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遊戲、發揮熱情與懷有抱負,
點燃每個孩子內在的創新火種。
開發出蘋果電腦第一支iPhone的產品經理菲爾普斯(Kirk Phelps)、
在坦尚尼亞創辦公司銷售腳踏動力玉米打穀機的吳茱迪(Jodie Wu)、
創立Sim Ops Studios 3D工作室的泰勒曼(Shanna Tellerman)……
這些具有創新能力來改變世界的青年們,他們的成長過程是如何?
他們如何面對當前的教育環境、如何專注發展個人興趣?
一本讓父母、學校老師、公司主管們了解如何激發下一代創新力的重要傑作。
本書作者哈佛教育專家東尼.華格納,透過深度訪談,研究美國創新青年的成長與教育過程,剖析出他們生命中的教育者如何培育他們的創造力、激發想像力,並從失敗中學習,堅毅地朝目標前進。而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就是塑造年輕創新者的推動力。
華格納不但告訴教育工作者該怎樣運用書中的知識,也讓父母親知道自己如何補強學校教育的不足,帶領讀者一覽美國思想最前衛的各級學校、大專院校跟工作場所,見證這些老師跟雇主們如何引導年輕創新者透過團隊合作誘發內在動機進而解決跨領域問題的方式建立創新文化。顛覆對學校與職場的既定看法,也直指當今教育體系的缺點與不足,並提供一份發展藍圖用以培育在未來帶來改變的年輕創新者。
*收錄訪談影片QRcode
本書專訪了六十多位年輕創新者、學校老師、專欄作家、企業執行長、創業者,包括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卡曼(Dean Kamen)、尼爾(Annmarie Neal)等人,的原創影片用以更進一步詮釋書中的重要概念。讀者可以透過各章的QR碼,觀賞由坎柏頓(Robert Compton)協助製作的影片,或者是直接造訪www.creatnginnovators.com網站瀏覽。
寫給年輕創新者的一封信
給我親愛的年輕(以及懷有赤子之心的)創新者:
提筆寫這封信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我花時間研究如何讓年輕創新者充分發揮才能,也是因為我,就某種程度而言,試著在人生中達到成為一位創新者的目標,所以這封信不但是我深思熟慮後的產物,也是我發自內心的心聲。
首先,請務必體認你一直真誠地追求理想、堅忍不拔地追尋自己特殊的熱情──不論讓你能發揮熱情的事物是什麼,這件事有多麼的重要。我們可以用好幾個理由說明它為什麼是如此重要。
第一個理由,要是你不這麼做的話,你很有可能會抑鬱不得志。如果你放棄了,對世俗規範讓步了,可能你會讓某些家人感到寬慰,也能取悅那些因為你的與眾不同而感到不安的人,但是卻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你可能不再看得起自己,變得沮喪消沈,因為你可以感受到一種期待你創造出新事物的呼喚,套用賈伯斯的說法,要你「在宇宙中留下痕跡」(put a ding in the universe)。我知道要你聽從內心呼喚,相信自己可以實現創新總是那麼地困難──不過你的確值得為此付出,因為你的創造力源自於你的好奇心跟想像力,是賦予你生命的意義並指引你人生方向的明燈。
二十世紀最偉大舞蹈家與編舞者之一的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曾經說過:
你可以感受到有一種生命力,一種生命的力量,一種能量,一種心靈的悸動透過你的動作傳達出來。因為也只有你能夠有這樣的感受,所以你將會用獨一無二的方式表現出來;一旦你抑制自我情感表達的話,這種感受沒辦法透過其他任何一種媒介展現,只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永遠不會出現在這個世上。判斷表現的方式有多好、多有價值,或者是要怎樣跟其他表現手法相互比較都與你無關,你該做的就是保持自身清晰又直接的感受力,維持你自己跟這股力量相互呼應的管道能夠暢通無阻。
第二個理由非常簡單,因為你的國家需要你。我知道幫助美國經濟發展的想法並不是你的主要動機,對你來說,金錢也沒有父母親那一輩所看得那麼重──這都不是問題。你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夠改變世界,希望自己能為地球的永續貢獻心力,希望自己能夠減少貧富之間越拉越遠的距離,不論是在美國或是對全世界而言,你也希望讓人們可以享有更健康、更美滿的人生。我很高興你能這麼想,因為所有這些改變都是我們正迫切需要的項目;但是也請別忘了,當你為了達成這些目標不斷完成漸進式與突破型創新的同時也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替我們國家帶來更多的財富,希望你也能同時擁抱這些可以連帶達成的目標。
