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俗語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諸葛亮在長期用人實踐中,卻貫徹「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方針,既充分地發揮人才的優勢,也給自己留一分餘地。
一個人要想得到社會的認可,必須擁有真才實學。不學無術之徒也許短時間內靠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成就,但終究不能成就大業。只有那些擁有真正才幹的人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古語有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說的是一個人即使擁有非常高強的本領,但比他強的人還是存在的。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即使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略,也應該再擴大自己的視野,多向他人請教,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通過多方學習,必然會增加自己的才幹,「更上一層樓」。如果一味地認為自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輕視他人,就會故步自封,停滯不前。
…………………………………………………………………………………………………
諸葛亮其人: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東漢末徐州瑯邪郡陽都縣人(今山東沂南縣)。
東漢靈帝光和4年(西元181年),諸葛亮生於一個普通官宦家庭,當時他的父親諸葛珪任泰山郡丞。雖然生於官宦家庭,但諸葛亮的青少年時代卻多災多難,他的父母去世很早,諸葛亮與他的弟弟跟叔父諸葛玄一起生活;戰亂一直伴隨著他的成長並影響他的生活。諸葛亮3歲時(西元184年)黃巾大起義爆發,天下大亂;9歲時(西元190年),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由於故鄉兵變,(西元194年)諸葛玄帶領家人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難,第2年,又因故遷至荊州(今湖北襄陽)。諸葛亮16歲時(197年),諸葛玄病故,諸葛亮遷至離荊州城20里的隆中山中,在此以耕田為生,過著隱居生活,生於亂世長於亂世的諸葛亮特別喜歡研讀兵法,在隆中期間他日夜揣摩兵法並廣交智士共同探討安邦定國之策。
西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諮詢天下大事,諸葛亮以《隆中對》折服劉備,從此,27歲的諸葛亮開始出山輔佐劉備。諸葛亮的輔佐,使劉備的境況大為改觀。劉備從最初的兵不過千,將只有關張到後來創建蜀國,與孫權、曹操共成鼎足之勢,這一切諸葛亮功不可沒。
西元223年,劉備病逝,其子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兼領益州牧,總攬軍政大權,為了完成統一大業,諸葛亮先後6次北伐中原。
西元234年,正值盛年的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享年54歲,死後諡號忠武。
章節試閱
謙遜好學 遍尋名師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
中國古語有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說的是一個人即使擁有非常高強的本領,但比他強的人還是存在的。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即使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略,也應該再擴大自己的視野,多向他人請教,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通過多方學習,必然會增加自己的才幹,「更上一層樓」。如果一味地認為自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輕視他人,就會故步自封,停滯不前。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期間,遍尋名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才能。其中對諸葛亮影響較大的老師有龐德公、醴玖公和北極教主。
由於叔父諸葛玄的原因,在襄陽期間,諸葛亮認識很多當地的名流。尤其是他的姐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後,他更是經常到龐德公家中作客。諸葛亮非常尊重龐德公,對他很有禮貌。每次去總是很恭敬地向龐德公行禮,甚至「獨拜床下」,時間一長,龐德公也越來越喜歡這個聰明懂禮的少年,與諸葛亮成了忘年之交,敞開胸懷地與諸葛亮交談,從國家的盛衰存亡,成敗教訓,到個人的志向興趣,無所不談。
