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造了經濟奇蹟、政治奇蹟,深受國際肯定,但永續經營之道,非「文化」莫屬,它代代傳承於鄉土,歷久彌新的呈現民族情感、意識與美感經驗。
深耕文化板塊卅餘年的林明德跨出學院,秉持「民俗乃一切藝術之土壤」,為臺灣俗民美學發聲。從口腹食饌到工藝表演,不斷探究、關切其原始意義及美學元素。
臺灣傳統工藝美術與表演藝術,底蘊豐繁且形式多樣,為民俗結晶,全書以簡淨文字細敘豐碩的文化淵源,提供普羅各層民眾認識俗民文化。林明德透過本書呈現臺灣圖像,期許喚醒國人對斯土斯民之疼惜,締造嶄新的文化奇蹟。
作者簡介:
林明德(1946~),臺灣省高雄縣人,政治大學中文博士。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文所教授兼副校長(2005~2011),現任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2008~)。研究領域包括:中國文學、臺灣文學、民俗曲藝及飲食文化。
1980年開始投入民間文學與民俗文化的研究,將研究調查的結果融入活動企劃,使每一活動能精緻化、多元化,引領社會大眾了解並欣賞民藝之美。
目前總策劃臺灣民俗藝術叢書,以及彰化學叢書(五年六十冊)。著有:《阮註定是搬戲的命》(2003)、《台中市飲食地圖》(2004)、《斟酌雅俗》(2009);編有《台澎金馬地區匾聯調查研究》(1994)、《台灣民俗技藝之美》(1998)、《大溪豆腐系列文化研究》(1999)、《彰化縣飲食文化》(2000)、《台灣工藝地圖》(2002)、《台中飲食風華》(2006)、《鄉間子弟鄉間老──吳晟新詩評論》(2008)、《親近彰化文學作家》(2011)等。
章節試閱
目無全牛廖一刀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莊子·養生主》
第一次聽到廖德良這個人,已有二十多年了;地點是在書法篆刻大師薛平南的「心玉盦」。
依稀記得,當時與曾永義教授經常進出平南兄的工作室,喝酒品茗之餘,順便把玩他收藏的一方方雞血、田黃、芙蓉、杜陵、巴林……等印材,並且分享他的金石美學經驗。他指出一方印章包括印鈕、印台、印邊與印身;頂部的雕飾稱為印鈕。在臺灣當代印鈕藝術界,廖德良堪稱第一,他不僅是位篆刻界的合作伙伴,並贏得「目無全牛廖一刀」的冠冕。
端詳、觸摸廖德良的印鈕造型,或螭或麟或獅或生肖;姿態,或盤或蹲或?或躍,意象靈活,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一九九九年,個人總策劃第二屆府城「台灣民俗藝術節」,以台灣民間工藝為主軸,宣示斟酌雅俗,實用審美兼顧;諦視工藝,傳統創新並行。希望整合人文資源,匯聚民俗契機,為台灣的民俗活動尋找新方向;同步推出《台灣民間工藝博覽》,並且繪製工藝索引地圖,方便入門。該書十八篇論文,個人負責撰寫〈多采多姿大台北〉,把廖德良的印鈕也納入考量,這個想法得到平南兄的認同,且安排一場「京英閣」的餐敘。我們一見如故,幾杯紅酒,話題相當有機趣;經過多次訪談,逐漸進入「廖一刀」的藝術世界,得以一窺其究竟。
廖德良的藝術世界
廖德良(一九四五—),臺北縣新店市人。國小畢業,即拜師學習傳統木雕,擅長佛教人物雕刻。二十歲,經福州壽山石雕西門派傳人陳可駱(一九一二—二○○二)的指點,轉攻壽山石印鈕雕刻,並與東門派大師林元珠之孫林天泉交往,談石論藝,目睹許多古鈕與骨董精品,視野為之大開。
福州壽山石雕分東、西兩門派,各有所造詣,境界自是有些分際,前者講究形似,雕工精巧,作品寫實、纖細;後者注重神似,追求拙趣,作品圓融,神韻盎然。
