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銀窩、狗窩:人類打造舒適家居的歷史》改版書。
為什麼一個方方正正的空間,需要隔出客廳、廚房、睡房呢?為什麼我們原本是席地而坐,卻要設計出椅子把人托起來呢?我們今日的家居風格,到底是怎樣演變出來的呢?
我們習以為常的「隱私」、「舒適」等家居概念,在中世紀的歐洲根本是個無法理解的概念。當時沒有酒吧、餐廳,因此住家成了娛樂和各種交易賣買的場所,一個屋簷下頂多二間房,擠滿了親人、僕人、學徒、朋友等等。然而隨著布爾喬亞自我意識愈來愈興盛後,「家」漸漸由一個公共領域轉變為私人空間。屋主也開始裝飾起自己的居住空間,並且追求舒適的家居環境。
居住環境空間的區隔,也是因應舒適而誕生的。例如十八世紀的住家,壁爐煙霧瀰漫,開放式的烹調更是讓整間房子充塞著各種古怪的味道。因此,才形成廚房單獨做為一個空間的概念,甚至距離餐廳有五十多公尺遠。同樣的,室內也禁止吸菸,因此若是客人要吸菸,不是到廚房就是到屋外吸。
隨著十九世紀歐洲社會科技的進步,當時的住家甚至出現洗衣機和洗碗機,只不過不是靠電力運作,而是透過曲柄以人力驅動。到了二十世紀,整理家居環境變得更為輕鬆了,電力驅動的吸塵器、電熨斗成為了時代的新寵兒,讓女性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和拜訪友人。
圍繞著「舒適」這一主軸,作者生動地將過去有關家居功能的演變、裝飾設計的風格變化等,做了周全又有趣的介紹。想一探造就我們今日舒適家居環境的演變,想知道設計如何服務於我們的家居生活,這本有趣輕鬆讀的書,正適合躺在你舒適的沙發上好好讀一遍。
作者簡介:
黎辛斯基
為波蘭裔,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愛丁堡,在英國與加拿大的耶穌會學校進學。他獲有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學位,並寫過多本和建築、科技相關的著作,如《等待周末》、《漫遊建築世界》、《螺絲、起子演化史》等。其《遠方林中的空地》曾榮獲克里斯多福獎、魯卡斯獎。
譯者簡介:
譚天
台大政治系畢,曾任聯合報國際版編輯、編譯中心主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等。譯有《戈巴契夫傳》、《巴頓將軍》等著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舒適是住宅的必要條件
文∕漢寶德
不論自住宅設計反省的觀念,或自住宅建築發展史的觀念,這本書都是很有細讀價值的。
二十一世紀開始,我們仍然站在後現代的漩渦裡。這個時代追求的是視覺的刺激,是花樣的翻新;因此住宅建築及室內空間都成為創造性藝術。在上世紀的最後十年中,世上進步的國家迅速地累積了龐大的財富,使得中產階級有能力在居住建築上花費大量的金錢,滿足豪華住所的夢想。所以室內的閒置空間增加,與生活無直接關聯的裝飾性、陳設性的需要增加。自上世紀六○年代以來盛行的裝置藝術,悄悄地進到室內設計領域裡,使前衛的居住建築空間及家具等設備逐漸脫離了生活。這是一時之風尚呢?還是重要的觀念的革命呢?
