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孤獨」,會聯想到什麼?
大部份人所給的答案,都是消極、負面的。
一直以來,「人際關係」都被視為幸福的關鍵,彷彿有一段美好的人際關係,我們的人生就能臻於圓滿。英國心理學家約翰波爾比也說:「與他人的親密依戀關係,是人生賴以旋轉的軸」。
社會上普遍認為,一個喜歡獨處、不喜歡與人群接觸的人,八成有某種精神上的缺陷;一個極度內向的人,也比極度外向的人不正常。因此,如果身邊的人平時喜歡待在家裡,我們通常會鼓勵他們多出外參加社交活動;就連心理治療師,也毫無例外地不把獨處的能力列入評斷情感是否成熟的參考。
安東尼‧史脫爾教授對此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我們或許不該把人際關係理想化,人際關係也不應該是達成幸福的唯一途徑。事實上,「孤獨」,也就是獨處,也能為我們帶來人生的成就與幸福。
書中從專業角度來分析孤獨,以古今名人──或為作家,或為哲學家,或為音樂家,甚至宗教聖人──為例,說明孤獨並不像傳統觀念鼓吹的那麼消極有害,在許多狀況下,反而對人積極有益。
作者簡介:
安東尼‧史脫爾 (Anthony Storr,1920-2001)
出生於1920年,先後就讀於溫契斯特公學、基督學院、劍橋大學,和西敏醫學院。他在1944年取得醫師資格,隨即專攻精神醫學。其出版著作包括:《音樂與心靈》〔本書之中譯版已由知英文化出版〕、《人格的完整》、《人類的破壞性》、《容格》、《創作的原動力》、《精神治療的藝術》、《佛洛依德》、《邱吉爾的黑狗》及《孤獨》。此外,他也在《週日泰晤士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及《獨立報》等多家報刊發表評論和文章。
史脫爾醫師是「皇家醫師學會」、「皇家精神科醫師學會」及「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同時也是「牛津郡衛生局」的名譽精神科顧問醫師,以及牛津洛林學院的榮譽院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走過荒漠就是孤獨之旅,是為了尋找下一個綠洲。
───政治評論家暨新聞媒體工作者、作家 / 胡忠信
因為有「我」,必然孤獨!
非「我」就是「你」,非「你」非「我」,就是「他」,
「分別」也讓人孤獨。
為什麼「你」不了解「我」?
為什麼「他」不按「我」的意思做?
啊!「小我」總想擴張成「大我」,以為這樣就不孤獨了,可是,
為什麼「朕即天下」的皇帝依然孤獨?
閒不下來的人,與其說是從不「孤獨」,不如說是害怕「孤獨」。
因為不能接受「孤獨」,因而生起種種煩惱。
接受「孤獨」,就不感到孤獨,每個人本就獨一無二!
體認「孤獨」,才能面對自己,看到自我本來面目。
享受「孤獨」,就能趣入無「我」的零極限境界。
───音樂家 / 陳中申
媒體推薦:
交會時刻
智性靈光怦動 ……
精神分析的翻譯在台灣斷裂多年以來,出現了這本以英國客體關係理論探討創作心理的佳構,加上一流的譯筆,實在令人激賞。「孤獨」的正面意義是如何地存在、如何地發生,這對想維繫生活創造力的人而言,閱讀本書的過程就是自我的分析和治療。
-----------開卷1995年度十大好書〈講評〉 / 摘自中國時報
《孤獨》一書拯救了那些天生不擅於交際的人們,免除其因離群而失歸屬感的焦慮。
-----------伯明罕郵報
「孤獨」之於人類的正面作用遠超過一般人所能想像。本書對從事心理衛生及社會工作者、教師或為人父母者,以及想多了解自己的一般讀者都很有助益。
-----------國立台灣大學精神科 林信男教授
史脫爾是個超凡的精神科醫生,其筆下的孤獨世界氣象萬千,透過本書讀者將能真正體會到孤獨具有轉化生命的力量。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余德慧教授
讀者推薦
它討論向來被大眾忽視的人類需求:孤獨,或獨處的需要。若想了解這層需求,這本書非讀不可!
----------------讀者Stephen Pletko
我非常推薦史脫爾先生的這本『孤獨』,如果你享受經常獨處的人生,卻懷疑自己是否「正常」,或者你周遭的人老是念你花一堆時間獨處、沒有很多知心好友,看了這本書後,你都不必再擔心了。渴望獨處絕對是正常的,特別是有特殊才華促使你獨處時。
無論如何,能發現這本書真是太幸運了,我已經迫不及待要看第二遍。它實在彌足珍貴,從沒有任何一本書對我有這麼大的影響。真希望史脫爾先生還在世,我就可以感謝他寫了這樣一本好書。高度推薦!