廖德良在傳統木雕的基礎上,揉合兩派特色,匠心獨運,雕刻出自己的印鈕風格。其實,在印鈕世界四十年,他還得到許多機緣,例如:
一、六赴壽山踏查礦脈,深識礦脈走向,辨認石材的類型與特色,奠定他的相石、切割的扎實工夫。
二、與大師結緣,型塑胸中丘壑,他的印鈕藝術深受臺靜農、王壯為、王北岳、吳平、薛平南、薛志揚等名家的賞識與鼓勵,因此堅守印鈕的小小世界,歷經漫長的歲月,嘗盡無邊寂寞無數辛苦,卻始終能怡然自得,無怨無悔。
三、一門深入,長年薰習,他因緣際會,與書法篆刻家交游,亦師亦友,經由博觀、鑑賞,培養洞見力,透過意匠經營,打造一片藝術天地。
印章,古稱印璽,是憑證的信物,也是權利、地位的象徵。大概在戰國時代就已普遍使用,其材質以銅鑄為主,金、玉次之。元末,王冕發現質地較軟的花乳石(壽山石、青田石)便「以石為紙,以刀為筆」,為文人書畫家刻印開風氣之先。
一方印章包含多種元素,其中印鈕雖然屬於裝飾性質,但長期以來已發展成為綜合美的重要環節。「鈕」字,許慎《說文解字》以為「印鼻」,也即印章頂端。明代以後,福州壽山石大量出現,逐漸發展為民間工藝,西泠八家在印面上的拓展,也刺激了鈕藝的榮景。清代乾嘉之後,由於政治因素,篆書與印藝往往成為文人雅士的人生舞台,印鈕工藝蔚為一門藝術,影響所及,名家輩出。
「老廖,你就撩一刀吧!」
廖德良承襲傳統,規模大家,締造的鈕式,千彙萬端,其造型有:獸鈕(包括龍生九子、獅豹、吉祥、生肖)、荷鈕、竹鈕、人物肖形(以壽翁、童子、彌勒佛為主)、博古、薄意與改鈕等。
他雕刻印鈕使用的小小工具,琳琅滿目,有銼刀、鑿刀、平口刀、斜口刀、(圓頭)指甲刀、圓刀,不一而足。至於工序則包括:相石、大粗坯、小粗坯、細修、打磨、刨光,循序漸進,他「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刀隨意到,展現一件件引人入勝的印鈕藝術。
從傳統木雕轉向印鈕雕刻,廖德良開始寄居臺北市中華商場(忠棟古玩商場)三樓三坪大的斗室中,天天在石裡討生活,他心繫鈕藝命脈,努力積學養氣,開拓視野,在相石、切割上,別出心裁。有次張心白與張守積、王粹人齊聚他的新店寓所,大家品相壽來石的優劣,擬以機具裁切,張心白突然冒出一句:「老廖,你就撩一刀吧!」於是「一刀」之名,不脛而走。
「目無全牛廖一刀」臺灣印鈕第一人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云:「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廖德良的印鈕藝術在木雕的深厚基礎與博觀的修持下,往往能在方寸之間,游刃有餘。基本上,印材為天然礦物,瑕庛、裂痕在所難免,他面對石材,凝神觀照,「窺意象而運斤」,避罅隙、剔砂膈、配巧色、鑿鏤空,一方方作品,內聚造型、線條、色澤與姿態,渾然天成,平南兄曾引《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稱他「目無全牛廖一刀」,如道似禪的語彙,境界全出,一時傳遍印壇。
一方印璽的風華在綜合之美,是集印石、印鈕、篆刻於一身,可謂小而美的藝術世界。廖德良從事印鈕藝術四十年,與臺灣印石界關係密切,他化粗石為印鈕,承傳印鈕藝術的命脈,展現多采多姿的鈕式,留下令人驚艷的文化資產,被大家公認為臺灣刻鈕第一人。我想,他也是民俗藝術的瑰寶。
目無全牛廖一刀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莊子·養生主》
第一次聽到廖德良這個人,已有二十多年了;地點是在書法篆刻大師薛平南的「心玉盦」。
依稀記得,當時與曾永義教授經常進出平南兄的工作室,喝酒品茗之餘,順便把玩他收藏的一方方雞血、田黃、芙蓉、杜陵、巴林……等印材,並且分享他的金石美學經驗。他指出一方印章包括印鈕、印台、印邊與...