自本書作者黎辛斯基先生的觀點,這算不上革命,只是一時的風尚。因為在他看來,住宅建築的發展史是以舒適為主軸的。只有在生活舒適與便利的發展上有基本的突破,才稱得上革命。
根據這個觀點,現代住宅建築的革命完成於上世紀的前二十年,並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新美學的誕生。既不是大玻璃帶來的明亮,也不是純淨的立體主義的布置;而是家用科技的發明。因為電力已可很廉價地供應一般中產階級的家庭,加上其他機械的發明,所以美國一般人都可享受中央暖氣、電燈照明、自來冷熱水系統,甚至廚房中大部分的設備了。
在作者的眼裡,現代主義的大師中,不但爭議較多的范.德.羅赫的作品是有貴族意味的一時風尚,即使是柯比意的平民化的純淨作品,也談不上真正的進步。因為一般人的生活中,風格是沒有意義,變來變去,沒有滿足人類在居住環境中進一步尋求舒適的需要。
作者的觀點並不是沒有爭議之處。當富裕的社會來臨,很多人可以負擔舒適的基本住家之後,就會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因此生理的舒適也許不宜再視為住宅建築發展的主軸。未來的住家中可以有完全考慮舒適的空間,也可以有全為視覺美感存在的空間。可以有坐下去就不想起來的椅子,也可以有只能看不能坐的椅子。住家不再只是一個溫暖的窩,而且是使自己感到有尊嚴,有價值的地方。
可是回顧歷史,把住宅設計中舒適的需求視為必要的條件,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仍然是世界上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夢想,同時也是他們現實生活中的需要。正如作者所指出,建築家太重視藝術面了,對於提升舒適的水準不但不太注意,簡直沒有盡到責任。因此住宅建築的進步很慢,而且都是行外人所帶動的。即使今天的住宅,已經十分豪華可觀,仍然沒有考慮到現代生活中的基本便利。這實在是值得建築界認真反省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譯筆流暢,讀來是很輕鬆的。
名人推薦:推薦序
舒適是住宅的必要條件
文∕漢寶德
不論自住宅設計反省的觀念,或自住宅建築發展史的觀念,這本書都是很有細讀價值的。
二十一世紀開始,我們仍然站在後現代的漩渦裡。這個時代追求的是視覺的刺激,是花樣的翻新;因此住宅建築及室內空間都成為創造性藝術。在上世紀的最後十年中,世上進步的國家迅速地累積了龐大的財富,使得中產階級有能力在居住建築上花費大量的金錢,滿足豪華住所的夢想。所以室內的閒置空間增加,與生活無直接關聯的裝飾性、陳設性的需要增加。自上世紀六○年代以來盛行的裝置藝術,悄悄地進...
章節試閱
椅子的樂趣
……將物品、堅固與樂趣結合在一起,才能有好的品味。
──賈克-法蘭索•布隆戴(Jacques-Francois Blondel)
《法國建築》(Architecture Francaise)
隱私與家庭生活是布爾喬亞時代的兩大發現,這兩大發現自然而然出現於以布爾喬亞階級掛帥的荷蘭。到十八世紀,這兩種概念已經散播到北歐其他地方,包括英國、法國與德國等。無論就實體或就情緒方面而言,家庭的形貌均已改變;它已經不再是一個工作場所,開始變得較小,而且更重要的是變得較不公開。由於住在屋內的人少了,不僅房屋的規模變小,屋內氣氛也受到影響。這時的房屋成為一種個人的、親密性行為的處所。隨著子女介入家庭的程度不斷增長,中古時代「大房子」的公共特性隨之轉變,父母對子女的態度也出現變化,房屋代表的這種親密性於是更為加強。房屋不再只是一種遮風擋雨、防禦外來入侵者的庇護所(雖說這些防護作用仍然是房屋的重要功能),它已經成為一種新而緊密的社會單位的所在地,這單位就是家庭。隨著家庭逐漸隔離,家庭生活與居家活動也逐步隔離。房子於是成為家庭,緊隨隱私與家庭生活之後的第三項重要發現於是登場,這發現就是舒適的概念。
