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若鵬
定價:NT$ 350
優惠價:88 折,NT$ 308
本商品已絕版
拉麵是如此深入我們的生活
已是飲食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拉麵店的龍頭爭霸‧更讓街頭處處硝煙
你所不知道的拉麵故事
獻給所有喜愛拉麵的讀者朋友
榮獲索菲‧科獎
Sophie Coe Prize 2013
年度飲食歷史著作獎
一本關於生活‧飲食的‧歷史的‧政治的精彩傑作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李明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Slurp 熱情推薦
拉麵是日本知名的湯麵,也是通往飲食天堂的一條道路。拉麵具體而微地展現日本歷史與日本跟中國的歷史關係。拉麵漫長的演進過程,讓我們發現日本飲食的新歷史,它記錄食物與政治如何共同成為中日關係發展中重要的因素。拉麵是東亞這兩個強國雙邊關係的一個象徵:它原本是中國食物,在將近1,000年之後卻成為日本現代料理的標誌。本書介紹這段歷史,從古代東亞有關食物的神話,到食品技術在中世紀傳到日本,到今天出現的拉麵「流行文化」。如果有人把湯麵視為個人飲食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那麼本書就是為他們而寫。
顧若鵬(Barak Kushner)具有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博士學位,在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教授現代日本歷史。他在2006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思想戰爭》探討日本在戰爭期間的宣傳工作,目前在研究二次大戰後中國對日本戰爭罪行的審判歷史。顧若鵬生動的作品,是第一部介紹日本拉麵文化歷史的英文著作,它說明來自中國的靈感如何跟日本人民愛好麵食的傳統結合,創造出拉麵這個結晶。拉麵誕生於二十世紀初,原本是工人、學生與夜店消費者的最愛,後來在1958年成為速食,進入青少年階段,最後發展為成熟的正餐,不僅有熱情的粉絲,能夠激起日本人對故鄉的驕傲與思念之情,同時又能走在流行文化的尖端。拉麵帶人進入飲食天堂的潛力,還有它在日本歷史與飲食文化的地位,等著讀者在顧若鵬的著作中去發掘。—拉斯(堪薩斯大學歷史教授)
顧若鵬講述拉麵歷史的同時,也介紹日本社會與政治歷史許多有趣的層面,以及日本與中國之間長遠而複雜的關係。—柯塔吉(前任英國駐日大使、《日本時報》評論作家)
本書說明了拉麵誕生的背景,並提出它在全球風行的若干原因。作者說明麵食如何從中國傳到日本,以及它在日本飲食中演進的過程,並點出這個過程反映出不同時代日本各界對於中國的情感。—海華德(《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顧若鵬博士(Barak Kushner),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歷史,他的第一本著作《思想戰爭》討論日本在戰時宣傳工作的歷史。他目前正撰寫個人第三本著作,主題是日本在中國的戰爭罪行。
譯者簡介:
陳正杰,畢業於中興大學外文系,曾任中央社駐象牙海岸、英國倫敦及美國華府記者,現任中央社外文新聞中心主任編輯,2008年獲教育部英譯中、中譯英認證合格,翻譯作品包括《金融大崩盤》(2012年)、《金融海嘯後的世界》(2013年)、《恐懼》(2015年)。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拉麵的戰爭與和平 ⊙李明璁
我永遠記得,十多年前初抵倫敦那天,去超市尋找便宜食物,卻被一個要價近兩百台幣的冰冷陽春三明治嚇到,心想這麼貴又難吃的東西,以後該怎麼維生是好。固執又無助地餓了一整天,最後回到宿舍拯救我的是行李箱裡一包擠碎的泡麵。
