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作者家庭經歷與童年精華縮影為主軸,從自己與父親的視角展開,並穿插其他家族成員的背景故事為支線。在〈父親、母親〉的篇章裡,外婆的媒妁之言開啟舊社會對三寸金蓮的觀感,充滿傳統與現代的價值觀碰撞,不禁令人莞爾一笑。〈何日君再來〉描寫民國初期的女同志情愛,其中女間諜顛沛流離的一生可比張愛玲的《色,戒》。〈菊姑〉敘述美麗癡情卻遇人不淑的映菊姑姑,是封建社會及舊式婚姻的犧牲者。
作者以懷舊的筆調在收藏老時光的相簿裡批閱註記,描述戰爭的恐怖、日本軍閥的殘暴、中國人的迷信、男女愛情的恩怨、人性的善惡、富人的奢華、窮人的悲哀、離鄉背井的痛苦。在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裡,紮實反映出大時代的變遷,將當時的社會縮影及老百姓的心聲表露無遺,情感細膩,真摯動人,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熊家基
學歷: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農學士(1961)
加拿大皇后大學教育學士(Queens University 1972)
加拿大瑪吉爾大學昆蟲學博士(McGill University 1978)
工作經歷:
台灣北投初中美術、博物教員
台北育達商職博物、生物教員
加拿大瑪吉爾大學昆蟲博物館館長(Lyman Entomological Museum of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聖勞倫斯學院美術系教授(St Lawrence College)
章節試閱
【第一章】父親、母親
父親是在西元一九○一年農曆九月初四出生在湖北省松滋縣熊家梆。熊家在縣裡是一大戶人家,有家產也有聲望,祖先數代都在京城做過官,也操縱了整個鄂西三分之二的棉花產量及市場。父親家有四男一女,父親排行老三,最小的是位妹妹。父親小時在私塾讀書,既打好了深厚的國文基礎,也寫得一筆好字,加上能說善道,交友廣泛,很得鄉人器重,少年老成,十六歲就當上了縣議員。同一年,在父母的安排下與從未見過面的女子完婚,據說她是祖母的遠親。這位過門媳婦人很老實,是個姿色平庸、不識字的舊時代女性,但善於做家事,所以很得婆婆歡心;可是,父親面對她沒有話題好說,也就產生不出什麼感情,覺得生活十分枯燥。
那個時代才子多風流,似乎是一種風尚。在朋友的帶領下,在縣城一座青樓裡,父親認識了一位紅顏知己名叫翠蓮的年輕姑娘。她是一位知情懂禮、善解人意的好女子,而且人如其名,就像一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與一般青樓女子很不一樣。父親在知道她淒涼的身世後,對她更生一份憐愛。不久祖母知道父親經常不回家,為了替媳婦出口氣,把父親叫來重重地責難一番,從此父親沒有再去找翠蓮。有一天他心裡很悶,忍不住又去了她那裡,也把這段時間不來她這兒的原因告訴了她。翠蓮含著淚勸父親以後不要再過來,要以家庭及前途為重,更不要為此傷了母子感情。父親聽了她的話很感動,也就再也沒去找她了。據說,許多年後有一位鹽商拿出了一筆鉅款向青樓贖了她的身子,從此嫁為商人婦,總算有了一個不錯的歸宿。
父親十八歲那年在老師的鼓勵下到武漢去讀書。祖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雖然媳婦已有了身孕,還是答應了他。父親智慧過人,經過閉門苦讀半年,通過考試而進入武漢大學法律系。父親在校十分活躍,演話劇,辦刊物,又當上學生會主席。當時國民黨的地方機構開始注意到父親,父親也因此成為一位忠實的黨員。父親一直忙著讀書及課外活動,很少有空返鄉探望家人,只在女兒出生那年回去過一次。大學畢業後父親一直留在武漢工作,親友們只知道他在一所與國民黨政府有關的機構工作,誰也不知道工作的細節,父親也很少向人提起。
