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請愛我」專欄
冷漠的社會裡,雖世態人情偶見發霉,但又同時流動著微弱的光……
最幸福的一句話 文◎鄭如晴
前幾天收到一篇網路文章,說某電視台辦了一個小型活動,徵求最令女人感到幸福的一句話。應徵的話語如雪片飛來,最終摘冠的是這一句「你躺著,我起來。」
原來,這句話背後有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一對白手起家的男女,男人為了養家,在外努力辛勤工作奔波;女人為了剛生下的多病孩子,產後未加休息,就扛起育兒持家的重任。晚上,累了一天的男人,回到家門前,一定先理理蓬亂的頭髮,然後精神抖擻去按門鈴。女人聽到熟悉的腳步聲,也總是整理疲憊的儀容展開笑靨,到門口迎接男人。
她發現男人的祕密,更加心疼男人,夜裡孩子哭鬧時,不管怎麼累,她立刻起身,怕吵到男人。男人也發現了女人的祕密,他更加細心的呵護女人。只要孩子一有動靜,他立刻睜開眼,輕按著女人說:「你躺著,我起來。」因為孩子有病愛哭鬧,每晚男人都要重複那句話好多次。
活動當天,主持人講完這個故事,只見一個白髮蒼蒼的女人,牽著一個同樣滿頭銀絲的男人出現在觀眾面前。老婆婆已經熱淚盈眶,她指著老伴說,故事裡的男人是他,女人是我。我們結婚幾十年,至今想起他這句話,我心裡還是暖烘烘的。
聽完老伴的話,老先生張開無牙的嘴笑了,現場許多觀眾卻哭了。
故事結束,卻獨不見那個終日生病,讓他們沒日沒夜、苦心照料的孩子。
確實這篇故事撫慰許多女人心,但同時可能也讓許多身為女人的母親失落。
我們很容易被白髮夫妻的鰈鶼情深感動,因為這種感情是經由患難、相互扶持得來的。一般人對「後天」磨出的感情備覺珍惜;但對「天生」獨得的親情反而漠視,因為「不磨」即出。
這類愛情故事、情義篇章被到處傳頌。多數人羨慕詩經中「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也常為動物對人的忠心不二而流淚。
我們都希望在感情上,抓住一點古老的溫情與感性,證明自己內心深處仍存在的那分純真。因此,人間各種至情至性的文章,在這個處於後設拼貼的時空中,到處被轉載流傳。也讓人感受到,冷漠的社會裡,雖世態人情偶見發霉,但又同時流動著微弱的光。
這些被標舉來代表人性溫暖的篇章,偏偏甚少有子女對父母關愛與感恩的記述,與其說反映了子女對父母的忽視,毋寧更反映了社會視父母對子女的付出為理所當然。好像父母天生就是大樹,禁得起生活的任何風霜磨難;父母本該堅強,受得起孩子的任何的考驗與忤逆。
科技越發達,親子意識與雙方對待關係上的艱難越顯見,印證了我們舊有的親子意識,已無法應付這世代的要求。
當然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但正常而言,無不是的父母居多。
當自己做了母親,或當很多父母親的顧問後,才深深體會到「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背後的淒涼與無奈。
前陣子個人出了一本新書,內容大致敘述融洽的親子關係。但有些年輕朋友因此加以比較,自覺父母迂闊、難以溝通。我驚訝的以為「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因此深覺有必要記天下父母心之可憐可憫。
有次朋友聚會,坐在一旁的一個單親父親,鬱鬱寡歡的表示,他竭盡所能送高中畢業的女兒出國讀書,跟著女兒去學校報到,替女兒去宿舍打點一切,直到住的用的一切都沒問題,才放心離開。臨走前,他對著正在打電腦的女兒說:「我要走了!」女兒頭也不回,淡淡的說:「好!」他沒有立刻離開,等了好一會兒,女兒沒有任何反應,他只好尷尬提起行李的走了。坐公車去機場的路上,他心中有些難過,其實他很希望女兒送他到宿舍門口,但父親的尊嚴,讓他什麼話都沒說。
言畢,他神情落寞的問,為什麼孩子對他一點依戀都沒有?
另一個讓人心有戚戚焉的母親,是位十足捍衛女性主權的女性主義者。但面對兒子,她依然束手無策。前陣子為了改變親子關係,暗中請來風水師,將宅第大門來個乾坤大轉向,目的讓居住在外的兒子願意回家,但大多時候兒子不喜歡回來。
她不知道兒子在想什麼,很希望兒子能開口和她聊天。但每次碰面,問兒子最近在做什麼,兒子總面無表情的回說沒什麼。最後忍不住哀怨,乞求兒子說些近況,兒子仍舊簡潔的說:就這樣啊!