將舒適視為一種概念似乎有些怪異。舒適毫無疑問只是一種身體感官上的情況,例如人坐在舒適的椅子上,感覺很舒適。還有甚麼能比這種感覺更簡單?魯杜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是一位將現代文明批判得體無完膚的學者,根據他的說法,人類如果能完全丟開椅子席地而坐,生活會更加單純。魯杜夫斯基說:「坐椅子就像抽煙一樣,是一種養成的習慣,對健康的影響也與抽煙相似」。魯杜夫斯基並且向其他文化與其他時代取材,列出一整套椅子的代用品,這些代用品據他說都比椅子優異。他列舉的代用品包括壇、長沙發、平臺、鞦韆以及吊床等,不過他最主張採用的是最簡單的代用品:地板。
政治理念的不同固然使這個世界分裂,坐息姿勢與食具的差異(例如以刀叉進食,以筷子用餐,或用手指抓著進食)同樣也能有此分裂效果。人類在坐息姿勢方面分為兩派:高坐派(即所謂西方世界派)與蹲踞派(所有其他地方均屬之)。儘管並無甚麼鐵幕分隔這兩個世界,但兩派的人相互都認為自己無法適應對方的用餐姿勢。每當我與東方朋友一起進餐,我很快感到坐在地板上令我狼狽,我的背沒有地方靠,兩腿也痠麻難耐。但慣於席地的蹲踞派,同樣也不喜歡坐在椅上用餐。印度人的住家或許設有擺著桌椅的餐廳,但當一家人在炎熱的午後閒聚時,父母與子女們還是席地而坐。
一位在德里駕駛機器三輪車的車夫,讓我開了眼界。他必須坐在駕駛座上,只是他的坐法與西方人不同:他盤著兩腿、兩腳架在座椅上而不是踏在三輪車底盤上(這景象令我看來心驚肉跳,他卻始終悠然自得)。有一位加拿大的木匠,喜歡站在椅子上工作。我有一位來自印度半島古吉拉特(Gujarati)的友人維克拉,則愛坐在地上工作。
為甚麼某些文化採取高坐姿勢,而其他文化則否?這個顯然簡單的問題卻好像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我們似乎可以說,人類之所以研發出家具,是一種針對地面寒冷問題而有的功能性反應;更何況,絕大多數盛行蹲踞姿勢的地區都位於熱帶,也可以證明這個說法。不過,高坐家具的原創民族:美索不達米亞人、埃及人與希臘人都生活在溫帶地區,而使問題更趨複雜的是,生活在寒帶的韓國人與日本人從不認為備置家具有何必要,他們只是將舖蓋加熱以解決地面寒冷的問題。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認為,室內家具在不同文化的發展遵循兩項規則。第一項規則是,窮人負擔不起家具;第二項規則是,傳統文明仍然忠於慣有的家具,而這些家具的變化很緩慢。但他隨後不得不承認這個論點不能適當解決問題。這個論點可以解釋何以在衣索匹亞或孟加拉家具貧乏,因為這兩個國度都很窮,也都屬於傳統文化,但它無法說明何以在鄂圖曼土耳其與波斯帝國如此繁榮、如此盛極一時的文明中,家具也會貧乏至此。
它也無法解釋,何以蒙兀兒人(Moghui)既然擁有能夠建造泰姬瑪哈陵的財富與技術,卻沒有研製坐具。這類例外證據相當多。日本人在第八世紀大舉抄襲中國的科技與文化,但他們有意忽略中國的家具;到了第十六世紀,日本人自歐洲引進槍炮,但對歐洲的椅子則不加理會。此外,各文明對家具的好惡也不一致;與日本人一樣,印度人也有很長一段期間不置桌椅,但不同於日本人的是,印度人喜歡睡在床上,而不是睡在地上。
當然,習於蹲踞的人在席地而坐時頗能感覺舒適,而那些慣於坐椅子的人在採取這種姿勢時,要不了多久就會感到疲憊不適。但人體生理性的差異,並不能解釋一個文化之所以選擇其中一種姿勢,或選擇另一姿勢的原因。日本人的體型一般而言較歐洲人小,但同樣採取蹲踞姿勢的非洲黑人,體型並不比歐洲人小。豎起背脊坐在地上或許有益於人體,然而也沒有證據顯示,古希臘(極重視運動健身)這類高坐文化的發源地之所以研製坐椅是為了偷懶,或為應付身體虛弱之需。
或許我們只能將高坐與蹲踞視為一種品味問題加以解釋。若如此解釋,則根據魯杜夫斯基的說法,這又是一個西方人冥頑不化的例證。他對家具的批判,是以盧梭學派的下述假設為依據:人既然只要有一片地就能坐臥其上,椅子與床都是不必要、不自然、從而也是低劣的物品。有人認為,單純樸實的事物一定比較好,我們必須在推理上做一些猜測才能解釋這種觀念。但這種觀念已為美國民眾廣泛接受──至少從許多標榜「回歸自然」的廣告詞來判斷,情況確是如此。不過這是一種膚淺的觀念。只要稍加省思就能發現,所有人類文化都是人造的,烹調的人造程度不亞於音樂,家具的人工意味也不亞於繪畫。既然摘取野果照樣香甜可口,又何必費時耗力調製菜餚?既然人的歌聲已經悅耳動聽,又何必苦心研製甚麼樂器?既然望著自然美景已經令人心滿意足,又何必勞神作畫?既然可以蹲踞,又何必坐椅子?
