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必備!
好電影→全方位欣賞指南
敗筆?→問題分析解答本現任《華盛頓郵報》影評人、資深影視記者安・霍納黛以七個電影製作面向,揭開各領域展現魔力的關鍵指標,橫跨經典老片與前衛當代電影,自娛樂大片到藝術電影,深入淺出帶領觀影人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語言,理解其各自在生理、心理產生的效果,並進一步評論銀幕上聲與光的「好」與「壞」。
卸除偏見→徹底沉浸→感官洗禮→直覺感受→分析評論→交流想法
劇本、表演、美術設計、攝影、聲音與音樂、導演,每章節各六部推薦片單,小節中穿插兩至三個提問和大量例證,能輕鬆參與和反思。選片年代涵括好萊塢黃金年代一九三〇到一九五〇年,以及一九七〇年至今的電影。透過本書不僅能藉各種角度欣賞電影,享受更多觀影樂趣,也能跟著作者一窺銀幕後的軼聞趣事。
本書特色◎ 資深影評人安・霍納戴為電影人量身打造的必備讀物。
◎ 掌握電影分析的訣竅、提升觀影樂趣。
◎ 四十二部推薦片單和上百部電影觀後分享。
◎ 夾附QR Code及網址,完整收錄全書推薦片單預告,以及內文提及的部分電影片段YouTube觀看連結。
名人推薦吳可熙 實力派演員
李欣芸 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曲獎最佳作曲人
蔡珮玲 資深電影美術指導
高鳴晟 新銳剪接師
膝關節 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資深影視記者
——好評推薦
安.霍納戴很懂電影,但更重要的是,她很懂得如何用文字向各式各樣的讀者解說電影。這本書就是她把這種才華發揚光大的成果。她以敏銳的洞見,解析電影這門藝術何以如此引人入勝,以及該從哪些角度思考電影的難題。凡是對電影製作過程感興趣的人,都能從本書得到新收穫(我知道我有),也能學到用新穎的觀點來談論老片與新作。這本書提醒我們別忘了:電影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只要你對這點有同感,這就是你必讀之書。
——艾瑞克.孔恩(Eric Kohn),影評網站IndieWire影評人
安.霍納戴在本書中透過電影涉及的幾種不同領域,探究電影製作的獨特魔法。再怎麼難以解釋的奧妙,也在她的筆下化繁為簡。她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從觀眾的立場出發,來解析《今天暫時停止》高明之處在哪?電影剪接師如何成為觀眾代言人?最後更指出重點:每當戲院燈暗,我們最渴望的,無非是「源自人與人之間情感連結」。本書是送給所有電影工作者與影迷的真心好禮。
——亞伯特.柏格(Albert Berger),《內布拉斯加》、《冷山》、《小太陽的願望》電影製片人
作者簡介:
安・霍納戴Ann Hornaday
現任《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影評人,曾以在該報撰寫之系列影評入圍2008年普立茲評論獎(Pulitzer Prize in criticism)決選。現居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譯者簡介:
張茂芸
喜歡看電影的文字手工業者(並堅持把片尾工作人員名單看完)。獲澳洲國家筆譯及口譯檢定機構(NAATI)認證。在本系列的譯作有《如何聆聽爵士樂》。
章節試閱
自序
影評人大半時間都待在黑漆漆的戲院,散場後才蹣跚步入陽光下的世界,這時總免不了有人來問東問西,而且第一個問題幾乎總是:「影評人耶,哇,你怎麼當上影評人的啊?」(這句話暗示的下一個問題就是:「我要怎麼和你一樣,成天坐著看電影還有錢拿?」)
