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我們的島嶼,
重啟島與島之間的生命聯繫,
塑造真正的海洋文化。
近年來,海洋立國、海洋國家是台灣最流行的口號之一,海洋文化更是公私部門團體,急於重塑的論述內涵。人們似乎忽然覺醒一般,想再重回海洋,試圖追尋失落的夢想。但是,如果忽略了台灣四面海域的環境變遷,以及海域主權的認知,海洋國家就像失缺了骨架與靈魂的空殼軀體。
於是,懷抱著對海洋的眷念與親身體驗海洋文化的想望,本書作者花費數年的時間,穿梭在台灣大小離島之間,用影像與文字捕捉、記錄這些島嶼生息的脈動,希望透過專業的鏡頭與文字的真摯詮釋,重啟島與島之間原有的生命連繫。於是,從大家所熟知的澎湖、金門、馬祖,到陌生的烏坵、東沙、南沙,都透過畫面與文字的呈現,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帶領我們走出島嶼,親炙海洋為我們所構築的版圖。
作者簡介:
柯金源
1980年開始以相機記錄台灣的自然環境風貌,1993年開始在政經雜誌開闢「台灣檔案」專欄,報導台灣的環境破壞與公害事件,十餘年來,已累計近四百篇、三十萬字。
1998年加入公共電視新聞部,相繼參與「我們的島」之海岸環境、看守台灣,「新聞專題」之珊瑚產卵、寶貝海洋、山林盜伐、海底古文明等系列專題,以及「紀錄觀點」節目之動物救援、山海環境保護系列紀錄片之企劃、採訪、導演、製作。
曾獲得「電視攝影金鐘獎」、「台灣永續報導攝影首獎」、 NPO媒體報導獎之「電視報導首獎」、第二十八屆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最佳電視節目獎」與「最佳觀點獎」等兩項大獎與九項技術優異獎、「台北電影節」紀錄片首獎、2006年美國「CINE金鷹獎」等等。
曾任《財訊》雜誌攝影編輯與專欄作者、五色鳥與長樂公司攝影師、公視新聞部編採組長,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葉怡君
六年級生。台灣島台南府人。政治大學新聞所畢,曾任公視環境記者及製作人、台視製作人。曾獲時報文學獎、台灣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李連基金會策論獎等。著有書寫台灣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島嶼軌跡》,編有《文化台灣》(均為遠流出版),2006年上旬第一次與玉山社合作海洋島嶼書籍,另將出版《食玩不思議》等系列收藏書籍(遠流出版)。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06年第50梯次「好書大家讀」知識性讀物組好書推薦
得獎紀錄:2006年第50梯次「好書大家讀」知識性讀物組好書推薦
章節試閱
【基本概況】
1. 位置:龜山島的地理位置,約在東經121度55分,北緯24度50分左右,面積2.85平方公里,東西向最長3.3公里,南北長1.7公里,海岸線8.5公里,最高海拔高度約401公尺,距離宜蘭縣頭城鎮海岸約10公里左右。
2. 面積:2.84平方公里,可利用的平地約僅有0.3平方公里。另外,距龜山島西南約4公里還有4個小島,最大者名為「龜卵島」,漲潮時會淹沒在海水中。
3. 居民:1974年,龜山島居民因風災侵擾及生活不便,決議遷村;1977年全部遷移到宜蘭縣頭城大溪仁澤社區,從此龜山島由軍方全面接管,一般民眾不得登岸。龜山島居民搬遷後,龜山里名被廢除,直到2001年才恢復,當時里民已達188戶,目前沒有平民。
4. 行政區:行政區隸屬宜蘭縣頭城鎮。管理機構有宜蘭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5. 產業:早期居民以捕魚搭配耕作維持生活。2000年龜山島開放觀光後,已轉型為觀光島嶼,限定登島觀光客人數,實施總量管制。
【自然生態】
