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匡靈秀三浦紫苑侯文詠王浩一猶太商法季暢銷5折起碳水循環讀冊選讀東京日日無路之路陳澄波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河合隼雄莊子在車上黎智英達賴喇嘛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希望之翼:倖存的奇蹟,以及雨林與我的故事

Als ich vom Himmel fiel: Wie mir der Dschungel mein Leben zuruckgab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茱莉安.柯普科

評價
9收藏
104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334 NT$ 38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68 260
圖書館借閱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奇蹟+奇蹟=? 比電影更駭人與撼人的真實故事!
文/Anderson

這個世界不缺真實,這個世界也不缺戲劇性。但有什麼事兼有真實且又戲劇性的呢?這樣的東西稀少而珍貴,將它無限上綱以後所獲得的,就是我們稱之為「奇蹟」的事情。《希望之翼:倖存的奇蹟,以及雨林與我的故事》講的是兩件奇蹟合為為一、極端不可思議的故事。

1971年12月24日,17歲的茱莉安.柯普科(Juliane Koepcke) 和母親搭乘的班機發生空難,機上91名乘客罹難,只有茱莉安從三千公尺高空墜落到秘魯的雨林中卻僅受到輕傷,這是第一個奇蹟。但亞馬遜雨林?就算專業、裝備齊全的探險家或工作者,受過訓練、有完備的知識、帶著滿滿的配備與食物,即使這樣,進入雨林都還是要承受相當的風險,而一個17歲、剛從空難生還、身上還帶著傷、什麼都沒有的女孩,竟在11天裡走出雨林獲救?這是第二個奇蹟。

任一個奇蹟,就已經足以大書特書為一個情節緊湊、無數具有張力的驚險畫面的大型故事,那兩個奇蹟的結合呢,是否是把這份傳奇性多加一倍呢?

關於《希望之翼》,我們確實可以把它先看為一個獨立的空難倖存故事,茱莉安在災難發生時意識是清楚的,因此她具體地描述出事件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她歷經的心理狀態與看到的東西,以及確知生還、附近卻再無一人的感受。然後,再看為獨立的走出雨林的冒險故事,如何在茂密的叢林裡辨認方位、如何指出並迴避或對抗直接而立即的危險、如何選定對的朝向,回到人煙之處,在這裡有求生的心理處境、有實用的與叢林搏鬥的經驗與知識。光只是這樣的讀法,這已經是一本豐富又精彩的好書。

可是,《希望之翼》更關鍵的地方,其實是在於兩個故事的結合,是因為那樣,少女才不只是單純擁有奇蹟經歷,而是生命因此有了劇烈改變,慢慢發展出自己的力量與方式,站上第一線,去改變世界、改變他人看待世界方式,那樣的一個全新的人。

當年17歲的女孩現在快六十歲了,而顯然,得到這個年紀,才是最適合述說那場空難與叢林生還的故事,因為那些事件帶給她的教導,得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發酵成更深厚的意義。長大後的茱莉安決定如她父母一樣的動物學家,爸媽作研究時剛巧灌輸給她的知識,讓她有能力走出叢林,而她收下知識的接力棒,希望人們不只能更認識這片生態,更要能夠與它相處。

原本可能讓女孩死在裡頭的叢林,如何可能是人類的朋友。這份信念的源頭很簡單,因為在第一個奇蹟中,若不是這雨林,女孩不能從空難生還,這是她之所以能從頭就對雨林投以不同觀點的關鍵。即是她說的,「我仍然熱愛雨林。事實是,對我來說,它從來就不是一座「綠色的地獄」;當我從那樣的高度猛墜到地面時,雨林救了我的生命。若非叢林的樹葉緩衝了我下墜的力道,我絕不可能在地面的撞擊之下活命。當我失去意識時,雨林為我遮蔽了熱帶地區的熾熱陽光,之後又幫我走出這片渺無人煙的荒野、找到返回文明世界的路。」