作者序
序
民俗是藝術的土壤 林明德/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自立晚報》「名人開講」刊出我的訪問稿〈民俗是一切藝術的土壤〉。我從民間宗教、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與民俗小吃等五個面向陳述,並且多方例證,以堅實上述命題的內涵。其實這個命題從蘊釀到形成,前後大概有二十年的歲月,可以說是個人通過民俗藝術的田調、分析、研究後的一點心得與主張。
那段期間,我曾對照世界文藝思潮,在臺灣後現代主義、後殖民論述應運而生,並推出抵中心觀點,導致眾聲喧嘩,議論紛紛,特別是族群、弱勢的問題。弔詭的是,我們的社會出現空洞的「族群融合」的語彙,未見契合情境的「族群和諧」的觀念,造成現實與理想的極大落差。平心而論,我們似乎欠缺包容、諒解的胸襟,對於「眾音交響」的理境實踐可謂遙遙無期。
不過,希望在民間,我們看到一些默默耕耘民俗的學者專家或基金會,大家用心投入,學習尊重各族群民俗文化的差異性,嘗試接近其民俗世界,領略、欣賞其特質,為臺灣譜下和諧的交響詩。
嚴格說來,這個主張一直是我投入民俗藝術研究的信靠依據,也是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一九七九-)「挖掘族群人文、整合民俗藝術,再現臺灣圖像、重塑鄉土情懷」行動綱領的核心價值。
二○○○年十二月,當我看到大陸編譯《現代藝術大師學民間》(Masters of modern and folk art)一書時,拍案叫絕,直覺印證了道理的普遍性,而且「恢萬里而無閡」。該書揭櫫「原始主義」的質樸和真誠,肯定民俗藝術的底蘊與魅力,並列舉高更、馬蒂斯、畢加索……等人的創作,透過非洲的面具、人像、石雕……的對照、分析,為西方當代藝術解碼,間接例證了「民俗是藝術土壤」這個肅穆的命題。
統整的精緻化工程,才能轉化、再現為藝術創作。這不僅說明了民俗使藝術成為偉大,也證明了民俗材料要成為國際化的藝術形象,絕非一蹴可幾,必須通過嚴謹藝術手法的處理。
基本上,民俗是指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信仰與節慶。其範疇包括心理、行為與語言三層面。心理民俗以信仰為核心,分崇拜與禁忌;行為民俗屬有形的傳承活動,與生命禮俗、歲時節日、工藝製作等;語言民俗,則以民間文學為主,表現先民的思想與願望。
透過系統的田調、分析、研究,我們發現民俗底蘊的多樣與元素的豐繁,倘能經過傳承、轉化,往往能再創無限的契機,展現無窮的活力。例如:林懷民「雲門舞集」,汲取「太極導引」、「九轉金丹」,創造風靡國際的舞碼〈水月〉,其中氣機交替的語彙表現得多采多姿,讓觀眾驚嘆不已:蔡麗華「臺北民族舞蹈團」,長期對民間藝陣參與觀察,掌握音樂、身段、步法的奧妙,重編舞碼〈廟會〉,鮮明的特色,騰傳歐美藝壇;攝影大師柯錫杰的攝影,民俗藝術永遠給他無限的創作靈感,敦煌石窟的佛像、鹿港龍山寺的藻井與門神、臺南大天后宮的媽祖神像,在藝術心靈的觀照下,成為一幅幅引人入勝的民俗藝術顯影。
日治臺灣小說家,作品往往承載臺灣風土民俗,呈現「臺灣民俗圖繪」,例如:賴和〈一桿「稱仔」〉的年俗、銀紙;張文環〈閹雞〉的廟會、「車鼓舞」;呂赫若〈財子壽〉的「耙砂」;翁鬧〈羅漢腳〉的掃墓、領墓粿等,他們內聚民俗元素,彰顯在地特色、強化小說藝術的特質,從而展現民俗之美。至於傳統廟會的許多元素,更是現代藝術的觸媒,啟發了豐富多樣的傑作。
