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實用性絕佳的旅遊攝影指南,融合了15位元《國家地理旅行家》專業攝影師的實務經驗。為什麼專業攝影師不管面對何種景點,都有辦法拍出引人入勝──而且可以出版──的照片?資深雜誌編輯史塔基在書中一一揭開專家們的拍攝祕訣和策略。優秀的攝影師或許各有各的風格,但頂尖的旅遊攝影師都具備感受真實性的能力、構圖的眼光,以及發現戲劇性場景的敏銳直覺。本書就是你掌握這三大竅門的最佳途徑。
作者簡介:
史考特‧史塔基,《國家地理旅行家》主編,全景攝影專欄作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游本寬 實踐大學媒傳系專任教授
「數位相機未曾自動讓人看得更多、照片變得更好」!
本書讓人洞悉,傑出攝影家的養成除來自專業器材之外,還要有:不凡的拍照動機、圖象創意、成像美學,以及能和其環境、情境、文化應對的深沉人文心。
范毅舜 世界知名攝影師、《逐光獵影》作者
「很實用的一本小書,誠懇又紮實的經驗分享,就算不從事旅遊攝影,一樣能從中獲得寶貴的攝影經驗」
畢遠月 旅遊攝影師 / 作家 /《國家地理旅行家》中文版攝影師
《終極旅遊攝影指南》一書詳盡介紹了15位為美國《國家地理-旅行者》雜誌工作的頂尖攝影師的工作方法和拍攝技巧。它不僅能夠告述你如何拍到一幅優秀的旅遊照片,而且能帶你走入“國家地理”攝影師們生活和工作的精彩世界
關耀輝 自由攝影師
陌生人難拍嗎? 如何在旅行中接近陌生人, 與陌生人溝通互動, 贏得與陌生人的合作, 拍出表現當地風情人物作品 ?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在本書第五章《拍攝各地人物》中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方法,光是憑這一點就可以讓我們的拍攝出與一般遊客不同的好照片。我推薦喜歡旅遊攝影的朋友買這本《國家地理 終極旅遊攝影指南》。
章光和 世新大學副教授 / 影像創作者
本書是初學旅遊攝影的敲門磚,更是攝影專家精進的借鏡。成為旅遊攝影專家並不容易,從攝影技術內的相機設備、光圈快門、燈光構圖,到技術外的氣候、地理與風俗民情涵蓋很廣,而本書一語道破,是終極指南。
黃丁盛 世界旅人 / 民俗、旅遊攝影家
名人推薦:游本寬 實踐大學媒傳系專任教授
「數位相機未曾自動讓人看得更多、照片變得更好」!
本書讓人洞悉,傑出攝影家的養成除來自專業器材之外,還要有:不凡的拍照動機、圖象創意、成像美學,以及能和其環境、情境、文化應對的深沉人文心。
范毅舜 世界知名攝影師、《逐光獵影》作者
「很實用的一本小書,誠懇又紮實的經驗分享,就算不從事旅遊攝影,一樣能從中獲得寶貴的攝影經驗」
畢遠月 旅遊攝影師 / 作家 /《國家地理旅行家》中文版攝影師
《終極旅遊攝影指南》一書詳盡介紹了15位為美國《國家地理-旅行者》雜誌工...
章節試閱
第三章 找到故事
許多攝影師都夢想他們的照片能在國家地理學會的其中一本雜誌刊出。令人意外地,確實有很多攝影師把自己的作品集拿給國家地理的某個圖片編輯看,就這麼踏進了大門──這些雜誌隨時都在尋找有才華的新人。攝影師們都希望能靠自己出色的照片拿到案子。然而,優秀的攝影能力雖然不可少,但光有這個還是不夠。這是因為嚴格說來,我們的雜誌並不是攝影集。它們是新聞報導。也就是說,我們的照片不能只是令人驚艷而已。它們還得訴說一個故事。
在《國家地理旅行家》,我們經常收到大量根本沒有報導的報導計畫。大部分都只是在推銷某個地方有多棒。但總編輯凱斯•貝羅斯常告訴這些自由工作者:「我們不需要別人來幫忙發掘地點。我們要的是一個有力的故事主軸,可以讓讀者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或是帶出某種戲劇、驚奇或啟示。」在我們印給攝影師的指導手冊中,你會讀到這樣的話:「一份謹慎周詳的計畫書,必須把支持你去採訪某個地方的論點跟某些前提或誘因結合在一起。」《旅行家》的前執行編輯保羅•馬汀則補充:「巴黎不是一篇報導。巴黎是一個地方。」
怎樣才算是旅遊報導?