創新者跟他們創造的事物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命脈,現代社會相較於過往歷史更是如此。我們已經不在美國大量生產各種物資了,有太多製造業可以移往世界其他各地用難以想像的低廉成本生產,至於很多其他例行性的工作項目──不論是藍領或是白領的工作──都可以迅速地被國外的勞力或者是自動化所取代,讓債務負擔沈重的消費者繼續購買源源不絕的商品與服務,也不能做為我們繼續維持現有生活水準的方法。或許你已經知道,美國現在有六分之一的勞動人口處於失業或非典型就業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已經是美國史上自大蕭條以來持續最長的一段時間,所以你的國家需要你創造全世界都想要擁有的新想法、新產品與新服務,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財富,讓在美國跟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享有更健康快樂的人生。要是沒有你的努力,我們國家勢必要面臨經濟持續的衰退,所得分配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你們父母親當中有很多人的消費方式會讓地球資源跟你的未來越來越枯竭,所以現在該是你起身做出回應的時候,而首先以及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須成為一位創新者。接下來讓我們談談你在成為創新者的人生旅途會碰上哪些困難,而你又可以採取什麼因應措施。
我知道你有時候──也有可能經常是──孤單寂寞的。你的想法跟別人不同,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跟別人不同,你的信仰跟所作所為都不合常規,身邊周遭的人也都不了解你,因此無法避免產生某種與世隔絕的孤獨感,但是你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隨著你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按部就班地追尋你的熱情所在,你一定會發現其他跟你一樣擁有熱情、志同道合的朋友完全是因為你有勇氣拒絕向世俗規範低頭而看重你。當你接觸到這些調性相融的靈魂時,請一定要跟他們保持聯繫並互相提攜;如果你們能組成團隊一起努力就更棒了。千萬別被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創新的想法給迷惑了,你是做不到的。
至於學校,唉,你也知道的,這是另一個難關。曾經有位智者告訴我:「當你選好學校的時候,你對學校的抱怨也會隨之而來」;除非你有幸進入諸如高科技高中聯盟、歐林工學院或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就讀,否則你可能會發現大多數的求學過程既無聊又與生活無關。不過我想要告訴你:「不要讓求學階段的問題擾亂你受教育的目的」;很不容易做到,對吧?畢竟有時候我們可以從學校獲得重要、有用的知識,而且我們通常需要透過文憑、證書的效力讓我們達到想要完成的目標,更何況再怎麼說,學習新的事物總是會讓人感到興奮。
我的建議是先設法找到真正能對教學內容發揮熱情的老師──不論這門課探討的主題是什麼。跟對某些事情擁有熱情的人在一起總是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比起只有專業能力的老師,從擁有熱情的老師身上也能到更多的東西。然後要多花時間在你感興趣的科目上──並取得好成績,剩下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太在意了。盡可能從這些科目中挖掘知識,認真對待這些科目所指派的每項功課,設法把這些經歷轉化成你自己的優勢。盡量依照你的需求與興趣設定、調整學校的必修科目,就算這代表要取得特別的許可也無妨。最後,不論你還在求學或者是已經畢業了,深入研究你感興趣的課題並發展出你自己的專業領域;長期付出不間斷的努力掌握某些很花腦力的事項會帶給你無與倫比的喜悅,這些努力過程不但將讓你培養出自動自發的能力,也可以帶給你成功所需具備的專注力和毅力。一旦你能展現出自己真的了解某些議題的實力,人們也會更重視你的看法。
作者簡介:
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
哈佛科技與創業中心(Technology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at Harvard)第一位創新教育研究員,同時也是哈佛教育學院變革領導團隊創辦人暨前聯席主任。華格納廣泛接觸美國各界、獨立院校與基金會的諮商工作,並擔任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資深顧問。華格納曾擔任過中學老師、國中小校長(K-8 Principal)、大學師資課程教授等職務,本身也是包括《教出競爭力》(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等五本書的作者。東尼的網站:www.tonywagner.com
譯者簡介:
陳以禮