1. 地質地形:龜山島是一個由火山岩組成的小島,在地體構造上屬於沖繩海槽西南端與琉球島弧的交會點上,形成了海底火山、岩漿活動。島上由兩座火山體組成龜首與龜甲,龜首部分有旺盛的硫氣孔與噴氣孔,海底也有大量冒出的湧泉,顯示有豐富的火山氣體與熱流。根據岩石分析,近7千年以來,龜山島至少發生過4次火山活動,根據國際火山學會的定義,龜山島在1萬年內有火山運動,屬於活火山,也是台灣周遭離島中唯一的活火山,未來仍有噴發的機率。島上土壤層淺薄,不適合耕種。
2. 生物樣貌:根據台大植物系郭城孟教授的調查,龜山島有維管束植物222種,絕大部分為原生植物,僅有15種外來種,海拔260公尺以上仍是原生森林,以下則為次生森林。龜山島具有全台灣離島、甚至是全台低海拔地區碩果僅存的原始林,特殊的植物族群有以台灣為分布北界的毛柿,以及台灣唯一自生的蒲葵林、風衝矮林、厚葉衛矛、米飯花等。
海洋生物方面,根據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及鄭明修於1999年的調查,龜山島為黑潮所經要道,海底有範圍較小的珊瑚礁區,珊瑚約60種,指形軟珊瑚為優勢種,覆蓋率約在30%到90%之間,生長堪稱茂盛。魚類有269種,鯨豚至少11種,此處可能是台灣南、北兩大魚類群聚交界的南界,且為台灣珊瑚礁區魚類重要的分界點。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龜山島上的鹹淡水湖受到外來種慈鯛的威脅,很可能危害到原生種小鯔蝦虎魚的生存。而鳥類有21科33種,此地為鳥類遷徙的中途站之一。
3. 氣候水文:龜山島終年多雨,屬於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島上並無經常性河流,僅有兩個鹹淡水湖,稱為「龜尾湖」及「龜首潭」。
附註:龜山8景
分別為「龜山朝日」、「龜島磺煙」、「龜岩巉壁」、「龜卵觀奇」、「靈龜擺尾」、「神龜戴帽」、「眼鏡洞鐘乳石觀奇」、「海底溫泉湧上流」;其中「龜山朝日」名列蘭陽8景之首。在宜蘭人心目中,這尾神龜不但嘴巴會吐煙、尾巴會擺動,左右兩側還有會划水的龜爪,簡直就像一個活的島嶼。
【人文歷史】
龜山島是台灣東北海域最重要的漁場之一,也是宜蘭地區的重要地景象徵,1825年,「龜山朝日」就被噶瑪蘭通判烏竹芳選定為宜蘭8景之首。約1853年間,中國漁民自福建漳州漂流到龜山島,歷經數代繁衍,到了1953年,經戶政機關統計,島上居民已達690人107戶。
1895年之後,日治時期,龜山島被編訂為台北州宜蘭郡頭圍庄龜山保,1946年戰後,龜山島名為椒山村,宜蘭設縣之後改為椒山里。1957年10月,椒山里再更名為龜山里。1974年冬天,里民大會通過,接受集體遷村的計畫。隔年夏天,龜山島人陸續遷移到頭城鎮大溪里仁澤社區,1977年,龜山島正式施行軍事管制。
1994年3月27日,宜蘭縣政府舉辦全國文藝季活動「歸來吧、龜山」,300多位龜山島人,17年後,再度回到故鄉。1999年12月,行政院核定將龜山島劃入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範圍內。2000年8月,龜山島正式對外開放登島觀光,結束長達24年的軍事管制,宜蘭縣政府也在2003年,計畫重建龜山島的舊街聚落,企圖重現龜山島的漁村風貌。
潛行大海的神龜
龜山島的位置距離宜蘭頭城鎮的海岸約10公里左右,根據研究資料分析,龜山島目前是台灣周遭離島唯一的活火山,成型的時間約在200萬年前到20萬年前,屬於西太平洋火山帶沖繩海槽內的火山,近7,000年來可能發生過4次火山活動。
龜山島海域是台灣近海的3大漁場之一,漁產豐富,經常吸引漁民競相獵捕。約在1853年間,中國福建漳州漁民首先來到龜山島,歷經清治、日治、中華民國等政權異變,一直到1975年,因為生活困苦不便,島上漁民才又陸續遷移。在1977年間,龜山島漁民全部遷移到頭城大溪里仁澤社區,龜山島則由軍方全面接管。
