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代人來說,發生於二十世紀中葉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絕對是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而在這場事件中,儘管出現了邱吉爾、戴高樂及史達林等堅毅果決的領導者,但是最讓世人好奇、震撼及難解的,還是莫過於希特勒這個人。
希特勒所達成的功業、成就、破壞及罪行,都是如此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在短短幾年內,從沒沒無聞的窩囊廢變成了天才橫溢的行家,帶領德國從戰敗後的衰頹深淵一躍而成世界強權,幾乎主宰整個歐洲大陸;接著又以頑固不合邏輯的執著,不顧可能導致戰場上的失敗,堅持做出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罪行。總之,對世人來說,希特勒就代表一個謎。
之後不斷有歷史學家、心理學家等眾多學者將希特勒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能找出解釋其魅力的來源、其思想的邏輯、其決策的準則。而在多不勝數的各種希特勒著作中,哈夫納這本書一出版後,就受到各國研究者和讀者的重視。直到現在,仍被公認是最具價值,最能清楚還原希特勒本來面目的著作。本書沒有長篇大論,也不會賣弄學問,把焦點集中於對事件本身的描述,於是在一個雜亂無章的叢林中,為我們對希特勒的認知另闢蹊徑;書中內容前後一貫,於理智中充滿激情、在說服力十足的論述後面悶燒著怒火。書評界一致認為,沒有人能夠像哈夫納那樣技巧精湛,把雜亂無章的史料去蕪存菁,以所獲致的結論激發出讀者的想像能力。
作者簡介: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法學博士,一九0七年出生於柏林市,一九三八年移居英國,於《觀察家報》擔任記者。一九五四年返回德國後,曾先後為《世界報》及《明星週刊》撰寫專欄,成為德國最著名政論家之一。哈夫納著有一系列以歷史為主題的暢銷書,其中包括《溫斯頓.邱吉爾》(一九六七)、《不含傳說的普魯士》(一九七九)、《歷史變奏曲》(一九八五)、《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一九八七)等。其遺作《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 1914-1933 回憶錄》(二000)更在德國造成迄今未衰的「哈夫納熱」。
譯者簡介:
周全
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ö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旅居歐美二十年,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羅斯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及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為自由業者,從事撰著及歷史書籍翻譯。譯作有《白玫瑰 一九四三》、《德藝百年特展》及《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譯者在俄羅斯的工作成果,曾於西元二000年起由Discovery頻道「科學新疆界--俄國裡海水怪」節目,在全球重複播出。
章節試閱
特別收錄
陰魂不散的希特勒
希特勒已死了六十四年,但陰魂不散,有關他的一些小道消息仍不時傳出,活像個新聞焦點人物。
一個美國研究員最近說,現存放在莫斯科國家檔案館的希特勒頭顱,不是希特勒的,而是屬於一位年輕女性;於是,希特勒當年沒死而可能逃亡的傳說,又被炒熱。然而,存放於莫斯科特務機構檔案館的希特勒下顎骨,卻又證實是希特勒的。關於希特勒之死,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希特勒和女友愛娃.布勞恩在地下坑道正式結婚後兩天,於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雙雙自殺,死忠的黨衛軍把汽油澆在希氏和愛娃遺體上,點火燃燒。
蘇聯軍隊的反間別動隊於五月五日找到了希氏和愛娃被燒焦的屍體。別動隊隊員只得把頭顱和下顎分別帶走,並找到希特勒的牙醫助理確認帶有牙齒的下顎是希特勒的。下顎即一直保存在蘇聯祕密警察總部魯布央卡(Lubyanka)檔案館裡,頭顱則存在人民內務委員部(即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前身)檔案館。也許蘇軍別動隊當時拿的是愛娃的頭顱,以致那位美國研究員說他看到的不是希特勒而是女人的頭顱。另一個可能性是,希特勒頭顱在轉運過程中遺失或被掉包,而隨便找一個頭顱取代。