後來,諸葛亮聽說汝南靈山有一名喚做醴玖的隱士,人們尊稱其為「醴玖公」,醴玖公熟讀詩書,富有韜略,才學淵博。於是諸葛亮在打聽到醴玖公的住所後,馬上收拾行裝去靈山拜師。
到靈山之後,諸葛亮拜見了醴玖公。剛開始的時候,醴玖公並不教授諸葛亮學業,而是讓他做一些灑掃庭院,挑水擔柴之類的雜活,而且一做就是1年。如果換了別人,恐怕早就受不了了,會覺得在靈山只是耽誤時間,醴玖公有沒有才能不能肯定。但是諸葛亮卻非常有耐心,他一句抱怨的話也沒有,還將醴玖公所吩咐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
皇天不負有心人,1年後,醴玖公送給諸葛亮3本書,說:「這1年來真是難為你了。從今天開始,你就不必再做其他的工作了,只需將這3本書日夜揣摩,潛心研究。」諸葛亮接過書一看欣喜萬分,原來這3本書都是關於兵法陣圖、治國安邦之道的書,正是他長久以來一直非常感興趣的。從這一天開始,諸葛亮不分晝夜,刻苦鑽研,在100天內將這3本書爛熟於心。
百天之後,醴玖公對諸葛亮進行了一番測試,發現他將3本書的精髓都已掌握,而且還有比較精闢獨到的見解,因此頗為讚許。在勉勵了諸葛亮一番之後,醴玖公便叫諸葛亮另尋高師。醴玖公推薦的另一位高師是北極教主。諸葛亮辭別醴玖公後就去武當山,拜武當高峰巔頂的北極教主為師。諸葛亮剛剛到北極教主處時,長跪不起,但北極教主對諸葛亮不理不睬,好像根本就沒有看見他一樣。旁邊道人提示教主:「下有童子跪拜多時了。」他才不慌不忙地說:「命其擔柴、汲水、採黃精。」
雖然北極教主態度冷淡,但這絲毫沒有動搖諸葛亮的求學熱情。在北極教主處,他吃苦耐勞,待人恭敬,尊敬長老。天長日久,這一切使北極教主意識到:「此子堪教,日後必成奇才。」於是便將平生所學,尤其是天文道術,親自教授給諸葛亮。
通過以上名師的指教,諸葛亮在道德經濟文章、兵學陣圖韜略、天文地理道法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返回隆中之後,諸葛亮的學識大有進展,朋友們都不禁慨嘆:「真是第一流也。」
不論是個人、團體還是一個國家,都應該善於向他人學習,在藉鑒他人成功之處的基礎上,為自己的成功做準備。
可口可樂的包裝瓶獨具匠心,是按女性身軀的曲線來製作的,這一外包裝給可口可樂更增加了幾分魅力。這種瓶子就是一個年輕工人大膽構思,巧妙藉鑒的成果。
美國有一個年輕製瓶工人,叫魯豪,有一天,他注意到他女朋友穿了一條非常迷人的裙子,使她曲線畢露,顯得很窈窕。於是他靈機一動,假藉裙子的圖紋和女友的線條,做出了類似該形狀的瓶子。可口可樂的S形瓶子就這樣誕生了。這種瓶子已經申請了專利,與可口可樂飲料本身一樣流行全世界。
其實不止是個人和企業,國家同樣也需要藉鑒他國成功之處,為本國所用。日本在二戰後作為戰敗國,國民經濟崩潰,社會動盪,但是不到30年,日本經濟快速發展,並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其原因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但最為重要的是善於學習,人們普遍承認日本民族是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者除了大多數天資聰穎之外,另外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畏艱難困苦,拜師學藝。通過不斷地向高手學習而充實自己,並使自己最終也成為高手。當然,在現實條件下,不必像古人那樣歷經艱難拜師學藝,但是謙虛地向別人學習,對於提高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
少年坎坷 自覺磨礪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 子
中國有句古話:「學如牛毛,成如麟角。」意思是說學習的人多如牛毛,而真正獲得成功的人,則是鳳毛麟角。這就引起了人們的疑問:為什麼成功者只是極少數呢?這些成功者的經歷是否有共性存在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古今中外哲人賢士的回答驚人地相似。中國古代哲學家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家奧里森・馬登在分析大量成功者的事例後,也曾經做過這樣的論述:「大部分成功者最初都是窮苦的孩子。偉大人物無一不是經由苦難而造就成的。」
諸葛亮的成功也驗證了以上的結論。
諸葛亮出生於東漢靈帝光和4年(西元181年)。徐州瑯邪郡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諸葛亮原本姓葛,乃秦末跟隨陳涉起義的將軍葛嬰之後。因葛嬰有功反被陳涉殺害,到了漢文帝時追錄其功,封他的孫子為諸縣(居瑯邪郡)侯。幾代之後,由諸縣遷至陽都,因陽都先有姓葛的,陽都的人為了把他們與當地姓葛的區別開來,就稱他們為「諸葛」,久而久之諸縣的葛氏就以諸葛為姓了。
