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經驗在日治時期的作家與文學作品上烙印了深深的傷口,
本書以龍瑛宗為例,展示了這難以抹滅的殖民傷痕。
文學評論家葉石濤先生在《台灣文學史綱》中指出,龍瑛宗(1911-1999)寫出了台灣知識份子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動搖、抵抗和妥協,成功地呈現他們的精神結構。本書主要探討龍瑛宗自1937年至1947年這十年間的文學活動,作者王惠珍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攻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東亞殖民地文學比較研究,她在本書以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開展議題,凸顯龍瑛宗特殊的帝都經驗和臺灣地誌書寫的重大成就。
全書共七章,主要針對日治時期台灣日語作家龍瑛宗的文化教養、成名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閱讀評價、兩次帝都之旅、禁刊《蓮霧的庭院》的版本比較等議題深入探討。另外,就其南投時期、花蓮時期、台南時期的生活經驗與文學創作的互文關係,進行詳實的論考,重新辨識龍瑛宗在東亞殖民地文學中的歷史位置及其文學價值。本書的研究以龍瑛宗文學穿針引線,包含台灣、朝鮮、中國、日本的東亞文學研究,朝向關注客家人和原住民族的族裔研究發展。龍瑛宗等日文世代作家雖已遠逝,但本書細緻地帶領我們逐步趨近他們的文學心靈與想望。
本書特色
◎本書以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藉由作家作品、書信、日記與報章雜誌報導等大量史料的爬梳以及對後人的訪談,建立作家文學活動的輪廓。
◎本書輯錄龍瑛宗的家族合照、師友合影等珍貴照片,畢業證書、薪俸通知等個人文件,以及與文友往來之書信,是研究龍瑛宗的第一手資料。
◎本書附有「龍瑛宗著作目錄」,詳列作者以不同署名發表的詩、小說、腳本、評論、隨筆、翻譯、書信、座談等體裁的創作與文字紀錄。
作者簡介:
王惠珍
台灣台南市人。日本關西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文學博士。曾任私立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專攻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東亞殖民地文學比較研究。主編《戰鼓聲中的歌者:龍瑛宗及其同時代東亞作家論文集》(2011)。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作者運用大量史料,如實地描繪出龍瑛宗身為作家的全貌。今後的龍瑛宗研究,勢必以此書的論述為基礎才得以成立。
――北岡正子(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
作者擁有優秀的調查能力和真摯的研究態度,慎重地處理龍瑛宗先生遺留的片段資料,再回擲到日本現代文學,乃至於世界文學,宛如與龍瑛宗走在同一時代,細心追尋著他的作家之路。
――下村作次郎(日本天理大學教授)
名人推薦:作者運用大量史料,如實地描繪出龍瑛宗身為作家的全貌。今後的龍瑛宗研究,勢必以此書的論述為基礎才得以成立。
――北岡正子(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
作者擁有優秀的調查能力和真摯的研究態度,慎重地處理龍瑛宗先生遺留的片段資料,再回擲到日本現代文學,乃至於世界文學,宛如與龍瑛宗走在同一時代,細心追尋著他的作家之路。
――下村作次郎(日本天理大學教授)
章節試閱
結論(摘錄)