二○○九年十二月中旬又從莫斯科傳出,KGB頭子安德羅波夫獲克里姆林宮領導人同意後,於一九七○年祕密下令將希特勒、愛娃和文宣首腦戈培爾全家的遺體加以銷毀,並丟進東德一條河裡。這則消息是真是假,無從查知;就像此後層出不窮的希特勒傳說一樣,難以考證。
希特勒死後六十四年,他的傳說,不斷地湧現;他的神祕性,從未消散;他的魔力(或魅力),引起全球一代又一代的濃厚興趣與著迷。納粹軍隊的真品與仿製品,一直是美國骨董與仿製市場最暢銷的物件。搜集希特勒和納粹第三帝國遺物的粉絲,遠多於搜集邱吉爾與羅斯福遺物的人。
希特勒神話與傳說的煽動者,第一個人就是史達林和俄國情報機構。史達林曾被希特勒當猴子耍,也遭希特勒詐過。他對希氏又恨又怕又好奇又敬佩,蘇軍包抄希氏最後藏身的地下坑道時,史達林下令情報別動隊一定要找到希氏的遺體,他要知道所有細節,當別動隊盤問希氏的貼身侍衛、僕人和助理,史達林命令別動隊每天要用保密電話向他報告。但是,狡詐多疑的史達林卻又玩弄兩面手法,不讓蘇聯軍方和最高指揮官朱可夫知道希特勒的下落,他甚至指責朱可夫為什麼找不到希氏的屍體。而蘇聯軍方和特務則公開宣稱希特勒並沒死,而是逃至德國巴伐利亞一帶,巴伐利亞剛好是美軍占領區,蘇方散布這項謠言的用意是美國把希特勒藏起來了。戰後不少納粹中、高級人物逃至中南美洲,謠言之一是希特勒亦匿身阿根廷或巴西。
希特勒神話與傳說至今仍在全世界有廣大市場的原因,和三個因素有關。第一,希氏本人是西方近代史上最有領袖氣質的統治者,拿破崙的時代太遠了,只有希特勒才有真實感和現代感,他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很容易吸引無數的崇拜者。第二是世界各地仇恨猶太民族的人相當多,這批人認同和欣賞希特勒對猶太民族進行種族滅絕的手法。這種種族仇恨主義和文化極端偏狹主義在各地世代傳承下來,他們崇奉希特勒屠戮六百萬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十年前,《時代週刊》為選拔「世紀人物」,向全球知名人士徵求人選(最後由科學家愛因斯坦當選),當時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猶太裔的李察.郝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推選希特勒。他的理由是,希特勒主義所象徵的是種族主義、族群仇恨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和國家屠殺暴力,這些質素不但未隨第三帝國而沉淪,反倒在今天仍大行其道。因此,郝爾布魯克認為,對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不論好壞,希特勒應為首選。
第三是,希特勒所創建的第三帝國雖僅存在十二年,但這個帝國所激起的狂風暴雨,真正改變了世界(至少改變了歐洲)。而第三帝國所代表的紀律、氣勢、效率、規模、創造力、爆發力、機動性、科學與文化建設的前瞻性(如火箭、高速公路),都使後人贊嘆不已。六十多年來,西方有關納粹和希特勒的著作與電影,如汗牛充棟,年年都有新產品問世,世人對希特勒的好奇從未衰退過。
希特勒是人類史上第一個使用現代科技大量殺人的領導者,但如論及殘害自己的同胞,則希特勒仍遠不及毛澤東及史達林。毛澤東不像希特勒,從未侵略別的國家,但在他二十七年統治下,至少有三千多萬中國人被他害死。希、史、毛三人被一些史家並列為二十世紀三大暴君(魔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色,都是手不釋卷的愛書人。老毛的大床上擺滿了線裝書,希特勒地下坑道的書房亦放滿了精裝本,史達林以擁有二萬本藏書而自豪。
希特勒的一萬六千本私人藏書,戰後被美軍運至華府,國會圖書館特闢專室庋藏,看過這批書的人說希特勒幾乎都在每一本書上作眉批、寫注釋。有一位學者很不解地嘆道,出了貝多芬和歌德的土地,怎麼會出個希特勒呢!同樣的疑問是,俄國有托爾斯泰、普希金、杜斯陀也夫斯基,也有史達林;中國有李白、杜甫、蘇東坡和曹雪芹,但也出了個毛澤東。
對希、史、毛這三個人性缺缺的二十世紀惡魔而言,史達林所說的一句話最能道出他們的統治心態:「殺死一兩、個人,那是謀殺;死了幾百、幾千萬人,那只是一個統計數字。」
林博文
二○○九年十月十二日初稿
十二月二十一日修訂於紐約
(本文作者為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前言
破解哈夫納
古多.克諾普【1】
有些書籍是永不過時的,《破解希特勒》即為其中之一。它不但不會蒙上塵埃,反而可以歷久彌新,縱使再過了二十年之後仍將如此。
首先,這必須歸功於作者本身。賽巴斯提安.哈夫納撰寫他這本最重要著作的時候,已經年屆七十。這是人生將盡之際的作品?絕非如此!當哈夫納於隨後二十年內發表有關德國當代歷史的論述時,人們只會感受到一股信心十足的蓬勃朝氣。那來自一個勇於思考、不知老之將至,而且比激進的青年人還要勇敢和年輕的人物。
是什麼因素使他這麼令人信服?哈夫納從不向威權低頭屈服。他經常以絆腳石的姿態出現,有時更完全棄自己的前程於不顧。莫非他是一位學養豐富的老頑童?沒錯,而且他更是一位才高八斗的仲介者,成為歷史科學與大眾之間的橋樑。