每一趟旅行都是一篇有開頭、過程和結尾的故事,或者應該要如此。此外,每一趟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的路線可能之前就有人走過上百次,但你的體驗卻是新鮮的,因此你拍的照片也應該要不一樣。
你的照片應該要能讓人想起你這趟特定旅程,要捕捉你的旅伴、跟你有過互動的當地人,以及你在那裡參與的事件和活動。「基本前提是,你的照片反映的必須是你的真實經驗,」《旅行家》攝影師吉姆•理查遜說。
理查遜把拍攝一篇旅遊故事比喻成製作一齣舞台劇。「你必須設計好每一套布景,」他說,「同時也要有人物和情節。很多人都是拍完場景就打住了,但你還需要有人在舞台上演戲。」
最簡單的旅遊故事就是遊記,平鋪直敘地記錄旅途上的事物。即便是這種基本的故事類型,都需要一些構思。例如,若要拍攝闔家出遊,就不能只是讓親愛的家人在艾菲爾鐵塔前擺好姿勢拍一張。旅遊是動態的,不是一系列靜物照。可以拍攝一家人打包行李、在熱鬧的大馬路旁叫計程車、把地圖攤在飯店床上規畫當天行程、和服務生互動、在市場殺價……等等。
「你要拍的是家人正在參與某件事、正被某樣東西吸引的那一刻,」攝影師克里斯•勒布提耶說。
旅遊故事若能超越單純的遊記,擁有主題、奇想或概念,就會更加精采。〈天生狂野〉是作家派特•凱利的墨西哥殖民城市遊記,由瓜里格利亞掌鏡。當我們得知這趟旅程讓三個大學時代的死黨再次聚首,決定在畢業後30年重溫年輕時騎摩托車的喧鬧時光,它就變得更有趣了。
【小訣竅】
旅遊攝影不該只是拍拍紀念碑和風景。有個故事主軸,可以提升你拍照的難度,也能用來評估自己的拍攝成果。
其中一張照片是他們三人停在路邊,抽著雪茄慶祝其中一位騎士的50歲生日。同樣地,喬伊絲•梅納德騎單車穿越多斯加尼和翁布里亞的故事也不只是一篇遊記。這篇文章題為〈換檔〉,由攝影師亞倫•休伊掌鏡,它擁有一個主題:一個母親和(已成年的)兒子在失散多年之後重逢。他們兩人在一起的照片——在蜿蜒的鄉間道路上騎車;力竭汗喘地在山間小鎮里哥尼堡的人行道上休息——讓他們的故事更加令人動容。
《國家地理旅行家》的其他專題也是以一些高明的點子為基礎。提姆•卡希爾的〈滴酒不沾的都柏林〉(彼得•麥克布萊德攝)用了一種新穎的方式——馬拉松賽——來探索一座不熟悉的城市。在麥可•梅爾福德拍攝的〈追尋馬諦斯〉裡,作者造訪了這位知名藝術家在法國住過和畫過的所有地方。雷蒙•派屈克拍攝的〈真正的費城〉則是探索這座友愛之城,文中強調費城注定要成為美國的「下一座偉大城市」。這把潮流當成了一種概念來闡述,就像彼得•班德漢姆和艾美•唐新拍攝的〈交換住處〉也一樣——地球兩邊的兩個旅人交換了房子居住,體驗對方的生活。
除了遊記和潮流之外,旅遊報導還有另一種常見的敘事角度,就是「朝聖」:回到某個從前很愛去的地方或是心愛的老家。重點是要找出那個地方隨著歲月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不論是變好還是變壞),有時還可以運用「今與昔」的手法處理照片。為了〈自廢墟中重生〉這篇報導,我們把作者普里特•維斯林得派到了愛沙尼亞,他和家人在48年前從那裡逃離了蘇聯的占領。攝影師西西•布林姆柏格和卡頓•庫爾森帶回了維斯林得家鄉的照片,它們不僅能喚起過去的記憶,也能呈現今日的感覺。其中一張照片同時拍下了作者重建過的老家和一座有500年歷史的女修道院廢墟。
旅遊報導中最能引人入勝的敘事角度也許是追尋。每一趟旅程都稱得上是某種追尋,即便你追求的只是休息與放鬆。但若把追尋本身當作焦點,你的旅遊故事就會產生一股真正的敘述動力。我們派遣作家P•F•克拉吉和攝影師約翰•柯尼克踏上愛達荷的鄉間小路,從一座溫泉到另一座溫泉,因為要寫的文章題為〈尋找最完美的溫泉湯〉。每有一次新發現,他們對於怎樣才是最完美的溫泉湯就會有更精密的定義。另一篇追尋的故事叫〈地球上最安靜的地方〉,由愛德華•瑞迪科—漢德森撰文、賈斯汀•瓜里格利亞攝影,他們尋找的是寧靜,因此他們最後來到了非洲外海的加那利群島。尋找某種極致或完美的代表作——就算只是一碗餛飩湯——就是一種原始的追尋,幾乎適用於任何旅程。
