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杯百元的珍奶能風靡老少,連老外都愛?
為什麼把員工擺第一,顧客反而覺得服務更好?
為什麼店面不要用租的,最好能用買的?
為什麼做人得學烏龜、做事要像燈籠?
★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李仁芳
★《美學CEO》共同作者 吳翰中
★逢甲大學副董事長、EMBA講座教授 高承恕
★作家 劉克襄
★台灣觀光協會會長 賴瑟珍
★逢甲大學行銷系主任、前EMBA執行長 簡士超
好評推薦
慢慢來,比較快!
◎劉漢介首度公開春水堂顛覆千年茶飲文化
◎引領老產業大創新,打造珍奶奇蹟的心法
一九八三年,劉漢介在台中搖出第一杯融合東西方元素的泡沫紅茶。一九八七年,加了粉圓的珍珠奶茶快速竄紅,成為台灣老少咸宜的國民飲料,全世界也隨之瘋迷。
從五千年的茶文化脈絡中看見市場的缺口,春水堂一舉顛覆千年的飲茶方法、傳統茶館的經營模式,掀起冷飲茶的新風潮。創業三十年,始終包容、創新又堅持,大膽嘗試各種味覺演繹,在風雅生活中創造商機。
以百年經營的眼光看待腳下每一步,不疾不徐維持自己的步調。人才養好再擴張,師徒式領導……種種不同於現代企業強調快速擴張的思維做法,反倒讓春水堂更顯內聚精煉。本書完整披露春水堂三十年的成長歷程,以及創辦人劉漢介的經營理念與具體做法,帶領讀者探究春水堂一路領先市場、維持超高人氣的關鍵。
作者簡介:
劉漢介,雅號甘侯,以號行於世,幼承父親啟蒙茶道,茶藝師承張宏庸、茶術師承周國欽,精通工夫茶茶藝、致力壺泡文化推廣,將對茶道的理想和熱情化為事業的原動力,於1983年創辦春水堂。
除了茶藝茶史的專研外,興趣極廣,研習書道六藝,善行草、水墨創作、影像創作,喜愛人間四季,常在春秋佳日出遊、用相機記錄山川大地,並參加世界攝影大展,屢獲大賞,書墨攝影作品皆用以妝點茶館。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飲龢食德的台茶志業家精神/李仁芳(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茶氤花氳秋山堂,幾曾著眼看侯王。喝茶,也可以不只是喝一口茶。
茶是生活、是文化,也是產業。茶生活,茶文化,無論綠白青紅黑,台灣茶肯定世界拔尖。從風土條件、茶山產地、製茶師匠、茶飲空間,一直到事茶人、茶會雅集,尤其近年來在台灣的發展,可謂風雲薈萃,璀璨萬千。但說到茶產業,那就不一定了。
台灣城鄉到處咖啡屋空間遍立,台北巿就有兩千五百家以上,人口密度比肯定列名世界前茅。近年台灣生活產業大舉西進大陸,其間也有高舉咖啡大旗的。咖啡事業,在兩岸均火紅燎原。以產業面聲勢來說,海峽兩岸,茶的潛力應該尚未真正發揮,不用說更進一步將「茶煙永日香」飄向全世界各地城鄉。今日思考「傳產維新,詠茶成金」,不免想起「當年」的榮光。
台茶曾讓英倫女王驚艷,也曾進獻大和皇室。就是當下現在,也屢屢讓來台法蘭西米其林三星級廚師搖頭晃腦,閉目品飲忘我。傲慢的巴黎精品奢華時尚品牌LV,也低頭謙遜地拍攝台北食養山房的茶席微電影,放在法國巴黎總公司官網的生活風格篇裡,對台灣的茶生活、茶文化推崇不已。
台茶風土基因的尊貴性殆無疑義,就看氏子後裔如何看重,如何進一步發揚。
春水堂三十年前起家台中。以小壼泡的深厚茶工夫法度為基礎,創新演化引申各式冷飲茶、泡沫茶、珍珠茶;無論春水秋山,同樣茶好花真。對青年與庶民大眾推介新時代的茶生活、茶文化提案。日漸波湧壯闊,終而風行全台,蔚為風潮。春水堂可以說是走在台灣茶產業創新前緣,一直往前試探摸索可長可久的營運模式。
劉先生在本書中敘說自己的茶專業,以及他個人對春水堂事業體「創業垂統」,希垂百年的心志。種種志業作為,隱隱然完全符合「專業權∕治理權∕財產權,三權相合者強,相離者弱,相背者亡」的「厚基組織三權論」思維。書中也傳達出他事業經營如同生活一樣的理念,必須忠於自己的原則,忠於核心價值。不管情況如何。他認為,只追求眼前的回報,永遠是短視的。
他要求在紀律下成長,嚴格平衡自己的直覺;只追尋與核心能耐相關的創新,不安於現狀;一直尋找新觀點,不期望萬靈丹;躬身力行,拒絕讓別人定義自己,以真實的經驗啟發同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確信這就是他一切的根基;信任員工,給他們可以成功的工具;設計讓同仁可以將一生「田園某仔」託付事業體的治理與產權體制;做出艱難的選擇,但更看重如何執行;心懷相信。
春水堂、秋山居,三十年立業,卻已然隱現百年創業垂統。「詩書萬卷,茶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的氣概與心法,這,顯然是一種在生活與事業間、在人本與獲利間保持平衡,深具東方「飲龢食德」氣質的志業家精神。
★從台灣到世界,珍奶創新啟示錄/吳翰中(《美學CEO》一書共同作者)
自從在《美學CEO》一書中寫了許多世界設計創新經典後,最常被問到,「台灣是否也有世界經典案例?」
有的。我的答案是:誠品、鼎泰豐和春水堂。誠品重新設計書店場域精神,鼎泰豐提供工藝級美食服務,那春水堂呢?
