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苦:
人的身體有殘缺不算苦,人性的殘缺才是真正的苦。
因為世間的災難禍害,大都是由手腳完好,
但心靈殘缺的人所造成的。 《靜思語》第一集
曾經,在黑暗的世界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曾經,他認為全世界都遺棄他,他的未來沒有盼望,他的人生只能停留在自怨自艾的牢籠裡。但現在,全盲的程恆生以一曲「望春風」小提琴表演,讓全場所有師兄、師姊及環保志工們,聽得如癡如醉,欲罷不能。
是什麼力量,讓他從沉沉黑暗步向心靈光明?
比起天生盲者從未體會過光明的滋味,落差的感覺可能沒那麼痛苦。原本視力健康的程恆生在罹患貝塞特氏症後,雙眼視力近乎全盲,心理上的落差與痛苦極大。他萬念俱灰,整天躲在家中,自殺的念頭一再出現,常常讓媽媽傷心掉淚、擔心受怕。但因為母親的愛與無私的付出,讓他深深體悟到,除非自己站起來,勇敢走出去,沒有人可以幫助他。而如果始終不能克服悲傷與憤怒,他失去的,將不只是自己未來的人生,連母親的快樂晚年也一併剝奪了。
一念之間,程恆生立志行善、行孝。他勇敢地說:「我必須從『心』開始照顧好自己,只要把『心』安住在環保站,不讓病魔主宰我的身體,用堅持、運動、毅力,加上勇氣,每個月都能來做環保。不讓我的『心』產生土石流,媽媽自然不再為我傷心流淚。」
他不但改變自己的人生,更發願以自己的故事影響別人,讓更多學子、老菩薩、小菩薩深深體悟到行善、行孝的重要性。而他的母親原本在婚姻中愁苦數十年,對父親怨恨極深,也在他一路陪著媽媽,以證嚴上人的法啟動她的歡喜心,終於讓父母化解惡緣,照顧父親到圓滿人生。
「身殘心不殘」、「眼盲心不盲」,這些上人的鼓勵,讓程恆生的每次分享,總使許多人感動落淚,因而感恩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好眼力、好體力,還可以在環保道場修心養性,為地球付出,何其幸福!幫助他堅持下去的最大力量,就是時時刻刻以上人的開示惕勵自己:「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放棄自己!」「人生不怕慢,只怕站在原地不動!」
--------------
互助即菩薩
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來成就。
所以,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見。 《靜思語》第二集
有一次證嚴上人到屏東,適逢發放日,就順道去看當地的發放情形。
當天,有一部改裝的三輪板車,緩緩地由遠而近駛向分會。用力踩車的是一位眼盲的老先生,手握著車把,坐在他身旁的則是一位眼睛正常但手腳畸型的老婆婆,她指揮著眼盲的老先生踩車,板車上還載著另一位既盲又聾的老先生。
這輛三輪板車駛到慈濟分會門口便停了下來,坐在後座的老先生問:「怎麼停下來了呢?」另一人大聲地回答他:「因為已經到了分會。」
兩個殘障老人加起來,可說已成為一個健康的人,但是,為什麼還要搭載另一個殘障的老人呢?
