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不是為了懷舊,而是唯恐遺忘。
林文義一生擁抱文學,以創作專志,憑藉博覽閱讀、感知文學魅力,深切貼近詭譎多變的社會現實,其散文書寫著作等身,獲金鼎獎、金典獎,吳三連文學獎等,更獲選為「當代台灣十大散文家」。近三年,他提筆回顧彼時風起雲湧的年代,記下多年來的寫作心路及師友交誼往來,理想與幻滅、懺情與救贖,描繪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思想轉折。
特別收錄:1984〈哪吒鬧東海〉漫畫
作者簡介:
林文義
1953年生於台灣台北市。
少時追隨小說、漫畫名家李費蒙(牛哥)先生習繪,早年曾出版漫畫集6冊,後專志於文學,以散文為主力。中年之後另及小說與新詩創作。
章節試閱
離字的從前
四十年後,夢與醒之間的距離竟然如此接近?夜深人靜,藉小酒不為懷舊,實是深切祈盼得以全然遺忘。四十年前,青春正好的自己究竟何所思?晚秋近冬的四十年後,幾近半生的去日無多怎會一再倦眼回眸?已然遠矣的前世紀八○年代,我眷愛過,無憾不悔的美麗。
台北西門町萬國戲院左側:幼獅書店。三樓編輯部,據說求學年代,唯一不逃課的懶散之我,一定悅於用心聽課的王慶麟老師去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進修,替代總編輯職位的是:王鼎鈞先生。我定期去交每月一帖稿件,不是文學,而是漫畫。猶若面臨美學聖堂,西門町終日歡笑喧譁的人群齊聚四圍電影院,母親在武昌街長年開設的咖啡冰果店,距我竟是千里之遙;抵達幼獅書店,深切喘口氣上三樓,王老師不在,卻時而不油然浮現筆名:瘂弦的絕美詩句,十八歲初讀晨鐘版:《深淵》——
哈里路亞!我們活著。
走路、咳嗽、辯論,
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份。
沒有甚麼現在正在死去,
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
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份……?這是老師提示我存活但不失格的智慧語吧?首次失業,義無反顧地遞上辭職書,原本是穩健安定的文字場域,卻因理念不同,外明內暗的虛矯,斷然告別,愚蠢的未尋出路,一無所有如此決絕!
考不上美術科系,分發到大眾傳播,這是我的憂鬱;依循少年日記習性,十八歲文學初啟,那是日本作家:芥川、川端、三島譯於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的啟蒙,換畫為文有何不可?
很現實的,必得有生活收入。新創刊的:《幼獅少年》,竟然信實的誠邀,不是文學,是連環漫畫。他們知悉我這方獲第二屆時報散文獎,也是小說、漫畫名家李費蒙先生最後一個徒弟的因由,毫不疑惑的接納漫畫連載之肯定;四十年後不忘彼時編輯群的可感名字——周浩正、詹宏志、孫小英、羅麗娜、何傳馨……。因為逐月送畫稿去「幼獅文化」,得以有幸結識:黃武忠、沈謙、黃力智。今時憶昔,這三位知心老友先後辭世,思之不免哀傷。
漫畫討生活,現實殘酷,理想堅執;幼獅群友予我護持的由衷溫暖,至今念念不忘。每月八頁,日以繼夜,粗筆按米達尺描畫框,細筆直覺,文字和線條都是我飛翔如鷹的自信自在自得自由的歲月靜好,亦是留給幼穉兒女的紀念吧?祈盼成年後的他(她)倆,或許願意回溯,那自始天真、幼稚的父親是如此愚癡。
夜深人未靜。中國成語如何以畫幽默呈現,國中生課餘生活思索什麼?終於終於,必須編繪明代吳承恩原著:《西遊記》。如夢之夢……子夜到黎明,從千年前的中國長安出發去印度佛陀祇園,策馬行路有多遙遠?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龍駒……專志於理想,疏離了現實;家人不解我何以隱閉書房,日以繼夜獨守一盞燈,捫心問己:是否太自私了?