當巴黎、紐約與倫敦開起一家家珍珠奶茶連鎖店,連速食界龍頭麥當勞二○一二年六月也開始在德國賣起珍奶,美國繞舌珍奶MV「BOBA LIFE」在網路瘋狂流傳,足以證明台灣在飲食文化上的創新,的確有其世界影響力。一九八七年,春水堂發明了珍珠奶茶,而今,它可說是地表上繼可口可樂之後,再一次橫掃世人脾胃的無國界「時尚飲品」。
劉先生這本書帶著你我回到創新的時空現場,走過這條時光隧道,經歷的不只是春水堂創立三十年來的光景,更是長達數千年來,茶飲與庶民生活交織而成的獨特生活脈絡。然而,在全球瘋珍奶的背後,還有深遠的文化意義。
一杯珍珠奶茶代表的,不只是台灣當代多元文化拼貼的縮影,更是宋朝文明鼎盛時代飲茶方法的復刻;不只是愛茶文人雅士眼中離經叛道的破壞式創新,更在經由時空流轉後,加上對茶生活美學的理解與品質堅持,例如紅茶高達四公分的泡沫和冰,以及珍奶甜度要十六度的飽滿味蕾,成為台灣影響世界飲茶文化的當代表率。
珍奶的誕生是創新,也是復興;是反叛,也是經典,把時間拉長來看,這何嘗不是珍奶美麗的誤會。
這本書的問世,對於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也有嶄新的啟示。春水堂把一門茶藝經營成生意,再創文化意義,正是當代文創產業的經營典範。原來三十年前,台灣這座島嶼上就有文創產業,就有美學CEO。而透過春水堂,更讓你我明白,「人之所欲,千古盡同」,若想做服務型態或產品上的創新,從昔日的生活史裡,就有許多足供發想的源頭。
衷心推薦這本難能可貴的跨人文與管理的著作,它總結了春水堂邁向百年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哲學,同時更站在台灣茶業三百年歷史基礎上,回顧幾千年飲茶文化的流轉。文創產業要發光發熱,正如他身體力行三十年後的感言,「慢慢來,比較快。」
★是趣味,更是品味/高承恕(逢甲大學副董事長、EMBA講座教授)
接到漢介的電話,知道他要出新書了,的確是喜出望外。回頭想一想,這三十年與春水堂還真有不解之緣。更高興中國茶飲的新頁終於以細緻的文字做成了記憶,一份許許多多人們的共同記憶。可以細嚐,可以品味。
第一次走進春水堂是三十年前的一個午後。那時在四維路上有家在台中算是小有名氣的牛肉麵館,中午吃完麵,覺得口味稍重,友人建議旁邊有家紅茶店,去喝一杯消消暑氣。那一杯滿是泡沫的冰涼紅茶至今印象鮮活。當下不但覺得茶香撲鼻,更覺得創意新鮮,原來茶也可以這樣喝。一條老巷子,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一位堅持理想的主人,開啟了台灣茶飲的新文化。
若干年後,珍珠奶茶以及各式茶飲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年輕朋友雖然不知其典故,但是人手一杯,一份簡單的幸福就在其中。我不識茶道,但對這樣一種現象頗感好奇。多年之後,在逢甲大學EMBA的課堂中找到了答案。
二○○七年我在文化創意班授課,前面兩週就有注意到在教室的兩點鐘方向,坐著一位淡定而專注的中年學生,眼神帶著反思。後來知道這位從不遲到、從不缺課、博學多聞的學生就是春水堂的主人劉漢介先生。課堂裡他認真學習,課餘交談,發現他對茶道、文學、歷史、藝術皆有獨到的用心。一杯茶的背後是經營管理,更是生活哲學。
文化是傳統,創新則是立基於傳統的突破。春水堂就是這樣的實踐。漢介對理想的追求與成功的典範不容易複製,但他的茶、他的書卻是一種啟發。是趣味,更是品味。
★老台中的回憶與期待/劉克襄(知名作家)
十七歲時經常騎單車經過四維街,那時正是春水堂開始發跡的年代。我買了泡沬紅茶,嘴裡含著一根塑膠管,只圖暢快地吸飲,尚不知這個以飲茶起家的店面,日後會成為台灣重要的知名飲品企業。我更不知道,來自菜市場的傳統粉圓即將到來,跟這間店的紅茶,撞擊出世界最熱賣的冷飲。
四十年後,我再回到四維街,春水堂的發源餐廳繼續是我最愛走訪的店面。我常在那兒約會聊天,兼及閒聊此間的人文歷史。但更多時,獨自在此遊蕩,在繁華熱鬧過後的靜寂街道,揣想著興建珍珠奶茶博物館的可能。台中老城有很多美好,四維街當年成為泡沫紅茶聖地,絕對是老台中一段輝煌歷史的產物。珍珠奶茶則把此一風華具體結晶而出。這本書的出現,應該是春水堂興建此館的第一塊磚吧。
★珍奶魅力席捲全球/賴瑟珍(台灣觀光協會會長)
我對台灣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唯獨從小不太喜歡吃粉圓,由台灣茶與粉圓變身的珍珠奶茶結合了我的最愛與不愛之後,竟然就成為名聞中外的茶飲。春水堂用「珍珠奶茶」將台灣意象成功打進國際市場,對推動台灣觀光貢獻厥偉。
茶飲文化至今五千年,台灣這些年的茶飲革命是由台中春水堂掀起巨波,現在台灣到處看得到珍珠奶茶,最早的推手就是春水堂。我個人雖然佩服劉漢介先生,卻也擔心最具台灣人情味的台灣茶湮沒在年輕茶飲的洪流中,讀完劉先生的書總算安下心來。我很喜歡純喝茶,因為茶在台灣有特殊的意涵。早期的奉茶文化,代表一種純樸厚實的台灣精神,當你走訪台灣各地茶山,看到農夫烈日下種茶、採茶,汗珠中的笑顏,總能撫慰疲憊的心靈,品啜每一口茶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滿山的綠意風情。為了讓國內外旅人體驗台灣茶山之美,我在交通部觀光局局長任內特別辦了「台灣挑TEA」活動,推廣坪林包種茶、新竹峨眉東方美人茶、魚池阿薩姆紅茶、阿里山高山茶、瑞穗蜜香紅茶五種茶道,想要傳遞的正是這種珍貴的台灣人情與純善品質。
