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世紀的大唐帝國,內外有藩鎮跋扈和吐蕃、南詔邊患。為解決邊患,調動三千名徐州軍至安南服役三年。但三年的約期沒有兌現,歸鄉之路遙遙無期。其中八百位戍守桂林的家眷獲知消息後,發動請人代寫家書,讓前線的丈夫不要傻等。這八百封信遂促成了士兵殺掉隊長、敵前逃亡、私自返鄉的大規模行動。他們回到徐州後與城內軍眷裡應外合,最後攻陷徐州並叛亂年餘,帝國幾乎束手無策。這僅是近因,往前追溯,徐州和唐廷過去百餘年來都有深層的不穩定關係,包括政治、社會、經濟、財稅四大問題,在這百餘年中有四十年成功奪取自治權,七十年不斷抗爭而驅逐和殺害朝廷節度史七次。最後唐帝國要耗費二十幾萬的大軍才能平服這次叛亂,本書即為敘述並剖析這個故事的始末。共分內外兩篇,內篇主要在講不同的政治體制所予准北居民優劣不同的感受,是激起抗爭集體行動淵源所自。外篇著重在講抗爭集體行動背後其經濟的、以及社會的結構因素為何,以及如何匯聚而產生作用。
本書是作者寫唐史前五部曲的第二部,是一部地方史。地方之於中央,只是邊緣,地位不高。但新史學的知識論、歷史操作理念迥然有異於舊史學軌轍甚巨。新、舊史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舊史學作手永遠向權力靠攏;新史學作手則不然,執意要還活著之時屬弱勢者、屬失敗者以公道,要替這些被消音、抑且面目模糊之輩爭取應有的歷史地位。政治史主要在處理支配與順從的權力關係,但這個關係不只存在大內宮禁、或朝堂之上,也存在在地方,更存在日常生活領域的各種人際關係之中。權力的關係可以說無所不在。這些地方是政治史的不毛之地,值得開發。
作者簡介:
盧建榮,中古史專家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暨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目前在臺灣提倡新文化史、新社會史研究、敘述史學與歷史書寫
曾任: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專長:唐代財經問題,並涉獵法制史
著作:《劉獻庭》(臺灣商務,1978)
《曹操》(聯鳴,1980)
《魏晉自然思想》(聯鳴,1981)
《一位父親的叮嚀:顏氏家訓》(時報,1981)
《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麥田,1999)
《入侵臺灣:烽火家國四百年》(麥田,1999)
《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麥田,2003)
《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麥田,2004)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麥田,2006)
《飛燕驚龍記:大唐帝國文化工程師與沒有歷史的人》(時英,2007)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