如同白日深藏岩穴的蝙蝠
夜行動物是貼切形容
拂曉前瞳眸仍閃亮
所有星子都睡了,唯我獨醒
不打鉛筆草圖,鋼珠筆直覺描繪;猴子、豬顏、魚族三位虛構的相異人性——傲然、懶散、謙和。只有唐代前去古天竺,今印度的玄奘法師最真實,跋涉千里沙漠、雪嶺、深河的苦行人,最孤寂最幽深的無助之時,玄奘法師想到什麼?童年清淨的心是否猶若晨露之晶瑩?我虔誠作畫,漫畫卻不輕慢,倦時歇筆唸《心經》十次,《金剛經》是畫帖背景的堅定——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
日以繼夜。請教小說、漫畫兼美的費蒙師,經典文學轉換漫畫,怎般合宜?老師笑說——風格之形成,就是直覺下筆,相信自我,感覺累了,不勉強就歇筆,抽根菸喝杯酒,這人生虛假多,真情少,你啊,要做個誠實的人。
四十年後,回憶費蒙師此一諍言,大智慧的昔時提示,我寫到這裡,敬謹放筆,緩步至九重葛怒放的陽台,抽一根菸,是燃香般地遙念故師,再回書房坐下,想起典範群賢的從前。追隨青春文學初啟的:胡品清、沈臨彬、楊牧,及其三十年前初識的:郭松棻。
八○年代?拜讀日本六○年學運抗爭,東京大學畢業,作為報紙記者的川本三郎在六十歲過後,不禁感慨言說:那是自己所深愛過的那個時代……。小他十歲之我,事實比他還懦弱,美麗島事件讓我覺醒,高雄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世界人權日和平遊行,竟被定罪是:叛亂?群眾手持火把,引喻是祈盼黑夜照亮期待黎明降臨戒嚴中的台灣……那時文學讀者仍未拜讀馬奎斯名著:《百年孤寂》,在遙遠的中南美洲,真要實質革命,不是火把,而是輕機槍!
中國古典小說改編漫畫,先是《西遊記》,後是《三國演義》再讀《封神傳》、《七俠五義》,只有沒機會手繪:《紅樓夢》,臆想如若今時再畫事,柔媚自如詩,已知拙筆不再,早諳不是擅繪者,所以大可不必老來獻醜。
摯友問:怎麼漫畫如版畫?那是相識在八○年代初的中時人間美術編輯何華仁,輕聲言起,我答:考不上美術科系,借畫難以忘懷。往後歲月,歡酒如兄弟自在親炙——文學之外,再作畫如何?別輕忽漫畫,也是另類藝術。
另類藝術?八○年代初,只是卑微討生活而已,像四十年後滿街機車穿梭、不懼安危的衝撞,好作家陳柔縉閒騎單車,竟然就被口腹之慾的外送員奪命傷逝?那時代,緩步像郵差,搭公車偶計程,帆布書包是交給報社連載歷史古典小說改編的黑白線條漫畫,我要生活。
率性和放任,是否就是一生不合時宜,格格不入的另類思索?主觀且自以為是的疏離文學,潛注漫畫,好聽是靜思尋求未來文字是否有突破的可能,事實是懼怕現實生活困頓的憂鬱挫折,那是八○年代初,我的美麗與哀愁。
──二○二二八月十七日《聯合副刊》
東北海岸
那是我安心的所在,靜靜面向大海。
他們說,停筆散文兩年後,投石問路的:〈千手觀音〉是堅決告別青春濫情、風花雪月的前十年階段,開始向人民、土地、歷史靠近的新意象……生活吧?畫是現實,文學才是救贖,文字書寫是療癒也是如同戀人的深愛。
面向大海。早已是少年時代尋常的暗夜小旅行,早班從台北後車站啟程的藍皮列車,舊家錦西街不遠的:雙連車站,我跳上緩慢靠近月台的車廂,直抵終點的河口小鎮:淡水。拂曉前最幽深的夜暗,彼時星光燦爛,時有明月伴隨,彷彿一首為那憂鬱少年輕吟歌謠,或水般抒情的鋼琴小夜曲,二十二公里後的抵達,晨霧如夢未醒,異國般教堂尖塔響起鐘聲。
未散文前,事實少年想寫詩;汨汨潮汐輕柔呼喚,岸邊舢舨漂動若舞蹈韻律,只想著回家後,藍色水彩加幾分白,那未散的晨霧是否能呈現某種神啟的莊嚴降臨?文字只留情在慣性的日記本上,獨白儘是自憐、空想的嫩稚,我,想寫詩?幾度翻讀詩刊,晦澀、朦朧抑或不懂的頹然放下,文學在少年時似近還遠。
舉目陽明山學院的詩刊名之:《大地》。終於鼓足勇氣寄上生平第一首詩投稿,數天後接到退稿信,附上主編一封短函,誠懇勸之——你的詩句像葉珊散文,何不試此一文體?
