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作者序】 七年當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我人不在台灣,可是卻不曾因此而中斷過閱讀台灣小說的習慣。前後寫過長長短短的書評,加起來篇數大約有半百左右,這些針對特定作品的特定意見,一樣都是社會性閱讀原則下的產物,也是文學史真正的血肉質地。更重要的,一篇篇書評證明我對台灣文學的熱切關心程度。我一直相信:對一個寫作者最殘酷的待遇就是忽視、冷漠,完全得不到任何反應回響,最容易挫折作者的創作野心。寫書評有很多時候只是為發出一個微弱的訊號,告訴作者說:嘿!有人在這裡用功讀你的書呢!我自己也寫小說,不過常常我會覺得把時間花在認真讀別人的作品、告訴別人真誠的意見,從而對維持別人的創作衝動能有小小的助益,恐怕比鞭策自己拼命寫出更多小說還要有意義罷。畢竟自己再怎麼化身、扮演,會玩的把戲樣式有限,多人創作至少保障了多樣發揮的可能性。 這本散篇書評希望在短期內可以結集問世,一方面把這幾年台灣文學的熱鬧面貌作比較完整、公平的描述,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種種實例來填補我在這本書裡敷衍的文學史骨架上應有的肌理血膚。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周刊》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周刊》副社長、「News98」《一點照新聞》主持人。
目錄
【目次】 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自序) 四十年台灣大眾文學小史 歷史小說與歷史民族誌-論高陽小說 歷史大河中的悲情-論台灣的「大河小說」 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六○年代的台灣文學 末世情緒下的多重時間-再論五○、六○年代的文學 鄉土文學的宿命困境-兼論吳錦發的小說 朱天心論 1.浪漫滅絕的轉折-評《我記得......》 2.兩尾逡巡洄游的魚-我所知道的朱天心 張大春論 1.歷史的糾結纏繞-評《時間軸》 2.誰在說謊?為何說謊?如何說謊?-評《大說謊家》 3.百科拼貼-評《張大春的文學意見》 4.多重文本的滲透、對話-評《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 5.青春的哀愁是怎麼一回事?-評《我妹妹》
【目次】 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自序) 四十年台灣大眾文學小史 歷史小說與歷史民族誌-論高陽小說 歷史大河中的悲情-論台灣的「大河小說」 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六○年代的台灣文學 末世情緒下的多重時間-再論五○、六○年代的文學 鄉土文學的宿命困境-兼論吳錦發的小說 朱天心論 1.浪漫滅絕的轉折-評《我記得......》 2.兩尾逡巡洄游的魚-我所知道的朱天心 張大春論 1.歷史的糾結纏繞-評《時間軸》 2.誰在說謊?為何說謊?如何說謊?-評《大說謊家》 3.百科拼貼-評《張大春的文學意見》 4.多...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