與其他國家相較之下,這種仲介者角色在德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因為就我國而言,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像自己的當代歷史這般,受到如此激烈的爭論。我們只需要回顧一下「戈德哈根辯論」【2】或「國防軍論戰」【3】,便不難理解此點。
這位非主流人士於是應運而生:他並非歷史學者,反而一度為法學專家。他更談不上是學術工作者,實乃專欄作家,不過如此而已。但是他的寫作能力,在德語地區幾乎無人可出其右:其語言強而有力、扣人心弦、優美雅致並富於獨創性。哈夫納是名副其實的全民作家,他在大戰結束以後,透過書籍、專欄及隨筆,獨自向德國讀者傳播歷史知識與歷史意識。這是旁人所無法企及的。有人因此對他心生不滿,其功成名就更招來了妒忌者。
哈夫納醒目而獨具一格的移民者特質,主要烙印於流亡英國的時期【4】:在英倫三島以及整個英語地區,歷史撰著不必為了故做正經而採用令人難以理解的表達方式。而且沒有人能夠像哈夫納那樣技巧精湛,把雜亂無章的史料去蕪存菁,以所獲致的結論激發出讀者的想像能力。
哈夫納曾經表示,《破解希特勒》應該是他最喜愛的著作。這也是我最心儀的書籍。本書一九七八年出版之後不久,我就首度接觸到它,並在一夜之間閱讀完畢。只要一開始展讀以後便愛不釋手,為書中的立論及文字所深深吸引。希特勒好像就躺在長沙發上:他的生平、成就、功業、謬誤、過失、罪行、背叛皆一覽無遺。一切都臚列得條理分明,解釋得超群絕倫。
本書曾受到狂熱的讚揚,但也經歷了激烈的抗拒。這就是哈夫納一直以來的寫照。他天賦異稟,有辦法將論點極度尖銳化,以石破天驚的方式,把眾人習以為常的事物改弦更張呈現出來,藉此發人深省。
我個人與「希特勒」這個世紀論題之間的關係,也受到本書深遠的影響。我曾經於其啟發之下,一九七八年在自己的家鄉阿沙芬堡舉辦了一場名為「今日希特勒」的研討會,邀請各國學有專精的希特勒研究者及專論作家來共襄盛舉。哈夫納並於閉幕時的電視專訪中,表現得燦爛奪目。
讓本人或多或少引以為傲的是,其《破解希特勒》隨即膾炙人口。哈夫納於國際研討會的閉幕論壇中仍然表示,現在還不能說已經激起一股探究希特勒的浪潮:「而且我這本書被接納的程度,距自己的期望還有很大落差。」可是兩個星期以後,這本論述就在暢銷書排行榜名列前茅。
假如沒有哈夫納的《破解希特勒》,我根本就不可能在隨後十五年多一點的時間內,寫出自己的希特勒專論。目前的研究結果,已經多方面接近他當初所做的解釋。許多看似信手拈來的哈夫納論點,也已經被學術研究人員殫精竭慮事後加以證實。如果我必須列出三本研究希特勒時必不可少的參考書籍的話,那麼它們分別就是哈夫納、費斯特【5】及耶克爾【6】的著作。
本書出類拔萃之處何在?它沒有長篇大論,也不會賣弄學問,不似德國的學術著作一再喜歡把詰屈聱牙視為學術價值的同義詞。本書的內容緊湊,把焦點集中於對事件本身的描述,於是在一個雜亂無章的叢林中,為我們對希特勒的認知另闢蹊徑。
除此之外,本書非常尊重自己的讀者,以其興趣為著眼點,同時更顧及他們對主題瞭解的程度。《破解希特勒》一書不但可在二十年以後繼續對術業有專攻的學者帶來啟發,同時它也是為那些感興趣的門外漢而寫的最佳讀物。也就是說,它同時適合戈羅.曼【7】與公孫大娘閱讀。戈羅.曼少不得已經對哈夫納的這本作品做出評介,並向之表達敬意。而若無本書的話,數十萬個張三李四將無緣對希特勒那名世紀首惡,產生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書的長處尤其在於,它並非另外一本希特勒傳記。它以兩百頁左右的篇幅來描繪希特勒,印刷的字體很大,並且沒有注釋。這使得全書的要點和主軸一目了然,教人迫不及待想一口氣把它讀完。我們或因時間有限、或出於厭煩,只會把那些長達千頁的巨著拿來隨手翻閱一下。這本書卻不然,而且在我看來,縱使無法完全同意書中論點的人,照樣可以讀得津津有味。
書中內容前後一貫,於理智中充滿激情、在說服力十足的論述後面悶燒著怒火,更何況它絕對不是一本畏首畏尾的著作。哈夫納一開始對希特勒相當禮遇:他當然完成了一個「經濟奇蹟」;他當然在很大程度內將德國人團結在自己背後;他當然在某些目標上早已得到德國人的認同,諸如進軍萊茵區、合併奧地利、佔領蘇台德區等行動【8】,皆受到當時大多數德國人的熱烈喝采。這些「鮮花戰爭」均廣受歡迎。國境之外的德國人得以「重返祖國」,不但未曾開戰,更進而廢除了「不義的凡爾賽和約」---難道有誰能夠對此提出異議嗎?只不過其中出現了極大的誤解,希特勒心中想要的不僅於此---他企圖征服東歐並滅絕猶太人。希特勒隨即繞了一個大圈子對此展開行動,而且對俄作戰與滅絕猶太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從在莫斯科門外遭受重挫以後,亦即從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開始,希特勒已經預料到戰敗勢所難免。既然第一個狂想已經無從實現,那麼他至少也要完成第二個狂想---滅絕猶太人。
這個論點難以反駁,但也令人驚懼:那麼說來,在三年半的時間裡面,數百萬德國軍民必須喪命,讓希特勒有時間來謀殺數百萬猶太人。於是進行了慘烈的戰役、經歷了血腥的戰鬥、頒贈了無數的「騎士十字勳章」,並在「備極哀榮」之下舉行了葬禮---以確保毒氣室與焚屍爐能夠及時運作?
