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推薦序/錢致榕教授)
這是一本難得的科普散文集。
本書作者李傑信博士很難得地具備了三個條件:專業知識、生花妙筆及科學熱忱。這些條件源自李博士受的是嚴謹的物理訓練,在美國航太總署工作30多年,負責太空的科學計畫,熟悉太空科學及技術問題;有豐富的想像力及流順的文筆;最重要的是,李博士對全書題材──生命、太空與宇宙有一個終身的熱愛。多年來,不斷地在發表科普散文。
作者從小喜歡探討人類起源,中年時從事太空事業,最後由於技術及物理學的急速發展,開始探究宇宙的起源及結構,並且究問「天外是否還有天外天?」
全書13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從人類考古及去氧核醣核酸序列談人類起源和演化,並紀錄了美國社會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議。
第二部分包括第3至7章,是作者在美國航太總30年工作經驗,細述人類太空50年:從冷戰時期兩霸相爭中萌芽,成功登陸月球,到太空站的建立及心有餘力不足地使用,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夢想,以及中國的崛起參與人類的太空事業。作者不但把環環相扣的技術細節逐一說明,並從人類社會的觀點看美蘇之爭及興衰、新興國家的崛起,紀錄50年來人類太空科技事業。
第三部分包括第8至13章。挾著太空50年的技術進展,及近30年物理學標準模型理論的建立。回頭自問:宇宙如何產生?如何演化?未來如何?在建立了人類所處的宇宙的知識框架之後,終於可以問下一個問題,也就是本書的書名:是否還有「天外天」?
本書還有兩個特點, 它不只是像一般的科普書籍介紹科學新知,還提供了人類及宇宙起源的宏觀框架,幫助讀者在看完本書後更容易吸收日後遇到的新微觀知識。最後,作者在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裡,深入淺出地提供了一些科學上的基本理論,鼓勵讀者自己循序思考,推論出下一步,把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被動地閱讀,然後忘卻。
作者簡介:
李傑信博士(Mark Lee)
臺灣大學物理系畢業,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博士、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管理碩士。先入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實驗室,後進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總部,擔任太空任務科學家和資深技術顧問,管理太空基礎物理科學飛行實驗任務。
李博士發表過60餘篇科學及科技管理論文,曾獲頒NASA「傑出成就獎章」、「傑出服務獎章」和太空人辦公室「銀斯努匹獎」;又獲太平洋國際太空學會頒發「國際太空年松長紀念獎」。在臺灣,曾獲「李國鼎通俗科學寫作第一獎」、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和臺南第一中學「傑出校友獎」等。
此外,他熱心投身科普教育,成立「美國促進中國科普協會」,並擔任會長;舉辦過兩屆「中國青少年太空梭科學實驗活動」。著有中文科普書籍《追尋藍色星球》、《我們是火星人?》、《生命的起始點》、《別讓地球再挨撞》。曾任《中國時報》「浮士繪版」和中國《中國科技財富雜誌》的專欄作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傑信
優惠價: 88 折, NT$ 352 NT$ 400
本商品已絕版
(摘錄推薦序/錢致榕教授)
這是一本難得的科普散文集。
本書作者李傑信博士很難得地具備了三個條件:專業知識、生花妙筆及科學熱忱。這些條件源自李博士受的是嚴謹的物理訓練,在美國航太總署工作30多年,負責太空的科學計畫,熟悉太空科學及技術問題;有豐富的想像力及流順的文筆;最重要的是,李博士對全書題材──生命、太空與宇宙有一個終身的熱愛。多年來,不斷地在發表科普散文。
作者從小喜歡探討人類起源,中年時從事太空事業,最後由於技術及物理學的急速發展,開始探究宇宙的起源及結構,並且究問「天外是否還有天外天?」
全書13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從人類考古及去氧核醣核酸序列談人類起源和演化,並紀錄了美國社會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議。
第二部分包括第3至7章,是作者在美國航太總30年工作經驗,細述人類太空50年:從冷戰時期兩霸相爭中萌芽,成功登陸月球,到太空站的建立及心有餘力不足地使用,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夢想,以及中國的崛起參與人類的太空事業。作者不但把環環相扣的技術細節逐一說明,並從人類社會的觀點看美蘇之爭及興衰、新興國家的崛起,紀錄50年來人類太空科技事業。
第三部分包括第8至13章。挾著太空50年的技術進展,及近30年物理學標準模型理論的建立。回頭自問:宇宙如何產生?如何演化?未來如何?在建立了人類所處的宇宙的知識框架之後,終於可以問下一個問題,也就是本書的書名:是否還有「天外天」?
本書還有兩個特點, 它不只是像一般的科普書籍介紹科學新知,還提供了人類及宇宙起源的宏觀框架,幫助讀者在看完本書後更容易吸收日後遇到的新微觀知識。最後,作者在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裡,深入淺出地提供了一些科學上的基本理論,鼓勵讀者自己循序思考,推論出下一步,把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被動地閱讀,然後忘卻。
作者簡介:
李傑信博士(Mark Lee)
臺灣大學物理系畢業,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博士、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管理碩士。先入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實驗室,後進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總部,擔任太空任務科學家和資深技術顧問,管理太空基礎物理科學飛行實驗任務。
李博士發表過60餘篇科學及科技管理論文,曾獲頒NASA「傑出成就獎章」、「傑出服務獎章」和太空人辦公室「銀斯努匹獎」;又獲太平洋國際太空學會頒發「國際太空年松長紀念獎」。在臺灣,曾獲「李國鼎通俗科學寫作第一獎」、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和臺南第一中學「傑出校友獎」等。
此外,他熱心投身科普教育,成立「美國促進中國科普協會」,並擔任會長;舉辦過兩屆「中國青少年太空梭科學實驗活動」。著有中文科普書籍《追尋藍色星球》、《我們是火星人?》、《生命的起始點》、《別讓地球再挨撞》。曾任《中國時報》「浮士繪版」和中國《中國科技財富雜誌》的專欄作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