美味推薦! Cheap│歷史YouTuber 金哲毅(金老ㄕ)│「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涂豐恩│「故事」網站創辦人 陳嘉行(焦糖)│知性藝人 面對面,與大人物們一起吃頓飯 乾隆、慈禧、汪精衛、袁世凱、孫中山、宋慶齡、宋靄齡、宋美齡、蔣介石、蔣經國 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韓國瑜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毛岸英、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
 
1665、 臺灣法曆:法律歷史上的今天(1-6月)
法律白話文運動
出版日期:20200101
定價:360元 特價:7折, 252
臺灣法律的前世今生, 臺灣人民走過的歷史痕跡, 每一條法律、每一個案件、每一樁事件, 都緊扣著臺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 時間無情地前行, 毫無關聯的事件,偶然交疊於「同一天」, 我們得以回首「過去」,更透徹地看清「現在」, 並嘗試掌握「未來」。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歷史上的今天, 臺灣發生過怎樣的法律事件,改變你我、撼動過去、創造未來? 歷史讓我們反省,法律引我們前瞻, 翻開法曆懂法律, 讓我們穿越歷史、重返法律現場。 最正港也最真情的台灣法律故事! 從戒嚴時代,到民主生活, 每一頁法曆都是影響這塊土地和人民的關鍵! ◎國家機器,似乎動得很厲害 ‧選不贏,就不讓你選!你知道臺北市長的「直選」曾經被取消嗎? ‧我只是在路上散個步,為什麼就被警察攔下來? ‧我想要罷免總統,到底有多難? ◎啊!自由,真香~ ‧為什麼軍警可以隨便闖入大學抓人? ‧為了要爭取言論自由而犧牲生命 ‧臺灣是詐騙天堂?抓到詐騙犯還天釋放? ◎政權、國家、自由和那些鬥爭 ‧當一個軍人,被國家殺死! ‧為什麼只有小學畢業的人不能參選呢? ‧我想罷工,隨時就能罷工嗎?
 
1666、 臺灣法曆:法律歷史上的今天(1-6月)
法律白話文運動
出版日期:20200101
定價:360元 特價:7折, 252
臺灣法律的前世今生, 臺灣人民走過的歷史痕跡, 每一條法律、每一個案件、每一樁事件, 都緊扣著臺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 時間無情地前行, 毫無關聯的事件,偶然交疊於「同一天」, 我們得以回首「過去」,更透徹地看清「現在」, 並嘗試掌握「未來」。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歷史上的今天, 臺灣發生過怎樣的法律事件,改變你我、撼動過去、創造未來? 歷史讓我們反省,法律引我們前瞻, 翻開法曆懂法律, 讓我們穿越歷史、重返法律現場。 最正港也最真情的台灣法律故事! 從戒嚴時代,到民主生活, 每一頁法曆都是影響這塊土地和人民的關鍵! ◎國家機器,似乎動得很厲害 ‧選不贏,就不讓你選!你知道臺北市長的「直選」曾經被取消嗎? ‧我只是在路上散個步,為什麼就被警察攔下來? ‧我想要罷免總統,到底有多難? ◎啊!自由,真香~ ‧為什麼軍警可以隨便闖入大學抓人? ‧為了要爭取言論自由而犧牲生命 ‧臺灣是詐騙天堂?抓到詐騙犯還天釋放? ◎政權、國家、自由和那些鬥爭 ‧當一個軍人,被國家殺死! ‧為什麼只有小學畢業的人不能參選呢? ‧我想罷工,隨時就能罷工嗎?
 