對春水堂的印象是二○○一年六月我在擔任觀光局副局長時,與當時的台灣觀光協會會長嚴長壽先生一起赴香港推廣觀光,我們邀請到名歌手陳昇、鼎泰豐及春水堂參加在港麗酒店的游泳池畔舉辦的別開生面推廣會,受到香港媒體及旅遊業界激賞,當時小籠包名氣大於珍珠奶茶,但是我還記得當時珍珠奶茶受到大家乃至飯店上下員工的狂愛,一時珍奶席捲香港甚至遠征歐洲,展現一種擋不住的珍奶魅力。對於我這樣喜歡道地台灣茶的人,雖然無法想像,總覺得春水堂背後的推手定然不簡單。
讀了劉先生的著作,益發驗證我的想法,劉先生不只深諳茶史、茶道,文學素養亦佳,同時還是企業經營的高手,難得的是他將春水堂經營過程完全分享,朝百年老店經營方向自許,無私地培養茶人,並以發揚茶文化為己任。劉先生除了愛茶、愛書,還是一個懂生活而孝順的人,看了他為圓父親重返三合院的心願,在南投國姓鄉覓地重建三合院,讓老父感動落淚的場景,讀時讓人悸動不已。
現在,台灣到處看得到珍珠奶茶、茶飲店,年輕人更容易從生活中親近台灣的好茶。這也讓我懷念起早年台灣茶全盛時期,迪化街戶戶飄香,外銷市場活絡,車水馬龍,造就許多百年茶商的歲月。如今迪化街也在年輕一代的投入下,成為老街新力,很期待劉先生的「發光哲學、燈籠理論」照亮台灣茶世界,除了繼續帶領春水堂邁向百年老店,並以其獨到的創意魅力,引領更多國內外的朋友走進台灣茶的世界。
從書中看到劉漢介喜愛蘇東坡的「定風波」,在他心裡,「浮名不如一杯茶」,對於這樣至情率性的人,其著作自有許多可觀可學之處。我更喜歡秋山堂的「一點鍾情寄秋山」,劉先生本於茶人的使命,讓秋山堂不計盈虧保留了這塊傳統茶品文化空間,讓台灣茶的苗可以生生不息,謹以此序向劉先生的茶人情操致意。
名人推薦:★飲龢食德的台茶志業家精神/李仁芳(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茶氤花氳秋山堂,幾曾著眼看侯王。喝茶,也可以不只是喝一口茶。
茶是生活、是文化,也是產業。茶生活,茶文化,無論綠白青紅黑,台灣茶肯定世界拔尖。從風土條件、茶山產地、製茶師匠、茶飲空間,一直到事茶人、茶會雅集,尤其近年來在台灣的發展,可謂風雲薈萃,璀璨萬千。但說到茶產業,那就不一定了。
台灣城鄉到處咖啡屋空間遍立,台北巿就有兩千五百家以上,人口密度比肯定列名世界前茅。近年台灣生活產業大舉西進大陸,其間也有高舉咖啡大旗的。...
章節試閱
〈做夢容易成真難〉
夢與願景,最大的不同,一個是夜晚的產物,一個是白晝的思路,做夢容易成真難。今日之成功卻往往源於昨日的願景。
我從小愛做夢,喜歡拿動物做實驗,是家人眼中的麻煩精。看到鳥會說話,直覺牠一定也會用雙腿走路,秀過頭就把父親珍貴的八哥給放生了。小二時,看見蚊子在帳中,不用手拍,用煙薰,不料卻把蚊帳整片燒毀。小四偷看武俠小說,滿腦皆是飛簷走壁的高人,心生離家學道妄想。小六迷上漫畫,整天想當漫畫家。初中開始看古典文學,第一次接觸是《老殘遊記》,山東濟南竟是多年來的懸念與最愛。總之,接觸什麼迷上什麼,學了吉他便放下了書法,煮菜修改衣服樣樣皆通,與人聊天數小時不嫌累,迷上釣魚後,一直到學會喝茶才被取代。
父親是鄉下醫生,原來指望我繼承衣缽,克紹箕裘,眼看不成器的我,「樣樣通、樣樣鬆」,忍不住說:「看來吃蒼蠅要自己抓。」沒考上大學,當兵回來,有天他送了一把朱泥小茶壺給我,要我乾脆沒事多泡茶。考上公務員後,便在職念書求學歷。過了四年,我棄公從商,父親很生氣地告訴我母親,這個孩子適合吃茶看報紙賺錢。不想一語成讖,注定最後一次的夢想竟充滿茶香。
還好我的夢都有煞車,而且也都在白天做,跌跌撞撞尋求自我,終於發現自我。狠心捐出功名、掛冠經商的同時,心中已有願景,是一片綠意盎然的人間樂土,依自性打造的塵世天堂。
離開公賣局的單調生活,我去做了兩年的汽車銷售員,每天跑業務賣汽車。雖然成績很好,總覺老是我去找別人,為何不讓別人來找我?有沒有讓人來找的行業?不久,有出版社老闆用五倍的高薪問我願不願意當他們的業務經理,任職不到一年,老闆又不知何故突然宣布倒閉。編輯部經理看我素來對茶有極高熱情,於是問「何不自力更生編寫一本書」。為此,兩年下來跑遍許多地區,也花光了當業務員的積蓄,最後只剩下一小部分的版稅和全部茶的專業。
事實上,在公務員時期,我就已經寫過茶的文章。專心編輯查書的兩年中,日本大阪之行讓我印象深刻,看到朋友可以在八月天喝一杯虹吸壺煮出來立即調成的冷咖啡,當下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調飲器回台灣。我想,可以調咖啡,一定可以調茶,於是把調飲器當玩具,來調泡我的烏龍茶。賦閒寫作兩年多時間,我還跟著兩位老師學泡茶,獨家的技法讓我成為一方之師,得以靠著技法著書立論。
一九八三年三月,我說服夥伴一起創業。五月開幕那一刻只是願景實現的第一步,之後,對顧客、對夥伴、對朋友,不論吃飯、喝茶、對話,始終圍繞著願景在打轉。隨著不斷加深的架構,清晰的細節,新的願景又陸續出現,有了實現後的現實在支撐,願景的可能性更高,時間表更短,感覺像雨後的春筍,長得那麼自然、那麼迅速。真要追究生長的核心,應當是人,是與自己想法、做法一致的人。而自己的心,則是一切的原動力。
