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提供搜尋: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搜索結果:頁數1/3

清代進士群體與學術文化

作者:李潤強
出版日期:2007-04-01
科舉制度首創於中國,是中國古代製度中最具特色的內容之一。本書對清代進士群體與學術文化關係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以2600多名清代進士為研究對象,從他們所處的政治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清代漢、滿進士產生的時代環 ...

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

作者:張立文
出版日期:2002-01-01
.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學術叢書:章太炎主體性道德哲學研究

作者:張春香
出版日期:2007-03-01
在中國近代史上,章太炎是一個眾說紛紜的人物。有人說,在清末民初林林總總的風雲人物中,沒有誰比章太炎更富於人格魅力了。本書從五個章節提示了章太炎的道德哲學,即:“虛無之道”——章太炎主體性道德哲學本體論 ...

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

作者:周與沉
出版日期:2005-01-01
身體觀與“人的問題”密切相關,自我理解、交互理解和終極理解都離不開身體的維度。本書對早期中國經典中的身體觀,作了思想與修行相交融的通盤觀照;並在兩希傳統和印度傳統身體觀的考察基礎上,展開跨文化比較與對 ...

民國學術經典叢書:中國倫理學史

作者:蔡元培
出版日期:2008-08-01
本書是第一部系統整理和研究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發生、發展及其變遷的學術著作,闡釋並論述了從孔子到王陽明二十八位思想家的倫理思想,附錄中列敘了戴震、黃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學說。該書以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評價了 ...

治世的至理-先秦儒家分之倫理研究

作者:陳繼紅
出版日期:2011-12-01
本書試圖立足於分這一視角對 先秦儒家治世之道進行解讀,從本原性意 義上反思價值合理性的問題,並以之 解釋傳統社會何以有超穩定結構。面 對禮崩樂壞的社會情狀,在對分 何以能行這一重大治世問題的應答 中, ...

中國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

作者:洪修平
出版日期:2011-01-01
儒佛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三大重要組成部分,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其與儒道形成的三教關 系。構成了漢代以後中國思想學術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而且在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中華思想文化的特點及其發展 ...

孔子、儒學與經學

作者:鍾肇鵬
出版日期:2009-10-01
《孔子儒學與經學》內容簡介:孔子的基本思想、略論孔子思想的階級性、從周代的奴隸法談到孔子思想的階級性、孔子的哲學思想、孔子的教育實踐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的倫理教育思想、孔子的文藝和美學思想、孔子在文化 ...

墨子研究

出版日期:2008-04-01
墨子精神博大精深。學習研究墨子學說,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為建設科學發展的和諧社會提供文化資源和智力支持,是高等學校的光榮使命和崇高職責。棗莊學院地處墨子故里,做大做強墨學文章,做響做亮墨 ...

清代思想史論

出版日期:2007-02-01
中國傳統思想由古代向近代的轉變是在清代完成的,那麼總結清代思想的得失與經驗教訓,無論對於研究古代還是近代的思想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書以清代思想為論題,研究的範圍涉及學術思想、哲學思想、倫理道德思想、 ...

道家政治哲學研究

作者:梅珍生
出版日期:2010-12-01
“道法自然”是道家政治哲學基本主旨。道家強調因任自然,遵循客觀規律。在“治國平天下十的“治道”上 ,在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上,道家均注重和諧的功能。道家的公jE觀強調必須以認識道、為基 ...

中國方數文化思想方法研究 

出版日期:2007-12-01
. ...

傳統思想與現代詮釋

作者:劉國民
出版日期:2012-03-01
這20篇文章,都是作為獨立性的論文來寫作的,所以存在某些材料和論點的重複在所難免。雖然文章的內容各不相同,但皆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即從解釋學的角度展開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現代詮釋。前面的4篇文章,是我博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