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金門人,不僅男人受苦,女人也受苦;男人下南洋受苦,婦女留在家鄉也含辛茹苦。金門男人下南洋討生活,留下妻子在家裡守活寡,不僅養育小孩、侍奉翁姑,還要上山下海,忍受生活的煎熬,以及丈夫在南洋另娶的打擊,這是時代的悲歌。金門最後一代傳統婦女的典型,處境堪憐,而堅貞守節,豈不令人崇敬,值得為誌。
《金門百年庶民列傳》是時代的見證,
更是歷史的演義*見證「金門幫」百年智慧2007年6月6日台灣媒體《天下雜誌》第373期以:前進新亞洲,「金門幫」稱霸金融、船務、百貨……」首次揭露「南洋金門幫」的神秘故事……
2008年11月3日台灣媒體《商業周刊》第1093期,以更大的篇幅、更多面觸角寫「金門幫」百年智慧,賺慢錢的傳奇故事……
2011年是金門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一世紀來金門人歷經戰爭洗禮,浴火鳳凰的浯島的居民夜以繼日,孜孜不懈在島上為生存打拼;有漂流海外的金門人披荊斬棘,異域闖蕩,求得立足天下。欣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全球的金門人應該勇敢出來見證歷史,為金門人寫史。
*建構「金門學」的傳世史料「金門」舊稱「浯洲」,又稱「浯島」,《金門百年庶民列傳》旨在探討浯島居民在國民政府轄治百年來,幾經戰爭與和平的折騰,生民流離失所,金門庶民百姓在政治鬥爭的夾縫之中求生存,有悲憫、有苦難、有成功、有失敗,寫下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詩歌。《金門百年庶民列傳》的撰寫,旨在反映一個時代、一段歷史;它紀錄金門庶民的生活歷程,形塑時代的圖像,期作為後代子孫殷鑑的津梁,我們寄望籍以建構金門學的史料,提供史學家研究的參考。
*演義「金門庶民」百年列傳 出生金門的知名作家以時代的切面,用人物的故事來書寫《金門百年庶民列傳》以金門歷史背景為經緯,以政經、軍事、社會、移民以及兩岸變化為軸,以時代的切面,用人物的故事來書寫;以點滴的故事,匯集成歷史長河,彰顯金門人的特質與時代意義;主稿,我們聘請出生金門的知名作家,以訪談方式忠實紀錄採寫浯島耆老口述歷史;副稿,則徵求海內外金門人提供圖鑑史料,輔以的求證。主稿以報導文學文體撰述,副稿採附錄別類編輯,但求不失其可讀性、歷史性與文學性。
作者簡介:
陳榮昌
曾任金門日報採訪主任,著有《浯土浯民—浯島金門人的真情紀事》(金門縣文化局)、《金門印象三部曲》(金門縣文化局)、《金門傳統建築匠師臉譜》(金門縣文化局)。
得獎紀錄:九十五年時報文學獎鄉鎮書寫類、浯島文學獎、淡江大學五虎崗文學獎極短篇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來自馬總統、福建省政府主席、金門縣長、金門縣文化局局長的見證與祝賀……
–記錄一座島嶼 見證一個時代
走過百年坎坷路,戰火砲聲漸遠去,金門的容貌已從歷史戰地變成觀光勝地。《金門百年庶民列傳》回顧金門庶民的生活歷程,刻劃這片土地共同擁有的記憶與經驗,深具意義,不僅精彩記錄一座島嶼,更深刻見證一個時代,「金門故事、金門精神」必將如史詩般代代傳唱下去。
——馬英九先生,現任中華民國總統