老婆婆回答大家的疑問:「他又盲又聾,如果不載他、讓他自己走,萬一出了車禍,怎麼辦?」
他們三人把原本殘缺的圖片,拼成一幅完美的圖畫;把身體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非但四肢健全,同時心眼明亮。這種殘缺中的完美,最令人感動。
---------
覺有情
有智慧的人,即是覺悟後的有情眾生。 《靜思語》第一集
天底下最不自由的地方,應該是監獄。但是,身陷囹圄的王師兄,一念之間的轉變,從此心靈不再受監牢的四面高牆束縛,拔救自己出離苦痛深淵。
王師兄曾是職業軍人,擔任海軍陸戰隊營長,退伍後轉換跑道,前往菲律賓從商,經營龍蝦養殖有成,不僅擁有自己的漁船,也練就一口流利的菲律賓英語。
沒想到在人生得意之時卻遭友人誣陷,入獄服刑十七年;在獄中,他的心充滿恨意,唯一能撫慰他的是每週日的「慈濟世界」廣播,聆聽證嚴上人「靜思晨語」開示後,開始讀佛經,從而體會《水懺》真諦,日日自省懺悔,更發願出獄後要回饋社會。
假釋出獄之後,師兄主動到斗南聯絡處找慈濟人,投入志工行列,做環保,且參與慈誠培訓;原本破裂的家庭,也在太太的信任和諒解下破鏡重圓,夫妻同心做慈濟。目前他經營有機農場,種植蔬菜,並開放就業機會給更生人,協助他們適應社會、培養技能,並做心理輔導,已輔導十多位更生人。
《靜思語》與《慈濟月刊》中的每一則慈濟故事,都帶給王師兄心靈上的衝擊,慈濟人生命中的點滴之愛,灌注到他的生命中,進而改變了脾氣、觀念、思想,讓他不再埋怨而化解仇恨。
他讀到上人的《靜思語》:「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他坦然面對過往,把握機會調適、轉變自己的人生。所以人人愛他,也陪伴著他,即使仍在假釋中,師兄也到觀護所去輔導別人,以同理心分享自身受過的苦,猶如對症下藥,能有更大的成效。
--------------
理直氣和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靜思語》第一集
當我們和別人發生衝突時,常常理直氣壯地認為:「你不讓我,我為什麼要讓你?」彼此互不相讓,為的就是爭一口氣。
曾經有一位年輕小姐,自認在工作上受盡委屈,她說:「我工作得這麼賣力,經常幫同事做很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他們不但不感謝,還抱怨我做得不夠多、不夠好。我實在嚥不下這口氣!」後來聽到證嚴上人的開示:「很多人只學到『忍』的功夫而已,還沒辦法做到『吞下去』;不過,更上一層的功夫,還不只是吞下去,而是能夠消化掉,這才是真本事。」
那位小姐聽了,有所領悟,原來她的自尊心太重,別人嫌一句不好,自己就起煩惱心了。確實如此,一個人自尊心太重時,就會形成「我慢心」,總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為何還遭人嫌厭?自尊心讓人能夠自我要求,把事情做好;不過,也要小心因為過度的自尊而轉成了傲慢,也就是所謂的「卑劣慢」。自己徒增煩惱,也不能虛心求進步。
修行的功夫方法很多,也有層次之別。可是如果少了「忍讓」和「消化掉」的功夫,那麼還是不得解脫,陷入無窮盡的煩惱之中。
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做事要能盡心盡力、追求完美,但也不要生起「卑劣慢」,完全不能忍受一些責難。若是修養很好,既能容,又能讓,懂得消化掉那口「氣」,平和應對別人的意見,一定可以在工作及修行上不斷精進。
------------
活出人生的快樂
待人退一步,
愛人寬一寸,
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靜思語》第一集
一位師姊曾經為了婆媳問題,痛苦許久。她先生是獨子,她也認為要做一個好媳婦,應該忍氣吞聲,對婆婆的任何苛責都不回嘴。但白天的忍耐累積到了夜晚,火氣愈積愈高漲。先生一下班回家,她就開始「算帳」:「早上八點你媽媽罵我怎樣怎樣,九點時嫌我怎樣怎樣……,」每一天都有好幾筆受委屈的帳,她真的用筆記本記下這些苦悶,整整記了一大疊。
於是,先生回來必須聽她訴苦抱怨母親的不是,還必須百般依順地向她賠禮。她每天都在埋怨中度日,連覺都睡不好,日子過得非常痛苦。
等到她進入慈濟當志工,又埋怨婆婆的不是,「妳先生對妳好不好?」有人提醒她,她回答:「我先生實在非常好。」「妳先生從哪裡來?」她突然愣住了。一念之間,她想通了,先生是婆婆生給她的,今天先生能對她這麼好,要感謝婆婆啊!怎麼不會感恩婆婆,反而埋怨婆婆?只愛先生不愛婆婆,那真是本末倒置啊!