早期舟船不便,孤懸在海上的龜山島,一般人不容易到達,加上軍事管制,想要到龜山島可說相當困難,所以坊間流傳一句順口溜,「台灣走透透,單單龜山還未到」。大家對龜山島的期待也各不相同,從最早期的海上賭場、海洋公園、海洋博物館、中國和外籍漁工招待所,甚至是核廢料儲存場。直到1999年,畫入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一般民眾經過登記安排之後,才得以上島觀光。
宜蘭人依照地貌,將龜山島概分為龜首、龜甲、龜尾三個部分,在龜頸及龜尾各有一個半鹹淡的湖泊,而龜尾湖中還有大量的吳郭魚;另外龜首近岸海底有獨特的海底熱泉,其源源不斷的硫氣,讓附近海域染成一片乳白,在空氣中,還有一股濃濃的磺味,噴氣孔附近的海水溫度也比較高,形成一個獨特的陰陽海景觀。龜尾則有隨著季風潮浪而擺動的礫石灘,俗稱「神龜擺尾」。
每年4到8月份,是東北海域賞鯨的最佳季節,此時龜山島就像一個海上朝聖據點,賞鯨船一定會在海上繞島一圈,以欣賞陰陽海與島嶼地形景觀;部分遊客也會登島,走趟龜尾湖步道,並賞玩村廟舊景。
孤島過客難掩思鄉愁緒
「龜山島」名稱的由來,可能源自1825年(清道光5年)夏季,通判烏竹芳將「龜山朝日」選定為宜蘭8景之首的文獻。另外,相傳在1853年(清咸豐3年),福建漳州居民漂流到龜山島海域,誤認其為基隆嶼,而附近漁產也很豐富,就在島上定居下來,據傳清軍還曾駐守過龜山島。再者,1879年,在夏獻綸的《台灣輿圖》中,也有見聞龜山島居民的記述。1888年間,馬偕牧師也曾到達龜山島,當時島上已住了60幾戶人家。
到了日治時期,龜山島的行政轄區,被編為台北州宜蘭郡頭圍庄龜山保,當時約有500名漁民,還有駐衛警察。戰後幾度更名,到了1957年10月,才定名為龜山里。在1953年間,經戶政機關統計,島上居民已達691人、107戶;當時島上的生活條件相當簡陋,經漁民不斷反應之後,政府陸續在島上進行簡易的基礎設施。1970年8月,龜山島漁港完工的1個月後,颱風來襲,海浪沖毀碼頭的防波堤設施,港口航道淤滿砂石,政府先後撥款修繕7次,但最後放棄。
1974年冬天,龜山島居民迫於環境氣候與生活不便的無奈,經里民大會通過,接受集體遷村的計畫,隔年省政府動用預備金250萬元補助遷移計畫,但直到 1977年,龜山島人才全部遷移到頭城大溪仁澤社區。從此,龜山島成為軍事管制島嶼,一般民眾不得登岸,當龜山島居民搬遷到頭城大溪里之後,龜山里名被廢除,至2001年7月才又恢復里名,當時里民已達188戶。
龜山島居民遷移之後,外界對於龜山島的未來,也紛紛提出各種可能性。1975年,基隆港務局在「台灣東北海岸地區整體開發建設計畫」中,提出「龜山島海上公園」的構想。1976年,也有人主張在龜山島設立賭場,但遭行政院長蔣經國反對。到了1984年,行政院、軍方與學術單位組成龜山島考察團,進一步瞭解龜山島環境。
但是,1987年7月台灣解除戒嚴以後,中國福建沿海漁船經常逼近龜山島海域,兩岸漁民由早期以物易物的方式,轉為小額交易,龜山島還一度成為海上走私的大本營之一,人稱「海上夜市」。而在街市流通的中國物品,被笑稱是「龜山牌」,其非法猖獗的交易內容,從藥品、酒類、農產品、毒品,甚至人口偷渡、販賣,應有盡有,對國內經濟與治安危害甚大。
根據國防部1987年9月的統計,中國在7天之內,共發動1,479艘各型船艇,分赴各離島進行非法交易或騷擾與試探性行為。另於1988年1至6月的統計資料顯示,也有3,232艘船次侵入,平均每個月就有500多艘船逼近我國海域。有鑑於此,國軍將龜山島周邊列為實彈演訓靶場,進行實彈火砲射擊,以嚇阻性的手段,保衛國家人民的安全。
龜山島居民在解除戒嚴以後,日愈思念故土家業,尋根之情油然而生。1994年3月27日,宜蘭縣政府在全國文藝季活動中,特意規畫「歸來吧!龜山」尋根之旅,300多位龜山島人,於17年後再度回到龜山島。
1999年12月,行政院核定將龜山島畫入「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範圍內,遊客服務中心暫時由軍方彈藥庫改建,管理處將龜山島規畫為「海上生態公園」。2000年8月,龜山島正式對外開放登島觀光,結束長達24年的軍事管制,初期每天開放250人登島。根據東北角海岸管理處從2000年到2002年的統計資料,在這3年內,登上龜山島的人數已超過11萬人次,管理處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自2003年度起將登島人數增加為每日350人。