希特勒的士兵主觀上認為,自己一直是為了「民族與祖國」而戰。可是實際上---那也就是被濫用的「國防軍」之悲劇---在他們所固守戰線的後方,大屠殺得以被貫徹到底。等到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又出現了謀殺自己民族的嘗試,因為德國人證明自己只是一群「軟弱者」。哈夫納所得出的結論為:「最後希特勒表現得就像一個養馬場的主人,在失望之下心生暴怒,於是把自己最好的馬匹活活打死,因為牠們無法在比賽中獲得勝利。」
希特勒未能完成的最後一個邪惡目標,就是要毀滅德國。
哈夫納這位作者也針對一個顯而易見,卻一再引起爭議的事實,開啟了我們的目光。此即歷史上並沒有自動出現的發展。希特勒的殺戮帝國絕非德國特殊發展路線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一條劫數難逃,從洛伊騰【9】經由朗爾馬克【10】通往奧許維茨【11】的死亡之路並不存在。那就跟所謂的馬丁路德、俾斯麥、希特勒一脈相承的演進方向,同樣站不住腳一樣。
希特勒的「奪取政權」實際上僅為「渾水摸魚」而已。不論他再怎麼煽惑百姓,再怎麼進行宣傳攻勢,都無法幫助自己攫取大權。他之所以能夠上台的原因,乃出於一位老朽總統身旁的爾虞我詐權力遊戲,再加上本來應當捍衛那個羸弱共和國的各方勢力未能發揮作用。威瑪共和本來未必一定非失敗不可,縱使它覆亡的可能性居多,但並沒有命中注定會淪落至那種地步。
對於書中的某些論點,本人則持保留態度。比方說,我很懷疑一九三八年的時候,是否果真有百分之九十的德國人支持希特勒。我們在宣傳照片上面只看得見歡欣鼓舞的群眾,卻缺乏目睹其他人的機會。但依據一九三二年十一月舉行的最後一次自由選舉,希特勒上台之前不久的德國政黨光譜如下:納粹受到大約百分之三十五的選民支持。共產黨得到百分之十五的選票、社會民主黨的支持率在百分之二十上下、中央黨則為百分之十二,其他的小黨可略而不談。我們很難想像,那些黨派的支持者全部都死心塌地歸依了希特勒。更可能的情況是,當獨裁統治於一九三八年方興未艾之際,德國雖然有千百萬人不得不在「公民投票」時向希持勒投下贊成票,但他們心中依舊是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員或虔誠的天主教徒。只不過他們再也無法藉由票匭來表態。
書中的某些論點固然無法得到證實,但亦無損於本書的價值。就以希特勒向美國宣戰為例,此事發生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即兵臨莫斯科城下作戰失利六天以後。哈夫納認為,其中並無合理動機可言。他做出的解釋是:從那個戰爭轉捩點開始,希特勒心中盤繞的念頭就是毀滅與謀殺,直到他自己被摧毀為止。他向美國宣戰,以便不必再顧慮西方的觀感,終於可以放手展開渴望已久的大屠殺,把歐洲凡是伸手可及的猶太人均列為誅除對象。如此一來,希特勒的百姓---德國人---將失去與西方國家單獨媾和的機會。
這個推論非常大膽,而且與反對意見同樣無法得到證實。雖然後者可以引用若干史料作為奧援,表示希特勒有鑑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美日之間爆發的戰鬥,於是向美國宣戰,藉此向日本展現對盟約的忠誠,並表達對盟友戰鬥意志的支持之意。其目的在於延長太平洋戰爭,預防出現片面締結的和約,以免美國很快即與日本議和,然後集中全力對付德國。
這個解釋看似合情合理,而且學術研究人員通常傾向於理性思考。可是難道希特勒也一直進行理性思考嗎?當然並不是這樣。那麼更何況是合情合理的行動呢?