我是怎麼當上影評人的?答案是:純屬意外。我小時候並不是什麼影痴,真要講起來,說我是書呆子還比較貼切。我愛荷華老家週末慣常的消遣活動,像玩桌遊、玩牌、看電視轉播州大學美足賽等等,我能免則免,寧願抱著《超級偵探海莉》(Harriet the Spy)猛啃。到了十幾歲,看的書就換成《在路上》(On the Road)和《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當然我也看電影,小時候看《幻想曲》(Fantasia)、《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孤雛淚》(Oliver!);十四歲看的則是《新科學怪人》(Young Frankenstein)和《閃亮的馬鞍》(Blazing Saddles)(我還記得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看《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那時大夥兒都是小毛頭,對所謂的「髒話」動不動就大驚小怪。看到片中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為躲追兵躍下懸崖,先高喊「喔喔喔喔」再大罵「靠」的那一刻,我那股興奮勁兒,至今記憶猶新)。但要說到養成階段難忘的觀影經驗,得感謝我私心最愛的某位臨時保母,帶我去德瑞克大學旁的「大學戲院」看芭樂文藝片《卿何薄命》(Dark Victory),純粹是為了看豔光四射的貝蒂・戴維斯(Betty Davis),她演一位得了腦瘤的富家社交名媛,即使來日無多,還是活得那麼優雅。話說回來,我這一輩很多人酷愛電影,後來也成了我的電影同業,但我不像他們那樣,把全副心神都放在電影上。
我在這條路上拐了個彎,先走上寫作之途,才變成影評人。我在史密斯學院拿到政治學學位,畢業後到紐約當記者,在《女士雜誌》(Ms. Magazine)先做研究員,後來又當了兩年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的行政助理,那真是美好的兩年,也正是她鼓勵我成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她說自己還是寫作新手時,這一行的自由與多樣性不僅令她如魚得水,也協助她找到自己獨特的觀點。待我終於鼓起勇氣接受她的建議,正巧有本優秀的電影雜誌在紐約誕生,名為《首映》(Premiere)。我一開始是幫他們的「人物速寫」(Cameo)組寫關於電影從業人員的文章(稿子則由文字品味超凡的詩人艾波・博納德〔April Bernard〕編輯),所以為幾位電影人寫過簡短的介紹文,如紀錄片導演亞伯特・梅索斯(Albert Maysles)、服裝設計師愛倫・莫拉許尼克(Ellen Mirojnick)、選角指導瑪哲芮・辛姆金(Margery Simkin)等。
不出幾年,我便幫《紐約時報》的藝文版寫電影相關報導,訪問過的人包括紀錄片導演喬・柏林傑(Joe Berlinger)和布魯斯・席諾夫斯基(Bruce Sinofsky),實驗電影導演傑姆・科恩(Jem Cohen),新銳導演如諾亞・包姆巴克(Noah Baumbach)和李安,還有當時尚未走紅的演員史丹利・圖奇(Stanley Tucci)。
講了這一堆,主要是說明我在這行學到的本事,扣掉獲「皮由國家藝文新聞獎助學金」,赴喬治亞州立大學念了一年電影製作和電影史不算,全是來自一線實戰經驗,和常跑社區錄影帶店(還記得錄影帶吧?)的成果。我在一九九五年受《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Austin American-Statesman)之邀成為該報影評人,那時我已經看過不少電影,也從這些片子的工作人員身上學了許多,有自信能根據我累積的閱歷,給影片公允的評斷。加上我不是科班出身,這樣的背景讓我更能從讀者的角度去看電影——即使我們這社會有酷愛電影的文化,一般人每年出門去戲院看的片子,平均不過五、六部而已。
話雖如此,我永遠忘不了自己頭一次坐在桌前寫正式影評,緊張到六神無主的感受。我那篇要評的是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主演的《愛的機密》(To Die For),由葛斯・范・桑(Gus Van Sant)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諷刺現代社會為求名求利不惜殺人,自我欺騙的種種醜態。我很確定自己喜歡這部電影,問題是:為什麼?我坐在報社編輯部的電腦前,愣愣望著不斷對我眨眼的游標,腦袋卻和電腦螢幕一樣空白。報紙讀者這麼多,年齡、背景、品味、個性如此迥異,我到底該如何向他們說明這片子出色的理由?妮可・基嫚在不同層面展現了拿捏得當的精湛演技,我能把這點量化嗎?葛斯・范・桑把巴克・亨利(Buck Henry)辛辣風趣的劇本詮釋得活靈活現,我又該怎麼向讀者證明?
