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笛卡爾思想的產物、天生的二元論者!
為什麼偽作與真跡的價值天差地遠?為什麼踩到香蕉皮滑倒那麼好笑?佛洛伊德也問過,為什麼男人願意熱情擁吻女人,卻不肯用她的牙刷?而雙頭連體嬰應該受洗幾次?
為什麼模仿秀能夠吸引我們?為什麼十七歲的女生可以把她心情不好說得頭頭是道,十七歲的男生就不可以?
孩子如何看待死亡?他們怎麼發展出是非善惡的道德觀?為何孩子在學校學習的速度比家長或教師的期待來得慢,但是他自己卻能很快學會察言觀色?何以有些孩子會怕生,有些不會?為什麼有些能力常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逐漸遲鈍?你認為孩子心目中的好人和壞人的概念如何形成?孩子心目中的憎惡如何產生?
笛卡爾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這本書是從大哲學家笛卡爾的觀點去看一個人;如何從剛生下來什麼都不懂,一張白紙似的嬰兒發展出什麼都有自己主張的大人。這個主張怎麼形成的呢?孩子怎麼看待受到物理定律支配的真實世界,以及看起來好像不受物理定律支配的心靈世界?本書作者,心理學知名教授保羅‧布魯姆,試著從笛卡爾的觀點,破除人類對人或自我理解的迷思,該書所採取的方法是直接進入孩子的生命,和孩子對話,再加以分析和詮釋。針對人類獨特的特性,如藝術、幽默、信仰、憎惡和道德,解答那些你可能從未想過的問題。
章節試閱
自十八世紀以來,一直有一則關於笛卡爾的怪事在流傳。據說他晚年時,出門旅行一定帶著一具真人大小的機器女人偶作伴,有一說指這具人偶是笛卡爾自己製作的,「目的在彰顯動物只是機器,沒有靈魂」。他用私生女的名字法蘭欣(Francine)為它命名。也有些說法指那具人偶栩栩如生,與他的私生女簡直分不出誰真誰假。笛卡爾顯然和這個人偶難捨難分,傳說他曾與放在箱子裡的人偶同床共枕。一六四○年代初有一次,在一艘航行於荷蘭海的船上,笛卡爾睡著了,船長覺得他行李箱裡裝的東西很可疑,就偷偷進入他的艙房,打開箱子,赫然發現那具機械怪物,立即從箱子裡把它拖出來,一路拖過甲板,好不容易才將她丟進海裡。傳說中沒有提到這個機器人偶是否曾經掙扎。
史蒂芬.高克羅傑(Stephen Gaukroger)
《笛卡爾思想傳記》(Descartes: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
推薦序
跟笛卡爾一起看人類的心智發展 洪蘭
這本書是從大哲學家笛卡兒的觀點去看一個人;如何從剛生下來什麼都不懂,一張白紙似的嬰兒發展出什麼都有自己主張的大人。這個主張怎麼形成的呢?孩子怎麼看待受到物理定律支配的真實世界,以及看起來好像不受物理定律支配的心靈世界?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很少人同時從哲學及實驗的觀點來看兒童心靈的成長。我們很驚訝作者六歲的兒子就已經知道「你可以強迫我去房間,可是你不能強迫我睡覺。因為因為睡不睡覺決定在我的腦!」外表的形體可以被你支配(難怪所有的小孩子都恨不得趕快長大,長到跟爸媽一樣大,父母他們就無法支配他了),但是內心的自由意志卻是我個人的事,你無法強迫。孩子知道表面順從不見得代表內心順從,這兩個世界可以分開。
這裡面最有趣的,當然就是兒童怎麼發展出是非善惡的道德觀。有一個實驗者把一個消毒過的蟑螂丟到一瓶牛奶中,這瓶牛奶就沒有人敢喝了;把巧克力做成狗屎狀,即使是孩子親手把它捏成狗屎狀,他也不敢吃。如果同樣材料做成其他的形狀,則大家搶著往嘴裡塞,不過這個情形在長大後,理智會勝過感情,選擇會不一樣。有一個實驗把把昂貴的巧克力做成蟑螂形狀,便宜的巧克力做成甜心形狀,請大學生判斷他們會買哪一個。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說他們會選擇甜心巧克力,但是真正給學生錢去買時,他就選擇蟑螂。因為penny to penny,蟑螂比較划得來,它是高級巧克力做的。所以道德觀的領域怎麼發展來的,真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發展心理學一直吸引很多頂尖的學者投入的主要原因。