關於希特勒的反猶太主義,情況則有所不同。哈夫納認為:「那打從一開始就像是他背上天生的隆肉一樣,始終與他如影相隨。」
實情應非如此。希特勒固然一再宣稱自己早在維也納時期就已經是不可動搖的反猶太主義者(「那是我的世界觀堅如磐石之基礎」),但事實上直到一九一九年九月以前,都還沒有證據顯示希特勒曾親口說出反猶太言論。要等到一九一八年德國戰敗以及「慕尼黑蘇維埃共和國」【12】等經歷對他造成創傷之後,才喚醒其內心潛藏的反猶太主義,成為毒性與毀滅性十足的對猶太人之仇恨。
不過與哈夫納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真知灼見相較之下,這只是小小的不同意見而已。尤其過去從未有人能夠像哈夫納這般清楚描繪出來,希特勒走向大屠殺一途實乃其「世界觀」之必然結果。既然其中的第一個主要目標──征服「東方的生存空間」──在莫斯科城外已告落空,此後即完全著力於第二個主要目標──謀殺歐洲的猶太人。
當時,在一九七八年的時候,傳達這個深刻的理解與今日具有同等的迫切性。德國從一九七○年代開始,出現了一個詭異的「希特勒熱」。於其庇蔭之下,出發點錯誤的愛國主義動機乃將大屠殺草草帶過。而在商業化「希特勒浪潮」所激出的泡沫之間,那位「元首」被呈現為一個來自上薩爾茨貝格【13】的好伯伯,他輕拍巴伐利亞兒童的頭部,並餵養德國牧羊犬;一個天才洋溢,但時運不濟的歷史人物,那簡直像是薩伏那洛拉、克倫威爾和埃爾?熙德的綜合體【14】。
這將伊於胡底?有些教育家開始抱怨,在慕尼黑的青年休閒活動中心,年輕人當中已經冒出了真正的「希特勒文藝復興」。學徒和中學生(大多年齡介於十四至十八歲之間)在牛仔夾克上面繡著納粹萬字標誌、口述嘲諷猶太人的笑話。意見調查顯示,他們所認同的對象並非納粹意識型態,而只是「強有力的元首形象」。接著出版了一本由德國教育學家柏斯曼撰寫的專論,探討德國中小學生所曉得的希特勒。書中的佳句可摘錄如下:他是「瑞士郵差的兒子」、「西德的國王」、「一個共產黨虐待狂」。當時有一位女學童寫道,她希望多知道一些有關希特勒的事情。可是那些卷帙浩繁的書籍不但太貴,而且讓她看不懂。
哈夫納的這本書正是以她為對象,同時也是為某一派法西斯主義研究理論的信徒而寫的。那個流派當時仍僅僅將「第三帝國」視為「資本主義的鞏固者」,幾乎對其猶太人政策視而不見,還把大獨裁者的角色縮小為「壟斷資本集團之代理人」。那個圈子裡面的人士認為,若有誰著力於希特勒那名惡棍的傳記,只不過表現了於其身後對他的懷思。至於對希特勒的剖析,那更只是用偽科學來進行的個人祟拜。只有對法西斯主義的研究,才是唯一見得了人的東西。
哈夫納給了這兩種人一記當頭棒喝。他以卓絕的方式指出,一個盛極一時的講法---「歷史不是由人所創造出來的,社會經濟結構才是歷史的創造者」---無法適用於希特勒。歷史先創造了他,然後他創造出歷史。如果沒有他的話,其殺戮帝國便失去了惡意激情的核心,而將無以為繼。如果沒有他的話,魑魅魍魎即散逸無蹤。他是最後一個向歷史行兇的人。
這是玄之又玄的講法?其實,無知就是滋生對希特勒懷念之情的溫床。唯有對希特勒一無所知或所知有限的人,才有可能被他吸引。預防「希特勒氏症」這種傳染病的靈丹妙藥,就是增加對希特勒的認識。
希特勒與德國人之間的歷史關聯,未嘗因為希特勒的終結而告消失。哈夫納曾表示如下:「不論我們喜歡與否,今天的世界就是希特勒製造出來的結果。」
雖然一九七八年時的世界,與希特勒夢寐以求的景象完全相反:大獨裁者企圖從歐洲來統治世界,卻促成歐洲長達四十年的分裂,成為兩大外來超級強權的看管對象。希特勒打算消滅共產主義,共產黨卻在當初他籌畫征服世界的同一個地點,統治了德國的一部分。
柏林圍牆倒塌之前,一分為二的歐洲就是對希特勒遲來的報復。身為希特勒繼承人的兩個德國,必須在東西兩大陣營的接縫處,各自成為己方盟主的核子人質。雙方疆土曾為原子大屠殺的可能戰場,以致德國人恐怕唯有在亂葬崗裡面才得合而為一。這場惡夢已成過去,如今德國已經重獲統一、共享自由,這是多麼大的好運與恩賜!可是我們並未因此而自由於希特勒之外。
希特勒幽暗的身影依然歷歷在目。那個奧地利人仍舊是全球最著名的德國人---排在碧根鮑華、赫爾慕特.柯爾和波里斯.貝克【15】前面。我們德國人都是希特勒的傳人,不論自己是否心甘情願。
哈夫納的著作使我們對此產生了清楚的認知。本書讓我們明白,希特勒真正的兇兆並非戰爭所帶來擺在眼前的恐怖,而為潛藏於其心中的犯罪意圖。此即奧許維茨。它告訴我們,人類對人類可以是多麼的殘暴──消滅自己的同類,並按照預定計劃進行機械化、既有系統又徹底的大規模謀殺。
希特勒留下來的晦暗遺產,就是我們德國人的沈重負擔。既然我們曾經把票投給他、既然我們曾經允許奧許維茨存在,那麼我們又如何能夠真正信賴自己呢?希特勒的遺產意味著依舊受到限制的行為能力,使我們無法坦然面對現在與未來。
如果我們不想繼續充當希特勒的人質,就必須不斷探討德國的傷痕---希特勒---並且要一再進行下去。如果我們遮遮掩掩,那個傷痕就會困擾我們。如果我們迎上前去,它就會遠離我們。為了更加了解希特勒、更加清楚因他而起的浩劫,本書始終都是我們的最佳讀物。
注釋