二十八歲那年,父親被調到天津鐵路局人事室工作。北國的風情人物,父親很習慣也很欣賞,而有賓至如歸之感,對於遙遠故鄉的懷念也就隨著時間而淡去。父親在法租界租了一間房,房子周圍環境不錯,有圍牆,有花園,尤其是他房間窗前種了幾棵楊柳樹,隨風飄曳,令人陶醉。房東是一對四十多歲的中年夫婦,兒子到國外讀書去了,家裡多了一二間空房就拿來出租,除了賺一點外快,家裡也會熱鬧一些。父親幽默風趣的談吐很討這對夫婦喜歡,父親從此快樂地長住下去。
父親下班後在鐵路局食堂用過晚餐,往往一路散步回家。某天他經過一家照相館,突然眼前一亮,這家照相館櫥窗裡擺了一張幾乎與真人大小無異的少女全身照片,她的美麗與端莊使他呼吸急促,頓時無法將眼睛離開。父親心裡納悶,猜想:這位少女是哪戶有錢人家的閨女?還是電影明星?自那天以後,父親下班總是匆匆吃了飯,便跑去那家照相館窗前報到。
母親祖籍是浙江寧波,但她在天津出生長大,故有北方女子的大家風範及江南女子的秀麗,加之皮膚細白、雙眼皮、挺直的鼻樑、淺褐色的眼珠和五尺四寸半的身高,實具有西洋女子的風采,故她的大半生一直生活在別人的讚美中。外祖父從二十來歲就在北方做綢緞生意,會講一口流利的法語。後來到了故鄉寧波娶了一位本地女子,那就是我的外祖母,他帶了外祖母就定居在天津。母親是長女,下面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外祖母有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外祖父人很開明,加上母親長得像他,所以他一直最寵愛母親。外祖父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在做生意,路途遙遠大家不常往來,母親從未見過自己的親祖母,也始終不明白為何父親不留在上海,那麼年輕就到北方來跑生意。外祖父生意做得很成功,經過數年的努力,置了不少產業而致富,住的是大街洋樓,上面住家,下面是店面,請了三位夥計,生意興盛。外祖父做生意信用好,有自己固定的顧客,其中不少是西方人。
由於家境不錯,母親被送進一家教會女子中學讀書,人緣好又長得漂亮,故有許多同學都爭著與她做朋友。其中一位叫沈梅的女同學住在同一條大街,人很開朗爽直,帶點男孩子氣;她的父親是位牙醫,曾留學日本。沈梅是在日本出生,五歲才回到中國,故會一點日語。平時她們一同走路上學,放了學也一起回家,故成了很好的朋友。在回家的路上,經常有些別校的男孩子尾隨在後,都被沈梅一個個地罵跑了。母親人很聰明,但其學校成績除了美術課外,一切平平。她花在看電影上的時間遠超過在家讀書的時間。記得小時候跟母親去看電影,電影還未完她已預測到劇情的結局,沒有字幕的外語片她也會看得津津有味。雖然她不懂片中的語言,但從演員的表情中,她可以想像到他們在講什麼及劇情的發展。
母親天生樂觀,從不與人斤斤計較,也很會做人。記得我們小時候與鄰居孩子打架,母親總是責罰自己的孩子不對,故左右鄰居、親戚朋友甚至家中傭人都與母親相處很好。母親極具同情心,在別人有困難時常常出手相助,但有時也很敏感,往往會擔心自己是否說錯話得罪了人,同時也怕看人臉色。母親每天面帶笑容,有時為了沒想到的事情突然發生而難過一陣子,但第二天會忘得一乾二淨。母親與人聊天或商討事務時總是靜靜地聽別人講,但到了自己該講話及出主意時,往往很有主見,令人心服口服。
那個時代的女孩子,多半不被父母鼓勵多讀書,中學畢業已經足夠了。因此母親沒有念過大學,十八歲不到就畢業待在家裡,經常與好友沈梅去看看電影及逛逛百貨公司,日子過得很是愜意。畢業半年後,沈梅隨父母搬去了北京,日子突然變得很空虛,母親開始勤練書法。外祖母喜歡打牌,母親坐在後面看,偶爾代外祖母摸幾把,久而久之學會了一手好牌藝。
【第一章】父親、母親
父親是在西元一九○一年農曆九月初四出生在湖北省松滋縣熊家梆。熊家在縣裡是一大戶人家,有家產也有聲望,祖先數代都在京城做過官,也操縱了整個鄂西三分之二的棉花產量及市場。父親家有四男一女,父親排行老三,最小的是位妹妹。父親小時在私塾讀書,既打好了深厚的國文基礎,也寫得一筆好字,加上能說善道,交友廣泛,很得鄉人器重,少年老成,十六歲就當上了縣議員。同一年,在父母的安排下與從未見過面的女子完婚,據說她是祖母的遠親。這位過門媳婦人很老實,是個姿色平庸、不識字的舊時代女性,但善...