最近因為腦造影技術的精進,我們逐漸看到大腦成熟跟外表行為改變的關係。有一個實驗掃描五歲到七歲男女兒童在看一張噁心圖時,大腦活化的地區,結果發現大腦皮?下杏仁核的地方活化起來了,因為杏仁核是個演化上很古老的腦,被稱作爬蟲類腦,是生物演化時代爬蟲類就已發展出來的大腦部分,專司戰或逃等恐懼情緒的地方。所以五到七歲的孩子對自己的情緒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只會用哭泣來表達憎惡、恐懼等不滿。但是當孩子成長到十七歲時,情況就不一樣了。當給十七歲的女孩看厭惡的圖片時,她的前腦皮質會活化起來,前腦皮質有語言的功能,所以十七歲的女生可以把她為什麼心情不好說得頭頭是道,十七歲的男生就不可以,因為核磁共振的大腦掃瞄片子看到男生的厭惡反應仍在杏仁核處理,而杏仁核是沒有語言能力的。男生心情不好時會把自己關在房內生悶氣,不會像女孩一樣找手帕交訴苦。
現代研究儀器的進步逐漸打開大腦這個黑盒子。我們開始對一些行為來源有所了解。過去我們知道嬰兒的哭聲會傳染,育嬰房中,一個嬰兒哭會帶動其他的嬰兒哭。現在我們知道那是大腦中有「鏡子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關係。科學家從猴子的實驗中發現當一隻猴在做某個動作時,另一隻頭上插了電極的猴子,相對應大腦的位置也會活化起來。難怪中國人說「見人吃飯喉嚨癢」,看見別人嘴在動,我們自己掌管同樣機制的大腦部位也活化了,所以就會猛吞口水了。這種所謂「同理心」不只是人,連動物都有。當一隻老鼠按桿以取得食物,而這個桿同時會導致另一隻老鼠被電擊時,這隻老鼠會吃的比較少,但是不致使自己餓死。用猴子作這個實驗,則可以忍耐更長的時間不吃,以免同類受苦,但是換作使兔子遭電擊就不會有同樣效果。中國人說:「物傷其類」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人類這個萬物之靈可以無視同類的受苦繼續荼毒他們賺黑心錢。高雄泰勞受虐事件是一個令人齒冷的虐待事件,當動物都有惻隱之心時,身為比動物要高等的人類為何可以如此冷血,令人不解。最近有研究認為道德發展是大腦中天生的機制,如果有,則這是荀子「人性本善」的證據。
這本書從哲學的觀點來討論人類的心智發展,涵蓋了所有領域,連生死都包括進去了,是一本難得的書。老師們在教學上如果能了解孩子觀念如何形成,則教案設計會更有利,孩子的學習也更能事半功倍。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作者序
與動物死屍性交的行為,令人感到噁心。踩到香蕉皮滑倒的動作,可能引起哈哈大笑。殺嬰是不對的。把油彩灑在畫布上可能成為藝術作品。我們的身體隨著年齡增長,會起很大的變化,可是你我仍然是同一個人。你我死後,也許靈魂還會繼續活下去。
有些人缺乏這些基本概念,比方心理變態者在做出可怕的行為後,絲毫沒有一點良心不安;嚴重自閉症的兒童完全不了解,旁人會有思想和情感。然而這些反常的例子正好證明一個定律,即道德、幽默、藝術、和自我等等概念,是正常人一定會具備的。
我們應該如何解釋這種現象才最恰當?有些學者認為,這些人類特徵是進化過程中適應作用的結果,並且深植於嬰兒的頭腦裡。有些則認為這些是文化的產物,不受生物學和基因的影響,所以用歷史和社會過程來解釋最恰當。但筆者以為,比較好的解釋見於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著作。他在《人類的起源》(The Descent of Man)和《人與動物的感情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當中曾提到,很多人類的心智能力是從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中脫穎而出,是從賦予我們祖先繁殖的優勢而崛起的。可是達爾文也明白指出,不少人類獨有的特性並非演進而來,而是適應作用的副產品:生物學上的意外。