諸葛亮的遠祖諸葛豐曾任司立校尉(督察官,掌管對京師地區百官的督察)。他的父親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所謂郡丞就是郡最高長官郡守的助手,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因此可見,諸葛亮出身雖不是十分顯赫,但也稱得上是宦門之後,有些名望。按常理來講,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諸葛亮本可以衣食無憂,過著悠閒舒適的生活,但是諸葛亮年少時,家中發生變故,將他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正當諸葛亮無憂無慮地過著比較優裕的生活時,母親章氏突然病故,為了撫養幼小的孩子,諸葛珪又娶了個妻子,偏偏禍不單行,諸葛亮8歲時,父親諸葛珪因病去世。從此,諸葛亮就成了孤兒。在此情況下,諸葛亮只得去投靠叔父諸葛玄,與叔父共同生活。
幼年便成為孤兒的諸葛亮天資聰穎,失去父母的呵護顯得比同齡的孩子要早熟,由於生活困難,諸葛亮不能像富家子弟那樣將老師請到家中教授四書五經,生於亂世的諸葛亮非常善於用心觀察、思考,從他記事時起,就經常聽人說起「黃巾軍」,講他們如何頭裹黃巾,揮戈舞刀;一會兒又聽說袁氏兄弟將宮中宦官殺盡;一會兒又聽說董卓把小皇帝搶到長安去了,還放火燒毀洛陽;一會兒又聽說關東各郡為爭奪地盤相互打得你死我活……從種種所傳說的消息來看,幼小的諸葛亮朦朧地意識到天下大亂,國無寧日。
在這樣的條件下,諸葛亮意識到社會需要的人才並不是四書五經的飽學之士,而是真正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平天下之能的實用型人才,因此他並沒有像其他同時代的人那樣只是鑽故紙堆,而是把握時間,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兵書,分析當時的形勢,努力使自己成為當時社會所需要的人。
正如成功的規律所昭示的那樣:千百年來,成功者多出自苦難。但是他們卻能夠挺起肩膀,承受住苦難,並且理智地支配自己,面對苦難,不心灰意冷,更不是一蹶不振,而是笑看人生,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去開拓一條光明的人生道路,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困境對他們來說不但不能夠消磨意志,反而會砥礪心志,在困境中發奮圖強,尋求人生的輝煌。
美國紐約著名的「特色戒指公司」的老闆亨利・畢得森就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
亨利14歲時,母親因過度勞累而病倒了,他便停止學業到社會上謀職。當時沒有哪個老闆願意雇傭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因此亨利只能做一些送麵包、賣霜淇淋等零工。後來亨利的母親認為兒子不能靠打雜活混日子,必須學一門手藝,只有這樣才是長久之計。於是亨利便來到一家珠寶店做學徒。珠寶店的老闆非常嚴格。在亨利剛開始上班時,老闆就讓他練習鑿石頭。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要求用手錘和鑽鏨打成10塊形狀、尺寸相同的小石塊。而且要求亨利做不完不能吃飯。亨利先把大石鑿開,留出10塊小石,以10塊中最小的為標準,慢慢雕鑿其他9塊。石頭雖不是十分堅硬,但卻是一層一層的,一不留神,就鑿掉一大塊,結果比標準石還小,就只好以這更小的為標準石,如此下去,最後剩下的常常只是一堆碎石。
這樣枯燥、乏味而又十分辛苦的工作亨利一直做了5個月。後來老闆又讓亨利磨寶石,這是一項更需要耐心的艱苦工作,一塊寶石一般要磨好幾天才成,特別是冬天,蘸著水磨,手指凍得紅腫,像針紮一樣疼痛,亨利又整整做了3年。
經過如此艱苦的磨煉,亨利最終練就了一手絕活,並開了自己的珠寶店,經營得非常成功。
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語:「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這句話是頗有幾分道理的。
隱居隆中 博覽群書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諸葛亮
一個人要想得到社會的認可,必須擁有真才實學,不學無術之徒也許短時間內靠不正當方法可以取得一些成就,但終究不會成就大業,而只有那些擁有真正才幹的人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西元194年,也就是諸葛亮14歲的時候,他的叔父諸葛玄被任命為豫章郡(在今江西南昌)太守。諸葛玄上任時,將諸葛亮和他的姐弟帶到豫章。但是諸葛玄上任不久,東漢王朝又派了一個叫朱皓的人來做豫章太守取代諸葛玄,而朱皓又依靠軍閥劉繇的武力支持,強行上任,諸葛玄無奈之下只得帶著諸葛亮等人去投奔他的好友荊州劉表。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諸葛玄由於仕途不得志,抑鬱悲憤而一病不起,與世長辭。
叔父的去世使諸葛亮孤苦伶仃,無人照顧,同時也使諸葛亮強烈地意識到:必須依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不能總是仰人鼻息。因此他就在襄陽城西20里的一個叫隆中的地方,置了一些田產,開始他的隱居生活。