二○○九年,我將多年發表有關民俗的散文結集成書,名為《斟酌雅俗》,獲得讀者很大的迴響;這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鼓勵。我的本意是在分享民俗經驗,沒想到卻為當代散文開拓另類的散文,真是始料未及。一年來,我繼續斟酌雅俗,並深化思考、多元舉證,為「民俗是藝術的土壤」命題覓尋確切答案,累積的篇章又可以出書了,令人欣慰。我斟酌再三,決定將新書名為《俗之美》,為民俗思路留下一些珍貴的記憶。
本書內含二十七篇文章。前十二篇文學性較強,涉及新詩、散文與小說,但由於民俗視野的觀照,多少帶有民俗散文的特色;後十三篇聚焦於民俗藝術與臺灣文化的思索。其中〈貓鼠麵的奧祕〉六百字,是英、日譯文的底稿,為民俗小吃國際化作示範;〈雪隱〉一百五十字,別樹一幟,為推動廁所文化而寫。至於〈締造臺灣文化奇蹟〉則以實務經驗提出建言,為斯土斯民尋找共同的出路。〈一門通情達理會意的學問〉是為溫教授新書寫的序,讓我深刻體會到「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這與我長期田調所遇到的關卡、突破經驗過程,可謂異曲同工。
附錄〈化蝶‧添霜〉一文,是散文家石德華為我所作的「文字肖像」,無妨作為讀其書知其人的參考。最後,一句話,多謝所有提供相關照片的朋友,讓本書更為充實、完美。
序
民俗是藝術的土壤 林明德/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自立晚報》「名人開講」刊出我的訪問稿〈民俗是一切藝術的土壤〉。我從民間宗教、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與民俗小吃等五個面向陳述,並且多方例證,以堅實上述命題的內涵。其實這個命題從蘊釀到形成,前後大概有二十年的歲月,可以說是個人通過民俗藝術的田調、分析、研究後的一點心得與主張。
那段期間,我曾對照世界文藝思潮,在臺灣後現代主義、後殖民論述應運而生,並推出抵中心觀點,導致眾聲喧嘩,議論紛紛,特別是族群...
目錄
自序民俗是藝術的土壤/林明德
歡迎「翁鬧」返回彰化
林亨泰,是用獎章砌成的
解讀吳晟
老中青聚焦蕭蕭
為囡仔歌開創新局面
哲學戲劇化的作家愚溪
天佑這位澎湖囝仔
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
建立學術研究的平台
向無言之境探索
大陸七日行行程日誌
美夢成真是給有心理準備的人
一個非政府組織的範例
締造臺灣文化奇蹟
在信仰場域建構人文城堡
揭開臺灣王母信仰研究的序幕
群獅匯演陽剛美
臺灣偶戲乾坤
匠心獨運巧成真
臺灣民間工藝
重現臺灣民間工藝的風華
目無全牛廖一刀
貓鼠麵的奧祕
臺灣傳統社會的休閒活動
重現臺灣圖像
一門通情達理會意的學問
雪隱
化蝶˙添霜/石德華
自序民俗是藝術的土壤/林明德
歡迎「翁鬧」返回彰化
林亨泰,是用獎章砌成的
解讀吳晟
老中青聚焦蕭蕭
為囡仔歌開創新局面
哲學戲劇化的作家愚溪
天佑這位澎湖囝仔
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
建立學術研究的平台
向無言之境探索
大陸七日行行程日誌
美夢成真是給有心理準備的人
一個非政府組織的範例
締造臺灣文化奇蹟
在信仰場域建構人文城堡
揭開臺灣王母信仰研究的序幕
群獅匯演陽剛美
臺灣偶戲乾坤
匠心獨運巧成真
臺灣民間工藝
重現臺灣民間工藝的風華
目無全牛廖一刀
貓鼠麵的奧祕
臺灣傳統社會的休閒活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