龍瑛宗出身新竹北埔客家庄,天生體質較為柔弱並患有口吃,因此在公開場合語言表述能力較為不足。客家庄長大的他在私領域主要使用客語,日語是他戰前主要的書寫和思考語言,中文是他戰後才開始學習的語言。他的文學天分主要是受到日籍公學校教師的肯定與啟蒙,他為了克服文言不一致的窘境,致力於學習日語操練自己寫作能力。1937年進入文壇後,他積極參與島內外的文學活動,並在台灣各地留下文學的足跡。1945年8月日本敗戰政權更迭,他被迫轉換書寫語言,語言問題成為他文學寫作生涯最大的困擾,經歷一段很長的緘默時期,在他退休前後才重新積極執筆創作。
客家人口約占台灣總人口15%,是介於閩南人與原住民族之間的少數族群,龍瑛宗在他的文學作品中,除了書寫客家風情之外,亦關注到島內的族群關係和權力結構上的角力,特別是花蓮經驗讓他再次正視台灣原住民族族群的存在意義,使他得以跳脫祖先被原住民出草、漢原(泰雅族)衝突的家族歷史敘事,重新認識現實生活中其他原住民族群(阿美族)的存在,相較於其他戰前的台灣日語作家,原住民書寫乃為龍瑛宗文學的一大特色。
相較於同時代的其他留日日語作家,商工學校畢業的學歷和未曾留過學的遺憾,一直讓龍瑛宗在台灣文壇中略顯自卑。他藉由博聞強記站讀勤學,閱讀帝國輸入殖民地的書刊,以「日語」大量閱讀日本文學與世界文學的譯本,接受所謂「雙重殖民化」的西方現代知識,建構自己的文學觀與世界觀,懷抱成為專業作家的夢想。文學是他苦悶的殖民地生活重要的精神慰藉,透過閱讀讓他自由自在地翱翔在文學的天空、耽溺於文學的幻想世界裡,以求安身立命。
豈知,龍瑛宗1937年一登上文壇即捲入中日戰爭的風暴中,文學不斷受到國家美學的制約,以及嚴苛檢閱制度的檢視。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島內外進入總力戰動員時期,作為日本地方文學一環的台灣作家豈能置身事外,龍為配合動員之需頻頻被要求出席座談會或演講場合,不擅於口語表達的他,轉弊為利將戰時口號如護身符般搬弄一番,或適時地保持某種沉默,曖昧化自己的立場,在發言與不發言之間,將自己抽離現場為其生存哲學。
龍瑛宗雖然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但他的第一份工作卻是殖民地社會裡升官無望的低階小銀行員,他以自己實際的生命經驗為題材,刻劃出在殖民地社會的夾縫中,新中間層的苦惱與悲哀。小說的小知識份子們幾乎都是生活在充滿著閉塞感的小鎮,陷入煩悶與憂鬱而企圖逃脫,最後竟尋覓不到生命的出口,或選擇妥協、墮落或成為挫敗型的人物。他們雖然接受過殖民地的新式教育,但既無法與台灣封建傳統決裂,又對日本的現代殖民感到不安。這樣的矛盾心境主要是源自三○年代後,台灣社會逐漸從農業社會轉型至工業社會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知識青年近代化的煩悶。他們嚮往日本的現代化,藉此批判台灣的封建陋習,但另一方面又面臨台灣社會一味地殖民化,傳統文化即將崩解的窘況,因此令他們擺盪其間焦躁不安。戰爭後期這些敗北、猶疑不安的知識份子形象,已無法見容於檢閱官的視線,戰火下台灣庶民的生活樣貌逐漸成為龍瑛宗書寫的重點,呼應國策的作品中存在著他時代觀察的潛文本,他在順應戰時體制時仍不忘強調,對民眾進行文化啟蒙工作的重要性,企圖藉以提升台灣文化的內涵。
龍瑛宗的文學足跡隨著他的就學、就業、調派、換職、失業等,遍及台灣北、中、南、東各地,由於地理空間的位移,使得他的文學更為貼近戰前台灣各地方的文化空間,題材也更形豐富多樣。但他畢竟是位偏好台北都會便利性的作家,對遷徙後的地方生活常懷有貶謫挫敗之感,例如花蓮時期與台南時期的作品裡,總有他不經意流露出的離愁、零落、漂泊的不安和疏離的孤獨之感。他為了尋求自我情緒的安頓,總是猶如南國的詩人般漫遊在文學地景中,書寫戰時下台灣人各種的生命樣態。在〈植有木瓜樹的小鎮〉中描繪生活在群山環繞、充滿閉塞感的南投小鎮裡的眾生相。〈白色的山脈〉等花蓮時期的作品中,作家雖然面對戰爭帶來的現實壓力,但眼前遼闊的大洋卻舒緩了他內在的緊張感,使其敞開心扉自我告白,自傳性的杜南遠系列隨之相應而生。戰後龍瑛宗又因環境使然不得不離開台北成前往古都台南,火紅如焚的鳳凰花木經常映入他的眼簾,邊揮汗邊積極撰寫文稿的作家形象躍然紙上,1946年10月日文版遭禁後,他帶著疲憊的身影,再度回到他的台北城,之後,再也未曾離開過。
