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在台灣,股票代號 17xx、31xx、 41xx 或 84xx者,都屬於醫療照護產業 (Health Care Industry), 或泛稱的 生技相關類股。
醫療照護產業含蓋廣泛, 凡和醫護相關的行業, 例如醫療器材、醫藥通路和服務、生技製藥等等都屬於之,其中市場最大的是生技製藥,其次是醫療器材。
生技是新藥開發的基礎,沒有生物科技大量人才和資金的投入,人類的健康福祉可能停滯不前;醫療器材主要用來偵測和減輕疾病,與藥物搭配,相輔相成;而藥物通路和醫療服務則是隨著製藥和醫材而來的產業,和民眾的接觸最直接。
所以整個醫療產業看起來複雜而龐大,但分類清楚後,其實很容易理解各自的角色和價值。
醫療產業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艱澀,只要把產業特性分清楚,搞懂不同次產業的獲利方法,大部分都可以用傳統智慧 (Street Wise)進行投資判斷,只有少數次產業須要專業知識和評估技巧,例如原料藥、學名藥、新藥開發…等等,而像醫療器材代工業,本質上是個已成熟的產業,主要追蹤營收成長性即可,投資上沒有太大的進入障礙。
所以本書先將台灣生技相關個股進行分類,分別點出投資評估重點,由簡而深,先了解與生活相關的醫療類股,然後再進入進階篇,介紹大家最不熟悉的原料藥、單株抗體、檢驗試劑、…平常有聽沒有懂,卻又是最有潛力的投資標的。
本書目的是協助投資者以正確觀念評估公司長期競爭力,至於股價變動則是混合基本面、消息面和籌碼面等各方變數的角力, 必須加入〝投資心理學〞 及 〝投資潮流學〞 加以調整和修正,這會在書本最後提及。
而對於個股不同營運模式造成的價值差異也不在本書討論範圍內,因為書籍篇幅有限,對時事也無法做出快速反應,這部分則在網站上做即時的互動。
本書分成六大篇:
◎ 【第一篇】依獲利模式進行生技類股的分類,讀者選擇自己熟悉的生技類股投資,才能掌握該公司的未來成長性,記住【巴菲特】的投資原則-【投資您熟悉的公司】,不要勉強追逐投資潮流!
◎ 【第二篇】則是筆者突破傳統,以投資者角度,精心繪製的生技製藥產業地圖;地圖可以提供初入其境者方向和所在位置,所以讀者可以利用本書的產業地圖,了解您的投資標的在整個製藥產業的地位(position) 和價值(value)。
◎ 【第三篇】則將第二篇的大地圖再一個個拆解到更深入的原料藥、單株抗體藥物、單抗試劑…等等台灣最有發展潛力的生技次產業!而對於走在時代尖端的細胞治療和幹細胞產業,在國內外為何沒有形成獲利狀態,也一併分析之。
◎ 新藥開發費時耗力,風險很高,一旦成功取得權利金後,睡覺也賺錢,所以【第四篇】就來介紹一下新藥開發公司如何以授權金獲利。
◎ 而談這麼多生硬的產業話題, 大家都要打退堂鼓了吧!哦, 千萬不要放棄, 再硬的科技也無法脫離市場的心理和力量;所以【第五篇】我們要從市場面和大家聊聊生技投資的本益比和股價, 和荷包短兵接觸, 不可不看!
◎ 【第六篇】則舉些國內外生技案例, 從個案學投資!
初學者可以讀完第一篇後,選擇自己熟悉的營收型生技公司,再配合第五篇一般生技投資技巧和第六篇的投資案例分析,即可下場牛刀小試;等行有餘力,或想打敗一般人,挑戰超額利潤時, 再回頭加強第二篇至第四篇的生技製藥遊戲規則。
相信讀者在閱讀完本書後, 也會是生技投資高手!
在台灣,股票代號 17xx、31xx、 41xx 或 84xx者,都屬於醫療照護產業 (Health Care Industry), 或泛稱的 生技相關類股。
醫療照護產業含蓋廣泛, 凡和醫護相關的行業, 例如醫療器材、醫藥通路和服務、生技製藥等等都屬於之,其中市場最大的是生技製藥,其次是醫療器材。
生技是新藥開發的基礎,沒有生物科技大量人才和資金的投入,人類的健康福祉可能停滯不前;醫療器材主要用來偵測和減輕疾病,與藥物搭配,相輔相成;而藥物通路和醫療服務則是隨著製藥和醫材而來的產業,和民眾的接觸最直接。
所以整個醫療產業看起來複雜而...
作者序
生技醫療是個龐大、高深, 挑戰科學極至, 又兼顧人性的產業;而生技投資人員更是不乏頂尖名校,同時身兼 M.D. Ph.D., and MBA 的優秀人才, 俊男美女比比皆是;而筆者我,食品科學出身,曾經在家帶七年小孩才二度就業;又從生技實驗室跳到人生地不熟的金融業;笨鳥慢飛,一路辛苦!但幸運地不負長官栽培之恩,繳出投資績效 IRR 119%的成績 (至2011年8/31為止, 可能更高, 也可能更低);感謝唸MBA時一本教科書前頁的一段話激勵了我, 我也想趁本書出版機會, 鼓勵一些和我一樣曾經處於困境的人,莫被框框局限, 找出自己零碎的優點,努力做自己!