我只是資質平庸、外表普通的中才,一察覺到自己可塑的地方,便積極掌握內化完成的時機點,保持柔軟而有彈性,不讓其僵化死板。熱情一直在燃燒,心靈隨著放空,隨時吸收,隨時觀察,隨時充電,通了「事要安排,物要管理,人要領導」的道理,便一路帶領自己與夥伴走向願景。
唐人司空曙寫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一首很迷人:「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好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努力過了,有一點收穫,能放心休息,是再放心不過的事了。而明天的願景,是藏在心中永不止息的熱情。
〈想法成熟,一切自在掌握〉
冷飲茶加料的飲用方式獲得認同後,飲茶革命才正開始,就像由地震震央向外傳播震波一樣,這股震撼幾乎是全球性的,北美、波士頓、多倫多地區早已流傳,最後抵達歐洲是由我們親手傳送的珍珠奶茶。合乎人性、豐富多元的茶飲料會是這本世紀飲料的主題。
咖啡與茶彼此較勁已經好幾百年。千萬不要問中南美或印尼爪哇地區的人「哪種咖啡好喝」這類傻問題,就像不要問凍頂地區的人「茶與咖啡哪樣迷人」。在不產茶或咖啡的地區,材料被充分地巧妙運用,融入生活愈多,自然被接受愈多。
在台灣,此起彼落的交替波段大約是十年,幾乎都是因為飲用方法被改變,而造成流行,例如花式咖啡或花式飲茶,飲料的生命往往跟企業的興衰等量齊觀。
身為飲茶多元化運用的流行倡導者,在花式咖啡更有計畫地佔領市場後,同陣線的戰友意志動搖者所在多有,或者簡化淡出,賤賣自己,或者茶中有餐,餐中有咖啡。看到茶行一家家地收,茶館走向餐廳化,茶鋪走向茶攤販,心中不禁鬱積氣結,實非三言兩語能消。
創業初期的強項「泡沫紅茶」,我硬是不肯把這四個字列入點單中,因為實在無法接受很多慕仿者只拔一根雞毛就去賣特產,泡沫茶不該是冷飲茶的全部。無奈「泡沫紅茶店」遍地開花,而且什麼茶都叫泡沫,還流行到國外。「珍珠奶茶」也只是暢銷商品的一種,偏偏又有「珍珠奶茶專賣店」,什麼茶都加進珍珠……。朋友笑說,都怪名字取得不好,「泡沫、泡沫」,流行久了就變泡沫。倒不是迷信字義,心中也知當初命名只是取其好玩,自己已有「多元化飲茶可大可久,可長可傳」的想法,茶的文化歷經數千年,會成為泡沫的鐵定是想法不清楚的人,而非茶。既有百年計畫,「泡沫」兩字不用也罷。
一路走來,深覺自己只做好一點點工作而已。冷茶花式加料系列雖然造成流行,茶凍系列卻不被接受;茶的懷石料理被扭曲變形,茶冰淇淋叫好卻不叫座,各種正確泡茶法尚在推廣中,茶的空間藝術早已走偏,茶的裝置尚未蔚然成局,文化教育並未普及,傳承出現斷層,茶湯文化尚未轉型,傳統品味的茶莊尚未有著落,博物館還只在規劃中……這些工作感覺都是自己的責任。眼看同行想的都是有什麼最快致富的方式或材料,自滿於十元五百毫升的茶產品,或者三、五千萬裝潢卻只賣小攤價格的營業方式,迅速成軍滿布街頭的異類冰鋪……,在在都考驗著我的信心。
友人從波士頓專程而來,喜歡春水堂營造出的類似歐洲地區小吃茶飲風格,更喜歡我們的裝置味道,「中式裡有現代,現代裡有個人魅力與色彩」,很適合兩百年前為了抗稅將茶丟入港口的波士頓。有朋友留日,知道珍珠奶茶在日本大為風行,邀約共遊東京附近數座衛星城,以為商機無限,心怦然而動,目睹歸來,數日猶不能平靜。又有上海朋友,用春水堂模式開了數家連鎖,約邀探究市場,為西進鋪路,三次往返,目睹市場之大,遠景之深,百年際遇,或莫過如此,心念神馳、輾轉反側,數月有夢。
不久,流行起了變化,飲料茶似進入春秋戰國時代,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市場漸被瓜分,業績頗受影響。不一樣的是,價格低到離譜,空間大到迷路,產品雜到眼花,卻統統叫茶飲料店,雖然還稱不上「眾鳥高飛盡,孤雲去日閒」的地步,不禁感覺自己像夢幻騎士中的唐吉訶德,同志怎麼都變節了。面對著巨大的風車,那是時間幻化成的一種考驗。
我愛松樹,常與松樹為伍。據說松樹可以活數千年,一百歲只算是嬰兒,五葉松至少要超過三十年才會開花。在不景氣的氛圍中,種松計畫仍舊年年增加。於是,委婉地拒絕了北美的朋友,實在還沒輪到波士頓開店;與日本親戚喝茶,只能說日本是好地方,可惜大家都還太忙了,無法分身;上海朋友當然知道把已派駐的經理調回來是什麼意思……。事實上,我們一直未曾停頓或遲疑過,自己擬定的百年計畫、按部就班的人才成長是無法揠苗助長的,沒有想法成熟的人,一切都是空談。
茶館風格、茶飲價值的定位,需要用經驗累積,靠時間換取,許多尚在進行中的工作,需要堅定的想法,才能一一完成,換成肯定。據說,法家大師楊朱面對歧路時不禁痛哭,因為分歧之路可南可北,稍有不慎,將南轅北轍,大違初衷;墨子看到白絲被染成黑色也心生感嘆。法、墨兩家大師以悲憫之心看世情、閱世人,殊不知,知歷史、知地理,即便密如蛛網也不會迷路。至於白絲,只要想好了,要染成什麼顏色都在掌握中,一但染好,只來喜樂,哪裡還有悲傷呢。
〈假的有什麼大不了〉
十多年前,我曾約略估算了店裡鮮花的支出費用,一年可達一百五十萬,而且還在上升中。一年一百五十萬,是許多人年收入的數倍,可以買一輛進口車,也可以繳一間房子的頭期款。就這麼眼睜睜看著那些鮮花盛開、凋謝,只為了滿足眼睛?