諸葛亮一方面親自耕種田地,維持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利用大量的時間勤學苦讀,充實自己。他努力學習經史,鑽研諸子百家著作,尤其是先秦法家的學說,從中吸取思想精華。陳壽在《三國志》中總結諸葛亮的讀書特點時如此評價:「不泥古」,能夠「觀其大意」,也就是說注意掌握書中的基本思想觀點,著重領會精神實質,不咬文嚼字,死記硬背。
在熟讀先人思想論著的同時,諸葛亮廣泛涉獵,學習各式各樣的實用知識,不論天文、地理,還是佈陣排兵、陰陽八卦他都用心學習。
諸葛亮的廣博知識使他日後輔佐劉備,統馭蜀軍,受益匪淺。在赤壁之戰前,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就是因為他預測到3日之內必有大霧。當時魯肅非常驚訝,問諸葛亮:「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諸葛亮回答道:「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
由此不難看出,諸葛亮之所以後來能神機妙算,根本原因在於他青少年時期博覽群書,知識儲藏相當豐富。當今社會處於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競爭最主要的是知識的競爭。知識豐富的人可以獲得成功,知識貧乏的人必然會一敗塗地。博覽群書對於經商也是必要的。正如著名的管理學者Y・K・鼎勝利所說:「開業之前先看看書。一旦開始經營,你將沒時間念書。獨立開業的書、經營的書、有關商情的書等等,必須要有充分的時間,詳細地閱讀,閱讀之後以吸收其精髓最為重要,之外,也必須隨時記筆記,加強記憶。」
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啟迪人的智慧,使人們更加瞭解自然,瞭解社會,可以使人類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進軍。而知識的獲取途徑最根本的就是書籍,通過博覽群書才能將知識化為己有,雖然如今的社會是資訊社會,獲取知識的途徑很多,但是書籍作為最基本的知識載體,仍然發揮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豐富的知識儲備,強烈的求知慾望,無論何時都是成功者所具有的素質,這一點是值得追求成功者重視的。
娶妻娶德 不圖虛表
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 --當時民謠
婚姻對於一個人生活的影響無疑很大,如果選了合適的配偶,將會如虎添翼,否則,也許會貽害終生。對於婚姻的選擇,往往表現了一個人的情趣愛好。有的人喜歡找美貌絕倫的人,有的人喜歡找富甲天下的人,有的人則傾心於品德高尚的人……
諸葛亮對於這個問題,有他自己的主見,他認為娶妻應當娶聰明能幹、蘭心蕙質的女人,而對於容貌,他並不重視。
諸葛亮在隆中期間,經常與一位叫黃承彥的名士來往。黃承彥有一個女兒,心靈手巧,懷有絕古之才,但是卻其貌不揚。據史料記載,黃小姐頭髮黃、皮膚黑,而且臉上還有幾個麻子。黃承彥在與諸葛亮交往的過程中,非常賞識諸葛亮的才能,時間一長就想把自己女兒嫁給諸葛亮。有一天,他直截了當地對諸葛亮說:「聽說你還沒有娶親,我有一個女兒,她長得比較醜,但是頗有幾分才能,品德也不錯,你意下如何?」
諸葛亮早就聽說黃小姐頗有才氣。他曾經在黃老先生家裏看到一些黃小姐寫的詩文,其立論之正,發微之精,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因此聽到黃老先生的一番話之後,斬釘截鐵地說道:「拜謝先生!一言為定!」諸葛亮的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諸葛亮娶醜女黃小姐的事,在當時引起一番轟動,不少人為此替諸葛亮感到惋惜,更有好事者編成諺語來嘲笑諸葛亮說:「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但是諸葛亮絲毫不以為然。因為他深知只有像黃小姐這樣的賢內助,不僅對他的學業大有裨益,而且對他一生一世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日後的生活證明諸葛亮的選擇是對的。黃小姐不僅精通經傳文章,而且對軍械技巧頗有研究。
諸葛亮結婚後,由於社會交往擴大,家裏經常有客人來。為了款待好這些客人,及時又能省力,黃氏總結了當地磨麵的經驗,創造了木製機器磨麵的方法。有一次家裏來了很多客人,諸葛亮吩咐妻子烹調麵食招待他們,但是又擔心她無法應付。可是黃氏很快就把香噴噴的麵食端到了飯桌上來,主人客人都很驚訝。
諸葛亮暗地觀察,發現廚房裏有幾個木人正在磨麥成麵,而且轉磨如飛,一會兒就把麵磨好了。於是拜妻子為師,學會木製機器磨麵的原理。後來巧奪天工、被司馬懿嘆為觀止的木牛流馬就由此發展而來。
選擇一個合適的伴侶對諸葛亮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謙遜好學 遍尋名師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