為了某一年的10月號,《國家地理旅行家》派遣理查遜前往英國的約克,拍攝一篇名為〈世界最陰森城市〉的報導。理查遜說,那樣的主題「讓我在看待這個地方時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角度。」不論是閱讀導覽手冊和歷史書籍還是上網瀏覽圖片,他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透過那樣的濾鏡篩選。「這個敘事角度讓我免於分心,」他說,「因此我可以略過這座城市的某些面向,專注在那些可以反映城市靈異性的事物上。」
故事的破題照就是一個印刷廠小鬼,那是一尊約23公分高的雕像,掛在一條中世紀街道上的一家印刷店門口。看到這尊小雕像時,理查遜立刻就知道它符合他的主題。「我借了個梯子,這樣我才能爬上去靠近它,」他回憶道。「接著,我一旦找到對的位置,它在鏡頭裡就突然變得很大。它帶著一種賊賊的表情,偶爾下方路過的行人會斜著眼往我這兒瞄,那再好不過。這樣畫面就有了戲劇效果。」
文章內容敘述一樁著名的見鬼事件:羅馬士兵的幽靈。理查遜沒辦法找鬼來拍照,但他倒是找到了羅馬浴場客棧,剛好有幾位愛好歷史的老主顧在現場,身上穿著羅馬百夫長的服裝。理查遜也在約克的聖瑪莉教堂找到了另一個符合主題的場景,這間教堂已被改裝成藝術展示空間,人們會在這兒為已逝親人點燃祈願蠟燭。「屬靈的氣氛實在太強烈了,」他說。「我一看到就說:『哇!這太合適了!』」
一旦有了敘事角度,理查遜繼續,「你的照片就有了使命,而你也有了一個依據,可以評估它們拍得好不好。」若是沒有拍攝角度,「你一般而言就只會出去尋找你認為符合其他人眼光的照片。」
那你若沒有案子怎麼辦?「自己創造一個,」理查遜說。「你必須說出一個故事,不是寫一本百科全書。你得有一個觀點。」
要找到自己的追求或觀點,可以先研究目的地,找出它最有辨識度的特徵。檢視你自己想去那裡的理由。出發前先和你的旅伴聊一聊,了解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不是有人想買美麗的手工編織品?或是和他們在國外的那一個學期待過的寄宿家庭重聚?想學道地的西班牙菜?任何一個像這樣的目的,都可以成為吸引廣大讀者的故事切入點。
所以,加入故事性元素是讓你的旅遊文章吸引人的最佳方法。把上述這些有焦點的想法和那些經常被推銷給雜誌但卻毫無特色、過目即忘的敘事角度作比較:〈迷人的維也納〉、〈愛達荷冒著泡泡的溫泉〉、〈令人驚訝的費城〉、〈歷史的約克〉……等。你若有個點子,想提交給雜誌或報紙的週日旅遊版,那麼一個有力的故事元素將會讓你的提案比其他99%更突出。
挑戰自己
請一位朋友幫你在報章雜誌上找一篇報導,是關於你的家鄉或居住地區(或是你計畫前往的地方),但不要讓你看到文中的照片。試著自己為這篇文章拍照。完成之後,再拿你拍的照片和原本刊登在這篇文章裡的照片作比較。這樣有助你開始用專業攝影師的方式思考。
第四章 尋找真實
今日的旅遊者受到真實的東西吸引。我們喜歡那些仍然保有自己獨特風格(文化、傳統、環境)的地方。「旅遊攝影的驅動力之一,」攝影師鮑伯•克里斯特說,「就是你會想去一個風情跟家鄉不同的地方。」
但儘管旅客們喜歡原汁原味,當地人卻不見得如此。現代化的必要性、靠高營業額的「陽光與歡笑」度假村來賺錢的誘惑、對原住民的不尊重——最初吸引我們前往一個地方的那些特色,都有可能這一切而逐漸消失。《旅行家》雜誌一直都在努力阻擋這種全球同質化的趨勢。為了這個目的,雜誌有一個名叫「目的地觀察」的常規部門,隨時都在留意各旅遊景點的威脅和改進。除此之外,我們每年還會刊出一份特別報告,跟一項名叫《地方評比》的目的地管理調查一起發表,評量世界各地的旅遊熱點保持得如何。
身為《旅行家》編輯與國家地理永續旅遊中心(CSD)主任的強納森•托特洛在1997年創了「地理觀光業(geotourism)」一詞,用以概括一種新的倫理。主旨是要以觀光業的力量,協助維持一個觀光地的環境、文化、傳統、藝術、當地經濟,以及整體的地方氛圍。
攝影師的角色
攝影(特別是旅遊攝影)在地理觀光業上占有一席之地,因為它能協助記錄現存的真實風貌。《旅行家》的特約編輯克里斯•雷尼爾和一個團隊一起周遊世界,該團隊負責記錄並保存消失中的語言;他則拍攝仍會說這些語言的原住民。除了參與這項名叫《不朽之聲》的計畫外,雷尼爾也主持《條條大路攝影計畫》,把相機交到原住民手中,讓他們記錄自己的文化。
雷尼爾用愛德華•克提斯的作品來說明記錄真實文化的重要性,克提斯曾在20世紀早期拍攝美國印第安人的文化。「在最近的一部記錄片裡,」雷尼爾說,「有個現代的猶他族印第安人說,正是因為克提斯的照片,他們才又跳起了太陽舞。」