那本書的書名是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 2000 年第四版, 作者 Robert M. Grant,在書中第五頁,Grant以知名女藝人 Madonna 為例,他說 Madonna 論歌喉不如 Whiney Houston,論舞技不如 Janet Jackson,但是 Madonna 善用策略聯盟,使她變成全世界收入最高而且事業最常青的女藝人;策略是 Madonna 成功的原因。
我很笨,我離策略應用還差很遠,但我看到 Madonna 描述自己是個很有紀律,習慣早起,掌控一天的人,甯菻H“努力和紀律”是成功的基本條件,策略運用只是讓它成效倍數擴大的運轉機,沒有努力光有策略是無法長久的。
在投資上也是相同的道理;努力做功課,再加上策略思考,根據自己的優劣勢,建立您自己的投資組合!
1990 年我離開財團法人生技中心時已是副研究員,但在離開台灣七年想重回職場時,一切歸零,四處無門,我差點去當安親班媽媽;後來找到榮總癌病中心國科會助理的工作,勉強活口,雖然白天要與一堆實驗室可憐的老鼠為伍,但晚上榮總開放到九點半的圖書館卻是我最大的自修機會。
當時正是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研究最熱門的時期,榮總圖書館有最完整的醫學期刊,而榮總和陽明大學合作,我可以接觸到最聰明的醫生和研究生,去聽最先進的醫學演講,所以我拼命吸收知識,以彌補我七年的空白。
1998 年我轉入產業界,從事癌症疫苗開發,我們使用乳酸菌加入腫瘤抗原,做成不同的癌症疫苗,也利用人體最強的樹狀細胞進行免疫治療實驗(樹狀細胞功能的發現者 Ralph Steinman 在 2011 年終於拿到諾貝爾獎);我負責公司的成立及後來的管理工作,研究工作則是由更有能力的博士們進行。這期間我也負責籌劃幹細胞保存業務,後來被汐止最大的一場大火潑及,計劃被迫中止。
2003 年有幸加入生技創投,評估國內外生技投資案,最忙的時候,每年評估二百多個案子。由於有產業經験,加上美國 MBA 課程的訓練,我看案子還滿快的,一邊看案也一邊學習,幾年內又吸收更多歐美先進的技術,2006 年寫了一本「生技百科」的書,介紹歐美先進生技技術和股市,其中對生技公司的募資多有著墨。
我發現在食品科學和企管這二個課程裡,對我的生技投資頗有助益。
食品科學曾經是台灣八大重點發展科技之一,大家都不知道有這段歷史吧!全球曾經發生過糧食危機,所以如何運用技術保存糧食是當時不下於石油危機的重要課題;民以食為天,養不飽人民,國家就容易發生動亂,因此食品科學繼十大建設後,被排入重點發展科技。
當時的食品科學要修化學、物理、機械、生化、微生物、酵素, 我們對各種食品生產和保存技術十分熟悉,例如微生物發酵、冷凍乾燥、無菌保存、食品分子內的化學交互作用,大部分的生產技術和製藥是可以相通的,只是食品科學只能局限在較安全的物質上發揮,不像藥物可以應用的分子和技術更多元。我尤其喜歡大量生產和計劃蓋廠的課程,這對後來評估投資案時很有幫助, 比較有基礎評斷營運計劃書量化的合理性。
糧食危機促進農業技術改進,後來變成糧食過剩,食品科學發揮保存技術,調節供需,間接穩定農產品價格;而市場過度行銷造成消費者營養過剩,為了健康,食品科學又應市場需求,開發低熱量素材、保健食品…;簡單來講,食品科學是個很好玩,而且很貼近市場的科學;所以我投資時會先考慮市場需求面,較少投資曲高和寡的案子。
而企管課程除了基本財務之外,我唸的學校特別注重 Entrepreneurship,即新創公司如何向創投募資的技巧訓練,所以對寫營運架構、如何以有限資金進行長期規劃、創造差異…等等都很熟悉;當我反向變成創投時,會特別注意某些營運架構的存活性,這可能是我投資失敗率較低的原因。創投因為投資時間長,風險比現股投資高出許多,我投資時會考慮到整個產業的未來發展、技術或產品是否有取代者…等等較長線的問題。
寫這本書時,混雜著我微不足道的成長歷程,有投資面、有科技面、有公司經營面,每個地方都沾一點點,但都談不上專業;就因為沒什麼學歷背景,寫起書來反而沒太大壓力;
所以,請各方專家包涵了!
本書僅能提供釣魚方法, 但何時下海則要參考更即時的資訊嘍!
生技醫療是個龐大、高深, 挑戰科學極至, 又兼顧人性的產業;而生技投資人員更是不乏頂尖名校,同時身兼 M.D. Ph.D., and MBA 的優秀人才, 俊男美女比比皆是;而筆者我,食品科學出身,曾經在家帶七年小孩才二度就業;又從生技實驗室跳到人生地不熟的金融業;笨鳥慢飛,一路辛苦!但幸運地不負長官栽培之恩,繳出投資績效 IRR 119%的成績 (至2011年8/31為止, 可能更高, 也可能更低);感謝唸MBA時一本教科書前頁的一段話激勵了我, 我也想趁本書出版機會, 鼓勵一些和我一樣曾經處於困境的人,莫被框框局限, 找出自己零碎的優點,努力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