四十開本,淡紫色狹長的文星版:《葉珊散文集》靜靜放在入夜微暗的書桌上,聖潔、肅敬地掀起扉頁,拜讀第一行文字……。
鉛字排印的這本初讀的散文,隨身不忘的帶書抵達東北海岸起點的鼻頭角漁村。珍愛撫娑猶若石版畫微突的雕痕,粗礪且溫潤,好像一封向繆思美神致意的青春情書;金門料羅灣太遠,淡水陽光我早熟識,陌生的反而是詩人直向太平洋接壤的花蓮原鄉,是否該去看看?
不知有沒有一個海岸?
如今那彼岸此岸,惟有
飄零的星光
如今也惟有一片星光
照我疲倦的傷感
細問洶湧而來的波浪
可懷念花蓮的沙灘?
——楊牧〈瓶中稿〉
陰霾欲雨的鼻頭角像蟹螯向東,朝北的另一支是:富貴角。崎岩峭壁的邊緣各自佇立著百年前西班牙、荷蘭的燈塔及碉堡遺址;臆想夜火燒起煤油,替代星光指路,從遠方再遠方航渡已然疲累的三桅帆船循光平安靠岸。百年後我登臨鼻頭角燈塔,灰濛的海色告訴我,海不盡然是晴時溫柔的靛藍,剎那貌變的狂風暴雨,那是塵世必然的:生離死別。相不相信?遙遠的先民安魂曲、被蓄意湮滅的島鄉記憶。
燈塔下方賣饅頭的退伍老士官,遙望蒼茫海色卻堅執地不忘從前記憶;問他何以遁居在這海角邊隅,他沉吟片晌答說——天涯遠眺,原鄉就在海那方啊!突然他一時間驚覺了起來,頓時噤語,掀起鍋蓋,蒸煙濛濛,那是曾經國共內戰的苦難中國,必須掩飾的自我防衛嗎?我稱美饅頭鬆軟好吃,他終於放懷笑了,簡言答說——只是,故鄉口味,好想念怕忘了。
鼻頭角回來那夜,我以〈海角〉作題,虔誠的紀實這老兵的鄉愁,都四十年前了,尋找收入這篇散文的昔書,曾經誤認在遷居時遺落了,幸好安然存在;號角版一九八三《大地之子》。
東北海岸,鼻頭角初遇退伍老士兵,燈塔旁的小食舖,饅頭溫潤、臭豆腐香醇、答問的由衷敬意;我直覺的在此後的散文虔誠地寫下被不自由逼迫押解遠別中國原鄉,再也難以歸返,至死海角天涯悼念雙親的老兵群像,疼惜我的姨輩翻譯家深意規勸,溫婉中帶著慍意——你?這是揭發社會黑暗面,文字再好,會被文壇唾棄,文學獎不可能再給你!這是墮落。
據說,以老兵作題,至今我依然偏愛的散文:〈滿山菅芒花〉發表後,副刊主編被讀者來話質疑、抗議:分明是挑撥人民與政府的感情!感謝護持、不懼的主編,凜冽一笑。
然後,我逐漸長成,跟著軍隊,走過半壁山河,生命的冊頁一年一年無聲地翻過去。但無論在何處,秋深以後,滿山白茫茫的菅芒花總會讓我想起永遠無法回去的故鄉……母親怎麼樣了?那片廣闊的麥田怎麼樣了?我不知道,也再也不想知道……
如果,能以小說呈現,必然比我這散文更有力道,宋澤萊寫過:〈海與大地〉、履彊:〈老楊和他的女人〉多麼的真切、深刻!這是同年文學豪筆的相知疼借的生命記憶,拜讀以老兵作題的小說,靈犀同感悲憫以及無奈人世的折逆,蒼涼且堅韌的老靈魂。
寫作的文學人也是冥冥中的老靈魂嗎?很多年很多以後,已然蒼涼且堅韌之我,帶著深愛的戀人而後成為妻子的伴侶,重遊久違的東北海岸鼻頭角,探尋昔時老兵的食舖,早已是無人所在的斷壁殘垣了……他安然返鄉了嗎?或者,異地終究成晚年憾然埋骨的故鄉?燈塔未開亮,向晚霞色滿佈大海如此蒼茫,遙遠在此初遇老兵的追憶自始未忘,天涯海角啊!