交大應數系、貿協國企班、里昂二大經濟史碩士班畢業,曾任電子時報研究中心、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及燃料電池推動辦公室研究員,現為德拉邦(Deux Lapins)文化工作室成員,並擔任台灣安保協會特約譯者暨厚澤美術研究會季刊專欄作家,譯有《聽彼得杜拉克的課》、《我們為什麼老是犯錯》、《數學之書》(時報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溫肇東 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科管所教授
詹益鑑 app 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共同推薦
吳靜吉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林之晨 app 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柴松林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張志浩 奧美互動行銷董事總經理
黑幼龍 大中華區卡內基訓練負責人
詹宏志 PC 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為了因應金磚四國強大經濟競爭力的挑戰,我們一定要培育出能學以致用的創業者與創新者,而《年輕創新者改變世界》就是以本身出色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本書個案研究中的優質創新者在華格納筆下透露出的訊息,可能比作者自己想像中還要來得多。世界級的領袖、企業主管、教育工作者、政策制訂者與父母親們請別錯過!」
──創新領導中心尼爾博士,思科前人力資源總監(Dr. Annmarie Neal, Center Leadership Innovation, and former chief talent officer, Cisco Systems)
「我這輩子見過不少能幫助我們創造現在所生活這個世界的人並跟他們共事過──他們都是創新者。相較於在別人開創世界中生活的一般人,創新者實現了更多的人生抱負。這本書用清楚、明確的方式告訴我們怎樣幫年輕人具備創新的技能,好讓他們能夠擁有更豐富的人生。」
──安德森,前Best Buy執行長(Brad Anderson, former CEO, Best Buy Corporation)
「以開創性觀點探討該怎樣在社會建立創新能力的無價作品──讓我們逐一見識創新者萌芽與成長的過程。」
──高健,大規模創新研究所所長暨《創新國家》一書作者(John Kao, chairman of the Institute for Large Scale Innovation and author of Innovation Nation)
「華格納這本書為美國教育制度與經濟策略提供不可或缺的指南。除非美國年輕人能創造自己的就業機會,否則他們將面對機會有限的經濟局勢。透過探究培育創新與深度學習的絕妙計畫,華格納為我們指出美國如何在二十一世紀維持全球經濟主導地位的希望,是美國所有父母親、學校老師、政府官員與政策制訂者必備的一本書。」
──丁特史密斯,查爾斯河創投榮譽合夥人(Ted Dintersmith, partner emeritus, Charles River Venture)
「討論美國缺乏創新的作品很多,記載美國教育體系還在努力要讓學生具備真正實用技能的文章也不少;華格納在這本書裡將自己置身在這兩大關鍵挑戰中,釐清我們必須採取什麼方案、用什麼方式處理這些教育問題──想要知道美國教育問題的讀者一定要看過這本書。」
──克里斯汀生,哈佛商學院教授暨《來上一堂破壞課》一書作者(Clayton Christensen, professo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nd author of Disrupting Class)
推薦序一 台灣夢的世代挑戰
溫肇東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
習近平與歐巴馬「美國夢與中國夢」的對話,引起一些討論。在這兩個夢的框架下,台灣的未來及下一代是否有「夢」的機會?台灣過去半個世紀在兩世代人的努力下,創造了一段經濟奇蹟,及相應的政治與社會創新。但近年中國迅速崛起,美國也不得不關心中國夢對世界的影響,傳統只要努力就會有成果的美國夢,會不會無以為繼。
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點,最近台灣似乎一直在原地打轉,找不到新出路,我們的下一代是否還有作夢的機會?面對日新月異的進展,網路原住民的新一代會有創造的企圖心及創新必要技能嗎?還是因房地產價格已超過一般上班族的能力,使下一代成為啃老族、月光族,只重視眼前的消費,要如何才能培養下一代開創的能力,創造屬於他們的未來?我們過去所熟悉有關創造力、創新、創業的理論及方法,都還適用他們的世代嗎?