----------------讀者Lee Tasey
由著名的英國精神病理學家安東尼‧史脫爾所寫的『孤獨』,是一本「讓你還原為自己」的書,它探討的是如何認識自己。市面上關於孤獨的好書很多,但這本書並不只寫孤獨,還有孤獨的價值。
孤獨並不是逃避人生,而是以新的視界重新進入人生的鑰匙。若你正開始追尋人生的意義,這本書絕對是你最好的選擇。
----------------美國讀者
作者把論點及人物傳記寫得像優美的散文詩,是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跟他的立論同樣重要。其風格及呈現步調是溫和且真誠的,他不像他的許多同袍,試圖以新時代大師之姿,販賣一種搖搖欲墜的假象,他想探索的是人類的奧妙,並邀我們與之同行。
----------------讀者jtw2
每次重讀,我都能發現讓我有所感悟的新想法,及需要劃重點的新段落。史脫爾醫師的散文言簡意賅,從不浪費一個字,不但輕鬆易讀,而且探討深刻,是本充滿智慧的書。希望它在一世紀或更久之後,也能持續刊行下去。
----------------讀者PVEW
史脫爾醫師的這本『孤獨』寫得非常好,就算心理學門外漢也看得懂,而且極有教育性。
----------------讀者Philippe Horak
名人推薦:走過荒漠就是孤獨之旅,是為了尋找下一個綠洲。
───政治評論家暨新聞媒體工作者、作家 / 胡忠信
因為有「我」,必然孤獨!
非「我」就是「你」,非「你」非「我」,就是「他」,
「分別」也讓人孤獨。
為什麼「你」不了解「我」?
為什麼「他」不按「我」的意思做?
啊!「小我」總想擴張成「大我」,以為這樣就不孤獨了,可是,
為什麼「朕即天下」的皇帝依然孤獨?
閒不下來的人,與其說是從不「孤獨」,不如說是害怕「孤獨」。
因為不能接受「孤獨」,因而生起種種煩惱。
接受「孤獨...
推薦序
「孤獨」的推薦序
孤獨世界氣象萬千
余德慧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一般人寂寞孤單,常是因為心靈空虛,而不是孤獨。只有當伊人已逝、親友已杳、愛犬走失,曾經在內心衝激著滿足的感情突然被抽瀉而光,那份心傷才是孤獨。反之,若伊人安然、親友仍在,愛犬依舊蜷伏腳邊安眠,便是一人在孤燈下埋首工作,也能感到幸福圓滿。
史托爾是個超凡的精神科醫師,他看透心理治療理論的諸多問題,反對電視、廣播動輒將孤獨與憂鬱症綁在一起。這是對孤獨的污名化,也是一般不細察的心理工作者常犯的毛病。事實上,孤獨往往是心靈進化的根基。例如災難之後,喪失配偶的男女在悲痛之餘,會開始對亡夫或亡妻說話,甚至寫信或日記,這些哀痛的書信反而能使喪偶者不自覺地走上自我療癒的過程。
史托爾指出,孤獨是個讓人富有想像力的時刻,因此人真正害怕的並非孤獨本身,而是對處境的「想像」,例如覺得自己被孤立,或處於險境卻求無奧援等。同樣地,喪親喪偶之痛會構成「自我」被撕裂、在空茫之境晃蕩的感覺,同屬於「安全的殘破」所併發的想像,而一般的安全性想像可培育成熟的獨處能力。英國名精神學家溫尼考克特別強調「有母相伴的嬰兒獨處」之重要性,即「孟母紡織,孟子於旁嬉戲」之境界。許多父母師長喜歡對獨自玩樂的小孩橫加干涉,可說是不智之舉。過度被干預的孩子容易「假裝順從」,長大後就會出現「虛偽」習性,在人前人後有不一致的現象。
傑出文學家與藝術家,由於其本身的創作性格,容易罹患憂鬱症。但科學研究往往將他們長期的孤獨創作與憂鬱症相連結,予人互為因果的印象,這其實是種誤導。史脫爾力排眾議,提出一個嶄新的論點:創作其實是種自我療癒之乘具;一個憂鬱患者沈潛於深度心靈空間,藉創作讓想像飛翔,反而可以使精神進入一種不分實虛的寬容世界。此種高見令人佩服。可嘆的是,這樣的深度心靈,卻常被過度解讀為精神症的前兆,此種誤解迄今未消。