初期,龜山島主要開放的區域,以龜尾潭的環潭步道及舊村落為主,後來攀登401高地,全長約2,800公尺的登山步道修築完善之後,遊客才有機會登高一覽龜山島的全貌,全程時間大約需要3個小時。目前,管理處正在規畫、整建軍方砲台坑道的開放作業,未來,遊客也可以體驗士兵在黑暗的坑道內,緊急應戰的刺激驚險經驗。
匱乏的生活設施
龜山島是個典型的偏遠小島,早期漁民主要依賴海洋資源維生,男性在附近海域捕魚之後,把漁獲帶到大溪漁港批售,再帶回日常所需用品;婦女則利用島上稍具平緩的坡地,種植地瓜、蔬菜等雜糧。颱風來襲時,因為島上缺乏避風的港灣,漁民必須將船舶開往南方澳或附近較大型的漁港避風。小孩子自島上的小學畢業後必須離家,寄宿在頭城就讀國中、繼續升學。而村民如果生病,因為島上沒有醫療設備,必須送到頭城或較具規模的醫院就醫。
龜山島漁民早期的生活相當困苦,家庭收入微薄,住屋大多是石頭茅屋,後期才有磚牆水泥房。而島上的公共設施也很簡陋,在1962年設立小型發電廠之後,島上才開始有電,但到了晚上還是會限電。島上還有一所小學,及簡易的用水設施。
另外,龜山島民雖然以漁業維生,但因為氣候及海流等因素,一直無法修建較完善的漁港;漁民的小型船隻,就直接停放在龜尾的礫石灘上,而如果是較大型的船隻,只能錨泊在較深的水域,可說相當不便。到了1970年間,政府才蓋了一座漁港,但1個月後,就遭到颱風摧毀。
島上最古老的建築物,是供奉媽祖的拱蘭宮,約建立於1854年;目前所供奉的這尊100多年的媽祖神像,也隨著村民移駕到頭城大溪。原本稍具廟宇格局的拱蘭宮,已由當地守軍改奉觀世音菩薩,並更名為普陀巖。
至於當年村民的家屋,大多已傾毀,早期主街道的雛型還在,但經過了20餘載,大部分殘跡已被清理掉,尚存4、5間較堅固的水泥房,也由海巡署挪用為廚房或倉庫,而國民小學校舍,早已成為軍區營房。整個村落舊景,顯得貧乏空盪與落寞感傷。
觀光資源與思鄉召喚
龜山島具有相當多樣的觀光資源,譬如溫泉、硫磺氣、山巒、峭壁、山谷、湖泊、沙嘴、特殊崖生植物。如果從不同時間或地形、地貌、氣候來看,龜山島擁有8種不同風貌:龜山朝日、龜島磺煙、龜岩巉壁、龜卵傳奇、神龜帶帽、靈龜擺尾、海底溫泉、眼鏡洞。而龜山島人最敬重的是毛柿樹,居民尊稱為「毛柿公」,他們認為毛柿樹具有靈性,早期村民因為交通不便,每當兒女身體微恙或難以養育的時候,會到「毛柿公」祈求庇佑。
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接手龜山島管理並開放觀光之後,當然免不了興建一些軟硬體設施;目前除了龜尾潭環潭步道與401高地登山步道之外,較令人擔心的是港灣工程的建設。為了遊客登島的安全,完善的碼頭設施,似乎是必要之惡,但會不會因此破壞了附近海域生態,還無法預料;尤其當大量遊客登島觀光的時候,除了人聲喧嘩,破壞原來的寧靜環境之外,其大量的生活廢棄物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糟蹋神龜的美麗環境。
龜山島是宜蘭人的心靈故鄉,因為它位於宜蘭海灣中段,宜蘭人每天向海望去,龜山島就像浮游在海上的大神龜,每天展現不同的丰姿。每當宜蘭人離開故鄉、進出蘭陽平原時,不管是在北宜公路上的九彎十八拐或是在濱海公路上,都能看到龜山島的面貌,恰似一隻忠心耿耿的神龜,在海上迎接與送別親人。它的傳說與神話,深深烙印在宜蘭人的心中,撫慰著宜蘭人的心靈與離鄉遊子的鄉愁,據說宜蘭羅東運動公園的中軸線,就是對著龜山島。可見龜山島除了地標象徵以外,也深深影響著宜蘭人的生活與信仰。
目前龜山島已開放觀光,由交通部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管轄,登島前須向該處先提出申請。旅客可由宜蘭梗坊漁港或蘇澳漁港搭船出發往龜山島(自行開車、搭台汽客運或火車均可抵達)。