雷尼爾曾多次造訪新幾內亞,記錄那裡原住民的生活和習俗,最後出了《面具依然跳舞的地方:新幾內亞》這本照片書。「我正在為這本書收尾時,」他回憶道,「新幾內亞的首相表示,有一天新幾內亞的男孩會看著這些照片,說:『我們可以再做出這樣的面具。』」評論攝影的力量時,雷尼爾解釋:「它有朝一日可以用來協助挽救消失中的文化。」
作好研究
並不是每個旅遊攝影師都注定成為下一個愛德華•克提斯或克里斯•雷尼爾。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運用簡單的策略,為我們的作品注入真實的元素,包括原住民的照片也一樣。
克里斯特和雷尼爾都同意,不受現代世界污染的原生文化已經愈來愈罕見了。雖然遠離觀光路線確實有機會遇到一些不常被攝影師打擾的有趣居民,但旅遊業觸及的範圍還是不斷擴大。「如果以為現在還有什麼文化沒被攝影師拍過——不管是不是在發展中,那就太天真了,」克里斯特說。因此,目標不再是尋找還沒跟現代世界有過接觸的族群,而是尋找那些依然體現著他們傳統文化的人——並且謹慎地接近他們。
「關於被拍照這件事,不同的地區有著非常不一樣的地方習俗,」克里斯特提醒道。「攝影師都愛巴布亞紐幾內亞,這不只是因為那裡人們的衣著和化妝可能是世上色彩最豐富的,也是因為他們喜歡被拍照。」在其他地方,他繼續道,例如加勒比海的某些地方,人們覺得攝影「有剝削的感覺和殖民主義的弦外之音。你只要在脖子上掛一台相機,他們就會用爛水果丢你。」你的行前研究可以讓你事先了解自己可能遭遇什麼樣的接待方式。
然而,就像卡瑙在第五章〈拍攝各地人物〉裡所指出的,只要採取正確的方法和態度,任何地方的幾乎任何族群都有可能讓你拍照。攝影師麥可•梅爾福德把在開發中國家拍照的建議總結成這樣:「了解當地習俗,拍攝前先徵求同意。」
【小訣竅】
我們大家都該試著成為地理觀光者,照顧地方的地理特質——環境、文化、傳統、美學——以及當地居民的福祉。讓我們支持那些政府、觀光局和私人企業都採取良好管理方法的地方,提升而非破壞一個地點的獨特風格。
早點到,晚點走
真實的文化有時就在最近的市集或慶典上,而這些通常都很有可能出現在觀光路線上。克里斯特列舉了印度拉加斯坦的普什喀爾駱駝節和不丹的舞蹈慶典,雖然早已廣為人知,但這些都是很好的拍攝機會。「在不丹,確實有真正的當地舞蹈在進行,但半數的觀眾都是攝影旅行團的成員,」他說。「這些東西的真實性不會因為有人拍攝而減損絲毫,」他繼續說道,但要成為現場唯一的攝影師,這就極其罕見了。
「我最近在印度的克拉拉拍攝一場慶典,」他繼續道,「有50頭盛裝打扮的大象和好幾千個音樂家。這是我15年來參加過的第一場沒被西方攝影師擠爆的大型慶典。」
若是這種情況,那就要早點到,搶在群眾之前。「我的座右銘就是『到點到、晚點走』,」攝影師亞倫•休伊說,他曾為《旅行家》雜誌拍攝〈通往馬丘比丘的高山道路〉。這篇報導描述一場(艱苦但高端的)「豪華背包之旅」,從祕魯的庫斯科出發,旅行到附近的市集城鎮,再經由薩肯泰小道抵達那座著名的印加廢墟。薩肯泰小道是一條高海拔的路線,沿途每隔一日腳程的地方都有設備完善的客棧。
卷首頁上的兩張照片之一,是一位在印第安村落琴契羅販賣紡織品的原住民婦女的特寫。「我天還沒亮就到了,」休伊說。「我想運用黎明前的光線,也就是太陽還沒照上皮膚的時候,因為那時還沒有刺眼的陰影,我可以〔光圈〕全開地拍照。那時的天空就像一個巨大又完美的柔光罩。」再過幾個小時,巴士就載著遊客來了,接著他們就擠滿了畫面、包圍了小販,這時要拍照就比較難了。而遊覽車離開後,傍晚的光線讓色彩更加富麗,這時休伊就會再次把握這些寧靜的時刻。
第六章 捕捉一座城市
漸漸地,城市已不再只是人們生活和做生意的地方,也是我們放假時會去旅遊的地點。又有何不可呢?城市什麼都有:文化、歷史、飲食、購物、休閒、娛樂、夜生活,還有大票有趣的人。這份吸引力在《旅行家》雜誌中非常明顯。每一期裡都有好幾張專題報導的跨頁照片,頌揚世界上如曼谷和巴塞隆納之類的城市,此外我們的都市生活版也有報導城市亮點。
旅人也許很愛城市,但照片編輯通常不喜歡。城市很難拍,這類案子都是留給我們最優秀的攝影師。即便如此,還是會時時擔憂拍攝的面向不夠完整,沒有捕捉到這座城市的本質,本質這種東西你不見得能夠定義,但只要看到了就知道是它(人們說猥褻之物也是這樣)。因此當攝影師的「收穫」被送進來、工作人員聚集在黑暗的會議室裡審視投射在銀幕上的精選照片時,氣氛是很緊張的。照片編輯比平常更加摒息以待、求神保佑,唯恐聽見總編輯發出那令人畏懼的失望的嘆息。