幾年後去東京當訪問學者,薪資還沒匯來時窮到兩袖清風,我為了省錢每天只吃一餐。除了住處三鷹車站前的廉價咖哩餐館,也常光顧位於玉川上水這條小溪邊的一家社區拉麵店。店主是個頑固老爹,他會跟初訪的客人說:「太宰治寫完『人間失格』後,就在附近投河自盡。可惜唉,當時我還沒來這開拉麵店。」言下之意,老爹相當自信他的技藝可以抵擋作家的厭世。
諸如此類「一碗熱麵,拯救一個遊子」的故事,在東亞社會其實是老生常談、許多人都遇過的情境經驗。直到今天,在台北半夜兩點仍然有好吃拉麵店開著,對我來說始終是生存在這城市的一個必要條件。當然,對日本人而言更是如此。拿著筷子吸簌吃麵、捧著碗公呼嚕喝湯的橋段,是電影和電視螢光幕上最頻繁被再現、也最親近常民人生的畫面之一。
從拉麵到擬仿它的速食泡麵,如今全球都將之與壽司、綠茶等,一起公認為最具「日本代表性」的日常飲食。「ramen」就像「kimono(和服)」一樣,是多數歐美人都懂得使用的外來語(打在word檔上,電腦也不會當成錯字標紅線)。但弔詭而有趣的是,拉麵和綠茶,其實皆非日本在地原生,而是從中國舶來輸入的,引進者都是僧侶。
只要對東洋歷史稍有涉略的人都知道,所謂的「日本文化」,一直都是與強國外來文化不斷挪用、混生、再製、改進、最後推廣普及的結果。拉麵毫無疑問體現了這樣的文化歷程。從中國開啟(更早也可能由中亞傳入)的麵食習慣,一開始還只是麵餅,慢慢才細緻轉化成麵條,然後傳入日本。而麵湯的基本組成食材:昆布、味增和醬油,則分別在日本沿海與內陸逐漸常態量產。
一切中古世紀的漫長醞釀,到了江戶近代終於匯流勃發。文化如此,飲食亦然。想像當時就是知名烹飪綜藝節目『料理東西軍』的現場:來自海外列強諸國、以及內地列強諸侯的合縱連橫,不只發生在政壇和商場,也再現於餐桌。即使只是一頓飯一碗麵,其採用食材、料理方式、口味評比,全都是一場場不見血(只聞香)的微型戰爭。
拉麵在這個舞台上開始精益求精,發光發熱。不僅口味愈來愈可駕馭馴服(且逐漸超越蕎麥與烏龍這兩大麵食傳統)、製作成本也變得便宜普及,因此有利於在新興的消費市場上大力推廣。
同時之間,整個日本社會正快速迎向一場脫胎換骨的歷史劇碼。以明治維新做為分水嶺,如同研究日本飲食文化的另一位知名學者Katarzyna J. Cwiertka曾著書歸納:「日本料理」其實是這段巨變期間裡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根本上是希望將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這新時代三位一體的國族想像,都具體而微地貫徹至日常餐桌上(既然,民以食為天)。本書從第五至第七章,便以豐富有趣的史料故事,生動呼應了如此觀點。
也就在這裡,中國——長久以來一直作為引導日本文化進展的關鍵角色——其影響力大不如前。拉麵的舶來「中國性」也與日俱減,而徹底在地化成為日本人的日常食物。尤其是在大正年代、二戰時期、乃至戰後與美國既敵亦友的微妙關係中,如何一方面持續追求西方現代性,同時又要不斷發明並宣稱自身擁有某種獨特「日本性」,這場餐桌上的激烈戰爭與和平妥協,從來不曾停歇。
速食泡麵,這個和卡拉OK一同、曾被票選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日本發明」的工業化食物,正是日本拉麵戰場的延伸。本書作者因此宣稱:「速食麵促成了日本第三次食物革命」(前兩次分別發生於德川時代初期與明治維新時期)。在這本書的最末兩章,我們看到了在地化與全球化的拉麵如何共融並存、進而擴張發展成各種流行文化,成為當代地球村民跨越國界、族群、階級、性別與世代的味覺認同。
十多年後,當我再訪倫敦時,發現當年剛崛起於此的(偽)拉麵店Wagamama(日語意指「任性」),雖然分店遍佈歐美,但似乎已相對不再那麼「壟斷」、那麼任性地綁架東亞遊子的味覺兩難——它總是既昂貴卻又不道地,可是當年我們也只能勉強接受,姑且食之。如今,愈來愈多(甚至是日本人自營)的拉麵店,在西方世界落地生根。這本精彩好看、深入淺出的佳作,正是在此新世紀、全球在地化的混血文化土壤中,滋長出來的啊。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77折26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1 |
6折 | 2 |
7折 | 4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顧若鵬