她深深反省自己,發願好好彌補,做個好媳婦。一大早起床,她把工作做好,體貼地向婆婆噓寒問暖,看她喜歡吃什麼、喜歡穿什麼,就買什麼,做婆婆的非常高興媳婦的改變,婆媳倆處得非常好。
她的婆婆以前認為女兒比媳婦好,現在才感覺到媳婦比女兒更好。婆媳之間親密和諧,一個家庭變得非常和睦,孩子也因為父母和家庭氣氛的改變,而從即將變成叛逆少年的邊緣回頭,一家其樂融融。
清淨的大愛
「無緣大慈」,是指沒有污染的愛:
他與我雖然非親非故,而我卻能愛他;
愛得他快樂,我也沒煩惱,這就是清淨的大愛。《靜思語》第一集
有些人充滿了愛心,不論處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以愛為對方著想,他們是真正的人間菩薩。
一位七十幾歲的老阿婆就是如此。一個濛濛細雨的天氣,她坐公共汽車外出,車上擠得動彈不得,她很幸運有座位棲身。到了某站,阿婆冒著細雨下車。
車子呼嚕開走了,阿婆站在細雨中繼續等車;等了又等,很久都沒來。她喃喃自語:「車子怎麼這麼久還不來?」旁邊一位年輕人關心詢問:「阿婆,您要去哪裡?要坐幾號公車呢?」
阿婆說出了目的地以及要搭的公車。年輕人聽了大惑不解,「您等的車子,就是您剛剛下來的那部車啊!為什麼剛才不繼續往下坐呢?」阿婆回答:「我知道啊!我剛才是故意下車的。」原來,阿婆看到一位兩手拄著拐杖、腳裹著石膏的年輕人,在公車裡搖搖晃晃,站都站不穩,周圍卻沒人肯起來讓坐。阿婆想招呼他過來坐自己的位子,但知道年輕人一定不好意思,只好故意做出馬上要下車的姿態,對年輕人說:「我要下車了,你站過來些。」
那位年輕人知道她要下車,慢慢走近阿婆座位。到站了,阿婆起身讓他坐下,然後自己安心地下車。這是多麼有慈悲心的老人家啊!看到腳受了傷、打上石膏的年輕人,她內心起了一分愛憐,這樣的愛,多麼有智慧、多麼透澈、考慮得多麼周詳。
什麼是真誠的愛?證嚴上人曾經開示,要付出真誠的愛並不困難,只要你伸出手、踏出腳,去做就對了;唯有凡夫故步自封,退縮不進,才會產生困難。所謂「簡單就是美」,只要肯去做,大愛是無障礙的,在付出的同時,就已走上覺有情的菩薩大道了。
凡夫之愛,經常陷入癡迷的障礙中,有人愛到為對方跳樓,有人心心念念「沒有你,我不能活」,這些都是「假情」,這樣的「愛」讓對方辛苦,自己也很煩惱。如此彼此困擾,怎會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是愛得對方快樂,自己也很自在,這才是真誠的菩薩之愛。
慈就是愛,是清淨的大愛。
--------------
善用財富
富有的人若不懂得善用財富,也會被社會人群所遺棄。
其孤獨與寂寞,恐怕比窮困的人還痛苦!《靜思語》第二集
有一個老人家,總是形單影隻地進出慈濟醫院。原來他早年事業十分成功,擁有許多房地產,子女教育得也不錯,只不過成家立業後相繼住在國外。老人家的妻子多年前往生之後,他就一個人孤單地來到花蓮,買了一幢別墅,自己一個人住,生病了也無親友照料,只有慈濟志工前往膚慰與關懷。
老人家一生富裕,不過朋友極少,親戚也很疏遠。因為除了家人之外,他很少對其他人付出關心,也不信任別人;房子裝潢得極為舒適,卻無人與他分享。年紀老了之後,孩子及妻子都離他遠去,他明白自己之前很少對周遭的人付出愛,才會落得如此孤單。其後,即使想要對人付出,也為時晚矣,老人家在一次氣喘發作下,就這樣孤零零地往生了。
老人家的晚年十分淒涼,帶著滿滿的遺憾離開人世。這就是證嚴上人說的「慳貪」的煩惱。若自己有力量卻不幫助人,這就是「慳貪」。我們平常應該互相關心,有能力就要付出,幫助別人是最快樂的事,可是大多數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不能領受付出的喜悅。
有些人教了別人功夫,就擔心對方會勝過自己;有的人拿錢助人之後,卻立刻心生後悔,對別人是否回饋耿耿於懷。這都是「慳」的煩惱。事實上,付出就是植福,應該感到很快樂。不能付出的人生,是非常寂寞、淒涼的人生。老人家的例子,我們應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