總歸正文七章的討論是殖民地作家龍瑛宗文學歷時性研究的展演,從中可以理解未曾留過學的殖民地作家,如何在殖民地利用帝國輸出的出版資源,跨越殖民主義的限制,累積個人的文化資本,孕育滋養成為文學家的夢想。
第一章雖然只探討龍瑛宗的文化素養,但卻也為筆者開啟另一個共時性研究的可能,即是台灣日語作家文化教養的研究,藉由梳理日語作家為主的知識份子的閱讀經驗,從文學的唯物觀點,探討他們的閱讀材料與當時日本內地出版文化產業的關係。即日本國內為消解書籍生產過剩的壓力,出版業者藉由書籍販賣的管道,將帝國的知識體系藉由書刊的傾銷轉移至殖民地,而殖民地知識青年借力使力,藉由大量閱讀積累自己的文化資本,在複製西方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轉而建構屬於殖民地的知識體系,展開台灣本土文化論述,提升台灣文學的發展高度。
第二章聚焦於〈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文本、作者、讀者閱讀三者的關係,說明殖民地文本的不透明性,殖民地作家的創作意圖在讀者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少齟齬。藉由本章節的寫作經驗,激發筆者擴大探究範疇,將同時期在日朝鮮作家也納入其中,以期釐清被殖民者的文本在日本帝國的閱讀與想像,勾勒出東亞殖民地作家與日本文壇的關係。
1932年朝鮮作家張赫宙榮獲《改造》懸賞創作獎,以參加徵文比賽前進中央文壇的方式成為龍瑛宗前進中央文壇的模仿對象,1937年他以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獎,但獲獎的記錄並未保證文學之路就此順遂亨通,身為殖民地作家的他仍須不斷地努力創作,尋求各種發表機會才能在日本文壇有其立足之地。最後他在各種主客觀因素的考量下,留在殖民地文壇尋求發展的機會。
1942 年9 月龍瑛宗獲選為台灣作家代表,出席第一次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無論獲獎之旅或是大東亞文學大會的旅日經驗,皆對龍瑛宗的文學活動影響甚鉅。因此,第三章與第五章聚焦於與一般留日作家相異的這兩次旅日經驗。第一次訪日龍瑛宗承蒙素昧平生的《文藝首都》主編保高德藏的照顧,進而使他有機會透過書信往返,與朝鮮作家建立情誼,如此人際網絡的建立與梳理,成為筆者進入日本統治時期殖民地文學比較研究的重要切入點。
龍瑛宗與其他台灣日語作家一樣,並非職業作家只能在工作之餘撥空撰文,任職臺灣銀行調派的關係,前往台灣中部的南投與東部的花蓮。第一章與第四章分別細究他的南投經驗與花蓮經驗。南投是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孕育之地,花蓮是他山海書寫的原點,在此期間因與原住民的頻繁接觸而調整自我觀看原住民族的視角,同時也見證了客家族群第二次的島內遷移,那些勤奮的庶民身影雖然看似符合戰時下增產報國的口號,但在那個艱困的年代裡,他筆下所出現的庶民身影才是作家人道關懷的終極,他將台灣人文地景轉化成文學風景,輝映出殖民地台灣的景況,為戰前花蓮的人文地理留下精彩的一頁。
第六章探討龍瑛宗胎死腹中的小說集《蓮霧的庭院》,利用版本的對照論證戰時下殖民地作家在出版作品集之際,如何服膺當時的國家美學,作家又如何進行自我檢視,轉而修訂文本。同時,釐清戰後研究者因未注意版本問題,而衍生出作家創作分期的問題。《蓮霧的庭院》雖然只是個案研究,但也提醒我們台灣文學中政治與文學的角力關係,台灣日語作品的版本問題應該重新被檢視。