優惠價: 88 折, NT$ 308 NT$ 350
本商品已絕版
拉麵是如此深入我們的生活
已是飲食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拉麵店的龍頭爭霸‧更讓街頭處處硝煙
你所不知道的拉麵故事
獻給所有喜愛拉麵的讀者朋友
榮獲索菲‧科獎
Sophie Coe Prize 2013
年度飲食歷史著作獎
一本關於生活‧飲食的‧歷史的‧政治的精彩傑作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李明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Slurp 熱情推薦
拉麵是日本知名的湯麵,也是通往飲食天堂的一條道路。拉麵具體而微地展現日本歷史與日本跟中國的歷史關係。拉麵漫長的演進過程,讓我們發現日本飲食的新歷史,它記錄食物與政治如何共同成為中日關係發展中重要的因素。拉麵是東亞這兩個強國雙邊關係的一個象徵:它原本是中國食物,在將近1,000年之後卻成為日本現代料理的標誌。本書介紹這段歷史,從古代東亞有關食物的神話,到食品技術在中世紀傳到日本,到今天出現的拉麵「流行文化」。如果有人把湯麵視為個人飲食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那麼本書就是為他們而寫。
顧若鵬(Barak Kushner)具有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博士學位,在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教授現代日本歷史。他在2006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思想戰爭》探討日本在戰爭期間的宣傳工作,目前在研究二次大戰後中國對日本戰爭罪行的審判歷史。顧若鵬生動的作品,是第一部介紹日本拉麵文化歷史的英文著作,它說明來自中國的靈感如何跟日本人民愛好麵食的傳統結合,創造出拉麵這個結晶。拉麵誕生於二十世紀初,原本是工人、學生與夜店消費者的最愛,後來在1958年成為速食,進入青少年階段,最後發展為成熟的正餐,不僅有熱情的粉絲,能夠激起日本人對故鄉的驕傲與思念之情,同時又能走在流行文化的尖端。拉麵帶人進入飲食天堂的潛力,還有它在日本歷史與飲食文化的地位,等著讀者在顧若鵬的著作中去發掘。—拉斯(堪薩斯大學歷史教授)
顧若鵬講述拉麵歷史的同時,也介紹日本社會與政治歷史許多有趣的層面,以及日本與中國之間長遠而複雜的關係。—柯塔吉(前任英國駐日大使、《日本時報》評論作家)
本書說明了拉麵誕生的背景,並提出它在全球風行的若干原因。作者說明麵食如何從中國傳到日本,以及它在日本飲食中演進的過程,並點出這個過程反映出不同時代日本各界對於中國的情感。—海華德(《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顧若鵬博士(Barak Kushner),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歷史,他的第一本著作《思想戰爭》討論日本在戰時宣傳工作的歷史。他目前正撰寫個人第三本著作,主題是日本在中國的戰爭罪行。
譯者簡介:
陳正杰,畢業於中興大學外文系,曾任中央社駐象牙海岸、英國倫敦及美國華府記者,現任中央社外文新聞中心主任編輯,2008年獲教育部英譯中、中譯英認證合格,翻譯作品包括《金融大崩盤》(2012年)、《金融海嘯後的世界》(2013年)、《恐懼》(2015年)。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拉麵的戰爭與和平 ⊙李明璁
我永遠記得,十多年前初抵倫敦那天,去超市尋找便宜食物,卻被一個要價近兩百台幣的冰冷陽春三明治嚇到,心想這麼貴又難吃的東西,以後該怎麼維生是好。固執又無助地餓了一整天,最後回到宿舍拯救我的是行李箱裡一包擠碎的泡麵。
幾年後去東京當訪問學者,薪資還沒匯來時窮到兩袖清風,我為了省錢每天只吃一餐。除了住處三鷹車站前的廉價咖哩餐館,也常光顧位於玉川上水這條小溪邊的一家社區拉麵店。店主是個頑固老爹,他會跟初訪的客人說:「太宰治寫完『人間失格』後,就在附近投河自盡。可惜唉,當時我還沒來這開拉麵店。」言下之意,老爹相當自信他的技藝可以抵擋作家的厭世。