上述問題的答案是,這使生活更加豐富、更有興味,也更充滿樂趣。家具當然不是自然產物,它是一種人工產品。坐椅子是人為行為,儘管不像烹調食物、彈奏音樂,或畫畫那般明顯,但也像其他人為活動一樣將藝術引進生活。我們吃義大利菜、彈鋼琴,或者坐在椅上,是出自我們的選擇,而不是我們必須這麼做。這一點必須強調,因為有關家具(特別是現代家具)實用性與功能性的著述已經太多,大家很容易忘記桌椅其實不同於電冰箱與洗碗機這類家庭用品:桌椅應該是一種精緻生活的代表,不是一種用品。
當一個人坐在地上時,他既無舒適之感,也不覺得不舒適。他會自然地避開地上的尖石子或其他坐上去令人不快的東西,但除此之外,一處平面與另一處平面沒甚麼不同。蹲踞是自然的行為;蹲踞的人既不考慮應該怎麼坐,也不考慮要坐在哪裡,原因即在於此。這並不表示蹲踞是粗俗不文的行為,因為就像其他許多人類活動一樣,蹲踞也有禮節與儀式。舉例言之,日本人從不直接坐在地上,他們總是先安置一塊高出地面的墊子,然後坐在墊子上;沙烏地阿拉伯人則坐在精美異常的地毯上。問題的重點不在於蹲踞習俗是否較為拙劣,或較不能予人舒適感,而在於無論以日本人或以沙烏地阿拉伯人的例子而言,舒適感都未經明確表現。
坐椅子是另一回事。椅子可能太高,也可能太矮;可能抵住背部,或卡在大腿上。椅子可以使坐在上面的人昏昏欲睡,或使他煩躁不安,或讓他背痛好一陣子。椅子必須根據人體姿勢而設計,也因此椅子設計者所面對的問題,與設計坐壇或坐墊的人所面對的全然不同。家具遲早必會迫使高坐文明考慮舒適問題。
人類歷經許多世紀才終於解決怎麼坐才舒服的問題。儘管古希臘人已經發現這個問題,但它一直為人遺忘、為人忽視。研究家具的歷史學家不斷引導我們將注意力放在座椅設計與構建的變革上,使我們忘記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座椅使用者的改變。因為家具設計者面對的,不僅是技術性束縛──椅子要如何製作,也須面對文化性束縛,即如何使用椅子。人必須先有舒舒服服坐在椅上的意願,安樂椅才有可能問世。
椅子反映人對「坐」的願望。如前文所述,在中世紀期間,椅子的主要功能是儀式性功能。坐在椅上的是顯要人物──「主席」(chairman)一詞即源出於此,他豎直背脊、頗具威儀的坐姿則反映著他的社會地位。這種將座椅本身與權威結合的習慣,至今仍是歐洲與美國文化整體的一部份,例如我們在談到法官座席或駕駛座時,仍然意指法官或駕駛的權威;電影導演在工作時,仍然坐在標有自己名姓的椅子上,哪怕只是一把帆布椅,上面也必定印有他的大名。甚至還有想像中的座席,例如藝術史的教席,或公司董事會的董事席等。在我任教的大學中有一位教授,在服務滿二十年時獲贈的不是一只錶,而是一把刻有大學圖章的木製安樂椅。
儘管一般人開始用椅子進行用餐或書寫等等較為世俗的活動,坐姿的變化仍極緩慢。在整個文藝復興時代與巴洛克時代,歐洲的座椅家具儘管在數量上增加了,但在功能設計上仍受最早期那種座椅的影響,以挺直背脊高坐的姿勢為主。甚至於十七世紀注重家居生活的荷蘭人,也仍然正襟危坐在他們那些直背椅上,兩腳穩穩踏在地上。
在路易十四統治下,法國展開了擁有非凡軍事、政治、文學與建築成就的新紀元,座椅也於此時添加了新角色,家具的製作水準也就是在這個時代提升成為一種藝術。此時開始視家具為室內裝飾整體的一部份,過去隨意擺放家具的做法淪為歷史陳跡,家具成為陳設必須嚴守規範的裝飾。凡爾賽宮的插畫顯示,每兩個窗臺之間必有一張桌子,每一扇門的兩邊必各有一個五斗櫃,每一根半嵌在牆中的壁柱基部也必有一個凳子。由於家具的功能在於凸顯並提升建築物的地位,而不在供人使用,因此座椅的設計目的主要為了讓人仰慕,而不是為了讓人坐;這感覺起來很怪。這些座椅就像士兵一樣,靠著牆壁一行行整齊地排列著。據說,暴虐的路易十四曾有一次責罵一位嬪妃,因為這嬪妃將一把椅子留在房間中央,忘了將它擺還貼壁的原位。
椅子的樂趣……將物品、堅固與樂趣結合在一起,才能有好的品味。──賈克-法蘭索•布隆戴(Jacques-Francois Blondel)《法國建築》(Architecture Francaise) 隱私與家庭生活是布爾喬亞時代的兩大發現,這兩大發現自然而然出現於以布爾喬亞階級掛帥的荷蘭。到十八世紀,這兩種概念已經散播到北歐其他地方,包括英國、法國與德國等。無論就實體或就情緒方面而言,家庭的形貌均已改變;它已經不再是一個工作場所,開始變得較小,而且更重要的是變得較不公開。由於住在屋內的人少了,不僅房屋的規模變小,屋內氣氛也受到影響。這時的房屋...