有一次,我受邀至某公司跟經理級主管座談,談及環境布置的文化深度,便以花為例。人造花是花,鮮花也是花,印證在經營中與美不美小有關係,與真不真卻是大有關係;假的花可以耐久不凋,用假花的店卻不見得如此。真的花很快凋謝,堅持用真花的店卻很長久。在座的主管聽得頗為尷尬,立刻把桌上一盆假花收到別處。那天,談的題目正是「百年經營的期待」。
到過京都的人都會讚美他們的庭園,樹、木、花無一不美。在東京,商店櫥窗或桌上也很難發現人造花,據說日本人不喜歡假的花。花在日本人生活中可是大事,從利休茶室中的一朵牽牛花到滿園滿架的紫藤花,在日本人眼中無一不美。有人在櫻花樹下切腹自殺,用以歌頌生命;有人在滿山楓紅中,放火燃燒自己,用以同化自然。荒誕或者瘋狂,皆不足以形容對美的熱愛、對真的追求,值得用生命來與之相應相容。不明瞭這種感動的人,即便用盡一本字典也找不到足以解釋的字詞。
每每看到揮汗如雨的人,踏進店裡喝上一杯好茶後的滿足表情,便深覺這些年來的堅持已被大眾肯定。那些擺著塑膠花的店,沒有清涼的空氣,沒有真心的服務笑容,用化學香料合成的飲料,連自己都不敢喝的僥倖存在,究竟能維持多久?若非堅持最好的用料,不欺騙自己與消費者的做事態度,又怎能贏來耿耿忠心?
某位作家曾打趣地說過三句話:「花太艷了不合茶的風情,水燒老了影響茶的滋味,人太俗了,不要對坐飲茶。」在人的生活中,有茶很美,有花更美;是否合乎風情,要看心情。而我更喜歡南宋詞人辛棄疾說過的:「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自然就是美,真才會美,真的花能讓你看到一家店的認真態度。
〈只學一半的工夫〉
小時候,鄰居是位木匠,常在屋簷下刨木頭。一片片平整的木麻花散發出濃濃的檜木香,看我好奇,他讓我也刨刨看。我拿起磚頭式的刨刀,依樣刨製,結果不是卡刀,就是只刨出短短一小段,就是沒辦法刨出那一公尺長的木麻花。問他當學徒多久?他驕傲地說:「三年四個月,還兼學煮飯、帶小孩。」
現代人學木工已不會刨木頭,鋸床代替刨刀,釘槍代替鑿刀,跟師父三個月,就可以自立門戶。師父沒教他家事,所以他不懂生活;師娘沒教他帶孩子,所以他不懂與人相處。因為只想學賺錢,耐心與專業自然學不到。有個木匠朋友更厲害,原來是與設計師配合按圖施工,配合一、兩次後,他覺得畫圖也沒什麼大不了,就把名片上木匠換成設計師,把營業範圍從木作放大到整體工程發包。不過數年時間,聽說他在路邊賣休閒小站泡沫紅茶。
幾十年前相交的朋友遠從台北來找我,雖隔了一年多沒接觸,但並沒把距離拉遠,因為彼此性情相投、想法接近,很有得聊。路過大業路,看見東來順火鍋店,正值吃飯時間,店內無半人,她問說:「這不是北平東來順的翻版嗎?怎麼沒生意呢?」我說:「夏天吧!誰吃?」她說:「人家北平東來順夏天賣小米粥、抓餅、餡餅、涼菜,還不是一樣人那麼多!」我無言以對,餐廳都開了,工夫只學一半想要再惡補一番,怕是船到江心補漏已遲。
服務業的遠景似乎已被肯定,鼻子靈一點的,更會嗅到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大放異彩。當咖啡已被炒透時,誰都知道下一波就是茶;誰把茶與人拉得最近,誰就有生意可做。友人原來從事房地產銷售,常在外面活動,嗅到此一商機,便把銷售房屋的經驗融入茶館經營,避開了白熱化戰場的台灣,轉進大陸,果然幾年內開了數家連鎖店,成果輝煌,之後要求我加入,經來回上海仔細評估,結論是縱使市場再好,產品趨勢再成熟,沒有好的人,路走得怕不會太長。
所謂好的人,不指品行良窳,行為善惡,而是關乎人生態度。人在從事一生志業時,思考時的用心,準備時的充足,做事時的認真,即可稱之為好。有這些好的想法、好的計畫、好的經營,就容易成功。許多人從事志業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賺錢,一有賺錢的想法後凡事都會變急、變粗糙、變短線、變不易成功。哈佛畢業生如此,木匠如此,開茶館也是如此。
台灣曾經一度流行大餐廳,動輒千坪,因為宴會所需,餐廳不大不氣派。每個吃喜酒的人都很無奈,因為面子而赴宴,卻吃了一肚子不情願。曾在路邊攤看到朋友吃爌肉飯,問他不是等會兒要去吃喜酒嗎?他說寧願飽餐一碗也不想去挨那一頓,朋友問我,台灣這種怪現象會維持多久,我想,等大家對於辦喜事或赴喜宴的想法,不是為了那一攤飯局時,一切就可以改變了。在一個午後的兩點至五點,主人請大家一起來歡喜,喝茶、喝酒、吃點心、談話,共度喜事,此時需求改變了,大餐廳也就關門了。
日本的餐飲電視節目不但受年輕人喜歡,中年觀眾也越來越多,日本的執著態度在餐飲文化上更發揮淋漓盡致,不厭精、不厭細不足形容,殫精竭智,用心於餐飲的全方位滿意。台灣有很多好餐廳都是日式的,不求大、不奢靡,只求精緻有味。果然,事實證明大的餐廳倒光了,精緻有味的獨領風騷。
不管你想開餐廳還是學木工,總要與生命對照個比例出來。例如想要工作三十年,至少也要學藝了數年;想賣火鍋也要學會夏天會做小米粥。俗話說:「一招半式闖江湖。」等發現學問不足再來傷腦筋,肯定太遲!