老實說,就上面那些例子,與其說父母關心孩子,不如說父母終究面對的是自己親情的徒勞,和被拒後的迷茫與錯愕。
父母到底哪裡不好?恐怕是勞心勞力一輩子的父母,心中最大的惑憾!
做父母的只不過希望孩子能眷顧他們一下,那怕一下下也好!
聽聞太多父母卑微的心聲後,不禁想為他們大聲請命:「孩子!請愛我吧!」
這樣熱切的呼喚,多少年來折磨著父母,成為父母心中不斷的渴求!坦白說,父母沒有變得憤世嫉俗或修成苦行者面目,算是大幸!
素來作家擅於創造泯滅生死、超越時空的愛情故事;媒體喜歡報導誇大的愛情力量。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的電視台,也可以同樣為父母徵求「最幸福的一句話」,天下的兒女,我們到底會給父母什麼樣的故事?給父母一句什麼最幸福的話?
父母不需要兒女太多的犧牲,只要一點點心意;父母也不需要兒女累積太多的「祕密」,他們早搶告在先,宣傳這些被誇大的「好意」。現代的父母,也甚少要求什麼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頂多是要點親情心靈上的撫慰而已。
如果,我們自認為對人類有很多的愛,對人性有許多的寬容,那麼首先就給我們的父母一點點的愛吧!
鄭如晴著有長篇小說《沸點》(第二屆皇冠大眾小說推薦入圍作品,《中國時報》連載)、《生死十二天》〈《中國時報《連載》,曾獲第一屆「好書大家讀」推薦獎、1999年中國文藝協會小說創作獎、2002年文建會台灣文學獎、2002年第十屆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2005年中國文藝協會「藝文報導獎」。2009年甫出版《跟女兒談戀愛》,細談與明星女兒張鈞甯的互動。
由於本土票房普遍不足以支持影片成本回收,如何講述一個放諸四海皆能感動人心的故事、並且將電影效益延伸至海外市場,倒也成了新興電影人最重要的一項課題……
保住面子的二○○九臺灣國片 文◎Rednah(電影從業人員)
拜電影《海角七號》掀起的熱潮所賜,二○○九年臺灣國片獲得了相較過往更為廣大的注目,電影工作者在此氛圍下更是卯足全力,在包裝以及行銷手法都顯得更加活潑,希冀再次將國片推上高峰。不過數字會說話,截至八月底為止,國片在北市首輪戲院的票房總額中僅佔百分之一點八,略勝二○○六年的百分之一點六二(○八年靠著《海角七號》而躍升百分之十二點○九;○七年則因《色‧戒》而有百分之七點三八)。說穿了,二○○九年臺灣國片在「後海角時代」的樂觀氣氛下,票房並未有太過顯著的進步,唯一有進展的,倒是個別影片能見度的提升。
二○○九年國片能見度大增,除了媒體的推波助瀾,最重要即為映演廳數的大幅增加,因為這讓國片最起碼有著戲院的預告片廣告。雖然新聞局早在二○○四年提出拯救國片的「電影政策與願景」白皮書後,就將映演國片的院線納入輔導金的補貼範圍,但一直要到去年《海角七號》讓各家賺足了荷包,戲院業者以及排片人 對映演國片一事,才轉為更積極正面的態度。在「海角熱潮」之前,一部全由臺灣本土出資製作的國片,想比照美商的大規模發行無疑是癡人說夢(雖有但仍為少數),但在《海角七號》、《囧男孩》與《一八九五》相繼創下票房佳績後,全國聯映已不再是天方夜譚,像《尋情歷險記》這類過去視為小眾的紀錄片題材,也罕見地獲得美商大力支持二度上映,以往遍尋不著門路的悲情不再復見。
隨著影片發行規模的提升,今年國片在包裝與行銷宣傳也展現出煥然一新的氣象,像是明年才要發行的《艋舺》,未開拍即透過新聞媒體的報導引起注目;《一頁臺北》更邀請到德國新電影的名將文溫德斯來臺造勢。在影片上映前的宣傳,諸如部落格、PTT或是校園拜票幾乎成了不可忽略的重點,蔡明亮、張作驥、戴立忍與鄭有傑等明星級導演,更搭上了近來話題正熱的噗浪列車,直接與影迷對談創作理念。另外由新聞局舉辦一系列的「臺片發春」、「臺片高潮」等活動,給了勢單力薄的國片生力軍有了曝光機會;而游惠貞策劃的臺北電影節雖然近年飽受批評,但臺北電影獎在她的主導之下,儼然已成為國片能否脫穎而出的最重要指標,蔚為各家宣傳的兵家必爭之地。