「城市很複雜——是最困難的案子,」攝影師賈斯汀•瓜里格利亞說,他曾拍過〈買吧買吧,上海〉,那是一期城市特輯的封面故事。「你眼前的選項可以多到讓你消受不起,所以最後只拍出一組讓人失望的照片。」
不要交給運氣
要成功地拍攝一座城市,關鍵是要有一個策略,一項進攻計畫,而不是樣樣交給運氣。可以從一張拍攝清單開始(見第一章〈尋找啟發〉)。「當我為《旅行家》總編輯撰寫的東京專題報導〈在翻譯中尋獲〉拍照時,」瓜里格利亞說,「我有600萬個有趣的可能選項,所以我必須排出優先順序。」一份拍攝清單能減輕你想要完成工作的焦慮感。你不會覺得承受不起,反而會覺得充滿力量、蓄勢待發。瓜里格利亞的清單是一份可以隨時更改的文件,以行前研究為基礎,到了現場再作修改,他會的把這份清單拆解成A單、B單、C單……依此類推,最有趣的選項擺在最上頭。但他還是為機緣巧合預留了位置。「到了當地,我總是不斷跟人說話——旅館櫃台服務員、服務生、任何我遇見的人。我會在當地書店翻閱書本、瀏覽明信片,不放過任何能讓我對主題和視角產生靈感的東西。」
凱薩琳•卡瑙是《旅行家》的城市專題女王。她為我們拍過的城市比其他任何攝影師都多(包括巴黎、倫敦、布達佩斯、雪梨)。跟瓜里格利亞一樣,她也會作行前研究,並和作者討論文中強調哪些東西。但接下來,她幾乎就像個都市社會學家,拍攝策略的主軸就是捕捉城市生活的主要元素:人物(年輕的、年老的、時髦的、有名的)、建築、餐飲、購物、歷史、藝術、娛樂、夜生活、運動、交通(鐵路、船、汽車),以及象徵物。當然,沒有所謂對的策略。重點是要有一項策略。
捕捉節奏
下一步很實務:把一週的拍攝清單按照每一天的進度分配——甚至把每天的清單按照時間分配——這樣你才會知道你在什麼時候該拍什麼。「城市的不同區域在一天當中的活躍時段也不一樣,」攝影師克里斯•勒布提耶說。他都在早上拍攝市場,午餐時間拍攝公園,晚上則拍戲院一帶。「許多城市都是坐落在水邊,」他補充道,「不管是一座湖、一條河、或是一片海洋。人們喜歡聚集在水邊。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卡瑙喜歡在早晨拍攝火車,在日暮時分拍攝浪漫場景,中午陽光刺眼時則拍攝室內——例如餐廳、商店或藝廊。「一般而言,最明亮的時候就進屋去,」她說。「但是在高樓林立的街區,中午也可能會是拍攝街景的最佳時機,因為玻璃上會產生有趣的倒影。那種地方你通常不能在傍晚拍攝,因為會有峽谷效應,街道都籠罩在黑影中了。」
在地幅龐大、不規則蔓延的城市,規畫拍攝路線時要注意距離和交通方式。利用地鐵圖、街道圖或GPS來規畫你的路線。讓自己行動有效率,不要浪費時間在城市中交叉穿梭。「從東京的這一側到那一側可能會花上幾個小時,」瓜里格利亞提醒道。
勘察後再返回
你已經調整好拍攝清單,並且設定了計畫和路線。現在呢?專業攝影師知道自己有可能光在一個場景就花上一小時,所以他們希望那是對的場景。為了效率,許多攝影師會在出差第一天先勘察拍攝清單中的重點項目,先拍個幾張,之後再回去正式開工。這樣可以去除一部分的隨機性,因為這樣的隨機性有可能破壞城市的拍攝計畫。想像一下:花了兩個小時拍攝第16街的街景,後來才發現你要的構圖其實在第17街。
「雖然已經作了行前準備,」卡瑙說,「但抵達一座城市時,我還真不知道它大部分地方是什麼樣子。所以我會非常有決心地勘察我拍攝清單上的每一個地點。在這過程中,我會拍攝勘察照片,盡情按快門,晚一點再檢視成果。我會決定哪些地點適合拍照。以旅館和餐廳為例,我想要的是自然光和吸引人的裝潢,不管有沒有特殊風味或風格。當我為《旅行家》拍攝〈真正的巴黎〉時,清單上的每一個地方我都去了——包括作者指出的城中最有趣的十家餐廳——結果五間裡就有三間因為沒潛力而被我刪掉。這樣就只剩視覺上最刺激的那幾家了。」
重返現場
另一項專業技巧就是願意不斷回同一個地點拍攝。例如在倫敦時,卡瑙每天傍晚都回去拍攝暮色中皇家交易所周圍的尖峰時刻車流。「我不斷調整構圖,挪動我的腳步,只為找到最好的角度來拍攝這車水馬龍的瘋狂景致。」
後來的參訪也能幫助你超越之前那些平淡無奇的照片。「在孟買,」卡瑙說,「我一共出差十天,就去了一個板球場四次。前幾次我都拍攝男孩們打球和運動的照片。但最後一次去時,我開始發現更微妙、更美麗的畫面。那個地方開始在你面前展開,開始融入你體內。最後,這四個男孩單純在做伸展操的照片反而成了我最喜歡的一張。很像是在畫畫或雕刻。你要慢慢琢磨它。你會增加一些層次,也會除去一些層次。你在塑造它。你不只是隨手拍拍。人們不懂這個。他們認為拍照是很快的事。他們可能會問我:『妳為何在這裡待這麼久?』」