作家林雙不為我在九歌版:《寂靜的航道》序文採取答客問,許是替代讀者解謎何以在八○年代由唯美抒情蛻變文筆描寫土地人民歷史的決絕用筆,他問我答,很有深意——
林雙不:比較上,您的生活算是不錯的,為什麼您近來的作品,觸及到生活形態差異那麼大的社會階層人物?
林文義:因為我樂於接觸、了解他們,無論職業的貴賤,人最基本的尊嚴是要被起碼敬重的。我的家庭環境中上,衣食無缺,難道就不見周圍的同胞的某些苦痛嗎?
那是我安心的所在,靜靜面向大海。
──二○二二十一月二十三日《聯合副刊》
當時我們都年輕
我當時很年輕。
不……那時候,誰都年輕。
——森鷗外‧明治四十二年七月
彷彿追憶逝水年華。究竟是森鷗外小說裡的慨然之語,抑或是八十年後,谷口治郎的不朽的文學漫畫:《秋之舞姬》,編劇家關川夏央的秀異豪華呢?沉鬱的畫面,四七齡的鷗外在書屋池畔對二十四歲的詩人石川啄木這樣說。
百年後的夜深人未靜。我從幽幽夢中醒來,倒盃金門高粱,翻閱畫集,深思此一對話,不由然地憶起文學十年後,那青春無瑕,懷抱著美與愛,傾往和祈盼,黎明晨光的島鄉將來有著柏拉圖所構思的「烏托邦」之可能……。
就用文學書寫吧?信實的由衷初心。
最早認識:王安國。那是一九七七年,退伍一年後台北松山永春坡剛從馬祖移防回來的陸軍作家,是我傾慕的絕美好筆。教育召集,誰人在意?好不容易退伍,那猶如民間的「莒光日」,台上喊口號,台下人慵倦;我在休息時間徑行入營舍,作家靜謐摺被,我輕聲呼喚他。
不談惱人政治,在所謂的「黨外」雜誌編輯室坐了下來。總編輯眼神如霧,半信半疑的揣測來者是真心或是戒嚴制度隱藏的:「臥底」……我交稿,用真名,不筆名。他說:你不擔憂嗎?警備總部有一天會約談你……四周如鬼魅的戒懼惶恐,請問:文學能否對抗政治?
想為一本古老的文學雜誌蛻變新風格嗎?李費蒙(牛哥)老師第一代的師兄:任適正邀我接編:《文壇》。很多年後我才恍然想起,杭州南路的雜誌社,尊敬的版畫家前輩:朱嘯秋先生那儒雅如父如師的包容。印象中竟然缺失此一段朦朧記憶,事實雖短促卻如此永恆。
我當時很年輕。不……那時候,誰都年輕。
日時的文學月刊,夜晚的異議雜誌……不說年輕虛妄的「革命」理念;事實很卑微的,還是為了現實裡謀生活的稿酬,那般輕微,是否妥協的回到報社去?黯夜最暗,但相信台灣終有黎明天亮的時候……我相信,並且堅執。
陳銘磻為我出版:《大地之子》,封面是正直勇健,任職是新聞局編譯的陳永豐攝影:幾個小男孩在高屏溪水邊,他也出版第一本書:《遙遠的天堂》,請我作序,凜冽而坦然。
三位老友,一是出版人,二是公務員,三是寫作者,自然自在自得,信仰的文學之愛。止筆至此,輕小酌,心暖熱!不懼且坦然的八○年代初的相知相許,年輕之夢,多麼美麗!