諸如此類「一碗熱麵,拯救一個遊子」的故事,在東亞社會其實是老生常談、許多人都遇過的情境經驗。直到今天,在台北半夜兩點仍然有好吃拉麵店開著,對我來說始終是生存在這城市的一個必要條件。當然,對日本人而言更是如此。拿著筷子吸簌吃麵、捧著碗公呼嚕喝湯的橋段,是電影和電視螢光幕上最頻繁被再現、也最親近常民人生的畫面之一。
從拉麵到擬仿它的速食泡麵,如今全球都將之與壽司、綠茶等,一起公認為最具「日本代表性」的日常飲食。「ramen」就像「kimono(和服)」一樣,是多數歐美人都懂得使用的外來語(打在word檔上,電腦也不會當成錯字標紅線)。但弔詭而有趣的是,拉麵和綠茶,其實皆非日本在地原生,而是從中國舶來輸入的,引進者都是僧侶。
只要對東洋歷史稍有涉略的人都知道,所謂的「日本文化」,一直都是與強國外來文化不斷挪用、混生、再製、改進、最後推廣普及的結果。拉麵毫無疑問體現了這樣的文化歷程。從中國開啟(更早也可能由中亞傳入)的麵食習慣,一開始還只是麵餅,慢慢才細緻轉化成麵條,然後傳入日本。而麵湯的基本組成食材:昆布、味增和醬油,則分別在日本沿海與內陸逐漸常態量產。
一切中古世紀的漫長醞釀,到了江戶近代終於匯流勃發。文化如此,飲食亦然。想像當時就是知名烹飪綜藝節目『料理東西軍』的現場:來自海外列強諸國、以及內地列強諸侯的合縱連橫,不只發生在政壇和商場,也再現於餐桌。即使只是一頓飯一碗麵,其採用食材、料理方式、口味評比,全都是一場場不見血(只聞香)的微型戰爭。
拉麵在這個舞台上開始精益求精,發光發熱。不僅口味愈來愈可駕馭馴服(且逐漸超越蕎麥與烏龍這兩大麵食傳統)、製作成本也變得便宜普及,因此有利於在新興的消費市場上大力推廣。
同時之間,整個日本社會正快速迎向一場脫胎換骨的歷史劇碼。以明治維新做為分水嶺,如同研究日本飲食文化的另一位知名學者Katarzyna J. Cwiertka曾著書歸納:「日本料理」其實是這段巨變期間裡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根本上是希望將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這新時代三位一體的國族想像,都具體而微地貫徹至日常餐桌上(既然,民以食為天)。本書從第五至第七章,便以豐富有趣的史料故事,生動呼應了如此觀點。
也就在這裡,中國——長久以來一直作為引導日本文化進展的關鍵角色——其影響力大不如前。拉麵的舶來「中國性」也與日俱減,而徹底在地化成為日本人的日常食物。尤其是在大正年代、二戰時期、乃至戰後與美國既敵亦友的微妙關係中,如何一方面持續追求西方現代性,同時又要不斷發明並宣稱自身擁有某種獨特「日本性」,這場餐桌上的激烈戰爭與和平妥協,從來不曾停歇。
速食泡麵,這個和卡拉OK一同、曾被票選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日本發明」的工業化食物,正是日本拉麵戰場的延伸。本書作者因此宣稱:「速食麵促成了日本第三次食物革命」(前兩次分別發生於德川時代初期與明治維新時期)。在這本書的最末兩章,我們看到了在地化與全球化的拉麵如何共融並存、進而擴張發展成各種流行文化,成為當代地球村民跨越國界、族群、階級、性別與世代的味覺認同。
十多年後,當我再訪倫敦時,發現當年剛崛起於此的(偽)拉麵店Wagamama(日語意指「任性」),雖然分店遍佈歐美,但似乎已相對不再那麼「壟斷」、那麼任性地綁架東亞遊子的味覺兩難——它總是既昂貴卻又不道地,可是當年我們也只能勉強接受,姑且食之。如今,愈來愈多(甚至是日本人自營)的拉麵店,在西方世界落地生根。這本精彩好看、深入淺出的佳作,正是在此新世紀、全球在地化的混血文化土壤中,滋長出來的啊。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1 |
6折 | 2 |
7折 | 4 |
7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77折26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