作者序
【自序】
在我出生不久,日本侵華,中日戰爭開始,隨著父母我們從天津逃到南京;南京吃緊,我們輾轉到了湖北的武漢、松滋,最後到了大後方四川,在四川艱辛地度過了八年抗戰。勝利還鄉才三年,內戰開始,我們又顛沛流離到了廣州;廣州告危,我們不得不隨著國民政府離開大陸,逃到台灣。因此,我的童年可以說是在戰爭中度過。在這段期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本書正是以一個孩子的所見所聞,將當年周遭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這些故事都是以事實為根據,雖然有些故事不是直接與我的家庭有關,但為了連貫性,故事的開始及情節主軸都集中在我父母身上並發展下去。書中有許多人物名字略有更改,以免連累他們的後代。
從這一連串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恐怖、日本軍閥的殘暴、抗戰時期老百姓生活的艱苦,也反映出封建社會及舊式婚姻的犧牲者、男女愛情的恩怨、人性的善惡、達官富人的奢華、窮人的悲哀、中國人的迷信、大時代的變遷、離鄉背井的痛苦。
十多年前,我把一些在腦海中盤旋的故事講給我的兩位研究生安德魯‧法澤卡斯(Andrew Fazekas)及佐伊‧齊(Zoe Chee)聽,他們一直建議我把它寫出來。此後斷斷續續地寫了幾篇,又承蒙加國華人報紙專欄作家劉柏松先生及蒙特利爾中華語文學校出版組林鷹郎及石海兩位董事,還有我的弟妹一再鼓勵下,以玩票的性質拖了十多年終告完成。
我感謝我的父母生我、教育我成為一個能夠自立的人,也感謝兩年前過世的妻子敏文她對我這大半生的照顧及鼓勵,還有兩個孝順的兒子邦平、邦安近年來對我的照料,使得我能安心地完成這本書的寫作。
我特別感謝加拿大蒙城中文語言學校程曉明老師,抽出寶貴的時間為本書做校對、林怡君老師的珍貴建議及寫序言、石海董事的電腦技術指導,沒有他們的協助,這本著作難以完成並付梓。
================================
【推薦序】/綺莉思(第二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首獎得主)
讀完《揚子江邊的故事》,我輕輕闔上書本,遠眺皇家山,不住懷想:揚子江邊究竟是怎樣神奇的一方水土?竟能孕育出這一落令人心神跌宕的大時代傳奇經歷。
《揚子江邊的故事》是作者的童年精華縮影,可謂他前半生珍貴的回憶。作者的父親是國民政府第一屆的立法委員熊東皋先生,於是這部半自傳體又似一部國民政府初期的口述歷史。讀者有幸站在最接近當事者的第一視角,來還原當年對日抗戰的場景。
全書以一種懷舊的筆調在老時光的相簿裡批閱註記,記錄當年孩提時代的作者,從他那單純天真的雙眸映照出的大千世界是何等樣貌。字裡行間處處閃動小男孩的淘氣與純真,有幾則趣味故事,如紙飛機、猴王與小霸王,讀來頗有幾分《湯姆歷險記》的影子,亦閃現作者直率的性格與真摯的情感。
自傳性強的作品往往更吸引我的目光,人們常說:「文學源於生活,但必須高於生活。」這些往事裡的人物形象鮮活,言詞、動作活靈神現,作者回味往事,低迴惆悵之際,讀者亦隨之心生嚮往,更想深入挖掘當年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事件。尤其本書大部分的時空聚焦在對日抗戰的歷史線段,每每遙想當年,若拍成電視劇與當代人分享,絕對是一部蕩氣迴腸、扣人心弦、賺人熱淚、膾炙人口的熱播劇!