除了映演與行銷,臺灣國片在今年(或說近兩年)最為顯著的改變,即是由新電影一脈相承下來的「導演制」,逐漸由預算與拍片時程管控更為嚴謹的「製片制」取代。相較於過往臺灣導演多著重在影片的藝術性與歷史定位,「製片制」的公司因需評估市場並且尋找投資,連帶對影片的主導權有著更大的掌控力,這相對也讓一干新生代導演有了冒出頭的機會,因為懷抱電影夢的新人不僅充滿活力,最重要的是更為聽話。囿於製片公司需考量成本回收,國片因此也產生向商業傾斜的姿態,除了張作驥 《爸,你好嗎?》、戴立忍《不能沒有你》與李奇《歧路天堂》等由導演身兼製片,以及因蔡明亮個人標誌而自始自終都被以藝術電影角度看待的《臉》,扣除幾部同樣屬於勵志題材的紀錄片後,其餘作品皆致力於瞄準國片市場的商業觀眾。
然而,除《絕命派對》與《白銀帝國》標榜明確的好萊塢類型電影路線,今年國片題材不脫成長與愛情故事。往好處想,這些電影都意識到國片新興青少年觀眾的重要,說難聽點則仍在走一窩蜂的跟拍路線,指責它們照抄《海角七號》模式或許有些言重,因為電影的籌畫與攝製非一蹴可及,然而缺乏新穎題材的窘境,對極力由谷底爬起的臺灣電影來說仍是一項警訊。值得一提的是至截稿為止,鄭芬芬執導的電影《聽說》在北市票房已超越《白銀帝國》,榮登目前國片的賣座冠軍,彭于晏與陳意涵兩位明星的號召力當然功不可沒,但電影順勢搭上聽奧列車、又以活潑節奏廣獲好評,證明國片並非沒有市場,只是在觀眾口味的拿捏上須要更加細膩。
相對於《聽說》為臺北聽奧的宣傳,位處南端的高雄今年也可說是大放異彩,除了延續去年頗受好評的國片半價補貼優惠,由「高雄市電影事務委員會」資助或輔導拍攝的電影在質與量雙方面也都有顯著提升,《不能沒有你》更因此風光獲金馬獎八項入圍,成了純本土片的最大贏家。「在地化」也是今年國片一項明顯趨勢,自《海角七號》成功行銷墾丁,各縣市政府紛紛推出拍片獎勵金,希冀能透過影片創造觀光熱潮,加上以影展得獎的目標由本土票房考量取代,許多作品不約而同安插了更為貼近臺灣本土的在地化趣味。只是這些地方特色,大多淪為背景抑或臺詞上的點綴,對影片整體成績反而未見提升,由於本土票房普遍不足以支持影片成本回收,如何講述一個放諸四海皆能感動人心的故事、並且將電影效益延伸至海外市場,倒也成了新興電影人最重要的一項課題。
今年另一項引起關注的話題,即是由《渺渺》以及《淚王子》引發的國片輔導金爭議,這兩件事表面上觸及了兩岸的政治敏感,實則不脫新聞局一直以來對輔導金政策的搖擺不定。由過去獎勵影展得獎一直到近年致力於發展電影工業規模,臺灣國片資金最重要來源的輔導金,一直以來最根本理念根基於「拓展國家能見度」的政治動機,然而在跨國合作躋身主流、並且成為商業回收的重要模式後,不合時宜的法條便顯得相對迂腐;再者,輔導金在定位上,究竟是屬於致力藝術保存的文化補貼,抑或扶植商業體制的優惠獎勵,目前仍舊爭論不休。雖說過往20年來,這樣的搖擺仍造就出臺灣電影接連的揚名國際,但說來終究僅是零星火花,想要點亮一片繁星,政策仍有改進的空間。
總的來說,臺灣國片今年可說保住面子,票房或影片品質等裡子仍舊有待提升,而政府輔導國片的措施雖略見成效,卻仍顯跟不上業界腳步。隨著魏德聖備受期待的《賽德克‧巴萊》、以及匯集一干年輕偶像的《艋舺》等強片陸續開拍,明年的臺灣電影想必又是充滿話題,是否會開創另一波後新電影的高潮不得而知,因為臺灣電影產業本就充滿變幻莫測的特性,誰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海角七號》。重要的是國片想起飛,觀眾的支持絕對不可或缺!