中國古語有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說的是一個人即使擁有非常高強的本領,但比他強的人還是存在的。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即使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略,也應該再擴大自己的視野,多向他人請教,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通過多方學習,必然會增加自己的才幹,「更上一層樓」。如果一味地認為自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輕視他人,就會故步自封,停滯不前。
諸...
目錄
諸葛亮其人 2
謙遜好學 遍尋名師 18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
少年坎坷 自覺磨礪 22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 子
隱居隆中 博覽群書 26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諸葛亮
娶妻娶德 不圖虛表 29
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 --當時民謠
志向遠大 期待成功 32
儒生俗士,豈識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伏龍者諸葛孔明,鳳雛者龐士元也。 --司馬德操
志同道合 廣交智士 37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 --諸葛亮
運籌帷幄 廟算料勝 41
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 --羅貫中
審時度勢 慎重抉擇 45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諸葛亮
善尋間隙 夾縫生存 49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將軍若跨有荊、益……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
先計後戰 全勝至上 54
戰爭前的計劃對於取得戰爭的勝利是舉足輕重的,如果計劃得好經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拿破崙
情理並容 妙說孫權 58
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 --孫 權
以智克智 巧得漁利 61
曹操勢大,急難抵敵,不如往投東吳孫權,以為應援。使南北相持,吾等於中取利。 --諸葛亮
用人要疑 疑人要用 64
諸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羅貫中
先公後私 不徇私情 67
弟既事劉豫州,理宜先公後私,公事未畢,不敢及私,望兄見諒。 --諸葛亮
神機妙算 草船借箭 69
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羅貫中
寬容大度 見識超人 73
將軍額上能騎馬,宰相肚裏能撐船。 --民間俗語
巧借東風 火燒赤壁 76
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羅貫中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79
我以此制人,人亦可以此制我,而設一防,我以此防人之制,人亦可以此防我之制,而增設一破人之防,我破彼防,彼破我防,又應增一破彼之破。 --諸葛亮
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 82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孫 子
與人為善 為人著想 85
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諸葛亮
因勢利導 誘敵深入 88
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裏釣魚鉤。 --羅貫中
舉薦龐統 不嫉賢能 92
龐士元非百里之才,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如以貌取之,現負所學,終為他人所用,實可惜也。 --諸葛亮
審視全局 有備無患 95
夫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若夫失之毫釐,則差若千里,覆軍殺將,勢不逾息,可不懼哉!故有患難,君臣旰食而謀之,擇賢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游於鼎,亡不俟夕矣。 --諸葛亮
趨同適應 諧振同事 99
君臣立政,其猶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禮,則民易使,上下和順,則君臣之道具矣。 --諸葛亮
巧用激將 鼓舞士氣 102
吾若不用激將之法,翼德不一定能出奇取勝! --諸葛亮