–承先啟後百年傳金門與馬祖是地球上唯二與中華民國同壽的地方,金門人長久以來接受儒教的洗禮,宿稱「海濱鄒魯」,人民素質風雅典範;又因為地處中原邊陲,土地貧瘠難以謀生,而孕育出冒險犯難的精神。金門人能夠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島出發,成就於大華人圈,享譽於東南亞,影響力遍及兩岸各行各業,
無非就是儒家士族的道統思維加上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
——薛承泰先生,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福建省政府主席
–金門人˙ 金門史˙ 金門事人是歷史的鎖鑰!而金門又是臺海歷史的核心,其人其地,在歷史洪流因勢爭鋒,湧生各式各樣不同風華的人物。綜觀通史,金門有其無比韌性與堅忍的特質,不論古今,皆復如是。然古人已有書傳,近代以降金門人卻無筆寫,豈不可惜!及見文化局《金門百年庶民列傳》付梓,此憾或可稍平,特寄數語為序,為金門人的堅毅奉獻,為一注腳。
——李沃士先生,金門縣縣長
–精彩百年 文化獻禮自從解嚴與開放觀光之後,金門從一座戰爭之島,蛻變為和平之島,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結構開始起了微妙的變化,如何忠實紀錄這一段歷史──戰爭的悲歌、人民的遷徙、兩岸的交流、經濟的演化、社會的改變──毫無疑問的成為此刻重要的文化工作。
——李錫隆先生,金門縣文化局局長
名人推薦:來自馬總統、福建省政府主席、金門縣長、金門縣文化局局長的見證與祝賀……
–記錄一座島嶼 見證一個時代
走過百年坎坷路,戰火砲聲漸遠去,金門的容貌已從歷史戰地變成觀光勝地。《金門百年庶民列傳》回顧金門庶民的生活歷程,刻劃這片土地共同擁有的記憶與經驗,深具意義,不僅精彩記錄一座島嶼,更深刻見證一個時代,「金門故事、金門精神」必將如史詩般代代傳唱下去。
——馬英九先生,現任中華民國總統
–承先啟後百年傳
金門與馬祖是地球上唯二與中華民國同壽的地方,金門人長久以來接受儒教的洗禮,宿稱「海濱鄒...
章節試閱
薛明治阿嬤
生養一門三博士
砲戰後的金門,一片荒蕪,百廢待舉,經濟不振,
丈夫因為菜館生意不好,只好回家種田、養豬,
養活一家老小,她記得有一次,兒子幫忙推農作物回家,
結果推車連人掉到溝中,兒子還無辜天真地問她,「阿母,
我們可不可以不要種田」?只是,不種田,要靠甚麼吃呢?
后浦南門「五嶽廟」旁,有一間金紙鋪, 老闆是對老夫妻, 熟知的香客有時笑稱他們賣的是「博士金」,因為老人家雖然識字不多,但卻出了三位博士兒子,讓人稱羨。
老廟旁的「博士金」
據瞭解, 這座「五嶽廟」,俗稱「嶽帝爺宮」,是在清光緒二十四年間,由泉州府「五嶽廟」迎請回來供奉。廟內供奉東西南北中嶽大帝五尊神明,分別為:田浦東嶽城隍廟、主神是「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田墩西嶽廟、主神是「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后浦南嶽廟浯島城隍廟、主神是「城隍爺」;山西北嶽廟、主神是「北嶽恒山安天玄聖大帝」;金門城中嶽古地城隍廟、主神是「城隍爺」。金紙店不大,除了金紙外,也兼賣些供品、飲料,老闆洪元蟾、老闆娘薛明治笑說,開這間小店其實所賺不多,除了給人方便外,目的也在於打發時間。早上因近東門菜市場,人來人往,頗為熱鬧,下午市場打烊,店門口則成了附近老人家泡茶聊天的聚集地。