當然,最後還是到了該離開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在散場的戲院,電影結束了、燈亮了,」卡瑙說。「剛才拍照時的魔咒——各種可能的影像所帶來的迷醉感——會突然消失。你會意識到,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看的了。」
選擇是否拍出季節
有些城市在秋天或冬天特別漂亮,但一般而言,最好的拍攝時間是春天或夏天。在《旅行家》,我們並非每次都有時間提前一年就擬定一篇報導,意思是我們的報導通常不在當季拍攝,這是因為消費者雜誌的前置時間很長。我們希望大部分篇章都是全年通用的。我們很少製作下雪的篇章,因為它讓我們受到限制,四季當中的只有一季可以刊出。
拍攝全景照
《旅行家》的每一篇城市報導裡都有一種照片,就是全景照或定場鏡頭。它拍的也許是天際線,也可能是某種總括性的全貌,用來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座城市是什麼樣子?」這種照片平淡無奇,很多業餘攝影師根本懶得拍攝。它困難的地方在於要能刺激人心,而不只是提供資訊。
「眼睛所見最美的景像,拍成照片常常都不好看,」卡瑙說。「例如我就很少耗費精神從山頂上拍照。」
刊登在《旅行家》的全景照通常具有新穎的視角,意思就是得多花些腿上功夫。在一篇關於蒙特婁的專題報導〈法式風情〉裡,卡瑙找到了一棟45層的摩天大樓,屋頂上有一家露天酒吧。她成功找到了一個比人還高的拍攝地點。她的構圖以城市為背景,把聖勞倫斯河也拍了進來,前景裡則是充滿生命力的人群。「我會尋找戲劇感,」這是卡瑙對全景照的看法。「必須有一些有趣的事在我附近發生,城市風景通常是照片的次要元素。」
確實,對外開放的屋頂餐廳和酒吧是理想的拍攝點。為《旅行家》拍攝〈脫衣舞:內行人的拉斯維加斯旅遊指南〉時,威爾•凡•歐佛畢克在曼德勒灣一家飯店64樓的米克斯酒吧拍到了他的全景照,據說那裡的市景最棒。為了增加趣味,他在前景裡納入一位雞尾酒女服務生,她正從地板走過,地板底下亮著旋轉的紅色燈光。她有點模糊,但市景卻非常清晰。「這樣能把重點轉移到這張照片真正的主題上:城市,」歐佛畢克說。
當然,《旅行家》的攝影師也會善用天然的制高點。在布達佩斯,卡瑙前往城堡山,從一個很受歡迎的視角拍照,也就是越過多瑙河眺望城市的佩斯區。她等到前景裡的一對情侶互相擁抱才按下快門,大幅提昇了照片的有趣程度。「這次我很幸運,」她說。「他們很快就擁抱了。」
為陳腐的地標注入生命力
除了全景照之外,《旅行家》的都市報導也經常包括了知名地標或象徵物,有時它們也會出現在全景照中。但《旅行家》的攝影師該如何讓他所拍攝的艾菲爾鐵塔或金門大橋,從已經發表過的其他無數照片中脫穎而出?對卡瑙而言,答案依然是在畫面中加入有趣的前景,將照片變成一幕場景,而不是一個幅靜態的風景。
「你一定得拍攝地標,也就是這座城市最有名的東西,」卡瑙說。「但我會不斷試著尋找我覺得有趣的拍攝方式。」
在一篇名為〈內行人的雪梨〉的專題報導中,主題地標就是海港大橋,對澳洲人而言,這座橋的名氣就像紐約人心中的布魯克林大橋。卡瑙不想拍攝那種千篇一律的照片,也就是以雪梨天際線為背景。她沿著水岸到處徘徊,直到她找到一座滿是當地人的市內公園,橋就在他們背後。「這張照片呈現出市民正在享受他們的城市,知名大橋只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關於這座滿是公園與公共海灘的海邊城市,她的照片揭露了生活中非常吸引人的一面。
第三章 找到故事許多攝影師都夢想他們的照片能在國家地理學會的其中一本雜誌刊出。令人意外地,確實有很多攝影師把自己的作品集拿給國家地理的某個圖片編輯看,就這麼踏進了大門──這些雜誌隨時都在尋找有才華的新人。攝影師們都希望能靠自己出色的照片拿到案子。然而,優秀的攝影能力雖然不可少,但光有這個還是不夠。這是因為嚴格說來,我們的雜誌並不是攝影集。它們是新聞報導。也就是說,我們的照片不能只是令人驚艷而已。它們還得訴說一個故事。在《國家地理旅行家》,我們經常收到大量根本沒有報導的報導計畫。大部分都只是在推銷...