第七章主要是探討戰後初期陰鬱的小說家龍瑛宗如何蛻變成滔滔雄辯的評論家,集結年輕作家鼓勵創作,將戰前個人積累的文化資本轉化成戰後初期文化場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學產能。在「再中國化」與「去日本化」的時代氛圍中,他仍以「日語」大量撰寫評論,利用地方媒體版面提升台灣讀者的中國認知與鑑賞世界文學的能力,因而研究者在論及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時,實難忽略他的存在。
本論著秉持素樸的實證主義研究法,根據作家的作品、書信、日記、回憶文和戰前的報章雜誌等史料,按圖索驥勾勒出作家文學活動大致的輪廓,完成龍瑛宗文學的階段性研究,希望藉此深入且較為全面地理解一位台灣殖民地作家在二次大戰的戰火下,如何在文學與政治的角力中奮力匍匐前進,追尋一個成為文學家的夢想。
結論(摘錄)
龍瑛宗出身新竹北埔客家庄,天生體質較為柔弱並患有口吃,因此在公開場合語言表述能力較為不足。客家庄長大的他在私領域主要使用客語,日語是他戰前主要的書寫和思考語言,中文是他戰後才開始學習的語言。他的文學天分主要是受到日籍公學校教師的肯定與啟蒙,他為了克服文言不一致的窘境,致力於學習日語操練自己寫作能力。1937年進入文壇後,他積極參與島內外的文學活動,並在台灣各地留下文學的足跡。1945年8月日本敗戰政權更迭,他被迫轉換書寫語言,語言問題成為他文學寫作生涯最大的困擾,經歷一段很長的緘默時期,在他...
作者序
推薦序
真摯的龍瑛宗研究
北岡正子(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
值此之際,作者出版了多年以來研究龍瑛宗的結晶――《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這部著作是以作者過去在日本關西大學攻取學位的博士論文為骨幹,並加入後續的研究成果所完成的論著。
作者在關西大學大學院求學的五年期間,持續探究龍瑛宗身為一位作家,自戰爭時期起,橫跨日本戰敗,直到台灣戰後初期的文學活動。她的研究態度相當認真誠摯,即便遭逢各種困難也絕不放棄,反覆調查、解讀資料、琢磨推敲,直到發現解決問題的頭緒。她的研究貫徹實證方法,以紮實的論據來闡明龍瑛宗行過的文學之路。職是之故,本書不僅闡明許多龍瑛宗的傳記事實,並且發現這位背負時代苦難的作家所遭受的限制、使用日語表達的無奈,以及其中所隱含的真諦。她的祖先與龍瑛宗經歷了相同的歷史,這是她身為台灣人,以台灣人後裔的眼光所進行的解讀。回台後,她的龍瑛宗研究未曾鬆懈、持續鑽研並推陳出新。如今她經年累月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其龍瑛宗研究的問世,使得殖民地時期這位台灣人日語作家全貌變得非常清晰,透過作者的研究也讓我們發現龍瑛宗文學所隱含的嶄新意義,為文學史開啟新的一頁。
本書的優點如下:首先,不容忽視的是作者運用大量史料,如實地描繪出龍瑛宗作為作家的全貌。研究單一作家時,掌握其全貌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確實累積證據以逐步構築可靠的作家形象,絕非輕而易舉之事。本書所描繪的龍瑛宗全貌,是熟讀當前所能見到的龍瑛宗全部作品,竭盡所能發掘調查和解讀殘留於日、台等地龍瑛宗文學活動的相關資料,實地調查和訪問依然健在的相關人士,才得以建構出來的。瀏覽本書,處處可見其援引的作品、相關資料的原文、附表、目錄與參考書目,由此可見本書的構成立基於磐石般牢固的證據。與此同時,作者也展示了龍瑛宗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貴史料。今後的龍瑛宗研究,勢必以此書的論述為基礎才得以成立。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鮮明的觀點,她側重於將龍瑛宗的文學經營,嚴謹地根據作家所處的政治情勢,以及移居場所的變化,進行斷代分期。她一邊追溯龍瑛宗的傳記史料,也一邊凝視龍瑛宗的精神史,看他在戲劇化的時代波濤下,如何苟且偷生。例如,遠離文化重鎮台北、與原住民頻繁接觸的花蓮生活,如何在他的文學中別開生面。日本戰敗不久,他在台南擔任《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主編致力於文化啟蒙活動,並從中發現龍瑛宗率真的信條。龍瑛宗與其他日語作家不同,他沒有留日經驗,兩度訪日為他的文學活動帶來各種不同的重要意義。本書作者既驗證龍瑛宗的傳記事實,同時也刻劃龍瑛宗文學精神的真實樣貌,發現作家無法與他安身立命的地方相互割裂。因此,也闡明此為理解龍瑛宗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單就這點我就認為必須對本書加以讚揚。
