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以及其衍生的現象與議題始終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科技發展和全球化的趨勢更讓運動與生活分不開。運動是社會學一個重要的領域和研究議題,透過社會學理論的觀點來分析,才能突顯其重要性。本書希望藉由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國內與國際的運動現象,因為理解運動社會學的整個體系,才能更清楚地掌握運動現象的脈絡。然而運動所衍生的現象與議題其實相當寬廣,本書討論的主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此點也反映出社會與運動的多元廣泛,希望本書能引發更多有志者投入運動這個重要的社會現象與議題。
本書共有十二章,從運動社會學的性質與源起開始探討,循序漸進介紹運動社會學的世界,主題包括運動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職業運動、運動與文化、社會化、社會階層、性別、偏差行為、政治、媒體、商業化及全球化的議題,並以相關的運動現象作為焦點話題和問題討論主軸,希望幫助讀者解惑,提供對運動現象分析和思索的方向。
作者簡介:
蘇維杉
章節試閱
Chapter 1 運動社會學的性質與起源
在現在的社會,很少有個人或團體能在日常生活中規避運動,無論是參與或是觀賞,運動的社會模式已然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緊密的連結,許多運動項目在現代社會已深印於大眾意識、文化和社會結構中,同時隨著媒體科技和大眾傳播工具的進步,幾乎沒有人在生活中能不接觸到運動,尤其像奧運、美國NBA職業籃球賽、世界盃足球賽等國際大型運動賽會,更是大眾矚目的焦點。然而儘管運動是人們非常熱衷的一項活動,但是在學術研究領域中,運動社會學的議題和運動現象的分析,相較於社會學的其他議題如:政治、經濟、種族、性別、教育、犯罪與偏差行為等等,顯然是被忽視了(Nixon & Frey, 1998/2000)。除此之外,運動社會學的研究也常常受到誤解,主要的原因是一般人習慣用常識來觀察和分析運動的社會現象,把運動社會學研究的詮釋和分析視為普通常識,卻忽略了運動社會學研究所需依據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因為運動社會學研究的理論構成,不僅僅是思辨,更是基於經驗資料的分析詮釋累積而成。由上述可以得知,運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來了解與分析運動現象的價值必然存在,因此本章將分別介紹運動社會學的定義與定位、運動社會學的重要性、運動社會學的發展過程、運動社會學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最後再探討運動社會學的研究趨勢。
第一節 運動社會學的定義與定位
運動社會學過去往往容易受到誤解,原因是一般人往往不了解社會學的內涵,更不了解運動社會學,不知道運動社會學有什麼用。此外,一般人習慣用常識來看運動的社會現象,天天都接觸運動、接觸社會,因此或許他會認為法律、醫學是一種專業,但談到社會學或是運動社會學,儘管沒受過專業訓練、不具備專業知識,也可講出一些道理來。因此我們要了解運動社會學的內涵,就必須先了解社會學,將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運用在運動社會現象的解讀,才能真正的認識運動社會學,以下分別介紹運動社會學的定義、運動社會學的定位以及運動與社會學的關聯。
一、運動社會學的定義
在探討運動社會學的定義前,必須先了解運動和社會學的定義,才能進一步理解運動社會學的意涵,首先何謂運動(sport)?廣義而言,運動代表的是一種大肌肉的身體活動,透過身體型態的表現,達到增進體能及身心健康的活動。根據國際聯合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下屬的國際運動與體育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CSPE)所發表的運動宣言,對運動有以下的解釋:「凡是具有遊戲特質而出自於與他人比賽或自我奮鬥形式之一切身體活動,稱為運動」(江良規,1968)。除此之外,從運動的語意來看,運動還具有下列幾項意涵:
1.具競爭性、有彼此相互較量的意思。
2.具消遣、解悶娛樂的意思。
3.本身具有遊戲的特質。
其次探討社會學的定義,何謂社會學(sociology)?社會學這一門學科是法國人孔德(Auguste Comte)在他1938年的《實證哲學講義(Course in Positive Philosophy)》中才出現,而社會學一詞是由拉丁文的“socius”和希臘文的“logos”組合而成(彭懷真,1995)。社會學源於19世紀初期,是由導向和懷疑作為出發點,而逐漸成為一門正式的學問,經過許多時代的演進與社會變遷而形成。雖然社會學是19世紀的產物,然而社會這個現象卻是有人類就有的,社會學是個廣大的領域,每個人類文明的情境幾乎都有其社會學的層面,如教育社會學、宗教社會學、休閒社會學、運動社會學。因此社會學是研究人類的社會行為、互動和組織的一門科學,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很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工具,讓我們理解那些限制了我們思考、感覺與行動的力量。因為在龐大而複雜的世界中,我們只不過是扮演一部分的角色,而這個世界卻有太多的人、符號、互動、文化和結構,社會學正可提供一個大而多元的領域,來分析人類文化、社會結構、社會互動與社會變遷等一切社會面向(Turner, 1993/1996)。根據上述說明可以得知凡是探討或研究有關於社會結構中,個體彼此間有相互關聯性及交互作用的科學,可以稱為社會學。
Chapter 1 運動社會學的性質與起源
在現在的社會,很少有個人或團體能在日常生活中規避運動,無論是參與或是觀賞,運動的社會模式已然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緊密的連結,許多運動項目在現代社會已深印於大眾意識、文化和社會結構中,同時隨著媒體科技和大眾傳播工具的進步,幾乎沒有人在生活中能不接觸到運動,尤其像奧運、美國NBA職業籃球賽、世界盃足球賽等國際大型運動賽會,更是大眾矚目的焦點。然而儘管運動是人們非常熱衷的一項活動,但是在學術研究領域中,運動社會學的議題和運動現象的分析,相較於社會學的其他議題如:政治...