作者序
【前言】
當我還是《國家地理旅行家》的主編時,我們刊登了許多「把讀者帶到現場」的旅遊攝影作品,激勵了許多讀者前往我們報導的地方。這些讀者經常寫信感謝我們,有些則是對我們的照片表示讚嘆。就算沒有明講,他們的意見裡也常透露這樣的問題:「你們的攝影師是怎麼拍到的?」
這本書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當然,「如何拍到」有一大部分是出於不屈不撓的努力。《旅行家》的攝影師麥克道夫‧艾佛頓(Macduff Everton)曾說過:「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的不同之處,就是專業攝影師從來無法在正常時間吃飯。」因為早餐和晚餐時間更適合拿來拍照。艾佛頓回憶自己曾在某個雨天到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北緣攝影,當時已接近晚餐時間。「愈來愈晚了,」他說,「而我回到旅館還要大約一個半小時。我必須決定要趕在餐廳打烊前回去,還是跟它賭一把,看天氣會不會放晴。」最後艾佛頓決定一賭──沒吃到晚餐──但卻拍到了他所見過光線最美的大峽谷。
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專業攝影師會經營場景。也就是說,當他們發現一個潛在的好題材時──例如人行道咖啡座上一對可愛的情侶,或是從聖母院的高塔上看見的巴黎天際線──專業攝影師可能會拍攝好幾十張照片,逐漸熟悉構圖或光線上的細微差異,增加或去除某些元素,只求拍到一張值得刊出的好照片。
大多數的攝影技術書都是以一個攝影師──也就是那本書作者──的專業為基礎。但這本書不一樣。為了製作本書,我採訪了15位全職的自由攝影師,他們都是靠好照片吃飯的人。所以,這本書集結了世界頂尖旅遊攝影師的獨門技巧,從基礎到進階都有,並且特別強調說明了不同類型目的地的特殊攝影策略。
每一位攝影師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證明了旅遊攝影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但《旅行家》的攝影師倒有一個共同點(跟我們大多數人外出旅遊時一樣),就是實地拍攝的時間非常有限,通常是十天或更少。因此他們得集中精力、拍得有效率。讀完這本書後,你會了解成為《旅行家》的攝影師需要多大的投入。各種技術程度的讀者都會有收穫,但對於已經準備好要開始像專業攝影師那樣拍照的人,本書尤其有用。
1. 尋找啟發
你展開下一趟旅程前,先花點時間訓練自己的攝影眼。「我會瀏覽其他攝影師的照片,把它們當成謎題研究,」《旅行家》攝影師威爾‧凡‧歐佛畢克(Will van Overbeek)說。「我會問自己:『這是怎麼拍出來的?』然後自己設法想通。」
如今攝影的啟發已經唾手可得,就在網路上。初學者可以瀏覽「攝影大師」網站(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裡面集合了攝影大作的完整範例,如安瑟‧亞當斯和瑪格麗特‧布克—懷特。另一個經典照片的寶貴圖庫則收錄了紐約國際攝影藝術中心和伊斯曼攝影博物館的照片(www.photomuse.org)。國家地理學會自己的網站也有一個內容豐富的攝影專區(photography.nationalgeographic.com),有影像廊、拍攝祕訣,以及國家地理攝影師的個人檔案。
攝影書(通常是精裝大開本)長久以來都是攝影師靈感的來源,而且現在比以往更容易購買。「當一個攝影計畫已經到了可以出版成書的階段,通常表示內容是非常實在的,」《旅行家》攝影師賈斯汀‧瓜里格利亞說。「攝影之眼」(www.photoeye.com)是一家專業化的網路書店,提供超過3萬種攝影書。
攝影師自己的網站也是可以輕鬆獲得靈感的管道。這年頭大多數專業攝影師都會替自己打廣告,甚至在線上銷售他們圖庫裡的影像。「倘若你在某一篇雜誌報導裡看到一位有趣的攝影師,」歐佛畢克說,「先看看攝影者是誰,然後用Google搜尋他的名字,到他的網站瞧瞧。」
行前準備
出發前先了解。我們都習慣在旅行前閱讀旅遊指南,瀏覽目的地的網站(由國家、地區或城市維護)。但多做一點額外的調查,就可以把你旅遊行程上的地點拍得更好。「當過男童軍是成為攝影記者的最佳條件,」曾經是鷹級童子軍的《旅行家》攝影師瓜里格利亞說。「我們的格言是『有備無患』。」
可到www.oanda.com查詢匯率。要獲得一個國家的詳盡背景資料,可以到www.cia.gov查詢「CIA世界資料簿」(CIA World Factbook),目前只有線上版。內容更廣泛的還有維基百科裡的城市、鄉鎮和國家條目(www.wikipedia.org)。美國國務院也有一個旅遊網頁(www.state.gov/travel),介紹世界各國的基本資訊,也提供動盪地區的旅遊警告。這些警告看起來也許會顯得有點小題大作,但如果你的目的地動亂頻傳,還是先到這裡看看最新公告為佳。