〈品牌來自好口碑〉
日本電視台報導過幾則很有意思的故事:一輩子糊風箏的老者、祖傳數代專折紙鶴的店,還有一個是從江戶時代堅持至今、每天只賣一百五十個便當的料理店。
老者想透過風箏完成想飛的心願;祖傳的紙鶴,是眾人夢的寄託及家傳技藝的使命感;限量製作又賣得很便宜的便當,正是一種崇高的社會服務實踐。不論是想飛的決心、家傳的使命感,還是服務人群的崇高理想,這些人所展示的堅持與執著,令人感動。沒有剛毅的人格特質與清楚的人生態度,是做不來這些大事的。
「西進旋風」曾經一度席捲企業界,媒體開始注意,誰仍在角落賺錢、為何會做那麼久……,不同的角度,居然有共同的話題。一時之間,專業啦、聚焦啦、優質化啦,都成了流行名詞。
經常在內部讀書會中有感而發,特別是對於百年經營的做法。從「古老品味,現代追求」出發,誓言做到「功利社會中溫馨的飲茶館」。與人相處謙讓必有「烏龜哲學」,做事到處受歡迎的「提燈籠理論」,對茶的看待「要專業才會有事業」,在態度上「想成功,要下苦功」,在學習上「多讀書以建立知識,在慣性中養成專業」,並用哲學家、文學家的卓見期勉同仁務實與活在當下。「塵世是唯一天堂,茶館乃人間樂土」,最後要以「心有多寬,路有多寬;量有多大,福有多大」自勉。
以上這些,絕非只是懸掛高處的標語,或者隨口說說的空話,而是每天都在實踐的行為模式、共同的生活準則。透過文字,讓同仁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該做什麼。
美國沃爾瑪百貨從賣掃把起家,後來成為美國最大雜貨店;有人從小在角落練習開鎖,爾後成為世界最大鎖的製造商;有個少年因不滿意彈子房的球桿而興起自製念頭,居然也變世界唯一。時間是見證者,太多真理道理都很簡單,難的是有沒有行動。游離的雨絲澆不溼一片草地,屋簷垂直而專一的滴水,卻在花崗石上鑿出一個洞;平凡的放大鏡,可以點燃一根火柴,足以燒掉任何皇宮,目光遲鈍的獵人用盡了子彈也可能空手而回。
三十年來,我們持續努力在「讓大眾享受更多美味的飲茶」這件事上。從茶湯出發,鼻子呼吸得到美味芬芳,眼睛看得到協調一致的色調,耳朵聽得到和樂的音符,心則是滿足於四蘊帶來的一切。「一人服務一人」並不困難,做好一天也不難,然而,有許多人等著服務、許多日子必須一致的圓滿,可就一點也不容易。有人說過「企業最大的困難在人」,我更覺得,能得一群傻傻堅持、不泛焦、不游離、只想做好一件事的人,才難。
虛名不過一陣秋風,口碑才能傳之久遠。想讓自己常被別人掛在嘴邊、放在心上,就要有堅持不拔的精神。我們好不容易才走了一小段,面對未來更長遠的目標,大家只能更努力。
〈百年不遠〉
一九八三年夏天,我在台中破天荒地把熱茶變冷飲,並叫它「泡沫紅茶」,跌破許多人的眼鏡。
一百多年來,從唐山過台灣,茶都是熱飲不加料,加了糖的甜茶,只有在婚禮上才看得到,市場攤商賣的紅茶都是決明子熱煮的類紅茶,把泡茶湯汁加冰再變成冷飲,離大眾習慣甚遠。而且,名叫泡沫紅茶,莫非指這個商品會和杯中的泡沫一樣短命,三兩下就泡沫化了?
從一九八四年起,冷飲旋風在台中吹起,逐步向南北蔓延,不到十年,連離島澎湖都有泡沫紅茶的蹤影,正統茶館、賣小壺泡及環境氛圍的,逐漸吹起熄燈號。在組織教育訓練過程中,有人我:「我們這個行業可以做多久?」我毫不猶豫回答,才日上三竿,應該不只一百年!
清人鄭板橋把鄉里小民寫得很傳神,「嘴尖肚大柄兒高, 才免飢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他以小壺來諷嘲人;是否開了幾家小店,存了點積蓄,便夸夸其言,自信百年可期?或亦暢飲幾杯,豪興大發,欲與天公共比高?
