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療已普遍強調以「人」為中心,台灣地區自民國100年起即將全面性針對醫學系畢業生,正式推動為期一年的「一般醫學訓練(PGY-1)課程」,強調整合型的身心照護及社區化醫療,相關之精神醫學教育訓練更形重要。此外,本書為配合晚近生物精神醫學的快速進展以及國外精神醫學參考書籍與內容的演進更新,特別增訂相關章節及修訂部分內容。
作者序
三版序
「實用精神醫學」出版至今,已逾10年。承蒙各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學生及民眾之肯定與意見回饋,作者在本次修訂時均將其納入參考。社會的急遽變遷與人口快速老化的現象,造成疾病型態的改變;與壓力相關的疾患如失眠症、憂鬱症、焦慮症及各類心身症更日益普遍,而此類疾患目前仍未得到充分的適當診斷與治療。其中與身心疾病及社會壓力息息相關之自殺問題在台灣地區已連續十三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更是考驗關心人文與醫療衛生的專業同仁們所要共同面臨的嚴肅議題。現代醫療已普遍強調以「人」為中心,台灣地區自民國100年起即將全面性針對醫學系畢業生,正式推動為期一年的「一般醫學訓練(PGY-1)課程」,強調整合型的身心照護及社區化醫療,相關之精神醫學教育訓練更形重要。此外,本書為配合晚近生物精神醫學的快速進展以及國外精神醫學參考書籍與內容的演進更新,特別增訂相關章節及修訂部分內容,其中增加「自殺與防治」、「自閉症類群」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三章。期許新版之「實用精神醫學」能夠更符合時代與社會需求,更能夠促使達成全人照護之目標;本修訂版將原二版附錄「自我測驗」試題獨立另冊分編。在付梓之前,特別要感謝所有編者之參與投入,若沒有大家的通力合作,本書將無法順利再版。最後還要感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天鈞醫師協助封面設計與美編,特此致謝。亦歡迎各位讀者不吝指正。
李明濱 謹識
2010年12月12日
謝院長序
近數十年來,由於工業發展及科技進步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環境迅速變遷,人際關係複雜化,工作競爭劇烈,生活節奏加快,各種與社會文化進步有關的疾病逐漸增多。在生理方面,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症、糖尿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盛行;在心理方面,各種心身性疾患及精神病之多及其發展之快都十分驚人,這些與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有關的疾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的主要來源。另一方面,高科技醫療的負面影響顯現,醫療費用高漲,醫療資源分配不公,醫療逐漸遠離人性化,醫病關係明顯惡化,醫療專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為了克服上述困境,心理及社會因素在健康維護與疾病發生的重要性受到極大的重視,病患照顧則依循「生物-心理-社會」導向的醫療保健模式來實施,在新的醫療保健模式之下,醫師執行醫業之時所應具備的觀念及技能都經重新定義。在觀念方面,疾病不只是肉體上的不舒適,病人的主觀意向和精神情緒上的異常都是患病的充分條件;病患照顧應從人的生理、心理、社會交往上全面考慮,精神、心理治療宜與藥物、手術治療並重。在技能方面,醫師應重視病患的心理感受,善於從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綜合觀察分析,與病人建立有助於診療的和睦關係,在做好生理方面的醫療時,也要做好心理方面的關注,經由生理因素與人文因素、社會因素相結合的方式來考察疾病與健康。
台大醫學院最近所推動的教育改革,一個主要的目標即是培育具備上述觀念及能力的醫師,而醫學人文教育及精神醫學教育實為達成此一目標的重要環節。1992年本人擔任教務分處主任,開始推展改革工作時,即邀請李明濱教授協助規劃、籌備,在此後的6年之中,李教授承擔非常重要的任務,最初主持小班教學及師資培展,接著擔任社會醫學科主任,協助人文教育課程的規劃設計,後來又擔任共同教育室主任,執行新課程相關業務,本院教育改革之能獲得初步成功,李教授的貢獻頗多。
李明濱教授是精神醫學專家,在參與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對於精神醫學教育在整體醫學教育的重要性自有深刻的體認,因此,於接任本院精神科主任之後,即邀集科內同仁,編撰「實用精神醫學」一書,以期達成以全人醫學教育為基礎的教育理念,他對教育的關心與前瞻性的視野,令人敬佩。
本書是台大醫學院重要的核心課程教材,以大學部的學生及非精神科的醫療專業人員為對象,非常適合於醫學系的學生及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的專科醫師研讀及參考,相信本書的出版不但有助於教育改革目標的達成,也將有助於全人醫療理念的落實。
謝博生 謹識
1999年6月15日
李院長序