所幸我在搬去奧斯汀前,獲得一些中肯的建議,在往後的二十年間,成為我克服難關的助力。這要說到我的好友兼新聞同業大衛・佛里曼,某次歡送會上,他找我私下聊,分享他數年前在《費城日報》(Philadelphia Daily News)當電視評論人時學到的幾句箴言。「不管妳寫哪種評論,」他對我說:「下筆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這位創作人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他辦到了嗎?』、『這件事有做的價值嗎?』」
我後來才發現歌德對評論劇作有類似的建議,大衛只是把歌德的意思用自己的話來說,無所謂,總之在我的工作生涯中,這三個問題始終有如指南針,指引我下筆時超越主觀的「拇指朝上或朝下」評價,以電影本身的特質來評斷電影,也提醒讀者去考量電影誕生的時空背景。萬一讀者哪天決定去看我評論的片子,我希望幫他們先做好準備——但我不會放進惹人嫌的爆雷片段,也不寫浪費時間的劇情簡介。
我在奧斯汀度過了愉快的兩年,盡情陶醉於音樂、電影、德州風的墨西哥美食。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創辦的「奧斯汀電影學會」(Austin Film Society)還會安排放映老電影和前衛當代電影,這對不斷充實電影知識的我來說,真的是獲益良多。我後來到了《巴爾的摩太陽報》(Baltimore Sun),之後又轉赴《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在前後這三家報社力圖精進,想更了解導演的創作企圖、面臨的考驗、觀眾的預設與期望,還有人人對何謂「好電影」五花八門的看法。《鋼鐵人》(Iron Man)與《黑暗騎士》(Dark Knight)的影迷,或許不會想看妮可・哈羅芬瑟納(Nicole Holofcener)執導的最新喜劇片,但我身為影評人的職責是:我的評論必須讓這些影片各自的基本盤觀眾,和只想知道大眾文化最新流行趨勢的一般觀眾都受用。再說,誰曉得呢?說不定哪天就有人因為看了我的影評,一時興起去看從未想過要看的片子,成為新的影迷。
每部電影都是獨特的存在,有自己類型的DNA、調性的癖好、在藝術與知識層面想成就的目標。用脫離共黨專制的羅馬尼亞家庭劇的標準去評斷西部片,並不公平;指望主流大眾娛樂片傳達意義和存在這類崇高概念,並不實際(雖說大眾娛樂片和深層意義並非無法共存)。然而,希望這些電影構想原創、製作精良、編排高明,不一味迎合觀眾或擺高姿態,卻是相當合理的期望。電影無論想滿足怎樣的期望,都有共同的基本語法:電影是視覺、聽覺、表演等傳統表現手法彼此相連組成的詞彙,或者也可說,若有人高明顛覆這些手法,也會是別具新意的突破。影評人的職責,在於點出這些連結與破壞性的創新,不是為了賣弄自己博學或高讀者一等,而是要開啟各種詮釋的可能性,讓讀者的觀影體驗更豐富,否則至少也得寫出引人深思的文章。
但我們還是得回到這句大哉問:什麼能讓電影「好」?反之,什麼會讓電影「糟」?我為了探究答案,從二〇〇九年起寫了一系列文章,好讓讀者用我觀影的方式來分析、評估電影。這個系列的文章就叫做「如何欣賞電影」,探討電影製作的不同領域,以及一般觀眾看電影時,應如何辨識電影的流暢度、企圖心和傑出之處。於是我又回到記者老本行,訪問了許多導演、編劇、製片、演員、音效技術人員、攝影師、剪接師,請他們暢談這一行的絕活,還有,他們希望觀眾能更欣賞自己工作的哪些層面?一部電影除了臺詞難忘、結局驚人之外,我們從何得知劇本高明?我們怎麼看得出剪接很棒?電影攝影到底是什麼?攝影如何影響觀眾的視覺與情緒體驗?電影演員演得好,和舞臺劇演員、電視演員演得好,差別在哪裡?