作者序
前言
文∕黎辛斯基
在我接受建築學教育的六年期間,有關舒適的課題只在課堂上談過一次。提出這個課題的是一位機械工程師,他的職責就在於鼓舞我的同窗與我一探空調和暖氣的奧秘。他告訴我們甚麼是「舒適區」(comfort zone),就我記憶所及,所謂舒適區就是為顯示溫度與濕度間的關係、而用陰影在座標圖上繪出的一塊腎臟形狀的區域。位於這塊腎形區以內代表著舒適,以外都是不舒適區。顯然,對於這個課題,我們需要知道的僅此而已。這原應是一個極富探討價值的課題,而學校當局居然將它如此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實在令人稱奇;就像正義課題對於法學、或健康課題對於醫學一樣,在建築專業的養成過程中,舒適也應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
也因此,儘管對舒適只能說一知半解,我仍然寫下這本書。不過我並不因而感到歉意,因為誠如米蘭昆德拉所說:「做為一個作者並不表示宣揚真理,它意味的是發掘真理。」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在於闡述舒適的意義以令人信服,我的用意只在於發掘舒適的意義,而且最主要是為自己而進行發掘。我以為既然抱持這種態度,著作這本書相對而言應較為簡易,或至少我可以直截了當、暢所欲言。這是我犯下的第一個錯。由於最近剛完成一本有關科技的書,我心想,機械裝置應該會在家庭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結果我又錯了,我終於發現家居生活是一種與科技幾乎無關的理念,或者至少可以說,在家居生活理念中,科技充其量只算得一種次要考慮而已。
我曾經設計並建造房屋,但這些經驗往往令我困惑,因為我發現學校教給我的那些建築理念,即使並非全然背離我的客戶們對於舒適的傳統觀念,卻也經常不能照顧到他們的想法。我不是個一味堅持自己主見的設計人,我總是設法滿足客戶的需求,但在這樣做的同時,我常隱約有一種不得不妥協的委屈感。直到與內人合力建造我們自己的房子時,我才從第一手經驗中發現原來現代建築理念竟如此貧乏。我發現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訴諸有關老房子、老房間的記憶,設法了解它們為什麼讓人感覺如此坦然、如此舒適,同時也開始猜想婦女或許比男人更了解家居舒適;事實證明我的這個猜測沒錯。
這本書談的不是室內裝潢。我的家居理念主要談的也不是家居生活的現實。此外,儘管這本書涉及歷史,我關切的對象是現在、是目前。就歷史部份而言,我的這本書引用了多位學者的著述,並在書尾附註中一一列明,不過我要在這裡特別舉出使我深蒙其惠的兩本著作:馬里奧?普拉茲那本描繪過去的非凡之作《室內裝潢圖解史》(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Interior Decoration,倫敦,一九六四),以及桑頓的《真正的裝潢》(Authentic Decor,紐約,一九八四),這兩位作者的博學都是我永難望其項背、令我深感嘆服的。
我藉此也要向以下給予我建議與協助的親友們申致謝忱:我的妻子莎莉,第一位閱讀我的稿件、提出看法的人就是她;約翰?盧卡奇(John Lukacs),他在當這本書還只是一個構想時不斷給我鼓勵;我的經紀人布洛克曼;還有我的編輯史奇夫與史楚謙。承蒙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給予六個月假期,使我得以致力完成這本書。麥基爾的布雷卡德-勞特曼藝術與建築圖書館(Blackader-Lauterman Library of Art and Architecture),以及麥克蘭南研究圖書館(McLennan Graduate Library)的工作人員也像過去一樣,給予我無價的支援。