目錄
Chapter 1 運動社會學的性質與起源
第一節 運動社會學的定義與定位
第二節 運動社會學的重要性
第三節 運動社會學的發展過程
第四節 運動社會學的研究內容
第五節 運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第六節 運動社會學的研究趨勢
Chapter 2 運動社會學的理論
第一節 社會學理論與運動的關聯
第二節 結構功能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三節 衝突理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四節 符號互動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五節 交換理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六節 社會學理論的運用
Chapter 3 運動與文化
第一節 文化的定義
第二節 文化的差異與功能
第三節 運動文化的定義與內涵
第四節 運動文化的結構與功能
第五節 運動文化的研究
Chapter 4 運動與社會化
第一節 社會化的定義與功能
第二節 社會化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運動與社會化的概念
第四節 進入運動的社會化
第五節 經由運動的社會化
Chapter 5 運動與社會階層
第一節 社會階層的定義與特質
第二節 社會階層模式的性質與困境
第三節 社會階層化與運動的關聯
第四節 運動與階層不平等
第五節 運動與階層化的研究趨勢
Chapter 6 運動與性別
第一節 性別角色的意涵
第二節 性別與運動的關聯
第三節 女性的運動參與模式與阻礙
第四節 女性主義與運動
第五節 女性在運動上的成就與發展
第六節 女性參與運動的未來發展
Chapter 7 運動與偏差行為
第一節 偏差行為的定義與理論解釋
第二節 偏差行為與運動偏差行為的起因
第三節 運動偏差行為的類型
第四節 偏差行為與運動偏差行為的影響
第五節 運動員偏差行為的因應之道
Chapter 8 職業運動
第一節 運動職業化的定義與條件
第二節 職業運動結構及產業特性
第三節 職業運動文化體系
第四節 國外職業運動發展
第五節 國內職業運動發展
第六節 國內職業運動發展趨勢與方向
Chapter 9 運動與政治
第一節 運動與政治的關聯
第二節 運動與政治認同
第三節 運動與外交
第四節 現代奧運與政治
第五節 運動與政治的未來發展趨勢
Chapter 10 運動與媒體
第一節 運動媒體的內涵與特性
第二節 媒體與運動關係的發展
第三節 媒體與運動的雙向關聯
第四節 運動的媒體化
第五節 媒體與運動全球化
Chapter 11 運動與商業化
第一節 商業化與運動商業化
第二節 運動商業化的特徵與基本條件
第三節 運動商業化的影響
第四節 運動商業化的議題與現象
Chapter 12 運動與全球化
第一節 全球化的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運動全球化的定義與內涵
第三節 運動全球化的理論與爭論
第四節 全球化對運動的影響
第五節 奧運與職業運動的全球化
Chapter 1 運動社會學的性質與起源
第一節 運動社會學的定義與定位
第二節 運動社會學的重要性
第三節 運動社會學的發展過程
第四節 運動社會學的研究內容
第五節 運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第六節 運動社會學的研究趨勢
Chapter 2 運動社會學的理論
第一節 社會學理論與運動的關聯
第二節 結構功能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三節 衝突理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四節 符號互動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五節 交換理論的意涵以及與運動的關聯
第六節 社會學理論的運用
Chapter 3 運動與文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