撇開孤獨被病理化的問題不談,在此要進一步指陳,孤獨是一種自我深納的狀態,並不等於寂寞。世人往往將兩者相提並論,其實也是誤解。寂寞來自一種熱鬧的冷卻,就如習慣家裡熱鬧的老媽突然在兒女出外之後感受到的冷清,這是與依附息息相關的一面。但孤獨並不是依附關係的副產品,它本身有其自主性,就如深夜埋首燈下的作家、徹夜未歸的實驗室學者、思考數學問題的教授等,他們不但有著強大的自主性,而且在他們的現實之外還開啟了一個非現實的空間,所有思慮、想像、樂趣都在那非現實的空間粉墨登場,反將現實空間擺著不動。表面上孤獨冷清,內心卻熱鬧異常。
這是自我充實式的孤獨,是一種強大的自我開發能力。一般人放假期間不知該做些什麼,只好看電視打發時間,以為是休閒,其實卻是心靈被淘空的警訊。反之,自主性的孤獨往往是個人生涯的骨幹支柱。我曾看過一個農夫,一有空閒就拿木條編東西,也看過一個中學老師,閒來無事便寫些文章。雖然他們不是名家,但見到他們毫不費力地專注一件事,在心湖清閒地滑動船槳,悠遊於自己的天地裡,便深覺此乃無上之幸福。我同樣看過為寫論文而痛苦萬分的學者,被人逼稿而踞案苦思的作家,一旦解放,就要到處與人聊天、旅遊或聚會。很顯然,社會的樂趣可以使人的自主性降低,這些人表面上盤據高位,卻如吸鴉片般不斷要求社會供輸刺激,這才是真正的精神貧乏之病。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孤獨的品質正等於個人的天才性。比如一個不自覺陷入寫作孤獨裡的人,就注定了他作家的天才性。這裡所謂「天才性」指的是能不費力沉浸於某事的能力傾向,它與外在壓力所逼出來的作為並不相同。如果一個人的天才性是處理事情,你會看到他在處事方面十分熱心,可以花數小時來談一件事;政治家的天才性是握不完的手,臉部自然擺出悅眾的笑容。若只是為了應付選民,很快就會出現老臉、臭臉。此外,天才性不盡然表現於外在成就,兩者就如基因的顯性與隱性。大部分情況是外顯的表象偷渡其隱性的天才,故一個出家人可能喜歡寫詩歌而成詩僧,一個教授可能善於木工而成其重要的休閒。
換言之,孤獨是我們的內在深度使然。無法忍受孤獨的人可能缺乏私密的非現實空間,以致過度沉溺於現實。如果人的內在空間被打開,孤獨不但成為必要,更可能在這時刻才有非常充實的生命。作家卡夫卡即是一例,他的現實充滿了父親粗暴、對愛情的怯弱、對時局的不滿以及對自我無能的惱恨。某個深夜,他突然進入一個別人無法涉足的文學天地,領會到那非現實空間的甜美深刻,才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處所。
若把孤獨—內在深度—天才性相連,可以隱約看見一種生命塑形,我們一生中最核心的事物就是透過此三者合作完成的,無論成敗都與之息息相關。例如不成熟的孤獨者(不喜歡孤獨,獨處時會出現恐慌、焦慮的心情)很少有系統地經營內心深度,他們的內心就像被盜採者摧殘過的現場,東一個坑,西一個洞,無法連成平穩的盤底,其天才性偏向零散,所導向的人生便宛如被懸吊著一般,高不成、低不就。而成熟的孤獨者(自主性高,獨處時更專注某事)常於孤獨之際自我飛翔,在非現實空間孕育支撐的力量,因此他們的內在底盤沈穩開闊,無論從事何事都能顧慮周詳,其天才性便如自然花開,渾然天成。
奉勸本書的讀者盡可能把焦點放在成熟的孤獨案例,不必太在意精神醫學對不成熟孤獨所引發的躁鬱症、憂鬱症或神經症的解讀,才能在閱讀本書時獲得最大效益。畢竟孤獨的內涵氣象萬千,豈是醫療可以說盡的?
「孤獨」的推薦序
孤獨世界氣象萬千
余德慧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一般人寂寞孤單,常是因為心靈空虛,而不是孤獨。只有當伊人已逝、親友已杳、愛犬走失,曾經在內心衝激著滿足的感情突然被抽瀉而光,那份心傷才是孤獨。反之,若伊人安然、親友仍在,愛犬依舊蜷伏腳邊安眠,便是一人在孤燈下埋首工作,也能感到幸福圓滿。
史托爾是個超凡的精神科醫師,他看透心理治療理論的諸多問題,反對電視、廣播動輒將孤獨與憂鬱症綁在一起。這是對孤獨的污名化,也是一般不細察的心理工作者常犯的毛病。事實上,孤獨往往是心靈進化的根基。...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