從作者東尼‧華格納的上一本書《教出競爭力》及共同作者坎柏頓的影片《芬蘭現象》,一直到本書,可發現他們很關注下一代創新者的養成,也很嚴厲地批判目前主流教育機構的僵化與價值偏執。可見這個議題是全球性的,每個地方都需要有源源不斷的創新者,否則不進則退。創新者的養成需要有配合的價值觀及方法才能奏效,我們的決策者是否已意識到競爭典範與場域的移轉?「傳統的教室」是否會如彼得杜拉克所預言即將成為「廢墟」?
東尼‧華格納在美國親自拜訪許多勇於突破創新的教育現場,透過訪談師生的現身說法,第一線去了解這些「星星之火」,如:歐林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卡內基美隆「娛樂科技」中心,IDEO,史丹福D. School,聖地牙哥高科技高中等。這些創新的學校及機構都強調「科文共裕」、跨領域、問題導向、專案實作以及團隊合作等特色。
台灣和美國一樣,大部分的學校仍重視個人成就,教育內容的專業化,態度上規避風險,被動受教,外在動機(分數及獎勵)較強,以數理工科為重,輕視人文社會科學。這樣的主流價值觀正好和創新所需的條件背道而馳,因此創新往往只發生在敢「忽視主流」的邊陲匪類,國內外皆然。
台灣成功的企業家雖鼓勵年輕人要勇於創業,口說要讓出舞台,卻又不放心,不敢放手。對岸的新創事業已有許多由三、四十歲的人擔綱,或許他們還不夠成熟,但時勢可以造英雄,也都闖出同年紀的台灣人較難想像的局面。在大陸文革時期成長的台灣嬰兒潮世代,因當時大陸的封閉,且他們能掌握時機因而有所發揮。這些人當今正好是台灣各行各業的決策者,主流價值的建構者及守衛者,但其實也是目前走不出泥沼的責任者。
從過去的經驗,創業者最需的三項人格特質是堅持力,挫折容忍與追求意義。明日的環境及創業的場域或許和昨日不同,網路原住民世代的一些特質及優勢是否身為「網路移民」的我們所能理解?但我相信這三項特質仍有其適用性。其實過去我們的學校與社會教育似乎也沒有特別強調這些特質,但我們仍舊有施振榮、郭台銘、施崇棠……等企業家開創出一番事業與榮景。
回想我們當初在學校裡的自由度似乎比目前大,每個人尚有許多自己發展的空間。但晚近越來越多制式化的學習塞滿了學生的空檔,等進了大學,他們已經彈性疲乏,很多老師反應教室中盡是目光無神的學生,是不是我們不夠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認知我們之間不同的差異?如何喚醒、引燃他們,能夠懷有抱負、發揮熱情、創造價值,應是我們世代責無旁貸的功課,也是台灣未來的機會。本書中所介紹那些創新學校的作為,很值得我們借鏡。
本書的使用說明:從古騰堡到祖克柏更是有意義的啟發,他們運用智慧型手機與QR碼,跳出傳統平面書籍出版的框框,書中有六十多處的標籤可連結到相關網頁,和視聽的數位資源呼應,能更完整地呈現這些創新的場域及實境,可帶給讀者更豐富的閱讀體驗,也是適應及吸引年青人購買及閱聽本書內容的嘗試。
推薦序二 永無止境的創新,來自冒險、熱情與抱負!
