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主編。收入來自中、港、臺、澳等四地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包含文學、經學、哲學、史學、詩學、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論題。
作者簡介:
《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
本期主編者:過常寶(北京)、鄭潤培(澳門)、楊永漢(香港)
目錄
編輯弁言 1
從「六經」到「十三經」—儒家經學體系化之理路與特性論 (山東)王傳林 1
文王化天下—早期《詩經》闡釋的一種重要理念 (北京)常 森 19
《詩經.唐風》用「杜」的歷史意涵 (江蘇)陳春保 37
西周諮議制度與〈堯典〉、〈蕩〉文本的生成 (北京)趙運濤 45
論子貢與《孔子三朝記》 (北京)劉全志 55
孟子世系小考—以前十代為主 (北京)李嬌儼 67
荀子的成聖之道 (北京)王 強 73
《楚辭.東君》的神格與祀日文化探原 (香港)何祥榮 83
《易緯》說《易》取向與西漢末年易學的深化 (北京)田勝利 93
A preliminary study on“Official-learn-to-beof Qin state(〈秦代學吏制度試探〉) (澳門)Wen Rujia 溫如嘉, Cheung WaiPo 張偉保 107
專賣、選士與路徑依賴下的司馬遷經濟思想 (廣東)趙善軒、(澳門)張偉保 113
《史記》創作過程中若干問題考辯 (北京)李芳瑜 123
漢代文獻含「狗」或「犬」之詞的歷史分析 (香港)官德祥 131
構建與選擇—論女性文學中的「團扇」意象 (北京)羅晨穎 141
陳世驤的《文賦》翻譯與詮釋 (北京)李鳳琼 155
魏晉地方官員的三重身份與州郡地記的文體演變 (廣東)李翠葉 173
《李嶠百詠》的祥瑞傾向及其背後的天命思想 (北京)王 聰 179
寇謙之道教著作考論 (北京)李亞飛 189
詞學傳統的接受與建構—論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研究 (香港)曾智聰 201
論釋守卓詩歌的價值—平衡詩歌的傳法與藝術功用 (香港)葉德平 217
經學的理學化與理學的經學化 (北京)田智忠 227
論幕府背景下張栻「致用」之學的「知」與「行」 (北京)田萌萌 239
對「析心與理為二」的反思性批判—以朱熹、王陽明「心」與「心體」的差異為基礎 (北京)襲業超 251
物自身存在嗎?—論陽明心學中「物」的涵義 (北京)雲 龍 261
「三言」與人間異類 (香港)楊永漢 273
于成龍影像闡釋與傳播的變異研究—以兩部電視劇為中心 (天津)薛 穎 295
論晚清小說《花月痕》的觀念化結構特點 (天津)朱銳泉 303
從十九世紀遊美劄記看英國作家的愛國情結 (湖北)文育玲 313
從《香港華字日報》蘇報案之報導看香港新聞早期專業化現象 (香港)林援森 323
文學復古的革命意識:章太炎文論管窺 (北京)諸雨辰 335
恭談錢賓四教授《論語》之研究與著述 (香港)何廣棪 345
抗戰時期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 (香港)羅志強 357
唐君毅先生人文宗教思想之意蘊與開展 (澳門)鄭祖基 369
‘The clerks must know English’: The Geo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scourse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Language-in-education Policy in Hong Kong in the Burney Report (香港)邱國光Edmond, K.K. Yau 377
黃蓉從少女到婦女的轉變與功能 (江蘇)楊雷力 401
劉震雲小說《手機》主題辨析補遺 (香港)江彥希 411
《新亞論叢》文章體例 435
編輯弁言 1
從「六經」到「十三經」—儒家經學體系化之理路與特性論 (山東)王傳林 1
文王化天下—早期《詩經》闡釋的一種重要理念 (北京)常 森 19
《詩經.唐風》用「杜」的歷史意涵 (江蘇)陳春保 37
西周諮議制度與〈堯典〉、〈蕩〉文本的生成 (北京)趙運濤 45
論子貢與《孔子三朝記》 (北京)劉全志 55
孟子世系小考—以前十代為主 (北京)李嬌儼 67
荀子的成聖之道 (北京)王 強 73
《楚辭.東君》的神格與祀日文化探原 (香港)何祥榮 83
《易緯》說《易》取向與西漢末年易學的深化 (北京)田勝利 93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