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安寧照護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隱私不保的年代: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

The Future of Reputation:Gossip, Rumor, and Privacy on the Internet?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丹尼爾.沙勒夫

評價
14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342 NT$ 38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47 179
圖書館借閱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Facebook或任何網路社群上發表的個人資訊,是你未來潛在的包袱。
故意、意外或未經同意的資訊,在網上流竄分享,而且永不消逝。網路能掩飾我們的身份還是揭露我們的身份?建立我們的人氣還是毀壞我們的名譽?使用網路越自由,越使我們深陷更多不自由。

我們正處於網路青春期階段。網路像個十來歲的孩子,呈現所有青春期的性質:莽撞的、不受約束的、任性的、無懼的、實驗性的、不在意行為後果。網絡傳播資訊的自由越大,可能是個祝福也是個詛咒。
國際知名的隱私法權威,為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兩難尋求平衡點。

分享八卦和散佈謠言似乎是人類的天性,網路提供了比現實生活中更能暢所欲言的空間。網路始終不停地發展擴大,每天有超過65000部影片在YouTube上發表,過去七年全球已成立5億多個部落格。但稍作仔細回顧就會發現,一九九○年代中期人們才開始大量使用網路。換句話說,網路正處於其青少年階段,而冗長的法律制定程序及難以界定的模糊地帶,使它更顯得自由不受拘束,卻也引人憂慮。

網民集結的意見暴力加上「人肉搜索」可能讓某人名聲毀於一旦,無論強勢的政治人物或普通小學生,都可能招到網路欺凌。另一方面,人們越是上網,就越有可能將生活細節洩露到網路空間去,在無形中也為他人及自己設下陷阱。作者提供了大量個人名聲因網路而遭受永久損害的驚人案例,如狗屎女、星際大戰小子、手機賊、幽靈教授……無不發人省思。

丹尼爾.沙勒夫為個人隱私法的權威。他透過這本著作確切的點出,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不容置疑的重要性,而法律則須在這兩項看似對立的權力間,極力作到平衡。這是生在網路世代的我們要面對的兩難困境,我們要如何捍衛人們的言論自由,並同時確保攸關個人名聲的資訊受到保護?

作者簡介:

丹尼爾.沙勒夫(Daniel J. Solove)
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知名的隱私法專家。曾於華盛頓特區的Arnold & Porter 律師事務所工作,2000年起開始教職。他屢屢受到各大媒體的專欄訪問,包括: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Chicago Tribune, Associated Press, Business Week, ABC, CBS, NBC, CNN等。另著有:《了解隱私》(understanding privacy)(2008)、《數位人:在資訊時代中的科技與隱私》(The Digital Person: Technology and Priv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2004)。現居於華盛頓特區,他經營的部落格也是人氣網站,網址:http://www.concurringopinions.com

譯者簡介:

林錚顗
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譯有《住宅巡禮》、《住宅讀本》、《意中的建築》、《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罪惡的代價》、《自然的建築》等。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