以敵制敵 以內破亡 105
三軍之事,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賢不能使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 --諸葛亮
充分肯定 適時讚揚 109
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諸葛亮
瞭解屬下 放手使用 113
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內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 --諸葛亮
藏鋒斂鍔 圖窮匕見 116
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孫 子
一鼓作氣 乘勝追擊 120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毛澤東
弔民伐罪 師出有名 123
名不正則言不順。 --孔 子
沈著冷靜 處險不驚 127
靜如潛魚,動如奔獺,退若山移,進若風雨,擊崩若摧,合戰如虎。 --諸葛亮
從善如流 集思廣益 132
納言之政,謂之諫諍,所以採眾下之謀也。故君有諍臣,父有諍子,當其不義則諍之,將順其美,匡求其惡。 --諸葛亮
上下配合 相得益彰 136
席間問難,皆戲談耳。足下深知安邦定國之道,何在唇齒之戲哉? --諸葛亮
事必躬親 遠征「南蠻」 140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諸葛亮
分清主次 區別對待 144
夫將者,人之司命,國之利器,先定其計,然後乃行。 --諸葛亮
攻城為下 攻心為上 148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馬 謖
罪不及眾 減少樹敵 151
汝等皆是好百姓,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門而望;若聽知陣敗,定然割肚牽腸,眼中流淚。吾今盡放汝等回去,以安各人父母、兄弟、妻子之心。 --諸葛亮
功於忍耐 敗於暴躁 154
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 --諸葛亮
因地制宜 因機而變 157
夫草木叢集,利於遊逸;重塞山林,利於不患,前林無隱,利於潛伏;以少擊眾,利於日暮;以眾擊寡,利於清晨;強弩長兵,利於捷次,逾淵隔水,風火暗昧,利於搏前擒後。 --諸葛亮
出其不意 攻其不備 162
敵欲固守,攻其無備,敵欲興陣,出其不意。 --孫 子
將計就計 假癡不癲 164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高。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羅貫中
避其鋒芒 攻其懈怠 167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朝氣,擊其惰氣,此治氣者也。 --孫 子
善於觀察 重視訊息 170
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孫 子
從容鎮定 穩定軍心 173
吾非容易到此,豈可便去?吾明日自有平蠻之策。 --諸葛亮
滿招損 謙受益 176
區區庸蜀支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王安石
重視環境 巧借地利 180
夫地勢者,兵之助也,不知戰地而求勝者,未之有也。山林土陵,丘阜大川,此步兵之地。土高山狹,蔓衍相屬,此軍騎之地。依山附澗,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淺土平,可前喀後,此長戟之地。蘆草相參,竹樹交映,此槍矛之地也。 --諸葛亮
忠心耿耿 捨我為國 183
鞠躬盡瘁兮,諸葛武侯誠哉武;公忠國體兮,出師兩表留楷模。 --郭沫若《蜀道奇》
夷人治夷 本土戰略 185
諸葛亮很會處理民族關係,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很好,得到了少數民族的擁護,這是他的高明之處。 --毛澤東
愛惜蒼生 以人為本 189
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泣而撫之,死者,哀而葬之,饑者,捨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 --諸葛亮
深入敵後 妙用反間 193
若上亂下離,則可以行間,間起則隙生。隙生則修德以來之,固甲兵而擊之,其勢必克也。 --諸葛亮
循循善誘 金玉良言 198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諸葛亮
愛才惜才 體恤趙雲 202
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 --諸葛亮
虛虛實實 示假隱真 206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致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 子