我們讀《希望之翼》,所得到的震撼並不來自於這機率低之又低的人間奇觀,那只是整個故事一個開頭,事件所打開、扭轉的人生,才是最令人激動、最有啟發性的。

在生與死之間,我對事情有了全新的看法。
我學到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生命;
從那之後,我把每一天都過得像是最後一天;還有對於自然的敬畏之情。



※ 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書排行榜!
※ 蔡惠卿‧李偉文‧褚士瑩 ◎感動推薦
※ 第一手珍貴照片,首度披露茱莉安的童年及少女時期、失事的飛機殘骸、神祕又迷人的雨林風情。

閱讀此書有多重的樂趣與收穫。
對喜歡看冒險故事的人,這是個既精彩又真實的歷險過程。對於喜歡純文學創作的人,這是部感人的生命故事。對於關心環境生態的人,這本書也提供了從另一種角度來認識熱帶雨林,同時也了解目前生態環境所面對的挑戰。──李偉文/牙醫‧作家‧環保志工

1971年12月24日,17歲的茱莉安和母親在秘魯登上了一架蘭薩航空的班機,準備與父親一同歡度聖誕節。班機起飛後不久,就撞進了一場詭譎的雷暴中,令人心碎的悲劇就此發生。91名乘客罹難,只有一名少女從三千公尺高空墜落到秘魯的雨林中,奇蹟的僅受到輕傷。

她就是茱莉安,這場驚動全世界空難的唯一生還者。
  
由於茱莉安從小就跟著研究秘魯雨林生態的父母住在叢林裡,從空中墜落雨林後,她靠著父母教導的叢林法則,順著水源找到人跡,回到文明世界。然而這11天的求生歷程,其艱辛、絕望、掙扎,不僅難為外人道,更是對意志力的一大考驗。
  
經過40年的沉澱後,茱莉安終於打破沉默,敞開心房,將自己在叢林中的童年、父母對保護雨林的努力、空難事件的始末、獲救後對生命的省思、背負著「倖存者」之名帶給她的壓力和質疑,娓娓道來,真實、心痛、溫暖地交織出一段啟發人心的奇蹟之旅。她的故事,也讓我們重新帶著敬意與謝意,看待地球的環境以及人類身處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簡介:

茱莉安.柯普科(Juliane Koepcke)

她沒離開那架飛機,是那架飛機離開了她。
──韋納‧荷索,紀錄片《希望之翼》導演


茱莉安.柯普科(迪勒)出生於1954年,在秘魯的利馬及雨林中長大。她的父母是知名的德國動物學家,在秘魯的雨林中成立了潘瓜納研究站。她的母親瑪麗亞.柯普科是秘魯重要的鳥類學家,父親漢斯-威廉‧柯普科是一本包含所有動植物世界生命型態的重要著作之作者。
 
茱莉安17歲時,經歷了一起改變她人生的墜機事故,那處茂密的雨林是罹難者生命的終結點,卻也是讓茱莉安得以重生的地方。此外,充滿生命力的雨林生態,也帶領她進入動植物迷人的世界,認識自然的法則,影響她決定和父母一樣成為動物學家,並致力於雨林的保護,和雨林建立起一種永久而緊密的連結,擴展潘瓜納並將其轉變為一座自然保護區。
  
茱莉安與丈夫埃里希‧迪勒結縭二十年,目前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亞動物園擔任生物學家,每年都會回到秘魯處理潘瓜納的事物。
  
著名的製片人及導演韋納‧荷索,拍攝了一部有關她墜機後生還故事的紀錄片,片名為《希望之翼》。

譯者簡介:

林資香
  
台北人,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碩士。曾任職於廣告公司與航空公司,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專職編輯、寫作與翻譯,譯有《西藏禪修書》、《西藏心瑜伽2:合而為一雙人篇》、《與靈共存:一位靈魂療癒師讓亡者好走、生者安心的動人故事》等書。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