電話:(03)978-0727風管處大里站。
網站: http://www.necoast-nsa.gov.tw/(可在網上申請)
■注意事項:
1. 龜山島開放範圍及時間為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每日9點至16點。但每年的6至8月份,得配合暑期日落時間延長1個小時。其中週一供學校、學術單位辦理戶外自然教學或生態研習,週二至週日則對一般民眾開放。
2. 為維護龜山島之生態完整性,每日登島人數以350名為原則,一般遊客團體應於預定登島日期10天至30天內,以信函或網路方式申請,當日額滿時即停止受理(不收手續費)。
3. 遊客登島須由專業解說員陪同進入,軍事管制區及未開放區域不得進入。
4. 登島申請核准後不得更換人員,登島名單中未列入、未帶證件者(登島同意證、身分證),一律不准登島。
5. 須自備食物及飲水,垃圾須自行帶出島外。島上不販售餐飲,不提供住宿,民眾也不得在島上經營流動攤販。
6. 島上禁止生火、炊煮、烤肉、放生、狩獵、游泳、垂釣、捕抓動物、摘採花石、撿拾龜卵石。
7. 從漁港出發,到龜山島的航程約40至50分鐘,會暈船者請記得帶暈船藥。
■目前風管處推薦的登島行程有二:
1. 北岸登島(約2.5小時):北岸碼頭登岸安檢(5分鐘)→遊客服務中心(多媒體欣賞)(20分鐘)→普陀巖(觀音祈福)(10分鐘)→毛柿步道(毛柿神樹與碉堡觀景台)(20分鐘)→環湖步道(觀音像留影與欣賞優美龜尾湖)(30分鐘)→軍事坑道(90高砲及坑道設施)(30分鐘)→營區(5分鐘)→人文生態地質展示館(觀覽龜山島之人文生態與地質)(25分鐘)→北岸碼頭登船(5分鐘)。
2. 南岸登島:南岸碼頭登岸安檢(5分鐘)→ 軍事坑道(90高砲及坑道設施)(30分鐘)→ 環湖步道(觀音神像與留影欣賞優美龜尾湖)(30分鐘)→毛柿步道(毛柿神樹與碉堡觀景台)(20分鐘)→普陀巖(觀音祈福)(10分鐘)→ 遊客服務中心(20分鐘)→人文生態地質展示館(觀覽龜山島人為生態與地質)(25分鐘)→營區(5分鐘)→ 南岸碼頭登船(5分鐘)。
■熱門行程:配合賞鯨豚
現在台灣的鯨豚之旅頗受歡迎,因此民間業者也推出「賞鯨豚」、「龜山8景」、「登龜山島」等不同組合行程,供旅客選擇。一般來說,三者全覽的單人費用約在台幣1,500元左右;三選二的單人費用約在1,000至1,200元左右,團體旅客較便宜。夏季的海相較秋季為佳,每年的5月底、6月初即開始進入賞鯨旺季。以宜蘭縣頭城漁會的「龜山朝日號」而言,如果是單純的龜山島觀光,只要1個半小時,每人費用約600元;如果是賞鯨的航班,則除了龜山島觀光外,還會刻意去尋找鯨、海豚出沒。頭城地區賞鯨船洽詢電話:
1. 龜山朝日號:(03)977-3131
2. 新漁盛號:(03)978-1311
3. 新福豐號:(03)978-1496
4. 慶鴻6號:(03)978-1865
【基本概況】1. 位置:龜山島的地理位置,約在東經121度55分,北緯24度50分左右,面積2.85平方公里,東西向最長3.3公里,南北長1.7公里,海岸線8.5公里,最高海拔高度約401公尺,距離宜蘭縣頭城鎮海岸約10公里左右。2. 面積:2.84平方公里,可利用的平地約僅有0.3平方公里。另外,距龜山島西南約4公里還有4個小島,最大者名為「龜卵島」,漲潮時會淹沒在海水中。3. 居民:1974年,龜山島居民因風災侵擾及生活不便,決議遷村;1977年全部遷移到宜蘭縣頭城大溪仁澤社區,從此龜山島由軍方全面接管,一般民眾不得登岸。龜山島居民搬遷後,龜山...
目錄
海峽防衛島鏈:馬祖列島\烏坵\金門\東沙環礁\南沙
休閒、漁業島嶼:北方島嶼\龜山島\蘭嶼\綠島\小琉球\澎湖\外傘頂洲
海峽防衛島鏈:馬祖列島\烏坵\金門\東沙環礁\南沙
休閒、漁業島嶼:北方島嶼\龜山島\蘭嶼\綠島\小琉球\澎湖\外傘頂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