再者,作家龍瑛宗是以日文作品〈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雜誌《改造》懸賞獎而出道,他所使用的書寫語言日語,強諸他極大的苦難,語言問題究竟如何擺弄他的人生?又如何深深地影響他的精神?作者檢討並詳細考察相關資料,頗令人矚目。在戰爭期間,日語作家龍瑛宗並不是一位獨立的台灣作家,而是日本的「地方作家」,他被迫戰時協力,文章的表達內容受限又不得不書寫。戰後卻又囿於日語禁用政策,使他不得不使用國語進行彆扭的表達。其晚年創作的日文作品〈紅塵〉等,閱讀的人並不多,使得他變成沒有讀者的作家。根據本書作者的考察,表達手段被限制、被禁止的作家在精神上苦惱無比,致使他們幾乎動搖認同,其鬱悶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本書優秀之處不僅在於分析了創作使用語言的問題,作者也將龍瑛宗使用該語言(日文)撰述發表的文章和發言,與足以呈現他所位處時代和狀況的史料交互對照、斟酌吟味,從而解讀龍瑛宗所表達的深意。尤其是在日本揭舉的「民族融合」口號下,作者藉由比較分析龍瑛宗等台灣人作家,和在台日人作家創作的作品得出結論,指出兩者在本質上是不一致的。這是本書意義深遠的發現。亦即,作者發現龍瑛宗等台灣人作家看似描寫「民族融合」的作品中,其實具備了「對抗文本」(counter-text)的意涵。作者精彩地釐清,備受壓抑的語言使用條件之中,台灣日語作家們悄悄地守護著尊嚴。尚有一個地方值得注意,那就是戰後一段時間,龍瑛宗在台南的《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等處毫無限制、禁忌地書寫。換言之,對龍瑛宗而言,這是他生涯中最初也是最後的自由言說,作者仔細檢討這些言說,發現它們鮮明地揭示了龍瑛宗面對社會、歷史和人類的真摯情感。作者從龍瑛宗舒展流暢的表達中,敏銳地讀取了他未被苦難擊敗的心靈,進而感同身受地描繪出龍瑛宗打開久藏內心信念之樣貌。
在此,必須大書特書的是,本書作者的先人是與龍瑛宗擁有共同歷史的台灣人,她以此為立基點,展開許多不可多得的論述,此一立基點清楚明瞭,更彰顯本書的可貴。回顧她在關西大學研究所五年間堅毅鑽研的身影,這本書的出版宛如喜獲麟兒,我由衷地獻上祝福。
然而,本書也賦予我重大的課題。閱讀她的論著後,我深切感受到文學家龍瑛宗的人生,可以說正是抵抗語言和文化侵略的苦鬥。無庸置疑,這一切都發端自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龍瑛宗的文學是在日本統治台灣的過程中,違反人類精神、撼動認同的統治史,而這段統治史給身為殖民者後裔的我,留下不容遺忘的嚴肅歷史證言。我將把作者告知的這段歷史事實深藏於心,是以為序。
推薦序
真摯的龍瑛宗研究
北岡正子(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
值此之際,作者出版了多年以來研究龍瑛宗的結晶――《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這部著作是以作者過去在日本關西大學攻取學位的博士論文為骨幹,並加入後續的研究成果所完成的論著。
作者在關西大學大學院求學的五年期間,持續探究龍瑛宗身為一位作家,自戰爭時期起,橫跨日本戰敗,直到台灣戰後初期的文學活動。她的研究態度相當認真誠摯,即便遭逢各種困難也絕不放棄,反覆調查、解讀資料、琢磨推敲,直到發現解決問題的頭緒。她的研究貫徹實證方法,...