1667、 天使與昆蟲
A.S.拜雅特
出版日期:20200408
定價:390元 特價:7折, 273
這是人類精神上最矛盾的時代。 他們以為自己披著天使的羽翼,其實只是昆蟲的薄翅; 天堂是他們永遠飛不到的國度,只能在地上打造自己的巢穴。 「布克獎得主」A. S. 拜雅特—— 英國《泰晤士報》評選: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榮獲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學獎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繼布克獎暢銷名作《佔有》之後,結合博物學與浪漫派詩歌之小說名作 .1995年改編電影《情色風暴》,第48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入圍 .特別收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專家導讀 ◆第一部〈尤金妮婭閃蝶〉 身為博物學家的他 以為自己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尤金妮婭閃蝶 美麗耀眼絕世 沒想到那其實是一隻蟻后 在亞馬遜原始森林裡研究螞蟻、蝴蝶等動植物的博物學家威廉,歷經艱難困苦的十年研究生活之後,從南美回到英國,卻在一位富有鄉紳家裡舉辦的舞會上,愛上他的大女兒尤金尼婭。她有如百合、雪花一般純白無瑕,也如同他在亞馬遜叢林裡捕捉到的那隻藍色尤金尼婭閃蝶一般熠熠生輝。她是他的夢想終於成真。為了得到她,威廉決定留在這棟維多利亞大宅裡為主人整理動植物標本。 他相信這裡是他下半生的港灣,沒想到這棟表面上光輝耀眼的大宅裡,藏著一樁見不得光的祕密。這裡是文明社會,生活在其中的人卻無異於昆蟲。人,是大自然的造物,也不可避免受動物的本能支配…… 「變形」(Metamorphosis)是這篇故事的主題之一,拜雅特在這裡用隱喻的手法一次施展了好幾次「變形」,有人從蝴蝶變成螞蟻,有人從毛蟲變成蝴蝶,有人從屠夫之子變身王子,而豪廈莊園最後變成了蟻窩……最終,這篇小說也從一部維多利亞時代家庭羅曼史,變身為一部黑暗的哥德風格(Gothic)寓言。 ◆第二部〈婚姻天使〉 人一輩子只會有一個「真正的另一半」 不論在人世間如何顛沛流離,兩人終將在天堂結合 成為兩人一體的「婚姻天使」…… 為了召喚年輕早逝的戀人亞瑟•哈倫(Arthur Henry Hallam, 1811-1833),英國大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的妹妹艾蜜莉召開了兩場降靈會,希望召喚亞瑟前來,懇求他原諒自己後來成了別人的妻子。她相信亞瑟•哈倫才是她的靈魂伴侶。雖然她嫁給了傑西上校,他也帶給她世俗的快樂,但她念茲在茲的是在另一個世界的亞瑟……而當亞瑟的亡靈真的降臨了,艾蜜莉不得不當場為自己這一生的感情作出最後判決…… 拜雅特在一個通靈故事的框架裡,從女性的視角重新講述了19 世紀桂冠詩人丁尼生的妹妹艾蜜莉與他早逝的摯友亞瑟•哈倫之間的故事。艾蜜莉以未婚妻身份為亞瑟•哈倫守寡九年後,終於接受傑斯上校的求婚,卻得不到任何人的諒解,包括她的哥哥丁尼生,丁尼生甚至在他花費12年為哈倫之死所寫的英詩名作《悼念集》(In Memoriam,1850)裡刻意將艾蜜莉的存在隱略不提。 艾蜜莉是怎麼面對這一切的?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什麼代價?愛情的美好回憶,現實裡不盡然滿意的夫妻生活,究竟孰輕孰重? 在這個中篇小說裡,拜雅特寫下艾蜜莉對於社會期待她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作出抗拒,以及由此而生的內心痛苦和自我質疑,卻也在這當中展開對自身情感、現世生活的不斷思辯。 這就是拜雅特 《天使與昆蟲》的情節如同一部懸疑偵探小說,同時具有高度文學性。這是一部融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流行的進化論、社會風俗與洶湧思潮、生物學、宗教理念與神話等內容的文本,結合近乎貪婪的智性好奇心與古怪的想像力,也充滿對那些浪漫主義詩人的憐愛。拜雅特迷戀語言,其語言卻從不感情用事,以哲學家一般的冷靜推演自己的理念,用最理智的風格表達最有情的事物。這就是拜雅特。
 