相較於丈夫洪元蟾的沉默寡言,薛明治算是健談多了,一打開話匣子,便是滔滔不絕。薛明治於民國二十六年在金城鎮泗湖村出生,正是日本兵登陸金門前。金門的薛姓,大都來自珠山,薛明治表示,她們的先祖也是珠山人,後來搬遷到泗湖。薛明治的父親薛前汀,母親李璇音, 是古寧頭女兒, 小時候家住泗湖, 父親很早就前往新加坡打拼賺錢,一家人與叔叔生活,有時父親回金小住,就換叔叔去新加坡賺錢, 叔叔返金後,再換父親下南洋。後來,因局勢不好,二人就沒再到新加坡,而留在金門生活。
「霸凌」輟學,心中最大遺憾
由於時局不好,日軍登陸,薛明治出生時,父親正在新加坡,她出生不久後,就與母親前往廈門避難,後來因為家中阿祖身體不好,又與母親返回金門,照料阿祖。父母親育有四男四女,薛明治說, 她上有二位姐姐,下有一個妹妹,以及四個弟弟。父親生了她們四位姐妹,後來又返金生了弟弟後,因為家中需要人手幫忙照料, 就沒再落番去新加坡。全家人靠著種田,牽罟、抓魚,度過艱困歲月。
薛明治出生不久,中日戰爭爆發,日軍登陸金門,她記得小時候,鄉人為躲避日本軍騷擾,都會跑到村外溝渠裡躲起來,但駐守在山上的日軍,似乎不像想像中內樣可怕,走過村莊,還會以日語跟他們小孩子打招呼。
無法好好唸書, 是薛明治感到最遺憾的事, 也因此,她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有能力唸書的,她一定全力支持,因為,她深深覺得,像她們這樣貧困又沒背景的家庭,唸書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方法。
「我細漢讀冊攏讀第一名」,雖然識字不多,薛明治說,小時候她是滿會唸書的,每次都得第一名。要不是求學過程受到欺侮,讓她因而排斥上學,也許現在的她,就不只是現在的模樣了。
薛明治回憶,泗湖村原本設有一間小學,但是,她唸到小學三年級後,學校因故廢校,泗湖村的小朋友,只好徒步走到鄰近的歐厝村去唸書,當時,薛明治很會唸書,考試都考第一名,不過,轉校至歐厝村後,該村的小朋友有排外心結,每次她打赤腳走路去學校時,都會被歐厝村的同學丟石頭,飽受欺侮的她,不敢向家人說明,只是,從此視上學為畏途,不想再到學校唸書,由於家人也不認為女孩需要多唸書,而且多一人唸書就會多一份支出,留在家裡反而多了一個人手,因此,也就順著薛明治的意思,讓她留在家中幫忙。每次想到這件事,薛明治仍難免遺憾。
戰亂歲月,軍佔民居
談到對金門昔日各項戰役的印象時,薛明治說,年輕時常常要躲砲火,日軍登陸金門時,要躲日本兵,也要躲避聯軍對金門的轟炸;國軍退守金門後,歷經古寧頭大戰、823 砲戰, 又要提防單打雙不打,「我們當年受的苦,不是你們年輕人可以想像的」,提起昔日的戰亂歲月,薛明治忍不住搖頭嘆息。她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大約是在民國三十多年間,那年,日軍仍佔據金門,聯軍為對抗日本,曾出動軍機轟炸金門島,當時金城的主要市場-巴薩,就遭聯軍猛烈的砲火轟炸,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慘重。 民國三十八年後,大批國軍部隊自大陸撤守金門,因為房舍有限,許多部隊只好借住民家。
薛明治表示,那時,國軍借住泗湖家中的客廳、房間,整間屋子滿滿的都是從大陸撤退來金的部隊官兵,國軍利用客廳空間兩側,用土築成一排排的床舖,僅在中間留一條窄窄的走道,南腔北調、來自大江南北、荷槍扛彈的國軍,蜂擁至民宅,讓金門鄉親又驚又怕。