不惜一切 求取人才 210
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願足矣。 --諸葛亮
輪番作戰 以盈待竭 214
以逸待勞,以盈待竭,可勝也。 --孫 子
以舌為刀 罵死王朗 218
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羅貫中
順詳敵意 並敵一向 222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孫 子
知天知地 勝乃可全 225
古之善鬥者,必先探敵情而後圖之。凡師老糧絕,百姓愁怨,軍令小習,器械不修,計不先設,外救不至,將吏刻剝,賞罰輕懈,營陣失次,戰勝而驕,可以攻之。 --諸葛亮
小心謹慎 絕不輕敵 228
諸葛亮一生謹慎,絕不輕易冒險,很少有輕敵之舉。 --司馬懿
妙用空城 敢於冒險 231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羅貫中
一視同仁 賞罰分明 236
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怨,罰妄加則直士恨。 --諸葛亮
將與眾同 遇過責己 241
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軍火未燃,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 --諸葛亮
居安思危 以攻代守 244
昔之善將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孫 子
順勢者昌 逆勢者亡 249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孫中山
進退有節 神鬼莫測 254
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一方。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 --羅貫中
機不可失 時不再來 257
夫必勝之術,合變之形,在於機也。非智者孰能見機而作?見機之道,莫先於不意。故猛獸失險,童子持戟以追之。蜂蠆發毒,壯夫傍徨而失色。以其禍出不圖,變速非慮也。 --諸葛亮
張機設阱 以逸待勞 261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孫 武
料事在先 勝人一籌 264
孔明真神人也,不如且退。 --司馬懿
退避三舍 迂迴反擊 267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為迂直之計者也。 --孫 子
巧借天時 以少勝多 271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荀 子
從嚴治軍 舉威務嚴 274
夫出師行軍,以整為勝,若賞罰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歲有百萬之軍,無益於用。所謂整師者,局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擋,退不可逼,前後應接,左右應旄,與之安而不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矣。 --諸葛亮
退兵增灶 瞞天過海 277
孔明效虞詡之法,瞞過吾也!其謀略吾不如之。 --司馬懿
取用於國 因糧於敵 281
孔明有神出鬼沒之機。 --司馬懿
言而有信 一諾千金 285
吾用兵命將,以信為本;既有令在先,豈可失信? --諸葛亮
將欲取之 先以予之 290
中國古代軍事家諸葛亮的智謀非常高明,他在誘敵時,經常以利引誘,這種被稱為「將欲取之,先以予之」的做法非常有效。 --克勞塞維茲(著名戰爭理論家)
豁達大度 襟懷寬廣 293
亮為人寬厚,能容人納人。 --陳 壽
廉潔奉公 兩袖清風 296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諸葛亮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298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白居易
諸葛亮其人 2
謙遜好學 遍尋名師 18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
少年坎坷 自覺磨礪 22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 子
隱居隆中 博覽群書 26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諸葛亮
娶妻娶德 不圖虛表 29
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 --當時民謠
志向遠大 期待成功 32
儒生俗士,豈識俗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