出門前,攝影師麥克道夫‧艾佛頓還會做一件事,就是查出目的地的日出和日落時間,以便安排他的拍攝計畫。「以往都只有閱讀當地報紙才能查到,」他說,但「現在氣象網站上都有了。」想查詢未來15日__的天氣預報,可以到www.accuweather.com。另一個網站www.weather.com也提供長期的氣象資訊。
另一個重要步驟就是了解當地文化。可以到國家地理學會網站的「旅遊與文化」專區查詢(travel.nationalgeographic.com/places)。閱讀以目的地國家為背景或是由當地人撰寫的書籍。《旅行家》的「終極旅遊圖書館」是個良好的資訊來源,可找到相關書目與簡短的書評(traveler.nationalgeographic.com)。
也可以查閱文化禮儀專家迪恩.佛斯特(DeanFoster)的書,他是貝立茲國際(Berlitz International)的前任總監,也幫《旅行家》雜誌寫過許多介紹各地文化的文章。他的著作討論許多不同國家的禮儀和禁忌(www.deanfosterassociates.com)。
列出拍攝清單。《旅行家》的攝影師出任務前幾乎都會列出他們的拍攝清單。最簡單的清單就是列出要拍攝哪些主題。某些時候,負責同一項目的作者會提供一份名勝與景點的清單給攝影師。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攝影師和作者會同時出外景,雖會進行一兩次協商,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各自獨立作業。在這種情況下,攝影師會列出自己的清單,從諸多其他來源蒐集資料。
有些專業攝影師會瀏覽他們下一個目的地的照片。這樣做不是為了模仿其他人的作品,而是要更加了解當地有什麼——算是一種懶人勘景方式。有一項資源是許多業餘攝影師沒發現的,那就是照片代理商或圖庫公司,他們銷售數以千計當代攝影師的作品以及歷史檔案照片。你可以在網路上免費搜尋他們的圖庫。「出發前,我會先到www.corbis.com看看那個地方是什麼樣子,」《旅行家》攝影師凱薩琳‧卡瑙說。也可以透過圖片搜尋引擎和圖片分享網站瀏覽你目的地的照片,特別是有幾十億張照片的Flickr網站(www.flickr.com)。
你自己的朋友也是一項資源,因為他們對當地的了解可能比旅遊手冊還新。你若有認識的人住在當地或附近,可以請他盡量給你建議。「之前我為了《旅行家》的一個案子前往納士維,」威爾‧凡‧歐佛畢克回憶道。「有個朋友告訴我,在藍鳥咖啡館有『一塊錢聽唐唱歌』之夜,可以聽到肯尼‧羅傑斯暢銷名曲《賭徒》的作曲者唐‧許利茲表演,只要一塊錢的附加費用。所以我們去了,結果唐那晚的特別來賓是超級巨星文斯‧吉爾(Vince Gill)。」
取得許可。愈來愈多的攝影師在預備工作中加入了另一件煩人的事:取得拍攝許可。可能得寫信給拍攝清單中飯店、餐廳、購物區、教堂、博物館和古蹟的經理或主管。也可能得事先從政府辦事處取得官方許可。
「觀光客還是可以盡情按快門,」澳洲攝影師肯‧鄧肯說。「但你只要在雪梨歌劇院或朋代海灘之類的地方拿出你的三腳架,看起來就會像是專業攝影師,這時你就會被盤問了。烏魯汝(艾耳巨岩)是最糟的,在那裡專業攝影師還得付費才能取得拍攝許可。」
【前言】
當我還是《國家地理旅行家》的主編時,我們刊登了許多「把讀者帶到現場」的旅遊攝影作品,激勵了許多讀者前往我們報導的地方。這些讀者經常寫信感謝我們,有些則是對我們的照片表示讚嘆。就算沒有明講,他們的意見裡也常透露這樣的問題:「你們的攝影師是怎麼拍到的?」
這本書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當然,「如何拍到」有一大部分是出於不屈不撓的努力。《旅行家》的攝影師麥克道夫‧艾佛頓(Macduff Everton)曾說過:「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的不同之處,就是專業攝影師從來無法在正常時間吃飯。」因為早餐和晚餐時間...
目錄
6 前言
8 第一章 尋找啟發
20 第二章 掌握核心概念
38 第三章 找到故事
46 第四章 尋找真實
66 第五章 拍攝各地的人物
82 第六章 捕捉一座城市
116 第七章 發現鄉村
136 第八章 增添探險與自然元素
148 第九章 管理並分享你的照片
156 實用資訊
158 索引
6 前言
8 第一章 尋找啟發
20 第二章 掌握核心概念
38 第三章 找到故事
46 第四章 尋找真實
66 第五章 拍攝各地的人物
82 第六章 捕捉一座城市
116 第七章 發現鄉村
136 第八章 增添探險與自然元素
148 第九章 管理並分享你的照片
156 實用資訊
158 索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