「當時,家中的雞鴉、臉盆等, 許多物品都被國軍私自拿去使用」,薛明治緩緩訴說當年軍民雜處的情景,因為語言不通,加上不瞭解國軍官兵的性情,薛明治家人也不敢向國軍要回這些被借用的東西,只好眼睜睜看著官兵取用這些物品,有的人家更慘,連木門都被拆掉去構築工事。薛明治說, 這些官兵身強體壯,還是小姑娘的她們,連士兵都不敢正視,有些物品放在房間,因房間被軍隊佔用,她們也不敢進去拿,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不過,也因為與部隊接觸頻繁,當時村中有不少女孩,後來都嫁給軍人。
參加「婦女隊」,出操護理兼洗衣
薛明治表示,為反共復國,全島全民皆兵,金門女孩十六歲、七歲時,便編入「婦女隊」,她記得,當時「婦女隊員」要到金城運動場出操、學習包紮護理,也要到珠山靶場練習打靶,到東沙村幫傷兵洗衣服。一般而言, 都是早上八、九點出操,隊員們先到后湖村公所集合,再分配任務,中午則回家吃飯,女孩在出嫁生孩子後,就不用再出操,當「婦女隊員」了。
薛明治指出,民防隊每年都要集訓、出操,以她們婦女隊來說,穿的是藍色衫褲、藍帽,以及繡有紅十字的包包,腳上則穿黑球鞋,這些衣物都是自己花錢做的,辛苦為國家出操,還要花自己的錢,薛明治認為實在不公平,不過,當時時局混亂,戰亂連連,也無法計較。薛明治到現在還留有一頂當時「婦女隊」出操的藍帽子,帽子已經褪色變舊,上面覆蓋著一層歲月的灰塵,雖然帽子早已變形,但她卻捨不得丟,因為,看到這頂帽子,就會讓她想起過去戰亂歲月的種種回憶。二十歲時,薛明治經由媒人介紹,嫁給大她十四歲的丈夫洪元蟾。
丈夫洪元蟾是福建南安人,性情靦腆沉默。提及丈夫來金這一段往事,未等丈夫開口,健談的薛明治又滔滔不絕回憶過往。薛明治半是消譴、半是誇讚丈夫的忠誠老實,她表示,民國三十八年,南安村全村有三十多人加入國軍部隊,因為要撤退到金門,同部隊的村人一一逃跑,跑到只剩洪元蟾與另外一人,洪元蟾到金門後,又與部隊失聯,為了要在金門落戶,他被一對金門夫婦收養,成了對方的養子,原以為就此在金門安居落葉,沒想到,後來又被政府抽壯丁,當游擊隊員,好幾次都被派到大陸出任務。
大難不死的洪元蟾,離開部隊後,跑到新街(現在的中興街)當菜館廚師,並經人介紹,與薛明治結為夫妻,這才真正在金門安定下來,夫妻二人共生了四男三女,其中,四個男生中的老大、老二、老三,後來都唸到博士。薛明治受訪時表示,結婚後,夫妻與公婆就住在南門「五嶽廟」巷弄內破舊的小瓦房,小瓦房只有二間狹小房間,每間房間放進一張雙人床後,就幾乎沒有太多剩餘的空間,其中一間給公婆睡,另一間就是夫妻與子女的住處,一家人睡在一張床上,相當擁擠。後來,孩子一個個長大,薛明治才又租了隔鄰的房間,充當孩子的睡房。
民國四十七年823 砲戰爆發,金門到處都是烽火,薛明治說,那時,丈夫剛好去山上種田,受阻於砲火,無法返家,她抱著孩子,焦急害怕不已,由於家中沒有防空洞,只好踉蹌狼狽地抱著孩子,跑到別人家裡躲防空洞,砲火一打就是一、二個月,小孩還小,每次前往躲砲彈,常會哭鬧不止,幾次之後,她怕吵到別人,就不好意思再到別人家躲防空洞,只能待在家中,就地找掩護。烽火連天,彈如雨下,能躲過這場戰亂,薛明治認為,這都是老天保佑。
寒門出博士 唸經求福報
砲戰後的金門,一片荒蕪,百廢待舉,經濟不振,丈夫因為菜館生意不好,只好回家種田、養豬,養活一家老小,她記得有一次,兒子幫忙推農作物回家,結果推車連人掉到溝中,兒子還無辜天真地問她,「阿母,我們可不可以不要種田」?只是,不種田,要靠甚麼吃呢?