這些故事從熊家梆(作者父親的故鄉)為主軸開始發展,穿插其他家族人員的背景故事為支線,如作者外婆的媒妁之言,舊社會對三寸金蓮的心結從清末橫跨到民初,因時代背景的切換,竟產生兩種極端的心態反應,讀來不禁令人莞爾一笑。或許年代久遠不可考,或許遙遠的年代都被蒙上一層朦朧的面紗,這些文字迎面襲上時,一陣古樸清香撲鼻而來。
本書說的不外乎是大家庭的興衰跌宕,可是卻紮實反映當時的社會縮影及老百姓最真實的生活心聲。這些故事裡有些就是一套鄉野奇情,例如玉蘭嬸這樣的人物,用生命為觀眾實地演示寡婦的悲喜情欲和討生活的頑強勁頭。在〈童年一根針〉的篇章裡,當年人們的善良與包容歷歷在目,在最險峻的年代卻存在最美好的人性,何其有幸!何其令人動容!
以動盪年代為背景的兒女情長總能成就雋永的篇章,例如描寫同志情愛的〈何日君再來〉,其中女間諜顛沛流離的一生可謂真實版的《色戒》。美麗癡情卻遇人不淑的映菊姑姑更令人鼻酸不已!我幾番回味她的一生,既詠且嘆。詠的是她豔驚四座的容貌,嘆的是她悽愴的命運。
作者的父親當年在太行山打游擊戰,為國打日本鬼子,其過程之險峻與驚險,豈是一部精彩的電影所能完全呈現?拍成抗日三部曲的史詩經典大片都不足以道盡其中的二三事。
這些所記所述,我讀來頗有馬奎斯《百年孤寂》的深沉曠遠意味,當作者提筆寫下這些點滴回憶片段時,或許心內也另有一番感受和體會吧?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作者成長於兵荒馬亂的困厄年代,看盡大人世界的漂泊起伏、得失榮枯,待繁華褪盡,遂淬鍊出作者對人情世故嫻熟精準的判斷與詮釋。
《揚子江邊的故事》裡的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遭遇,事業的得失、感情的成敗、人生的跌宕,這些情節都是非常獨特卻又具有普遍性,有些甚至有其神祕性與娛樂性。希望讀者們在這些血淚交織的故事裡,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更能念記人生短促。然歲月長流,在歷史前面,人們應當更謙卑地看待過往事件與珍視前人的足印。
【自序】
在我出生不久,日本侵華,中日戰爭開始,隨著父母我們從天津逃到南京;南京吃緊,我們輾轉到了湖北的武漢、松滋,最後到了大後方四川,在四川艱辛地度過了八年抗戰。勝利還鄉才三年,內戰開始,我們又顛沛流離到了廣州;廣州告危,我們不得不隨著國民政府離開大陸,逃到台灣。因此,我的童年可以說是在戰爭中度過。在這段期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本書正是以一個孩子的所見所聞,將當年周遭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這些故事都是以事實為根據,雖然有些故事不是直接與我的家庭有關,但為了連貫性,故事的開始及情節主...
目錄
【自序】
【推薦序】/綺莉思
【第一章】父親、母親
【第二章】婚後
【第三章】南遷
【第四章】松滋行
【第五章】童年
【第六章】何日君再來
【第七章】斷手、破相
【第八章】阿珍的故事
【第九章】抗戰時期
【第十章】菊姑
【第十一章】映欣、映豪
【第十二章】濱江路
【第十三章】江湖行
【第十四章】小城風波
【第十五章】抗戰勝利
【第十六章】歸鄉
【第十七章】漢口時期
【第十八章】黃金時代
【第十九章】我的兄弟及堂哥
【第二十章】別了,廣州
【自序】
【推薦序】/綺莉思
【第一章】父親、母親
【第二章】婚後
【第三章】南遷
【第四章】松滋行
【第五章】童年
【第六章】何日君再來
【第七章】斷手、破相
【第八章】阿珍的故事
【第九章】抗戰時期
【第十章】菊姑
【第十一章】映欣、映豪
【第十二章】濱江路
【第十三章】江湖行
【第十四章】小城風波
【第十五章】抗戰勝利
【第十六章】歸鄉
【第十七章】漢口時期
【第十八章】黃金時代
【第十九章】我的兄弟及堂哥
【第二十章】別了,廣州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