應該虔誠唱一首歌
如夢之夢,那是美和愛
我們多麼年輕……
島鄉紀實,想念母親
北方冷冽南方熱炙
她哭泣時我們人在何方?
遙敬一盃酒,寂岑的孩子
四十年後失智母親
再也不記得了
不寫詩的我,竟加入了:陽光小集詩社。能做什麼?詩人向陽肯定的說——您用漫畫評論詩壇。因此與列位年輕的文學好手結緣相識,他們彷如千手觀音,不止寫詩,小說、散文、攝影、繪畫、音樂皆獨具風華!我學習、請益,更珍惜的分享心事,另類的「革命」感情……台北植物園藝術館,大門高懸紅燈籠敬題:鄭愁予老師不朽的名句——「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黃昏裡掛起一盞燈」;詩與民歌之夜如火燃燒,親近文學眷愛的群眾,青春和晚秋在弦月方綻的靜美,不分年歲的喜悅盛會,承命擔任節目主持人的歌者葉佳修與我,開場前回眸舞台後窗,哦,池塘的蓮花盛放了!
直到詩社憾然解散,我依然不曾寫過詩。
——只要您別為黨外雜誌寫作,何不來我們即將新創的月刊做編輯?竭誠邀請。
溫文儒雅的微笑,出身政大東亞所的先生據說是「研究陳映真專家」。咖啡香醇、樂曲悠揚,午後陽光灑入這城中區小街,二樓昭和風格的咖啡店,我答之微笑,他也攘;如果能夠交換文學意見,該有多好?
——您願意來嗎?好編輯,我們很期待。知道離開短暫的報社,您失業……哦,抱歉,漫畫接案收入也不錯吧?童少月刊連載,幾個副刊都有散文;別固執了,編我們新雜誌吧!
您失業……他略微同情的暖意,彼時真的讓我感觸而傷感;是啊,猶若拜讀日本明治時代作家夏目漱石的名言——文學者,世俗笑諷為:無用之人,既是無用,那就勇敢前進吧!
——感謝您的好意,咖啡很香啊。我說。沒有結論的結論,相互苦笑的揮手告別,下樓臨街,秋風冷襲身,銀灰的天空濕濡的微雨……剎時浮現沒頂的茫然,無路可出的羞愧,是啊,家人多少為我這「無用之人」憂愁,偶瞅見那沉默凝重的色,只能避開、疏離了。
理想的終極是什麼?那一夜,落淚了。
彼時任職《幼獅月刊》的黃武忠,是我八○年代至今最難以忘卻的文學摯交。婉拒那「研究陳映真專家」新雜誌編輯的邀請,竟然有幸和黃武忠、陳銘磻合編三期的:《散文季刊》。無給職的心甘情願,黃約稿、陳印行,我插圖……三合一的首創「散文」雜誌先河。但見周浩正先生魅力壯舉的:《小說新潮》迎見如花綻放的各家詩刊,何以不曾有散文專誌?
武忠兄的沉穩、銘磻的堅定,我的追隨,多麼美麗而純淨的文學新風景!今時憶往,只有三期(小說新潮四期),稀微的三棵散文樹呼喚、祈盼一個未來更大的可能,折逆之必然固然可惜,往後九歌版的年度散文選初萌,林錫嘉兄創意,引領我與陳煌首發,至今,散文選凡四十年,壯闊如大山大海,何等的珍貴!理想在現實中是:烏托邦,文學之愛我堅持。
百年前,從德國沉鬱回來的日本作家森鷗外和詩人石川啄木的對話,不就是我的從前?——我當時很年輕。不……那時候,誰都年輕。
——二○二三年一月二十五日《聯合副刊》
一人長夜
悄然入房,為幼穉的孩子蓋深睡踢開的被子,孩子不知道吧?父親未眠,安心回書房。
應該教孩子作畫,或者寫童話唸給孩子聽,假日帶孩子喫美式漢堡,分享漫畫書,聽著孩子歡快、無邪的稚笑聲……長夜漫漫孤燈下,夜深人未靜,父親默然寫作,一人的生涯。
寫什麼?不寫就閱讀,初習文學時驚豔於早慧的三島由紀夫那本:《假面的告白》,八○年代,反倒傾往芥川龍之介一再自我詰問,那迷魅的小說情境。他借用東京某禪寺主持禪超之悟:「佛說根本地獄、近邊地獄,還有第三重孤獨地獄。」但見芥川如此真切寫下——
不論山間曠野、樹蔭天空,隨處可見此種境界,每一刻皆無常,地獄般苦難頸時出現;我在兩三年前就陷入其間……。
陷入其間……?偈似開示,是否我這長夜未眠,耽於讀寫者亦是「孤獨地獄」之人?孤獨很巨大,事實並不意味是哀傷,但那猶若在無邊暗黑的幽然如鬼似神,悄靜挪近時,不免無措地歇筆、歛頁自問:存在的意涵又是何以?