雖然家境清苦, 夫妻二人唸書不多,但幾個孩子倒很爭氣,學校成績都很不錯,薛明治表示,老大績興很懂事,為幫助家計,高中畢業後就去當兵,唸中正理工學院,每月都可以獲得政府補助,領取油、米等生活必需品,幫忙撫養弟妹,也減輕家裡不少負擔,老大後來又唸元智工業工程研究所,榮獲博士學位;老二績旺也跟隨著哥哥的腳步,投筆從戎唸中正理工,又唸中原電機博士;因為老二、老三都當兵去了,薛明治不捨兒子一個個去當兵,因此,要老三進業,不要再去報考軍校, 三子進業小時候寡言,到了四、五歲還不太說話,鄰居都叫他「啞巴」,原本最放心不下他,沒想到後來唸到台大歷史博士,還通過高考,娶妻成家,了了她的心事。薛明治安慰地說,三個孩子都是靠自己用功唸書,成就博士學位的,識字不多的老夫妻,養出三個博士兒子,不僅傳為南門鄰里的美談,也讓夫妻二人面子相當光采。
雖然住家的老房子早已破舊,孩子也在民族路又蓋了新洋房,但薛明治表示,夫妻倆在此已經生活得相當習慣了,因此,並未搬到新房,還是居住於小瓦房。鄰居也笑著要她們不要搬遷,更不要拆了小瓦房,因為這裡可是養出三位博士兒子的好風水。
兒女均已長大成家,各奔東西,現在,薛明治與丈夫在南門五嶽廟旁開金紙店,消磨晚年時光,因為家中出了三位博士,友人都戲稱老夫妻賣的是「博士金」。「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平常,一早起來,薛明治便合掌作揖,口中一遍又一遍地唸著「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我還出錢贊助刊印經書做功德」,薛明治虔誠地說,「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透過唸經拜佛,薛明治相信,災厄將遠去,希望會到來,而子孫一定福報年年。
薛明治阿嬤
生養一門三博士
砲戰後的金門,一片荒蕪,百廢待舉,經濟不振,
丈夫因為菜館生意不好,只好回家種田、養豬,
養活一家老小,她記得有一次,兒子幫忙推農作物回家,
結果推車連人掉到溝中,兒子還無辜天真地問她,「阿母,
我們可不可以不要種田」?只是,不種田,要靠甚麼吃呢?
后浦南門「五嶽廟」旁,有一間金紙鋪, 老闆是對老夫妻, 熟知的香客有時笑稱他們賣的是「博士金」,因為老人家雖然識字不多,但卻出了三位博士兒子,讓人稱羨。
老廟旁的「博士金」
據瞭解, 這座「五嶽廟」,俗稱「嶽帝爺宮」,...