目錄
龍瑛宗暨其相關資料圖輯
序文一 真摯的龍瑛宗研究∕北岡正子
序文二 踏尋龍瑛宗的文學道路∕陳萬益
序文三 正式的龍瑛宗研究之出版∕下村作次郎
緒論
一、龍瑛宗作家生命小史
二、龍瑛宗作品出版概況與研究回顧
三、章節架構
四、孤獨的文學者
第一章 殖民地作家的文化素養及其南投時期
一、殖民地作家的文化素養
(一)台灣青年的左翼閱讀
(二)雜誌的閱讀經驗
(三)「圓本」全集和文庫本等的閱讀經驗
(四)翻譯文學的閱讀
(五)小結
二、龍瑛宗的南投時期
(一)初訪乍到南投街
(二)經濟問題的苦惱
(三)調職的願望與歧視的高牆
(四)小結
第二章 殖民地文本的光與影――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為例
一、前言
(一)關於〈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獲獎背景
1.1935年(昭和10年前後)的日本文壇
2.《改造》與懸賞創作獎
3.進軍日本文壇的雄心
4.獲獎消息的流傳
二、〈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創作意圖與書寫主題
(一)作者的創作意圖
(二)〈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文學主題
1.關於木瓜的描寫
2.殖民地的新中間層
三、日本文壇對〈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評價
(一)關於小說藝術表現的評價
(二)關於題材的新奇感
(三)關於主角的人物形象
(四)作品的讀後感
四、台灣文壇對〈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評價
(一)台灣人讀者的迴響
1.台灣的報紙記事
2.台灣人的評論
(二)在台日人的評論
五、結語
附表2-1〈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初出)評論文一覧表
第三章 揚帆啟航:殖民地作家龍瑛宗的帝都之旅
一、前言
二、與改造社的交流
(一)與山本實彥社長之間的互動
(二)與改造社編輯部人員間的互動
(三)小說〈黃家〉的刊載
三、與文藝首都社的交流
(一)《文藝首都》與主編保高德藏
(二)「文藝首都愛讀者」座談會
(三)《文藝首都》同人
(四)關於〈宵月〉的評價
1.東京讀者會
2.神戶讀者會
3.城西讀者會
4.淡路讀者會
四、與日本文化界的交流
(一)阿部知二
(二)森山啟
(三)芹澤光治良
(四)青野季吉
(五)佐佐木孝丸
五、帝都之旅
(一)洞穴的住家
(二)如花般的舞者
六、烽火中的返航
七、結語
第四章 地誌書寫港市想像──龍瑛宗的花蓮文學
一、前言
二、浪跡花蓮港廳
(一)移居花蓮後的文壇位置
(二)文學地景:再現花蓮港廳的風華和山水
1.1940年代的花蓮港廳
2.花蓮的山海
三、杜南遠系列的出現和蛻變
(一)找尋幸福的「杜南遠
(二)庶民的觀照與「杜南遠」的蛻變
四、與阿美族的邂逅
五、民族融合願景的書寫
六、結語
第五章 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的虛與實:以龍瑛宗的文藝活動為例
一、前言
二、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的實況
(一)主辦團體日本文學報國會
(二)台灣代表們的產生和出席意義
(三)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四)發言內容及其會後活動