早期研究工夫茶的來源,掌握了它的面貌後,往上探討,從宋人抹茶,唐人煮茶直至魏晉遠古芼茶,清楚了五千年的產業面貌,逐步通曉市場經濟理論,在爬梳文史資料中,更發現茶飲在生活過程中的多元性,尤以《四庫全集》中,蘇軾之孫蘇籕
的文史記載,更足以滅自認發明家的驕傲之火。拜工業革命之方便及全球物產流過效能,可以把全茶類用在通路上,假若這生意基本型態是集合古今中外之大成,生命週期又豈可臆測?決定長短的因素應是操作系統本身,而非生意本質。篤定回答,代表的是深思熟慮,不是信口開河。
成長的速度如預期,加深了謹慎。毀約的房東讓人明白「無恆產,使無恆心」的道理,訂下「築高牆,廣積樑,緩稱王」的策略後,長遠耕耘的目標十年才跨出了第一步。台灣的餐飲業,從默默無名到嶄露頭角,到變成新貴,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很多人經營事業,總把賺錢放在第一位,有了金錢後,再來享受其他樂趣,因此賺取市場機會財高於賺取經營管理財。市場經濟,最快莫甚於股票,我則重在經營管理,賺錢多少反在其次,每天在茶、花香、書中,享受與人互動,林語堂曾領悟地說:「塵世是唯一天堂。」我則加入「茶館是人間樂土。」看著歡樂健康的人群走進人間樂土,常常心生感嘆,我何其有幸,營造並享受著這方樂土。
諸多市場經濟操作,實來自人不能明確掌握。畢竟,連鎖成型後,要靠與自己理念態度相同的團隊來支撐運作。當事業線拉起超過二十年後,即與人生規劃有關,拿什麼來與別人生命做保證?分享機制的建構,是第一件要事。當事業線超過生命時,子女的繼承與養成,則成為第二要務。試看人類有過的百年事業,哪一項不是由健康而緊密的血緣在做支撐?
夥伴可以影響與規劃,兒女則需深刻教導,方可培育出能力與使命。恆財享用三代容易,白手成家三代困難。一百年的目標,是三代以上人的生命累積。明白這個道理,對明清時期超過四百年的晉商票號家族,肅然起敬。靠著誠信道義,賺取高風險、薄利潤的利息,竟也可以支撐數百年,奇的事不僅止一個家族,而有好幾個家族在共同築構這種服務業。雖僅屬區域經濟商業活動行為,時間就長達五百年,有誰可以預測,已經存活一百五十年的美國富國銀行其生命週期能否達千年?二○一○年畢業旅行,參訪日本北海道創意產業,看到有一遊樂區高舉千年經營的大旗,令人為之凜然,雖然門口寫著第七年,但毫不懷疑他們的可能性。
千年之泱泱大國,培養出泱泱大度的子民,想的是千年的事。這樣的想法,做出了這樣的態度。有數千年產業的血緣的我們,認清了數千年可能的做法,所訂下的目標僅別人的十分之一,豈不汗顏。
不管千年或百年,都是一種決定。這麼寬廣的道路,這麼好的體力,已經跑玩了三分之一的路程,自信就在可見的不遠,達陣可期。
〈做夢容易成真難〉
夢與願景,最大的不同,一個是夜晚的產物,一個是白晝的思路,做夢容易成真難。今日之成功卻往往源於昨日的願景。
我從小愛做夢,喜歡拿動物做實驗,是家人眼中的麻煩精。看到鳥會說話,直覺牠一定也會用雙腿走路,秀過頭就把父親珍貴的八哥給放生了。小二時,看見蚊子在帳中,不用手拍,用煙薰,不料卻把蚊帳整片燒毀。小四偷看武俠小說,滿腦皆是飛簷走壁的高人,心生離家學道妄想。小六迷上漫畫,整天想當漫畫家。初中開始看古典文學,第一次接觸是《老殘遊記》,山東濟南竟是多年來的懸念與最愛。總之,接...
作者序
距離第一次出版茶書足足有三十年,萬萬沒想最早從一本東方的茶藝,後來變成一門世界的生意。一九八二年寫《中國茶藝》,談茶的文史面、製造及運用。以此為據,展開茶的演繹、推廣,改變了飲茶的型態,相對帶來的生意,也足足忙了一段人生最精良的歲月。而這三十年的實踐,就在本書的脈絡中。
前作是一本極為普通的茶藝書,在茶藝初崛起的階段,算是應世之作,引經據典,借題發揮,然卻看不到想法,無關經營,更談不上策略與學術,頂多是一本工具書而已。
後來在茶葉及興趣熱點上,很想再出版一本台灣半發酵茶的探索之書,書名方向有著落,然因經營之忙碌,竟然連日記都變成週記及月記,遑論出書。因通訊的需求,內部發行茶訊,每月皆需為開卷立言,月記卻又變成了宣導,講一些理念,說一些做法,建構一些共同觀點,好讓茶的專業更順遂。數年下來,累十萬餘言,範圍極大,話題駁雜,若真有可取之處即記錄了一些真實的人事物。匆匆竟然三十年,舉目堪驚,社會變遷,商業結構變化極大,茶產業更與昔不同。
尤其冷飲茶中的珍珠奶茶,是我們百種商品中的一項,研發之初,不過是為了增加商品的豐富內涵,加入了地方小吃粉圓,在標準作業化的過程中,賦予它適當的甜度-幸福的十六度,並要求夏冬有三比七、四比六的黃金冰比,在同時,中藥材的枸杞子、膨大海、咸豐草也加入了,最看好的愛玉檸檬茶在排行榜中領先,無奈有意種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因有喬丹的加持、張學友的偏愛,珍珠奶茶居然變成世界性,炙手可熱之新貴,各類經營型態皆有,百花爭鳴,萬鳥齊飛。品牌已國際化者,不勝枚數,本土品牌多如繁星,身為新潮流的引航者,這三十年的創意過程在茶訊中留下了紀錄。這裡有產業發展的痕跡,也有個人對茶藝真情的剖析,任其埋沒殊為可惜,是以增補編輯成冊,只圖在泛泛人生中,做件有意義的事。