詹益鑑 博士(appWorks Ventures之初創投創辦者與合夥人)
近幾年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持續落後,尤其在政府效能、就業市場跟產業活力等指標上,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優質人力、持續的經濟成長與蓬勃的中小企業,都遭遇了各種瓶頸。產學之間落差日大、青年失業率節節攀升、經濟成長每況愈下,創業風氣與創新能量更是不如以往。產官學研各界都在尋求解方,從環境、資金、人才、法規等面向進行檢討,也逐漸將矛頭指向了「缺乏創新人才」的核心問題。事實上,也因為這些狀況,所以我在三年前共同參與了appWorks(之初創投)之創立,希望培育台灣新一代的創業領袖與產業生態圈。
反觀歷經二○○八年次貸風暴並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美國,雖然遭遇了經濟衰退與就業低迷的危機,並透過三波貨幣寬鬆企圖刺激景氣,提振資本市場與整體經濟活力,但最終在今(二○一三)年底能有機會結束貨幣寬鬆政策、逐步恢復正常經濟與市場調節能力的關鍵,仍然是美國在過往一世紀所引領風騷、成就全球霸主地位的「創新」能力,而美國的經濟與科技實力也持續在全球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例如美國四大科技公司:Google、Apple、Amazon、Facebook,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創新能量,不勝枚舉的創新服務或產品,包括:搜尋引擎與相關服務、行動裝置與應用市集、網路購物與電子商務、社群網站與粉絲頁面,都大幅度地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也提升了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對人才與資金的吸引力。但更重要的,這些公司都顯現了美國企業與人才無與倫比的創新力。
本書作者東尼‧華格納是「哈佛科技與創業中心」第一位創新教育研究員,並擔任「蓋茲基金會」等機構的資深顧問。他歷經中小學至大學的教學與行政經歷,並著有《教出競爭力》(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等五本書。身為三位子女與教育師資課程的教授,他對於「美國創新力由何而來、新一代的創新領袖要如何栽培」等主題感到好奇,並以此為題從事多年研究,最後將這些訪談紀錄與研究成果收編成書。
在這本書中,華格納訪談美國多位青年創新領袖與他們的父母師長,瞭解他們各自的成長環境、天賦個性與創新經歷,試著從家庭、學校與社會三個面向,並排除社經地位、種族背景與文化差異後,找出新生代創新領袖的共通點,以及如何培養出這樣「創新人種」的家庭環境或教養方式。
作者得出的結論其實不令人意外,但也非常具體而有參考價值。從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新創企業的傑出領導人到跨國社會企業創業者,這些創新領袖的共同成長背景,以及父母師長給予的指導原則,都包含了「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三個要素。
身為育成一百多個團隊,投資了近二十家網路與行動公司的創投合夥人,我近身觀察數百位創業者與企業經營者,其中最成功的,都同樣具有以上三種要素。他們勇於挑戰現實、把工作當成遊戲,卻也在遊戲之中,投注大量的熱情與抱負,企圖改變世界、留下痕跡,同時也為使用者與客戶創造可觀的價值。
我發現,成功創業者與傑出領導人之所以難得,因為一方面他們敢與眾不同、勇於挑戰,但另一方面他們能理解群眾,積極入世。因此,創新不是僅僅創作出新鮮、新穎、新奇的事物,而是理解世界、觀察人群開始,能夠動手解決、親身嘗試,並且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此外,他們不畏懼「失敗」,把「挫折」當成常態,勇於犯錯、樂於修正的態度,才是這些創業者真正能夠成功的原因。
在創投身份之外,我還是兩個學齡前子女的父親,也不斷在思考與體會,如何能教導出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的下一代。創業精神未必是為了開創事業,並且與創新能力息息相關。雖然身為人父的時間不長,但已能體會「嘗試需要鼓勵、犯錯才能學會」的教育態度,然而,我們往往會因為生活經驗與習慣,直覺地想「教導、指正」孩子,而忘了給他們犯錯的空間與嘗試的機會,事實上,也就扼殺了他們(甚至是我們自己)的創新可能性。
創新的重點不(只)是「新」,而是「創」,勇於開創、創造價值與成果的「創」。
這本書也檢討了美國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對於學術過於投入、反而阻礙創新的現象,包括具有產業實務經驗、專注創新教學的師資無法獲終身聘,也持續遭遇學術同儕的排擠,而多數新生代創新領袖的效法典型,除了少數有經歷這類特殊教師的啟發之外,多數都是在業界實習或工作時遇到成功典範,而非從小到大的各級教師(當中不乏史丹佛、哈佛等名校)。
具有最高創新能量的美國都是如此,產學脫節嚴重的台灣,更需要好好思考。近年來國內在人才教育、產業創新、政府改造、經濟轉型等議題上,頻頻希望找到「新」的可能、「新」的機會,卻很少從價值與成果的角度,思考如何提出創新的機會,以及回歸初衷,到底為何創新、如何創新?
