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真命苦
管弦樂團的指揮,經常被視為是「身為一個男人,一生至少想試做一次看看的工作。」
的確,古典音樂的指揮,是在這世界上最後的合法仲裁者。他「看起來」就像是以一根小小的指揮棒,自由地隨意操弄將近一百位的演奏家。
的確,就算音樂會已經開始,管弦樂團還是必須動也不動地直到指揮上台。當指揮舉起指揮棒後,大家便整齊地發出聲音,最後,當樂曲「鏘」地一聲結束後,不知為何也只有一個人接受觀眾如雷的掌聲。光就這點看來,指揮的確是個相當偉大又神氣的工作。
但事實上,對於只看過音樂會演出的人來說,或許會認為管弦樂團的成員們,大家都願意順從指揮所說的每一句話,但實際上才不是這麼一回事呢!
管弦樂團演奏家們的個性就像樂器的種類一般,有著各式各樣的類型,包括完全不聽別人說話,只想惹人注意的人、個性退縮不前卻又喜歡挖苦別人的人,看似溫柔敦厚但實際上卻是個陰險的權謀者等等,有著各種不同典型。
而且,因為會一直更換不同的指揮家來完成音樂會,因此在暗地裡便會有「這傢伙沒有權威」、「沒有發現音樂上的錯誤」、「指揮錯了」,以及「並不賣座」等各種嚴苛的批評。從踏上指揮台的那一刻開始,「這個人到底適不適合當領袖呢?」的質疑眼神就像煙火般到處散落各處,實在是相當可怕。
所以,當歷史悠久的管弦樂團來了一位年輕的指揮,就算是說出了「那邊速度再加快一點」,或「氣勢再強一點」的要求,也會有「我們從以前就一直是這樣」或「沒有這樣的前例」等等,「標榜著過去的傳統,完全不打算改變」的情形。
而且,也有「在沈默之間被告知『算了,只要你就站在那邊不要礙事,我們可以按照以前那樣來演奏』;只要按照樂譜上寫的,配合管弦樂團的旋律來『起舞』就行了」這樣的事。
沒錯,「指揮家是全能的獨裁者」這件事,根本就是個幻想。事實上,它只是一個被夾在管弦樂團、作曲家和聽眾之間悲哀的中階主管。唉,男人真命苦啊。
而且,因為會一直更換不同的指揮家來完成音樂會,因此在暗地裡便會有「這傢伙沒有權威」、「沒有發現音樂上的錯誤」、「指揮錯了」,以及「並不賣座」等各種嚴苛的批評。從踏上指揮台的那一刻開始,「這個人到底適不適合當領袖呢?」的質疑眼神就像煙火般到處散落各處,實在是相當可怕。
所以,當歷史悠久的管弦樂團來了一位年輕的指揮,就算是說出了「那邊速度再加快一點」,或「氣勢再強一點」的要求,也會有「我們從以前就一直是這樣」或「沒有這樣的前例」等等,「標榜著過去的傳統,完全不打算改變」的情形。
而且,也有「在沈默之間被告知『算了,只要你就站在那邊不要礙事,我們可以按照以前那樣來演奏』;只要按照樂譜上寫的,配合管弦樂團的旋律來『起舞』就行了」這樣的事。
沒錯,「指揮家是全能的獨裁者」這件事,根本就是個幻想。事實上,它只是一個被夾在管弦樂團、作曲家和聽眾之間悲哀的中階主管。唉,男人真命苦啊。
鼓掌
這話只能在這裡說,在古典音樂會上的「鼓掌」是一種文化。如果只是鼓掌,那就只單單表示「結束了」,如果鼓掌之外再加上「Bravo !」的叫喊,那是強調聽者對音樂的欣賞。如果再加上起立鼓掌,那就是最高的讚美了。
相反的,如果對演奏並不滿意,一定要發出「Boo~」的聲音來喝倒彩。如果這樣還不夠,那就用腳踏出聲音來。這雖然有點低級,但以吹口哨來表達不滿是歐吉桑的行為。
另外,鼓掌也有許多技巧。一般來說,當節目單上的最後一首樂曲結束,演奏家退到舞台兩側之後,會用掌聲三度將他們再請回到舞台上。如果不想這麼做的話,當演奏家退到舞台兩側的瞬間,就可以停止鼓掌了。
另一方面,當在樂章中途或安靜的樂曲結束,大家都還沉浸在餘韻當中,那種相當殺風景的,獨自一人鼓掌的「偷跑動作」(flying)稱為「Ska」,相當惹人討厭。如果只是個失誤,那就會被嘲笑成是「flying man」(源自於荷蘭人=fluing Dutch),如果是故意的,便會被稱為FM(flying mania),並受到眾人歧視。
雖然如此,由於音樂會的成功與否,多半取決於「Bravo !」和「Boo∼」之間的平衡,所以在古典音樂界(特別是歌劇界)便會有「在自家人的音樂會上派出「bravo暗樁」,然後在對手的音樂會派出「boo暗樁」的傳統,這和在喪禮上請來「孝女白琴」應該算是屬於同一種文化。
最近在日本,在業界也開始做類似的生意,除了眾所皆知的NHK(日本拍手協會)和TBS(東京Bravo Service),相傳還有衛星放送BS(booing society)在暗中展開買賣。
順帶一提,對著男性演奏家大叫「Bravo !」,朝著女性演奏家喊出「brassière」(胸罩)實在是一種很惡劣的行為,所以請大家千萬不要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