文學,究竟是救贖或是幻滅?持續青春時習畫未竟的絕美索求愛與美的風花雪月,抑或是敬謹呈露人民、土地、歷史的信實呼喚?
人民,渴望在無邊暗夜,祈待黎明。
土地,被掠奪、傷害,山與河無奈。
歷史,虛實迷離交纏的:魔幻小說。
讀或寫總是到拂曉前,懼怕天明。倦筆熄燈一刻,浴室的乍暗鏡中是我乍然的黑影,如同突兀的剪紙,彷彿脫離肉身的幽靈,那是我的前世嗎?何以輪迴到今生……?我問,鏡中人沉默;你從地獄來嗎?那種孤獨像人間是否?他不回答,只是全然的黑暗,幽玄的靈魂。
孤獨不是悲傷,應是更為深切地反思;地獄,那是面對生命無措、挫折當下的對抗。
創作的意念不就是追尋、還原真情實意的自我嗎?嬰孩最純淨的初心、臆測成年後難以抗拒或妥協的塵世試煉;芥川凜言——人間比地獄還像地獄!長夜不眠,耽溺書寫的我,愚昧的試圖在死寂的廢墟上,種植盎然、昂揚的紅花綠葉,直筆的美麗,蒼茫的天問。
所以,半人馬的詩人
日夜疑惑自問
蹄的奔馳、手的焦慮
莫非等待美神誕生
海深波濤那枚貝殼張開
濕濡的金髮,裸身如玉
維娜思,你為她命名
那是神與人的千年鬥爭
侵佔和凌虐懲誡夜夢
要你棄筆,絕對安靜
耽美在情慾飽滿的自足
不許智慧,只許馴服
看不見的神是法西斯
不聽天命,賦以罪行
因此,半人馬註定不幸
人格分裂?許是童年孤寂,成年後喜愛群聚,卻在坐落書桌,執筆就紙一刻,竟懼人聲干擾,全然安靜的不與人近。神的崇仰、鬼之迷魅於我都毫無意義;一分為二,肉身對峙靈魂,後者是仇敵,因為求字美,不容許庸俗,這是我的傲慢,我的堅執,風格亦如人格。
不寫作時的陰晴時日,中山北路、南京東路交叉口辦公大樓竟然有文學出版社?同年的陳信元接續前之:蓬萊出版,竟另創:蘭亭書店。定位前十年,戰後嬰兒潮誕生的年輕作者文學群著,我散步去他那兒喝茶聊天;信元兄耿直正向,從不畏懼提及親炙好友而後被定罪為「政治犯」的:劉國基、戴華光。我說很想認識這兩位為家國理想的蒙難志士,他笑答——他們在景美,不是家居,而是監獄。介紹一個更勇敢的,剛服完十五年政治牢的朋友,就是常在《台灣文藝》善寫文學評論的好手:呂昱(建興),現在是並亭書店的殷勤同事。
初識文學豪筆都是青春閃亮的星子,夜更深沉時,原本微弱的疏星竟然更為明亮;筆名:喬幸嘉的小說家陳恆嘉主編五十期後的《書評書目》月刊,那是白天,夜晚依然精力充沛的編輯《關懷》雜誌,因為這本新刊的發行人周清玉女士的律師先生姚嘉文因為美麗島事件入獄,義氣相挺的編輯人不畏而坦然,我終於有幸的結識擔任美術編輯的:劉還月。我悅然的交給他們一篇小說:〈凋零的小野花〉,問我——不用筆名?你不怕……?我答——真名。
是的,我用過筆名,那是評論文字:林若塵。學習敬仰的前輩小說家:陳映真以「許南村」筆名嚴苛地批評小說的自我缺失;我也如是依循藉林若塵筆名批判林文義的散文。臨鏡解謎之逸趣,相信內在的文學靈魂更清楚!長夜漫漫其實短暫,寫著寫著……天漸明亮了。
曾經多麼祈盼一個貼心的擁抱,沒有。
那人在十尺之外,卻遙似天涯海角。
我,誤解她的好意包容吧?也許是要我專心寫作,只怕干擾、中斷我正勤寫的熱炙。
她,一定也很茫惑、淒清的枕邊無人,那隻婚前熱戀的手哪裡去了?猶若有一次她凝重問起——是否我,不再美麗了嗎?