在此要談一下達爾文的理論。我想特別提出一點,即人類已進化出一種對人與物的特殊思考方式:我們是順著現代哲學之父赫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所說的方式去看世界。
笛卡爾對他那個時代的機器人著迷,像是法國皇家花園裡,就有水力控制的機器人,可以仿真人動作,擺出生氣或謙遜的姿態。他認為人與動物的身體不過是特別複雜精密的機器而已。可是人與笛卡爾稱之為「野獸機器」(beast-machines)的非人類動物不一樣,我們的生理運作和精神本質之間,有著重要的區別。我們用身體去體驗世界和採取行動,可是人類們本身不是物質的東西。我們是非物質的靈魂。
我們為什麼是人不是動物,從承認我們是天生的笛卡爾信徒便可解釋大半,二元論思想對我們而言是那麼理所當然。人類從兩種不同角度去看世界:一是物質世界,一是精神世界。這兩種看待世界的模式,在每個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以我們想像不到的方式交互作用,另外在人類所處的社會背景下,也催生了若干人類特有的東西,如道德和宗教。
二元論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和感覺,反映在本書最開始的引言裡。這個故事有很多種版本。有些說,笛卡爾在遭逢他自稱人生最大的傷痛:女兒法蘭欣五歲時便夭折後,他因悲傷而創造了那具機器人。有些則說,笛卡爾從未有過真正的女兒,只有那具人偶,那是他迷戀機器裝置的結果。不過每種說法最後的結局都一樣,都是船長被機器人嚇到而將之摧毀。
對於沒有靈魂的人體,純粹只是人工製品,但行為卻彷彿人類的這種概念,許多人會覺得不安,甚至強烈排斥。這種反應不免令人憂心,因為科學界已有共識,笛卡爾是錯的。現代科學告訴我們,自我意識是靠純粹的實體腦部才能產生。人類沒有非物質的靈魂;我們是物質存在,與被船長丟下海裡的「可怕怪物」沒什麼兩樣。但我們是笛卡爾思想的產物。
筆者先從介紹嬰兒心理發展的基礎談起,說明嬰兒在還不會說話走路或控制大小便之前,他們看世界就是二元的,有依固體和重力等原則而存在的實質物體,以及受情感和目的所驅使的非物質靈魂。嬰兒天生就是二元論者。
第二和第三章說明,二元觀點如何形塑了我們理解人為世界和自然世界的方式。這可以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連兒童都易於相信有神聖的造物主存在。也可以解釋若干有關藝術欣賞的迷思,比方我們何以如此在意偽作和真跡的差別,以及藝術品和非藝術品的差別在哪裡。
接下來討論,我們根據這種直覺的二元論,會對別人產生各種感受。第四章談嬰兒及兒童的道德感如何出現,第五章談「道德圈」的成長,即人類進步的道德觀,會使道德適用對象的範圍擴大。筆者針對人類所獨有的道德觀是如何出現的,提出一項理論,並探討某些力量能夠如何強化、滋長和鞏固我們由進化所產生的道德感,使之產生深遠的轉變。
第六章討論一些有關憎惡感的引人入勝的著作。像同理心這種情感可以擴大道德圈,而嫌惡感則使我們把人看成沒有道德價值的動物,因而使道德圈縮小。這一章結束前會提及低級趣味,出人意料的是,低級趣味也建立在身心二分法的基礎上。
最後兩章是有關我們的精神信仰。第七章探討直覺二元論,如何影響兒童與成人,對個人良心和死後生命的看法。第八章探討我們對超自然存在的信奉,例如能聽得懂並記得住人類談話的神樹,或舊約聖經中的上帝。最後筆者討論,常識性二元論如何與科學性現實觀密切結合,做為本書總結。
自十八世紀以來,一直有一則關於笛卡爾的怪事在流傳。據說他晚年時,出門旅行一定帶著一具真人大小的機器女人偶作伴,有一說指這具人偶是笛卡爾自己製作的,「目的在彰顯動物只是機器,沒有靈魂」。他用私生女的名字法蘭欣(Francine)為它命名。也有些說法指那具人偶栩栩如生,與他的私生女簡直分不出誰真誰假。笛卡爾顯然和這個人偶難捨難分,傳說他曾與放在箱子裡的人偶同床共枕。一六四○年代初有一次,在一艘航行於荷蘭海的船上,笛卡爾睡著了,船長覺得他行李箱裡裝的東西很可疑,就偷偷進入他的艙房,打開箱子,赫然發現那具機械怪...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