這一系列的文章,給了我寫這本書的靈感。本書旨在引導讀者認識一種媒介——它不斷演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一環,同時也仰賴我們成為最可靠的影評人。影迷走出戲院,立刻就在網路上和他人分享觀後感,用短短篇幅一起決定了某部電影的命運;朋友相約看電影,看完喝酒喝咖啡,交換對劇本或某明星演技的看法。原本只有歷史學者感興趣的電影相關訊息和背景知識,如今在DVD的幕後花絮和網路串流平臺都看得到。被動觀看的日子已經結束,現在人人都是專家。
現在的觀眾比往常更在意自己看的內容,更想用批判的角度審視這種獨特的媒介——它可以同時是一種藝術形式,是大眾娛樂工具,也是一種複雜而理性化的產業運作。觀眾想找到方法和語言,去理解在銀幕上看到聽到的聲音、故事和視覺影像,更何況銀幕上出現的這些元素,似乎每天都在快速成長。
很多觀察家都說過,電影幾乎集所有表現形式之大成——繪畫、戲劇、舞蹈、音樂、建築、攝影、寫作,無所不包。觀眾既然要以分析的角度仔細觀察,必須清楚每一表現形式對銀幕上正在進行的種種有何影響,以及這些領域各自在生理、心理、情緒,甚至潛意識層面產生的效果。觀眾光是要吸收這些已經很可觀,遑論要在強烈的聲光衝擊下抽絲剝繭。
而且有一點無庸置疑:這種感官的洗禮至為重要。本書固然是評論電影的入門書,但欣賞電影的最佳方式,就是徹底沉浸其中。理想狀況下,電影應該神似我們一同進入、各自感受的夢境。倘若我們不斷解析演員的表現,或細究某些場景的燈光或美術設計,那就有兩種可能:一是我們無法讓電影「進來」,二是這片子原本就不夠好,無法和我們意識的最細微層面徹底融合,而這種融合,是電影力道是否夠強、能否讓觀眾忘情投入的關鍵指標。
以批判角度思考的觀影人,第一要務是心理上的準備。你必須卸除心中所有防衛和偏見,揮去讓你無法全神貫注看片的雜念。當然,最好的情況是電影本身吸引力夠強,能讓你不致在看片時暗想哪件事還沒做,或揣想接下來的發展。假如電影真這麼好看,你的「批判思考」應該會到跑片尾字幕時才啟動。萬一片子基於各種理由就是不好看,你很可能會邊看邊分析,想搞清楚哪裡不對勁,導演哪裡可以改進、怎麼改,才能讓觀眾看得更愉快。
我希望這本書在兩種情況下都有用——假如電影很棒很好看,這本書就是讓你能更全面欣賞電影的指南;萬一電影有缺失,本書能為你解釋哪裡出了差錯。以下的內容,大致依據電影製作的幾個環節來架構——從劇本開始,到選角、美術設計、攝影等等。我把講導演的章節留到最後,因為(至少在理想的情況下)打從拍攝第一天到最後的剪接,導演的指導與創作格局,對全片有最大的影響力。(不過眾所周知,碰上大片廠大預算的大片,導演的角色就變得模糊許多,拍板決定選角與劇情要素的是片廠高層,導演往往只能聽命行事。)
我在每一章都盡量放入能代表該章主題、也是該主題領域的最佳典範。各位應該會發現,我列舉的片子大多選自一九三〇年代至五〇年代(好萊塢所謂的「黃金年代」),和七〇年代至今(我無論當影迷還是影評人,最難忘的觀影經驗都在這階段累積)。我在內文各小節間會另列出兩、三個提問,讀者在看完電影後可以參照自問,判斷該片在某技術領域是否成功。
你會發現本書不斷提到某些電影,從《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等戰爭片,到《畢業生》(The Graduate)、《我辦事你放心》(You Can Count on Me)這類正經的「嚴肅喜劇」;從《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全面反擊》(Michael Clayton)、《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等懸疑驚悚片,到《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等經典名作,不一而足。這些電影都是我私心最愛,部部皆是某些領域絕技的典範(劇本、表演、美術、攝影、聲音),更展現集眾之大成的導演視野,把各種領域完美整合為同一整體來運作。我還會在每章最末放上「推薦片單」,列出每個領域的最佳示範。