【1】譯注:古多.克諾普為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及新聞學教授。自一九七八年起在「德國第二電視台」(ZDF)製作及主持以現代史為主題的節目,藉此增進德國大眾對歷史之認識。克諾普著作等身,曾因電視專題報導多次在歐洲獲獎,並獲頒德國聯邦功績獎章。
【2】譯注:戈德哈根乃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一九九六年發表《希特勒心甘情願的劊子手》一書,在國際史學界引起激辯。書中主要論點為:「德國較他國具有更深厚的謀殺性反猶太傳統」。其研究對象侷限於一營派駐波蘭執行槍決的納粹德國警察,卻在結論中一竿子打翻所有德國人,並淡化處理他國的反猶太主義,此為其廣受爭議之處。
【3】譯注:「漢堡社會研究所」自一九九五年起巡迴舉辦「國防軍展覽」。其展出之照片錯誤百出,但此後的辯論焦點並非照片,而為德軍是否曾於一九四一至一九四四年之間,集體參與滅絕猶太人及其他的犯罪行動(一般人迄今認為黑衫隊應對此負責)。該展覽不分青紅皂白將國防軍成員均斥為謀殺者,引起極大爭論。
【4】譯注:哈夫納原名萊蒙德.普雷策,一九三八年流亡英國之後以塞巴斯提安.哈夫納的筆名從事寫作,以免牽累留在納粹德國的親人。
【5】譯注:約阿希姆.費斯特為著名德國歷史學家及新聞記者,以其希特勒傳記享譽一時。費斯特並為著名德國電影《帝國毀滅》之拍攝顧問。
【6】譯注:埃伯哈特.耶克爾為著名德國歷史學教授,因為對納粹主義的研究而名聞國際。
【7】譯注:戈羅.曼為著名德國歷史學家、作家及哲學家,乃名作家湯瑪斯.曼之子。其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存在主義哲學大師雅斯培。
【8】譯注:一戰結束後,德國的萊茵地區被戰勝國劃定為非軍事區。一九三六年三月七日,希特勒下令三萬德軍開入萊茵區,正式撕毀凡爾賽和約。西方各國除口頭抗議外並未採取行動,五個月之後的柏林奧運會亦照常舉行。進軍萊茵區因而提高了希特勒當時在德國的聲望。
合併奧地利:德軍於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二日開入奧地利,希特勒於十五日在維也納宣布:「我的故鄉加入德國。」四月十日德奧舉行公民投票確認二國合併(奧地利: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三,德國:百分之九十九點零一)。
佔領蘇台德區:廣義的「蘇台德區」面積超過兩萬平方公里,自北、西、南三面包夾波希米亞,原屬奧匈帝國,其三百萬居民為德裔。一戰結束後,戰勝國禁止奧地利與德國合併,並將蘇台德區劃歸捷克。慕尼黑協定之後,德軍於一九三八年十月一日開入蘇台德區,將之併入納粹德國。
以上三次軍事行動與希特勒日後的征伐不同,均受到當地百姓熱烈歡迎,故稱為「鮮花戰爭」。
【9】譯注:一七五七年十二月,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在西里西亞的洛伊騰,以「斜行陣」擊潰兵力兩倍於己的奧地利部隊,從此建立了普魯士軍隊戰無不勝的神話。
【10】譯注:朗爾馬克為比利時西法蘭德斯省的小鎮,一戰時多次激戰的地點。一九一四年十月至十一月的戰鬥中,訓練不良的德國學生志願軍唱著「德意志之歌」(日後的德國國歌),不顧機槍及砲火向敵軍陣地衝鋒,共陣亡二千餘人。在威瑪共和及納粹時代,朗爾馬克成為青年人英勇捨身為國的象徵。
【11】譯注:奧許維茨位於波蘭西南部,乃最大的集中營及「毀滅營」所在地。遭納粹殺害的六百萬猶太人當中,約有三分之一在此被送入毒氣室。
【12】譯注:「慕尼黑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於一九一九年四月,一個月後即遭敉平,其要角多為猶太人。
【13】譯注:上薩爾茨貝格位於巴伐利亞東南部德奧邊界,乃希特勒的山巔別墅所在地。
【14】譯注:薩伏那洛拉為佛羅倫斯的宗教及政治改革家,最後被羅馬教廷指控為異端而遭絞死焚屍。克倫威爾為英國革命之領導人及進行鐵腕統治的「護國公」,去世一年後政權即告瓦解。埃爾?熙德為中世紀的西班牙民族英雄,電影《萬世英雄》即以其為背景。
【15】譯注:碧根鮑華為德國足球明星及名教練,有「足球皇帝」之稱。赫爾慕特.柯爾為德國前總理(1982-1998),東西兩德於其任內獲得統一。波里斯.貝克為一九八○年代的德國網球金童。
第一章 生平
現在讓我們看看希特勒決定從政的經過,那也就是許許多多被他稱作「我一生中最困難的決定」之一:
一九一八年的革命,為那個決定提供了有利的客觀環境。像希特勒那種社會地位的外國人,在帝國時代根本不具備參加政治活動的條件。除非他加入「社會民主黨」,那麼情況或許可以改觀。不過希特勒與之格格不入,況且就影響真正的國家政策而言,該黨仍然只是一個死胡同而已。一直要等到革命爆發以後,各政黨才得以暢行無阻參與國家大計。傳統的政治生態同時遭到撼動,讓新黨派也有機可乘,於是一九一八和一九一九年之交紛紛成立了新的政黨。甚至連希特勒的奧地利國籍,自此也不再成為積極參與德國政治事務時的障礙。「德意志奧地利」──此為其當時的名稱──打算與德國合併,雖然此舉遭到戰勝國禁止,但自從一九一八年開始,德奧均對此懷有強烈的意願,並先行對內泯除雙方之間的界限。如此一來,德國實際上已不再將奧地利人視為外籍人士。更何況經過革命以後,諸侯的統治及貴族的特權均遭廢除,德國的政治人物此後即不必再面對社會畛域所造成的限制。