精神疾患在醫界與整體社會已倍受關注;除在醫學領域內其盛行率甚為普遍外,不適當之治療常釀成社會問題及醫療資源之浪費。邁向21世紀之際,焦慮症、憂鬱症、心身症、藥物濫用、老人及青少年問題都是全體社會關注的議題。台大醫院精神部同仁長期以來一直熱心投注於精神醫學教育,負責教育及訓練本國精神科及心理衛生之相關專業人員;此次欣見李明濱主任負責整合並主編「實用精神醫學」教科書,相信對相關醫事同仁之精神醫學素養與能力必大有助益。
本人對於精神醫學教育一向至為重視,記得本人在擔任內科主任期間,曾與精神部共同合作辦理每月一次之臨床心理社會討論會(Clinical Psychosocial Round, CPR),針對全科醫師,以內科之住院個案為中心,對住院病人之心理社會倫理問題即時討論,以求迅速改善其臨床照顧品質;實施一年結果,成效良好,並將此一經驗延伸,作為規劃大學部醫學系醫學人文課程與醫學倫理課程之重要參考。再者,此次自本人接任台大醫院院長一職以後,除了強調教學品質與研究成果之提昇外,針對病人之醫療照顧特別重視「生命尊嚴」之人性化醫療,有鑑於國內醫病糾紛之頻仍,及醫病溝通對醫療品質之影響甚鉅,乃特別請精神部李主任與本院教學室楊培銘主任,在醫學院協助下,以住院醫師為對象,共同策劃並舉辦為期一天之「醫病互動與應對」研習會,本年度已調訓本院所有住院醫師,舉辦兩次研習營,冀望未來精神部同仁能在這方面更加貢獻心力。精神科疾病的病因與治療涉及生理、心理、家庭社會與文化諸層面,台大醫院精神部自創立以來,一向講求團隊及科際合作模式之診療,與目前醫學教育及醫療目標所強調的「全人醫療」概念,不謀而合;由「實用精神醫學」之編寫內容看來,此一精神更表露無遺,冀望精神部同仁未來能繼續密切合作,在邁向腦科學的新世紀,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繼續貢獻精神醫學教育,提昇本國之精神醫療水準。
李源德 謹識
1999年6月於台大醫院
三版序
「實用精神醫學」出版至今,已逾10年。承蒙各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學生及民眾之肯定與意見回饋,作者在本次修訂時均將其納入參考。社會的急遽變遷與人口快速老化的現象,造成疾病型態的改變;與壓力相關的疾患如失眠症、憂鬱症、焦慮症及各類心身症更日益普遍,而此類疾患目前仍未得到充分的適當診斷與治療。其中與身心疾病及社會壓力息息相關之自殺問題在台灣地區已連續十三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更是考驗關心人文與醫療衛生的專業同仁們所要共同面臨的嚴肅議題。現代醫療已普遍強調以「人」為中心,台灣地區自民國100年起即...
目錄
三版序
二版序
初版序
謝院長序
李院長序
林教授序
第一篇 緒 論
第1章 精神醫學教育 1
第2章 精神醫學史 13
第二篇 綜論:檢查與評估
第3章 精神科面談與醫病溝通 31
第4章 病史詢問與病歷記載 51
第5章 精神科症狀學 59
第6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 69
第7章 精神疾病之診斷與分類 81
第8章 兒童精神疾病的評估 95
第9章 臨床心理與臨床神經心理衡鑑 101
第三篇 精神疾病個論
第10章 器質性精神疾病 119
第11章 物質濫用疾患 131
第12章 精神分裂症 141
第13章 妄想症及其他精神病 155
第14章 情感疾病 161
第15章 精神官能症及壓力相關之精神疾患 181
第16章 心身症與擬身體障礙症 195
第17章 飲食障礙症 211
第18章 性疾患和性別認同障礙症 221
第19章 睡眠障礙症 229
第20章 人格障礙症 241
第21章 兒童及青少年期精神疾病 259
第22章 自閉症類群 267
第23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77
第24章 兒童虐待 289
第四篇 精神科治療
第25章 藥物及其他生物學療法 305
第26章 心理治療 325
第27章 行為治療與認知治療 331
第28章 生理迴饋治療 341
第29章 團體及家族處遇方法 349
第30章 兒童精神疾病的治療 361
第五篇 特殊領域
第31章 生物精神醫學 373
第32章 急診精神醫學 381
第33章 照會精神醫學 391
第34章 社區精神醫學 399
第35章 老年精神醫學 407
第36章 災難精神醫學 417
第37章 自殺與防治 437
第38章 精神科護理 445
第39章 精神科復健 451
第40章 精神科社會工作 459
第41章 司法精神醫學 467
第42章 精神醫學倫理 483
第43章 精神醫學與宗教 501
附 錄
一、精神衛生法 521
二、精神醫學倫理守則 531
中英文索引 533
三版序
二版序
初版序
謝院長序
李院長序
林教授序
第一篇 緒 論
第1章 精神醫學教育 1
第2章 精神醫學史 13
第二篇 綜論:檢查與評估
第3章 精神科面談與醫病溝通 31
第4章 病史詢問與病歷記載 51
第5章 精神科症狀學 59
第6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 69
第7章 精神疾病之診斷與分類 81
第8章 兒童精神疾病的評估 95
第9章 臨床心理與臨床神經心理衡鑑 101
第三篇 精神疾病個論
第10章 器質性精神疾病 119
第11章 物質濫用疾患 131
第12章 精神分裂症 141
第13章 妄想症及其他精神病 155
第14章 情感疾...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