作者序
【作者後跋】
浯島老阿嬤、老母親堅韌背影
她們的故事,也正是自己家人的故事,且承載著浯島母親的歷史。
走過生、老、病、死,每一位浯島老阿嬤、老母親,恍惚中,都有著似曾相識的熟悉背影。
那神態,那氣味,那或憂鬱或期待的眼眸,都曾在某個當下,引起內心深處陣陣抽痛。
老一輩金門人,不僅男人受苦,女人也受苦;男人下南洋受苦,婦女留在家鄉也含辛茹苦。金門男人下南洋討生活,留下妻子在家裡守活寡,不僅養育小孩、侍奉翁姑,還要上山下海,忍受生活的煎熬,以及丈夫在南洋另娶的打擊,這是時代的悲歌。金門最後一代傳統婦女的典型,處境堪憐,而堅貞守節,豈不令人崇敬,值得為誌。
每篇訪談寥寥二、三千字,幾張照片,實在無法完整訴說這些歷經時代戰亂金門阿嬤的一生。她們歷經夫婿落番、戰亂流離、砲戰烽火、戰地政務、赴台打拼,可以說就是堅韌浯島婦女的最好寫照,透過短短的訪談,無非想藉此紀錄她們的心路歷程,見證她們的偉大,向這群默默為家人、為故土奉獻的戰地阿嬤致敬且深表憐惜之心情。
深覺為金門庶民立傳是一項相當有意義的工作,因此,當福井兄提出《金門百年庶民列傳》的寫作邀請時,儘管時間有限,仍然欣然答應。由於工作委實忙碌,十分憾恨只能於匆促中,抽空完成《戰地阿嬤》的整理書寫,無法更周全、深入地進行訪談,為金門婦女造像,在此跟福井兄及讀者説聲抱歉。【作者後跋】
浯島老阿嬤、老母親堅韌背影
她們的故事,也正是自己家人的故事,且承載著浯島母親的歷史。
走過生、老、病、死,每一位浯島老阿嬤、老母親,恍惚中,都有著似曾相識的熟悉背影。
那神態,那氣味,那或憂鬱或期待的眼眸,都曾在某個當下,引起內心深處陣陣抽痛。
老一輩金門人,不僅男人受苦,女人也受苦;男人下南洋受苦,婦女留在家鄉也含辛茹苦。金門男人下南洋討生活,留下妻子在家裡守活寡,不僅養育小孩、侍奉翁姑,還要上山下海,忍受生活的煎...
目錄
1. 薛明治阿嬤——生養一門三博士
2. 楊陳瑞吾——一具竹簍,一個異鄉人
3. 洪吳罔飼——守著田園守著祖厝
4. 傅晴曦——金門第一女將軍
5. 林洪蔭——三吋金蓮的青春
6. 李富——孝養雙親「媳婦仔
7. 葉緣——落番人生葉緣情
8. 黃為治——水頭女兒媳婦
9. 王寶玉——東門員外的女兒
10. 林泡——早年勞苦、苦盡甘來
11. 林烏姜——故鄉似他鄉,他鄉是故鄉
12. 黃麗——抗日烈士許順煌之妻
13. 洪甜桃——手搖針車的島鄉女子
14. 羅方快——寂寞的百歲人瑞
15. 陳林蔭——小金門繡花鞋
16. 陳清——守樓半世紀的阿嬤
17. 許方華——長年守寡、捻土豆拉拔兒女
18. 楊黃宛——一曲歌謠,就是一頁歷史
19. 陳寶鳳——豪氣的千金小姐
20. 方堃——『有性命的呷白米,沒性命的呷槍子』
21. 歐廷連——守寡歲月,做牛也做人
22. 張淑賢——溫州夢遠
23. 李碧蓮——暗夜哭泣的活寡婦
24. 李知阿嬤——寡母弱女的扒草人生
25. 羅洪葉——戰地情緣,春夢一場
1. 薛明治阿嬤——生養一門三博士
2. 楊陳瑞吾——一具竹簍,一個異鄉人
3. 洪吳罔飼——守著田園守著祖厝
4. 傅晴曦——金門第一女將軍
5. 林洪蔭——三吋金蓮的青春
6. 李富——孝養雙親「媳婦仔
7. 葉緣——落番人生葉緣情
8. 黃為治——水頭女兒媳婦
9. 王寶玉——東門員外的女兒
10. 林泡——早年勞苦、苦盡甘來
11. 林烏姜——故鄉似他鄉,他鄉是故鄉
12. 黃麗——抗日烈士許順煌之妻
13. 洪甜桃——手搖針車的島鄉女子
14. 羅方快——寂寞的百歲人瑞
15. 陳林蔭——小金門繡花鞋
16. 陳清——守樓...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