各位想必也會發現有些字詞在書中不斷出現,諸如「天衣無縫」、「真情流露」、「真誠」、「具體」、「情緒共鳴」、「真實感受」、「符合故事」、「打造銀幕上的世界」等。我訪談過的藝術工作者、技術人員、各類匠人不下數百位,這二十五年來,他們一直是我的民間導師,讓我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這些各領域的佼佼者,無論是外出勘景、判斷十七世紀舞會禮服的頸線角度、為攝影機挑選適當的鏡頭、為一場重要的戲準備獨白,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始終把前面所列的這些形容詞擺在心中的第一位。無論編劇、演員、導演、設計師、技術人員,為了讓每個細節盡善盡美,他們投注心血的程度總是令我萬分欽佩。我們這些圈外人至少可以做的,是注意到他們的付出。願本書恰能在這方面對你有所助益。
自序
影評人大半時間都待在黑漆漆的戲院,散場後才蹣跚步入陽光下的世界,這時總免不了有人來問東問西,而且第一個問題幾乎總是:「影評人耶,哇,你怎麼當上影評人的啊?」(這句話暗示的下一個問題就是:「我要怎麼和你一樣,成天坐著看電影還有錢拿?」)
我是怎麼當上影評人的?答案是:純屬意外。我小時候並不是什麼影痴,真要講起來,說我是書呆子還比較貼切。我愛荷華老家週末慣常的消遣活動,像玩桌遊、玩牌、看電視轉播州大學美足賽等等,我能免則免,寧願抱著《超級偵探海莉》(Harriet the Spy)猛啃。到了十幾歲,看的書就...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劇本
進入銀幕世界
不要劇情,只要故事
劇本中的人
劇本的可信度
劇本的結構
對白的學問
注意定調
主旨是什麼?
第二章 表演
眼睛不會騙人
選角的學問
明星和你想的不一樣
脫胎換骨
詮釋他人的人生
你對哪裡有意見?
第三章 美術設計
背景也是前景
設計對觀眾的心理作用
色彩的力量
設計代表誰的觀點?
演員的外型
電影也要衣裝
特殊效果
美感的原則
第四章 攝影
以光作畫
攝影機在哪裡?
黃金比例
色彩與粒子
數位結合真人的風潮
拍3D值得嗎?
第五章 剪接
淡入⋯⋯
這部電影在演什麼?
掌握節奏
增一分則太肥
用剪接傳達情緒
有形與無形的剪接
最好的鏡次
第六章 聲音與音樂
你聽清楚了嗎?
真實的聲音
聲音建立的空間
用聲音帶動情緒
這聲音是誰的觀點?
聲音大有用嗎?
電影的配樂
連貫性
反映心理狀態的音樂
帶動情緒的音樂
小心流行歌曲
第七章 導演
身懷絕技的導演
紅色還是綠色?
電影的觀點
個人色彩
後記 這部電影有拍的價值嗎?
附錄 紀錄片與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謝辭
作者註
參考書目與建議書單
中英譯名對照及索引
自序
第一章 劇本
進入銀幕世界
不要劇情,只要故事
劇本中的人
劇本的可信度
劇本的結構
對白的學問
注意定調
主旨是什麼?
第二章 表演
眼睛不會騙人
選角的學問
明星和你想的不一樣
脫胎換骨
詮釋他人的人生
你對哪裡有意見?
第三章 美術設計
背景也是前景
設計對觀眾的心理作用
色彩的力量
設計代表誰的觀點?
演員的外型
電影也要衣裝
特殊效果
美感的原則
第四章 攝影
以光作畫
攝影機在哪裡?
黃金比例
色彩與粒子
數位結合真人的風潮
拍3D值得嗎?
第五章 剪接
淡入⋯⋯
這部電...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