《幼獅文藝》於1954年創刊,堪稱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雜誌,是一份專為青年學子量身訂做的文學藝術入門雜誌,亦為青年朋友通往作家的一把梯子。早慧的文學心靈,可藉由閱讀《幼獅文藝》探索人生板塊;適齡、適性的閱讀,更有助於人生經緯度的定位。曾榮獲文建會「優良文學雜誌」評鑑、及雜誌出版金鼎獎肯定。
《幼獅文藝》的刊物特色,適讀年齡:高中以上。1.文學:名家及青年寫手的文學創作,冷僻或喧嘩的文藝觀察。2.時尚:五光十色的、話題的、實用的。3.觀瞻:預見明日成為各界高手的搶先報導。4.培育青年作家的搖籃:國內目前唯一有能力、且願意關注青年文學發展的文學雜誌;長期以培養優秀青年作家為服務宗旨,幫助讀者擁有敏銳的思考及文字創作力。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新生
九月入學時,我們稱剛報到的學生做「新生」,無論是高中或大學,校園剎那間多了股鮮活。一張張新面孔走過穿堂、操場、學生活動中心、社團、教室跟寢室,那像一條發源自高山的河流,嘩啦啦地刷動我們所聆聽、所看見的時空。這是新生的名詞,新生的動詞就在甦醒的生命,當它們具備充分的能量,自能在有所領悟跟感動時,大聲揚起。
本期編輯室報告篇名〈新生〉自也包含上述兩種涵義了。本年新專欄加入賴鈺婷、陳玠安、許禕芳、陳宛萱、侯紀萍等五位YOUTH SHOW園區作者。去年七月,YOUTH SHOW製作滿一百站專題,製表統計在該園區刊登過作品的作者,小結這個園區的成果。當初的學生,已有多位成為知名作家,實感欣慰。因而遴選園區作者群,共同執筆「花樣年華」。YOUTH SHOW後期刊登者,目前多數在學中,因而被邀請撰稿者,多屬早期YOUTH SHOW成員,因而能呈現各自不同的生活色澤,如賴鈺婷擔任教師,撰寫小鎮風光;陳玠安曾開書店並熱愛音樂,許禕芳就讀劍橋,陳宛萱遠嫁荷蘭,都帶來不同的視野;侯紀萍則為多元寫手,主題掌握獨特。鄭如晴「孩子請愛我」,書寫兩代的教養、教育,羅位育生動紀錄跟學生互動,都以年輕朋友為書寫主軸,置入「花樣年華」自也貼切。
「描繪○九年 展望一○年」為本刊大規模製作,鎖定文學、出版、消費、政治、教育、電影、財經等多個方向,一窺去年的發展,也寄厚望給今年,上篇刊登宇文正、葉幗英、彭蕙仙、Rednah等四篇觀察。二○一○年,第十八屆臺北國際書展,擴大邀請外國作家參加書展活動,顏艾琳採訪郭小橹、丁文玲紀錄劉震雷、陳希林縱覽菲利普‧克婁代作品,顏擇雅側寫哈金,運用各種形式表現作家特色。另增漫畫新專欄,由張清龍撰稿,電影、音樂、漫畫串聯,更形豐富。YOUTH SHOW第一一○站,刊登臺灣師範大學梁凱涵新詩,李進文評。其他精采專欄,將在二月以後陸續刊登。
如同節氣一般,每一個月,也都有各自的姿態,元月則是屬於新鮮、好奇跟窺探,甚至帶著些雄心壯志,因為,這正是我們跨進二○一○年的第一步。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新生
九月入學時,我們稱剛報到的學生做「新生」,無論是高中或大學,校園剎那間多了股鮮活。一張張新面孔走過穿堂、操場、學生活動中心、社團、教室跟寢室,那像一條發源自高山的河流,嘩啦啦地刷動我們所聆聽、所看見的時空。這是新生的名詞,新生的動詞就在甦醒的生命,當它們具備充分的能量,自能在有所領悟跟感動時,大聲揚起。
本期編輯室報告篇名〈新生〉自也包含上述兩種涵義了。本年新專欄加入賴鈺婷、陳玠安、許禕芳、陳宛萱、侯紀萍等五位YOUTH SHOW園區作者。去年七月,YOUTH SHOW製作滿一百站專題...