我們在此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它不斷遭到了忽視。眾所周知,希特勒走入政壇以後,擺出了與一九一八革命──「十一月罪行」──勢不兩立的姿態,因此有關希特勒身為革命產物的說法,難免會受到強烈質疑。不過客觀說來他確實如此,正好像拿破崙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一樣,而且後者也在某種程度內擺脫了革命。但若無此前出現的革命,二人之發跡都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二人固然未曾重建革命所廢除的事物,而且均為革命之敵,可是他們都繼承了革命的遺產。
就主觀因素而言,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發展使得希特勒決心從政。我們在這一點可以相信他自己的講法,雖然希特勒遲至一九一九年秋才真正做出了那個決定。但無論如何,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出現了把他喚醒的經歷。幾經對政治進行思考和做出推斷以後,其最初的政治意圖開始成形,此即「絕不可讓德國再度出現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時的情況」。這就是那個年輕的素人政治家為自己制訂的第一個具體目標,順便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他唯一真正實現了的目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確再也沒有出現類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情況:既未及時中止已經打輸的戰爭,亦未爆發革命。希特勒阻止了二者的發生。
我們可以澄清一下,「絕不可再度出現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究竟所指為何。它裡面的東西包羅萬象。第一,必須未雨綢繆,以便未來面對類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情況時,不致再度爆發革命。第二,必須返回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以前的狀況,否則第一點只會是空中樓閣而已。這也就意味著,第三,重新進行那場已經打敗,或已被視為敗績的戰爭。第四,重啟戰端之前,務必確保國內已無潛在的革命勢力。如此一來,距離第五點也就不遠了:禁止一切左派政黨。那麼何不一鼓作氣,乾脆查禁全部的政黨呢?只不過左派政黨背後的工人階層無法一併掃除,必須設法將其政治立場爭取到民族主義這一邊來。這就表示第六點:必須同時向他們提供社會主義,至少是社會主義的一種,那就是「國家社會主義」。不過──這是第七點──必須徹底消滅他們迄今所信奉的馬克思主義。這又意謂第八點:誅除馬克思主義派別的政治人物和知識分子。好在他們當中有許多猶太人,所以又可同時堂堂邁入第九點,終於回到希特勒最初的願望──滅絕所有的猶太人。
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希特勒邁入政壇之初,其內政上的綱領幾乎已經齊備。一九一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一九年十月之間──那也就是他剛開始成為政治人物的時候──希特勒有足夠的時間將上述各點構思清楚,使之各就各位。而且我們必須承認,希特勒在整理出事情的頭緒,並從中得出結論等方面,一向具有頗高的天分。這在他維也納的青年時代已經不虞匱乏,況且他還有著過人的勇氣,能夠在紙上談兵得出激進結論之後,接著以同樣激進的方式將之轉化為實際行動。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整個思想架構建立於一個謬誤之上。而那個謬誤就是:把革命視為德國戰敗的原因。事實上,它只是戰敗的結果而已。不過那是希特勒與許多德國人所共同犯下的錯誤。
一九一八年的覺醒經歷還沒有為他的外交方案帶來啟發。要等到隨後的六、七年之間,他才逐漸對此整理出頭緒。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在這裡一併加以簡單說明如下:起先出現的決定,只不過是必須不顧一切,把希特勒眼中那場過早中斷的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他接著形成的想法已非純粹把舊戰爭重新上演一遍,而是要充分利用敵方陣營於一戰末期及之後發生的各種矛盾,以及由此所演成的四分五裂現象,建立更新和更有利的同盟關係。