究竟是小說情節抑或是真實的錯身而過?
我,很抱歉,感謝妳為我的寫作而無奈。
很多年以後,拜讀川端康成關於寫作的感懷,沉鬱之心,剎那如繁星明澈,他說——
這世界太擁擠,沒有比夜更深的傷,沒有比夢更短的遺忘,最好的故事在黎明前死去。
悄然入房,為幼穉的孩子蓋深睡踢開的被子,孩子不知道吧?父親未眠,安心回書房。
應該教孩子作畫,或者寫童話唸給孩子聽,假日帶孩子喫美式漢堡,分享漫畫書,聽著孩子歡快、無邪的稚笑聲……長夜漫漫孤燈下,夜深人未靜,父親默然寫作,一人的生涯。
——二○二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聯合副刊》
離字的從前
四十年後,夢與醒之間的距離竟然如此接近?夜深人靜,藉小酒不為懷舊,實是深切祈盼得以全然遺忘。四十年前,青春正好的自己究竟何所思?晚秋近冬的四十年後,幾近半生的去日無多怎會一再倦眼回眸?已然遠矣的前世紀八○年代,我眷愛過,無憾不悔的美麗。
台北西門町萬國戲院左側:幼獅書店。三樓編輯部,據說求學年代,唯一不逃課的懶散之我,一定悅於用心聽課的王慶麟老師去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進修,替代總編輯職位的是:王鼎鈞先生。我定期去交每月一帖稿件,不是文學,而是漫畫。猶若面臨美學聖堂,西門町終日歡笑喧譁的...
目錄
【推薦序】八○年代的美麗與哀愁/陳銘磻
【推薦序】曾經滄海/林俊頴
離字的從前
東北海岸
當時我們都年輕
一人長夜
條通小酒店
玫瑰不折枝
不可以:魯迅
奇岩兩端
閱讀,彼此看見
雪歌
虛構與信實
三十二開本
罌粟花的邀請
松山飛水湳
月光下,我記得
為何夢見他
天鵝
最美麗的沉默
戀文學
詩人,遠在北西北
【篇外】哪吒鬧東海
【後記】交換兩本書
【評述】《南崁手記》的內在理路與儀式感/吳鳴
【專訪】並非餘暉,流離之後的回眸──林文義與全新安身之處的《南崁手記》/姜泰宇
林文義創作年表
【推薦序】八○年代的美麗與哀愁/陳銘磻
【推薦序】曾經滄海/林俊頴
離字的從前
東北海岸
當時我們都年輕
一人長夜
條通小酒店
玫瑰不折枝
不可以:魯迅
奇岩兩端
閱讀,彼此看見
雪歌
虛構與信實
三十二開本
罌粟花的邀請
松山飛水湳
月光下,我記得
為何夢見他
天鵝
最美麗的沉默
戀文學
詩人,遠在北西北
【篇外】哪吒鬧東海
【後記】交換兩本書
【評述】《南崁手記》的內在理路與儀式感/吳鳴
【專訪】並非餘暉,流離之後的回眸──林文義與全新安身之處的《南崁手記》/姜泰宇
林文義創作年表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