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江明修
素直心
在資訊爆炸、出版事業蓬勃發展的跨世紀前夕的台灣,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著作,無論是學術的、還是實務的,都可說是汗牛充棟,看得令人眼花撩亂,也往往無從揀選。有關「領導」方面的書籍,亦復如是,所以當有幸先睹江口克彥先生所著的《主管的哲學》一書時,眼睛不禁為之一亮,翻閱之後也就無由自已地一口氣讀完,由此可見此書的深入淺出、清新易讀,也從而可略窺本書所一再強調之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素直」哲學。
貫穿全書的靈魂人物其實就是松下先生,本書作者親炙其旁、受其塾教達22年之久,心中、口中、行事及筆下,須臾不敢或忘者乃松下先生,令人強烈的感受到在作者「述而不作」當中,松下先生的領導哲學躍然而出,所以即使此書未必是「松下門派」的論語,然或謂之為儒學松下版的註解,卻也當之無愧,也不顯得誇張。
細讀全書最令人印象深刻者,乃處處洋溢著儒家人本精神,以及松下先生獨創的「素直」精神的表現,也能深切地體會到松下先生所深研的《大學》、《中庸》要義,如何為渠轉化為當代的管理心法。就全書所陳述的「贏得部屬信賴的20個要訣」而言,在學府或坊間所充斥的各種「領導藝術」著作中,並不乏類似論點和主張者,然而卻往往只徒具軀殼,而無靈魂,此乃禪語常云:「3歲小兒曉得,80老翁行不得」之理。關鍵在於說理之外,是否能在職場或在生活上實行踐履呢?更何況此書所引實例幾全為松下先生之言行實錄,不僅有其理亦有其行,非僅只是口舌膚淺之作,切不可因其形式淺顯,而忽略其內涵之深濬,尤其在論及人性及人際互動部分,更是直指人心呢。其實,就其全貌之主旨、精神而言,本書書名不僅可命之為《主管的哲學》,實亦可稱之為《發掘人才的哲學》或《人才學》。
在閱讀本書的同時,往往也會令人對松下幸之助先生一生之言行事功產生莫大的興趣,乃開始閱讀有關松下先生之相關論著,才發現當初對渠所具有一些印象,例如為「日本經營之神」、「PHP研究所」及「松下政經塾」創辦人,實太過於浮面。當深入瞭解「PHP研究所」的核心價值觀及「松下政經塾」的立塾精神後,愈發感受到其願景與視野之遠大,無怪乎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柯特(John Kotter)譽之為「20世最了不起的企業家」;而面對即將來臨的21世紀,成立了18年的「松下政經塾」也已發展成為銳不可當之勢,雖僅有的162位校友,卻已有46位擔任日本國會議員、地方議員及市長等職位,假以時日相信當能實現松下先生改造日本政治體質的理念和願景,對於充滿權謀、黑金、政商勾結和貪瀆的東方政治競技場而言,無異於滾滾濁流中注入一股源頭活水,令人感到振奮,可奉為典範加以效法。
江口克彥先生在本書中,不厭其煩地一直以松下先生為例,指出身為主管應如何樂於幫助部屬成長,如何終身學習,如何以謙遜、開放、聆聽、內省等精神,來贏得部屬的信賴,這些範例不僅可為政府、企業及非營利部門領導者引為借鏡,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渠所彰顯的「以人為重」的人道關懷精神,及不斷學習成長的努力,實深具啟示性;尤其所一再揭示的「素直的心」,令人聯想到「素直心是道場」之真義,這種如渠所形容的「下雨,打傘;雨停了,傘收起來」般純真自然、行雲流水的真心誠意,在人欲橫流、光怪陸離、價值觀流離失所的年代,「素直的心」即是清流、是天籟、是暮鼓、是晨鐘,也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真摯的反省心。本書所蘊涵的的領導理念、願景、要訣和故事,不僅對從事企業管理和企業再造工作者,極有助益,也可對有心推動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改造者,提供一有力的思考起點。(本文作者現任政大公共行政系所教授)
簡靜惠
江口克彥的經營美學
認識江口克彥先生在1987年的日本北海道PHP友會全國大會。之後,洪建全基金會與PHP研究所開始不間斷的交流合作,基金會支持成立素直友會,長續的以松下幸之助先生培養真誠純樸的素直心為唯一宗旨,來發展讀書會友會群。
我與江口克彥先生幾乎每年都會見面,每回的交談請益都讓我深受感動,心有所悟,而後下定決心繼續在文化事業的經營上努力,如今想來,江口克彥先生是否也是用意用心的激發我、鼓勵我,甚至栽培我吧!
