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暴力拖延情緒蔣勳二手書現折5%民主世代扁平時代楊双子楊定一人生貓教練吉竹伸介哥吉拉52種走路方式手機成癮季暢銷5折起讀冊3月選讀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幸福的征途:人為什麼不快樂,又如何能快樂?羅素的思索與解答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羅素

評價
16收藏
126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定價:NT$ 280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寫日記,會讓你變得不快樂!」
文/Anderson

《幸福的征途:人為什麼不快樂,又如何能快樂?羅素的思索與解答》是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的生命智慧之書?羅素,這是何方神聖呢?為什麼他關於「解決人生中的不快樂」,會值得我們留意呢?

羅素是偉大的數學家、哲學家,他的《數學原理》(與懷德海共著)被看為是和笛卡兒的《幾何》平起平坐的超經典著作。但相較於其他的大數學家,羅素也一直以對社會事務與生命議題保持著深刻的涉入,且所付諸的思考,一點都不下於對於數學的著迷,且扮演了更直接的參與並影響廣大人群的角色,他甚至在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什麼是快樂?」「什麼是不快樂?」「為什麼會快樂?」「為什麼會不快樂?」,就像數學、科學或哲學的世界,往往越是乍看簡單的問題,就越難真的具結出一個有深度、有層次的答案。而終生保持著對知識和思考熱愛的羅素,難怪他也會挑戰這樣「最簡單因此最難」的題目。

出身貴族世家,小小年紀就聰慧過人,也順利走上熱愛的數學之路。這樣的人,真能和我們討論「快不快樂」的問題嗎?

《幸福的征途》是一本比我們原先所要預期的,更為「寬廣」的書,這意思是說,那並不是要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提出很簡易的關於生命的解答,這位數學家也是哲學家沒有要、也不相信真有一個通用而化約的指南,可以輕易套用入不同個體之繁異的生命狀態、遭遇和心緒。

羅素和我們分享的,是「更後面」的一個思維過程與方法。換句話說,他不是給我們一個「物品」(現成的解答),而是給我們一個「機器」,這個思考機制可以因應不同的需求、經由不同的材料,量身訂做回應每一情狀,真正合適的方案。

《幸福的征途》裡,我們讀到哲學家大方而坦然地訴說了自己面對過的各種難關,其中也有許多想不開的時候,在最痛苦時,自殺也在他的選項清單上。可是,經過了漫長的思索,以及在際遇中變得成熟周延,他慢慢找到了那些盲點。而他在這本書的書寫裡,就是非常有耐心而細緻地剖析這些盲點,且教我們如何迎戰它。

這樣的智慧光芒幾乎在書中每一處滿溢,其中比如羅素對「自我陷溺」的定義、釐清和提醒,這裡面有許多觀點可能和我們過往所知的有所矛盾,讀著讀著簡直像是洗著關於生命學習的冷水澡,例如羅素寫著,「我有對自身的罪惡、愚蠢、短處反覆反省的習慣。…..但逐漸地,我學著忽視自我和自我的偏差,把注意力轉移到外界:世界的現況、多樣的知識、我喜歡的人等等。……對自我的興趣,無法啟發任何積極的行動。它也許會培養你寫日記的習慣,對自我心理的解析,或讓你遁入空門。但一個修行人是無法得到快樂的。」

要獲得一個開朗的生命狀態不可能一蹴可幾,那必定是累積了無數的沈澱思考與犯錯,但許多時候,我們沒能從經驗中整理出具體的啟發,而是不斷犯著相同的錯、耽溺於類似的情緒。《幸福的征途》最珍貴之處,就在於這位邏輯大師也是哲學家,以他的縝密、嚴謹,帶我們看到如何讓生命的走行處於一種「即使是犯錯也要有效用」的清明,然後慢慢通往開闊也永不凋謝的快樂。

快樂,其實不一定得是生命的唯一選項,書中也這麼告訴我們。但若你真心想要快樂,那是有方法的。就在這裡。強烈推薦《幸福的征途》!

人的基本快樂很簡單,簡單到複雜的人無法承認他們缺乏簡單的快樂
幸福不是被否決的基本人權,能經由個人的思考和努力而獲得
暢銷近百年的自我成長學習書,二十世紀最偉大思想家羅素經典之作
用一生衝撞出的真理,給活在當下卻不自在快樂者的當頭棒喝

哲學家羅素並非生來就快樂:
「五歲時我對眼前漫長無趣的人生路茫然,青少年時恨極生命,經常在自殺的念頭上徘徊,
耳順之年後卻非常享受人生:『一方面發現了什麼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另一方面則是
成功地放棄某些想要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減少了對自我的陷溺。』」

當他深入思考探索何謂幸福時了解到:
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身陷自我封閉的牢籠,而恐懼、嫉妒、罪惡感、自戀、自憐
追求刺激、害怕輿論與受迫害妄想,正是構築這道與世對立之牆的元凶。
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途中,放棄的哲學有時比努力的哲學更為關鍵。
快樂的生命必須是安靜生命的延伸,唯有在安靜的環境裡,真正的快樂才得以存活。
人因害怕無聊而渴望刺激,滿是刺激的生命卻令人疲累,讓樂趣變得平淡無奇,
它用淺度的騷動代替深度的滿足,用聰明代替智慧,用新奇代替美麗,
學會和單調共處相當重要,一個無法承受單調的世代,是無法成就大事的世代。
不快樂沒有顯著的外在成因,但讓人感到難以忍受,無路可逃,
大部分的不快樂是因為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或生活習慣,
破壞了對事物與生俱來的熱情和興致,而它們正是人類所仰賴得到快樂的泉源。

於是在一九三○年寫下這本震撼世人的經典,比近代自我成長書籍的熱潮早了近一世紀。
羅素不相信自我感覺良好的老生常談、保持正面積極或是在七天內改變生命的論點。
他認為幸福並不是一個被某些人否決的基本人權,幸福只能經由個人的思考和努力而獲得。
對於那些願意付出努力的人,這本經典即可能是他們人生最大問題的答案。
羅素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從不快樂的成因到可以達成最終堅定的「幸福人」
所牽涉的個人選擇、妥協與犧牲。本書是大眾哲學和自我成長書籍的典範。

作者簡介:

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英國著名的邏輯學家、數學家,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1872年5月18日生於蒙茅斯郡的特里萊克,1970年2月2日卒於威爾士的普拉斯彭林。他小時候是接受家庭教育,直到1890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和哲學,五年後,則以《論幾何學基礎》這本論文取得劍橋大學研究員的資格。1990年時他接觸到符號邏輯,之後並利用符號邏輯將數學推演出來,到1911年時,他完成了三大卷的《數學原理》,對於數學的發展深具影響。

他的學術研究層面相當廣泛,除了專研邏輯學和數學以外,還涉及宗教、教育、物理學、文學、政治和歷史等方面的研究。他在1950年時還獲頒了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

易思婷
美國賓州大學電腦博士,因熱愛戶外運動而選擇一條不同的人生路.目前旅居美國,在攀岩世界鑽研,教學,寫作,挑戰各種首攀.著有.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