黎辛斯基
船屋
於赫明福,魁北克
前言
文∕黎辛斯基
在我接受建築學教育的六年期間,有關舒適的課題只在課堂上談過一次。提出這個課題的是一位機械工程師,他的職責就在於鼓舞我的同窗與我一探空調和暖氣的奧秘。他告訴我們甚麼是「舒適區」(comfort zone),就我記憶所及,所謂舒適區就是為顯示溫度與濕度間的關係、而用陰影在座標圖上繪出的一塊腎臟形狀的區域。位於這塊腎形區以內代表著舒適,以外都是不舒適區。顯然,對於這個課題,我們需要知道的僅此而已。這原應是一個極富探討價值的課題,而學校當局居然將它如此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實在令人稱奇;就像正義...
目錄
推薦序 舒適是住宅的必要條件 漢寶德
前言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第一章 追求舒適
現代家居設計偏向思古情懷,這是一種時代錯亂?或對傳統的渴盼?還是我們對現代世界的不滿?還是,我們忽略了過去所極力追求的事物?
第二章 隱私的誕生
中世紀的住家,裡面經常擠滿了人。當時缺乏餐廳、酒吧和旅館,房屋就成了娛樂和買賣的公共場所,裡面除了家人外,還住滿了員工、僕役、學徒、友人……
第三章 家庭生活
十七世紀拜訪荷蘭人的客廳不需脫鞋,但要上樓時,就得脫鞋,因為當時的人仍視房屋下層為公共場所,而房屋上層則屬於私人空間
第四章 椅子的樂趣
為什麼某些民族會坐在椅子上呢?是因地面寒冷而出現的功能性設計嗎?但為何生活在寒帶的日本人不坐椅子而採蹲踞姿態呢?
第五章 裝飾與舒適
喬治亞式內裝飾的魅力之所以持續不減,因為它代表家居生活、優雅和舒適最成功的結合,舒適的雛型概念進入了歐洲人的意識
第六章 室內通風與照明
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對氣味的敏感度大幅提高,對烹調的油煙味極為恐懼,因此總是盡可能把廚房設在較遠的地方;而且也禁止客人在室內抽菸,所以要抽菸就得到屋外或廚房
第七章 家居環境科技化
十九世紀出現各種人力操作的家庭用具,例如縫紉機、打蛋器,還有洗衣機和洗碗機,外觀都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極為相像,只不過要用人力轉動
第八章 風格設計
安妮女王式的室內設計風格,和嚴謹考證的歷史性風格相比,有更大的自由運作空間;而它另一項優點,即房間可以依屋內進行的活動而設計,充滿了靈活性
第九章 極簡風格
有人玩笑地將極簡裝潢描述為「刻意炫耀的節約」,就像直接向製造商訂購沒有型號的豪華汽車,它代表一種精微的派頭主義
第十章 舒適的變革
舒適在人類歷史上不單出現了質變,也出現了量變,它已是一種大眾商品,一九二○年以後,舒適的家居生活不再是部份人士的特權了
推薦序 舒適是住宅的必要條件 漢寶德
前言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第一章 追求舒適
現代家居設計偏向思古情懷,這是一種時代錯亂?或對傳統的渴盼?還是我們對現代世界的不滿?還是,我們忽略了過去所極力追求的事物?
第二章 隱私的誕生
中世紀的住家,裡面經常擠滿了人。當時缺乏餐廳、酒吧和旅館,房屋就成了娛樂和買賣的公共場所,裡面除了家人外,還住滿了員工、僕役、學徒、友人……
第三章 家庭生活
十七世紀拜訪荷蘭人的客廳不需脫鞋,但要上樓時,就得脫鞋,因為當時的人仍視房屋下層為公共場所,而房屋上層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