他最後得出的結論已經在《我的奮鬥》之中白紙黑字寫了下來。依據希特勒的計劃,英國和義大利被定義為盟友,或至少須維持友好中立;繼承奧匈帝國的各個國家──其中也包括波蘭在內──應當擔任助手;法國被視為可以事先置之不理的次要對手;俄國才是必須征服並持續加以統治的主要敵人,其目的在於使之成為德國的生存空間和「德國的印度」。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基本的方案,只不過因為英國和波蘭不願接受被指派的角色,所以它從一開始就未曾奏效。我們在後面還會一再重返這個話題。現在討論之重點為希特勒的政治發展過程,因此無法繼續在此多做停留。
我們當下所面對的,就是希特開始步入政壇,以及在公眾面前初試啼聲時的情況,時間為一九一九與二○年之交的秋冬兩季。那是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覺醒之後,所出現的第二個突破性經歷。但是,其中具有突破性之處不在於他加入了「德意志勞工黨」、將之更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並於轉瞬間成為黨內首屈一指的人物。這其實無關於宏旨,因為當他加入該黨的時候,那只是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陰暗組織,擁有數百名微不足道的黨員而已。真正的突破性經歷,就是他發現了自己演說時的力量。那一天的日期可以確定為一九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當時希特勒首度於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說,立即一鳴驚人獲得了非凡的成功。
眾所周知,希特勒有能力把成員背景互異的集會,轉變成一個具有同質性、可以任其揉捏成形的群體。他先讓群眾處於半昏迷狀態,然後使之集體陷入極度的興奮,如果人數越多、組成的分子越複雜,他的表現也就越好。但這種能力實際上並非來自於演講藝術──希特勒的演說散漫冗長、進行得斷斷續續,不但邏輯結構寥寥無幾,並且往往缺乏明確內涵。除此之外,他演說時所使用的,是從喉嚨裡面硬擠出來的嘶啞嗓音。真正的關鍵在於他的催眠能力。憑藉這種全神貫注的意志力,一旦他的面前出現了可資利用的集體潛意識,即可隨時將之據為己有。這種對群眾產生的催眠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就是希特勒最初唯一的政治資本。至於那種能力的強大程度,已經有無數身受其害者為此做出了見證。
對群眾的催眠作用,在希特勒身上發揮了更加重要的效果。為了明瞭此點,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對一個有充分理由認為自己軟弱無能的人來說,當他突然發現自己能夠做出奇蹟似的有力表現以後,這將產生何種震撼!希特勒從前與戰地的軍中夥伴共處時,在某些情況下會打破一貫的沉默寡言,猛然發表狂野的言論並顯露出激動的神情。那就是每當相關話題撩撥到他內心深處的時候:政治和猶太人。他當時的那種表現只會令人大為不解,為其博得了「瘋子」的綽號。那個「瘋子」現在卻在轉眼間搖身一變,成為群眾的支配者、口若懸河的「鼓手」以及「慕尼黑的國王」。以往那個沉默寡言、桀驁不馴的懷才不遇者,因此轉型為一個自視甚高的成功者。
現在他終於明白,自己能夠完成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他至少在內政方面也已經一清二楚,自己所追尋的目標究竟為何。同時他無法看不出一個事實,此即當時右派陣營的其他政治人物──希特勒在幾年之內將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雖然地位遠遠較他顯赫,卻沒有人真正曉得自己想做什麼。這兩項認知加在一起以後,只會讓他覺得自己獨一無二,更何況他身為失敗者和「懷才不遇者」,原本就具有這種傾向。隨後逐漸發展出來的,就是他政治生涯當中真正最為重大和最具突破性的決定:他下定決心要當「元首」。
特別收錄陰魂不散的希特勒希特勒已死了六十四年,但陰魂不散,有關他的一些小道消息仍不時傳出,活像個新聞焦點人物。一個美國研究員最近說,現存放在莫斯科國家檔案館的希特勒頭顱,不是希特勒的,而是屬於一位年輕女性;於是,希特勒當年沒死而可能逃亡的傳說,又被炒熱。然而,存放於莫斯科特務機構檔案館的希特勒下顎骨,卻又證實是希特勒的。關於希特勒之死,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希特勒和女友愛娃.布勞恩在地下坑道正式結婚後兩天,於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雙雙自殺,死忠的黨衛軍把汽油澆在希氏和愛娃遺體上,點火燃燒。蘇聯軍隊的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