時值創業三十年,春水堂從台中四維路的八坪小店,長成五個品牌、百家門市、員工千人的規模,遠遠超出三十年前的期待和想像。當中或有二、三分運氣,相信另外七分來自對專業的堅持,以及穩紮穩打的態度。
春水堂的發展從來不為「把市場做大」。春水堂提供有環境、有品質、有服務的多元冷飲體驗,把茶工藝精神的固執與堅持保留在秋山堂。經營二十年後,組織上出現發展瓶頸。每位員工個性、特質不同,有人技術好、慣性操作穩定,但個性較內向、對外溝通比較不突出,在升遷上吃虧,因此進一步決定發展外帶為主、茶吧型態的「茶湯會」,讓技術面強的同仁有不同型態的舞台發揮。
輕食館的概念則出現在二○○九年前。「不賣火鍋、不賣快炒」,是我的堅持,也讓我的茶館午後三點後還有生意。在茶飲上面,自覺開發工作已經做足,茶食仍有很多空間。冷飲茶配輕食最恰當,而不是重口味的麵食跟滷味。為了一探大眾接受度,二○一二年底在台北開了第一家春水堂的輕食館瑪可緹(Mocktail),除了幾款茶飲,主要是西式口味的簡單餐食,以及茶的冰淇淋。目前尚處實驗階段,但我深信這會是春水堂打進國際的重要方向。
預計二○一二年底正式營運、位於南投國姓的秋山居,則是結合茶藝、美食、溫泉、養生的內涵,希望重現宋代四藝生活的情調與氛圍,讓現代人重新體驗古代的員外如何享受生活的美好。
二○一三年八月,海外第一家春水堂將出現在日本東京的代官山,預計兩年內將在日本開六家分店。這是一個美好的緣分。二○一一年,松山機場的春水堂剛開,有位日本人過境,在店裡坐了很久,連班機都延誤了,之後又特意來台好多趟。不久,他聯絡上我,同時遞上計畫書。他的計畫非常詳細,連展店步驟都寫好了。我很樂見這樣的合作,經過評估,各方面都符合春水堂的要求,今年夏天就要在日本與大家見面,完全複製台灣的模式,但更精緻些。不論歐洲、美洲,未來倘若有合適的合作對象、好的機緣,也不排除用這樣的方式來合作。生意想要做久,不可能單打獨鬥走遍全世界。
下一個三十年,希望品牌家族能深耕台灣並且走向國際,延續春水堂在世界飲茶文化的影響力。隨著品牌成長茁壯,以及世界級競爭對手的過招,許多經營模式待做調整,組織也需要創新變革。第二代和專業接班培訓,更是刻不容緩。
許多熟識的朋友總愛笑我是慢郎中,動作常比別人慢半拍。看多了樓起樓塌,更讓我相信「慢慢來其實比較快」。我用生命來看待生意,自然希望能走得長久,寧願十家店好好做上一百年,也不願很快開了一百家,卻只能做十年。
距離第一次出版茶書足足有三十年,萬萬沒想最早從一本東方的茶藝,後來變成一門世界的生意。一九八二年寫《中國茶藝》,談茶的文史面、製造及運用。以此為據,展開茶的演繹、推廣,改變了飲茶的型態,相對帶來的生意,也足足忙了一段人生最精良的歲月。而這三十年的實踐,就在本書的脈絡中。
前作是一本極為普通的茶藝書,在茶藝初崛起的階段,算是應世之作,引經據典,借題發揮,然卻看不到想法,無關經營,更談不上策略與學術,頂多是一本工具書而已。
後來在茶葉及興趣熱點上,很想再出版一本台灣半發酵茶的探索之書,書名方向有...
目錄
推薦序 飲龢食德的台茶志業家精神 李仁芳
從台灣到世界,珍奶創新啟示錄 吳翰中
是趣味,更是品味 高承恕
老台中的回憶與期待 劉克襄
珍奶魅力席捲全球 賴瑟珍
打開歷史抽屜,找出百年的經營思考 簡士超
自 序 慢慢來,比較快!
Part 1 一碗人情 重新認識茶
01 喝茶五千年
02 茶道大行的時代
03 成為生活要事
04 真正享受茶藝生活
05 為飲而飲,下足工夫
06 全民飲茶,首屈台灣
07 茶湯的滋味
08 四類茶的飲用
09 該用多大的杯
10 茶道與生活
Part 2 春水煎茶 有專業,才有事業
01 做夢容易成真難
02 以茶服務人群
03 泡沫旋風席捲全台
04 當珍珠遇見茶
05 全民飲茶的時代
06 堅持,才有好品質
07 管理的必要
08 茶星高照家門
09 尚未超越,何來成就
10 打破加盟致富的迷思
11 想法成熟,一切自在掌握
12 舌尖上的高度要求
13 人才,還是人才
14 人人都是茶師
15 茶館裡的讀書會
16 員工就是股東
17 許員工一個未來
18 一點鍾情寄秋山
19 山居歲月
Part 3 秋山不老 百年經營的想法
01 三分傳統、七分創新
02 可大可久的茶飲世界
03 服務的三種等級
04 假的有什麼大不了
05 活用程序,善用主張
06只學一半的工夫
07浮名不如一杯茶
08與水結緣
09被攪亂的春水
10做人學烏龜,做事像燈籠
11品牌來自好口碑
12公雞與棋士
13百年不遠
14哪怕獨行
15做好一件事就夠
附錄 春水堂大事紀
推薦序 飲龢食德的台茶志業家精神 李仁芳
從台灣到世界,珍奶創新啟示錄 吳翰中
是趣味,更是品味 高承恕
老台中的回憶與期待 劉克襄
珍奶魅力席捲全球 賴瑟珍
打開歷史抽屜,找出百年的經營思考 簡士超
自 序 慢慢來,比較快!
Part 1 一碗人情 重新認識茶
01 喝茶五千年
02 茶道大行的時代
03 成為生活要事
04 真正享受茶藝生活
05 為飲而飲,下足工夫
06 全民飲茶,首屈台灣
07 茶湯的滋味
08 四類茶的飲用
09 該用多大的杯
10 茶道與生活
Part 2 春水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