記得那年(1990年)先夫敏隆剛走不到半年,心灰意懶之餘,江口克彥先生與山口徹先生特地由日本趕來看我,與我談未來,與我的同仁談工作。他說:「簡小姐,只要妳願意,想做任何事,PHP研究所都可以全力的支持妳。」
那一席話猶在耳側,事隔8年(1997年),我接任新職,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執行長,江口克彥先生與山口徹先生又來了,他們二位專程的由日本趕來為我祝賀,我安排他們與新單位同仁及主管們講話,留下深刻的印象。長期的、深度的關心與支持,不論人生的低潮或事業的高峰,都是如一的關照。我也就如江口先生與PHP研究所早期的規劃,把素直友會帶起來,自自然然,單純樸實的在台灣播下素直心與讀書學習的種子。
江口克彥先生跟隨松下幸之助先生22年,在松下先生過世(1989年)後的幾年,他每1、2年會寫一本書,都是與松下的言論、思想、成功有關。我曾問他:「為何不寫一些自己的想法的書?」我相信他一定有很多的體會。他說:「慢慢來,松下先生的智慧太深奧了,挖掘不完呢!」
這是真的,去年夏年(1997年),我曾到松下政經塾參觀訪問,看到大廳內的二個大字「大忍」,不免用自己意念來詮釋:「這些偉大的經營者所經歷的許多困難艱辛,非得大大的忍耐力才足以克服。」而今看到這本《主管的哲學》內,江口先生提到松下先生為了讓他體悟、學習及找尋資料周全的重要,連著三天問他:「誰是哈門康?」到第三天時,終於讓江口先生靈光乍現的自覺到:「原來他連著三天問同樣的問題,是因為我的說明不夠詳細呀!」(見本書P35)
松下幸之助身為最高主管,他可以忍,忍耐不去指責、要求,忍耐著不以自己的「知」去教訓部屬的「無知」,而是耐著性子去問、去聽、去感動對方、等著部屬的醒悟,而後產生共鳴、感動再實踐。
《主管的哲學》──江口克彥先生終於有一本不再以松下幸之助先生掛名的書了。但是書中的主角仍是松下先生與江口先生,以及一大群部屬們。江口先生現在是PHP研究所的副所長;京都座會的主持者,是很多人的上司、主管,以他曾做為一位偉人級(松下幸之助先生)的部屬的角度及現為主管,來寫主管的哲學是雙重的了解與體會。每一句松下先生曾經說過的話、做的事及行為,他都如數家珍,歷歷如繪,印證在自己的生活及工作上。以往的著作偏重在松下言論的整理及闡述,但是這本卻是有很多的實際踐行體驗,更有真實感。
江口先生承受松下先生的長期教誨,加上他個人的體驗,所謂的經營,不論是組織體、主管、部屬,他都以有形及無形的因素來詮釋。所謂有形因素指產品、技術、生產方法、數字、工場、組織、體制、職位、學識、能力……,無形的因素指使命感、思考模式、想法、感覺、個性與人的互動關聯……。無形的因素才是最重要關鍵。
江口克彥甚至說:「當一個部屬來告訴他在同仁中的種種情況時,『處不來的同仁』比『能力不好的同仁』更需要去面對。」他認為人際關係的圓融,也是種美學。而這些無形的因素,其實也是人的因素,一切回到人性的本然及深層去透剔了解,保持人際關係的良好,正是主管的首當要務。
這些原理、原則,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素直精神與老子哲學其實很相近。老子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爭,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對於人,不論是主管或部屬都不需去做價值判斷,而是回到人的本然面去看待,在《主管的哲學》書中提到:「人是人,猴子是猴子,魚是魚,各有不同,但各有價值。」人群中亦然,各人不同,經營者必須是聽眾人的聲音,回歸人與大自然的真理,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則,那麼必會讓部屬產生共鳴、感動而去實踐,那才是最大的價值。
近些日子,我的心情有些低沈,二位與我工作多年的同仁要離職,在挽留無效之後,開始調整工作,找尋新人。然在萬般忙碌之際,編輯玉娟卻拿著一疊厚厚的稿子給我,要我幫忙寫本書的推薦序。
我在忙亂之餘,利用週末好好的把稿子從頭看到尾,啊哈!終於找到了舒解之處,江口先生談到的「企業車站論」,讓我眼睛一亮,以往的「企業家庭論」主張,企業如同家庭,換句話說,公司就是家,可以慢慢的栽培員工,但是今後的公司,只是車站大樓而已。
有誰會下了車,還永遠留在車站裡不走呢?在車站待了一段時間後,必也會再搭電車往下一個目的前進……。(P198)
因此,當企業的主管或是車站的站長,就應將自己的想法、作事訣竅等等,毫不藏私的傳授,同時祝福要轉車的朋友。因此,我的同仁離職或退休,不也是如此嗎?
看到這兒時,整本書也接近了尾聲,再度證明松下的理論、江口克彥的主管哲學,還是管用的。(1998年8月寫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