三、動員與被動員:返台後龍瑛宗的文學活動
(一)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前後的文化活動
(二)其他座談會的與會、發言狀況
四、融合的文學:看不見的殖民空間
(一)融合的文學
(二)殖民地空間的「越界」書寫
(三)個人情感交流與民族隔閡
五、結語
附表5-1日治時期龍瑛宗所出席的座談會與會議等一覽表
第六章 殖民地文學的傷痕――論龍瑛宗《蓮霧的庭院》的禁刊問題
一、前言
二、禁刊的《蓮霧的庭院》
(一)從〈一個女人的紀錄〉到〈娑婆〉
(二)食夢的〈貘〉
(三)從〈死於南方〉到〈南海之涯〉
(四)〈夕影〉的悲劇性
(五)又見〈宵月〉
(六)最後的〈黃家〉
三、戰後龍瑛宗文學的譯本問題
四、結語
附表6-1小說集《蓮霧の庭》作品目錄與初出一覽表
第七章 青天白日旗下的希望與絕望:龍瑛宗的台南時期
一、前言
二、台南時期的前奏
三、貶謫南下的詩人
(一)異鄉人的惆悵
(二)文學大夢的幻滅
(三)以文會友作育人才
四、台南時期的文學實踐活動
(一)殖民地文學的反省
1.文化世界化的欲望
2.社會現代化的追求
3.政治民主化的期待
(二)中國知識的再建構
1.從祖國「支那」到「中國」
2.對日本文化的再評價
3.對新中國的期待與台灣未來的思索
五、對台灣女性的啟蒙:以《描寫女性》為例
(一)男性協力者的女性觀
(二)對女性解放的期待
(三)對社會性的問題有所覺醒
(四)展現新女性之美
六、台南時期小說裡的戰後台灣再現
七、結語
結論
附錄
【附錄一】關於《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的「南島文藝欄」
一、前言
二、《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的發刊
三、九州支社印刷發行的「台灣版」
四、販售至殖民地台灣的《大阪朝日新聞》
五、「台灣版」上所刊載的「南島文藝欄」
(一)有關朝日新聞社西部整理課所收藏的「台灣版」
(二)《大阪朝日新聞》創設「南島文藝欄」的理由
(三)「南島文藝欄」的重現
六、結語
【附錄二】龍瑛宗著作目錄
【附錄三】龍瑛宗與文友之書信
論文出處及說明
參考書目
一、龍瑛宗作品、研究文獻、年表及目錄
(一)在台出版品
(二)在日出版品
二、戰前報紙、雜誌、公文書
(一)日文報刊
(二)中文報刊
(三)日文雜誌
(四)公文書及政府出版品
三、人物訪談
四、文集、評論集、作品集
五、中文日記、傳記、年譜、書信、回憶錄
六、專著及學位論文
七、會議論文
八、日文專著及學位論文
後記
龍瑛宗暨其相關資料圖輯
序文一 真摯的龍瑛宗研究∕北岡正子
序文二 踏尋龍瑛宗的文學道路∕陳萬益
序文三 正式的龍瑛宗研究之出版∕下村作次郎
緒論
一、龍瑛宗作家生命小史
二、龍瑛宗作品出版概況與研究回顧
三、章節架構
四、孤獨的文學者
第一章 殖民地作家的文化素養及其南投時期
一、殖民地作家的文化素養
(一)台灣青年的左翼閱讀
(二)雜誌的閱讀經驗
(三)「圓本」全集和文庫本等的閱讀經驗
(四)翻譯文學的閱讀
(五)小結
二、龍瑛宗的南投時期
(一)初訪乍...
商品資料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日期:2014-07-04ISBN/ISSN:978986350019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6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