目錄
《學習專區》
【國文學測高分有約】
文句的魔術方塊──排序題的因應及解題之道(1):古文、韻文類 文│林繼生
【社會科學測面面觀】
中國歷史──清末外力衝擊的風雨飄搖 文│陳啟鵬
【學測作文輕鬆學】
考試作文輕鬆學──「戲」說題型 文│高詩佳
【各就各位】
好久不見 文│羅位育
【找一首詩】
未完成的情詩──讀陳義芝〈手稿〉 文│吳岱穎
《說藝空間》
【京都的石頭】
秋日風物詩 文│王盛弘
【非常異數的人】
張文文:找對方法玩藝術 文│林玉
【電影上檔】
霓虹心,閃爍閃爍 文│劉煦南
【電癮出軌】
婚姻與外遇:永不嫌煩的老調重彈 文│塗翔文
【詩的群象】
十二月:顏艾琳、孫梓評
【特輯 印度象?中國龍】
不遠的遠方──二○○九印度紀行 文│楊美紅
浙南散行──日蝕、古村落、廊橋遺夢 文│房慧真
【小說】
西門溝舊影像 文│吳敏顯
水泥釘 文│陳韋任
【詩】
二○一○全新專欄
【孩子 請愛我】
最幸福的一句話 ◎鄭如晴
【臺灣鎮鎮走】
買一只茶籠仔,在汶水 ◎賴鈺婷
【光的橫陳】
我的小週末,我的搖滾夜 ◎陳玠安
【微風劍橋】
撐船康河 ◎許禕芳
【說說荷蘭話】
Dat moet je zelf weten!(你自己做決定吧!) ◎陳宛萱
【牙床唱歌】
小黃瓜變奏曲 ◎侯紀萍
【漫話一整年】
我家也有蠟筆小新! ◎張清龍
《學習專區》
【國文學測高分有約】
文句的魔術方塊──排序提的因應及解題之道(2):白話文 ◎林繼生
【社會科學測面面觀】
中國歷史──民國以來的政局與發展 ◎陳啟鵬
【學測作文輕鬆學】
讀寫結合的賞析式題型 ◎高詩佳
【找一首詩】
比所有的事物更遙遠??讀商禽〈遙遠的催眠〉 ◎凌性傑
《專題》
【描繪09,展望10(上)】
懷舊的年代──二○○九文學觀察 ◎宇文正
大陸回歸中國經典,臺灣翻譯書至上 ◎葉幗英
大幻滅與大覺醒 ◎彭蕙仙
保住面子的二○○九臺灣國片 ◎Rednah
【書展】
三問 郭小櫓 ◎顏艾琳
劉震雲鍾情小人物 ◎丁文玲
菲立普?克婁代:文字與影像的冬季魔術師 ◎陳希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關於哈金及其新作《落地》 ◎葉美瑤
《說藝空間》
【電癮出軌】
寶萊塢歌舞片:魅力不輸好萊塢 ◎塗翔文
【作家明信片】
立方、鵝湖、牧場、昆陽 ◎嚴忠政
【詩】
無關緊要的事 ◎吳佳穎
鼻 我們的優美呢 如今淪落何方──駱以軍〈各各他情婦我的叛徒〉 ◎黃羊川
【散文】
黑肺 ◎江愉
好多年前的村莊 ◎何薇
質數 文◎徐孟芳
【YOUTH SHOW】第一一○站
初夏梅雨生活組曲 ◎梁凱涵(臺灣師範大學)
其他精采內容
【各就各位】
【輕鬆讀】
【電影迷熱門】
【音樂爆】
【一種閱趣】
【一日工作誌】
《學習專區》
【國文學測高分有約】
文句的魔術方塊──排序題的因應及解題之道(1):古文、韻文類 文│林繼生
【社會科學測面面觀】
中國歷史──清末外力衝擊的風雨飄搖 文│陳啟鵬
【學測作文輕鬆學】
考試作文輕鬆學──「戲」說題型 文│高詩佳
【各就各位】
好久不見 文│羅位育
【找一首詩】
未完成的情詩──讀陳義芝〈手稿〉 文│吳岱穎
《說藝空間》
【京都的石頭】
秋日風物詩 文│王盛弘
【非常異數的人】
張文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