1668、 鹽埕水上人家
曾國鈞、邱承漢、李怡志、王繼維
出版日期:20161021
定價:380元 特價: 380
鹽埕大溝頂,一條曾留有清澈河水的愛河支流,在1954年加蓋改建成集中商場,幾十年來涓涓細流,流過五、六零年代的榮華興盛;流過七、八零年代的光芒漸衰;流過現今的平淡日常;更將繼續流向未來的無限想像。   一條大溝頂,就可敘述了鹽埕幾十年的風華起伏。於是,我們想紀錄在這水道上歷數不盡的人生故事,藉由介紹這條鹽埕的時光廊道,我們寫了一本書,《鹽埕,水上人家》就此誕生!   透過《鹽埕,水上人家》,乘著大溝頂這條時光隧道,我們先回到「過去」感受《大溝逸事》,聽聽這些水上人家們口耳相傳的遺聞故事與大溝頂的風光歲月,體驗「臺灣錢淹大溝」是何等情形。   接著,走到「現在」,看看時過境遷的大溝頂現今的《店鋪人生》。包括有面臨世代交替與新舊衝擊的大自由繡花鞋、緊繫兄弟與夫妻之情的兄弟百貨行、磨刀如修行的華明磨剪店、對做衣的熱誠數十年如一日的藍白旗袍、經歷人生跌宕回到創業初始地的阿綿麻糬、接手家業並堅持以最原始單純的模樣經營的高鈺鈕扣、夫妻攜手相伴從創業到退休的美蘭百貨行、經營八十年賣雞蛋也賣生活用品的雞蛋百貨行,以及滿足大家口腹並用感情交流的婁記饅頭。   最後,我們跨至「未來」,看看這歷經百年發展的大溝頂,背負著水上人家對其重返繁榮的期盼與《未來宣言》,未來的大溝頂會有什麼樣不同的面貌與發展的可能性呢?   在這生活的水上人家,一輩子維持著他們的經營理念、守護他們的店與家人。就像 老闆說的話,「這裡賣的不是東西而是回憶」。因此,《鹽埕 水上人家》賣的不單是一本書,是水上人家的記憶,是鹽埕的故事。
 
1669、 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修訂版)
張秀蓉 編註
出版日期:20150601
定價:700元 特價:79折, 553
臺灣近代醫療公共衛生建設的基礎奠定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本書即為研究此段歷史寶貴的第一手史料。 《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蒐集、譯註日治臺灣醫療、衛生的重要史料及文獻,是研究日治臺灣醫療公衛史極其重要且必備的書。 本書共分三部分:第壹部,譯註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公衛參與者、見證者──堀內次雄、丸山芳登共同撰寫之〈臺灣醫事衛生年表〉,記述當時醫療、醫學教育、傳染病防治及公共衛生……等重要大事之經緯。第貳部,為丸山芳登《日治時期臺灣醫療公共衛生業績》之譯註,分序、人口、疾病、設施四大篇,詳細記載了日治臺灣的人口狀況、傳染病現況、醫學教育、醫療行政等的調查、統計成果,完整呈現當時醫療公衛之整體面貌。第參部,編者精心選譯了當時具關鍵意義的醫療、公共衛生的法規與文獻,是深入了解日治臺灣醫療公衛政策理念與想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陳維昭(國立臺灣大學前校長) 謝博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前院長) 江東亮(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 陳為堅(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共同推薦
 
1670、 「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
蘇碩斌、顏杏如、曾文亮等
出版日期:20151221
定價:360元 特價:79折, 284
過去的,並未真正地「過去」; 它只是轉換形式,在我們的生活中存續著。 日本帝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如何滲透進入庶民生活的知識與文化肌理? 後殖民的臺灣在今日又應如何看待這一段曾經被殖民的歷史經驗? 時空╳知識╳情感,殖民地的三種帝國描圖 本書鎖定日本帝國統治之下的臺灣,並同時涵蓋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研究視角,亦即將殖民地的文化狀況當作是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相互指涉與相互交疊的結果。書中以討論的材料與內容區分,分別以「空間與時間意識的描圖」、「知識與知識社群的描圖」、「藝術與情感結構的描圖」為主題。 .空間與時間意識的描圖:從地方社會治理到殖民空間權力的交涉折衝,到日本統治下的「國家節日」如何讓臺灣人社會的「時間制度」有所改變,進而比較「國家」與「民眾」的時空意識,並不見得完全相同。 .知識與知識社群的描圖:以辯護士及語言媒介的角度,探討知識分子與社群如何利用專業及認同,與日本殖民者存在微妙的交疊關係,並甚至批判「帝國」敘事,提出跨文化的觀察視角。 .藝術與情感結構的描圖:透過美術、文學及戲曲,描寫及思考殖民關係中的認同差異,並提出「帝國」的文化發展與殖民地臺灣,乃處於「相生相成」的交疊關係之下。 ★吳密察(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呂紹理(臺大歷史學系教授)共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