讓我們一起勇於犯錯,以冒險的遊戲精神,找出自己的熱情與抱負,共同為台灣創造一群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的下一代吧!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溫肇東 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科管所教授
詹益鑑 app 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共同推薦
吳靜吉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林之晨 app 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柴松林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張志浩 奧美互動行銷董事總經理
黑幼龍 大中華區卡內基訓練負責人
詹宏志 PC 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為了因應金磚四國強大經濟競爭力的挑戰,我們一定要培育出能學以致用的創業者與創新者,而《年輕創新者改...
章節試閱
專業能力:你不可能從無知中創新,你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或者說是知識──只不過,達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基本知識?這些知識什麼時候派得上用場?什麼才是取得知識的最佳途徑?這些重要問題將在後文詳述。創造性思考能力:培育真正夠格的創新者,傳授知識和知識本身都只能算是基本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你還要具有艾默伯稱之為「創造性的思考能力」──根據本書,IDEO的布朗,以及戴爾、葛瑞格森和克里斯汀生三人的定義,意指讓你提出正確的問題、善用人脈網路、仔細觀察、從他人視角出發的同理心、協調團隊群策群力並勇於嘗試。最後,你還需要提供適當的動機。
這一點讓艾默伯的研究成果變得相當有趣──甚至可以說是突破性的創見!她相信適當的動機遠比專業能力和技能來得重要,她解釋道:「專業能力跟創造性思考能力可以說是基本功──也可以視為創新者的先決條件,不過第三項因素──適當的動機──才是影響人們實際作為的關鍵因素。」艾默伯還區分外在(extrinsic)與內在(intrinsic)兩種不同的動機如下:
各種不同形式的動機對創造力會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基本上可以將之區分成兩種形式,即外在與內在動機,而後者又比前者重要多了。……外在動機來自於別人──不論動機的本質是棍棒還是胡蘿蔔。如果某個科學家的頂頭上司答應在她完成凝血劑研究案後頒發獎勵金,或者威脅她一旦搞砸的話就會被炒魷魚,她一定會願意設法順利完成這項研究案。……金錢報酬雖然不必然是斲傷人們創造力的動機,但是在多數情況下也不會帶來正面效果,尤其是讓人因此感覺到被買通或是被挾持的時後;更重要的是金錢本身不會讓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感到熱情。
反倒是熱情跟興趣──一個人對於完成某些事情的內在渴望──才是更重要的內在動機。以剛才那位科學家為例,進行凝血劑研究可以是出於她本身對醫治血友病的高度興趣,或者她把研究工作當成對自我的挑戰,還是她想要解決一個前人無法克服的問題等,這些都屬於內在動機的一種。當人們感受到自身興趣、滿足感或者是工作本身的挑戰性是鞭策自己的主要動機時──而不是來自於外部的壓力時,他們將被激發出最大的創造力。
那麼,什麼才是適當的內在動機?我們又該如何善用之?難道它只是艾默伯提到的「熱情跟興趣」而已嗎?我可不這麼想。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身為人父的經驗談,我認為適當的內在動機建立在另外三個互動因素上: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並懷有抱負(purpose)。父母親、學校老師、職場前輩以及各行各業的雇主們有無鼓勵這些因素──以及,鼓勵到什麼程度──將大幅改變年輕創新者的人生。
冒險遊戲
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天生就有探索、實驗、想像不同可能性──簡單講,就是創新──的渴望,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搖籃裡的科學家》(Scientist in the Crib)與《寶寶也是哲學家》(The Philosophical Baby)兩書的作者,發表過多篇論文並被國際公認是兒童學習發展研究領域翹楚的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近來彙整許多認知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後指出「這些成果顯示嬰兒跟幼童知道的、觀察到的、探索過的、想像得出與學會的事情超乎我們成年人所能夠想像」,她說:
我們發現就算是幼童也都已經有能力考量不同的可能,而且還會區分可能的情況跟現實狀況,甚至是根據其中的差異改變自己所處環境。他們能夠想像未來各種不同的走勢,因此有進行規劃的能力。他們可以想像過去能夠有什麼不一樣的發展,並比較各種不同可能的機率;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可以建立一個完全基於想像的世界,當中充滿狂野的幻想跟炫目的誇飾。
傳統上認為知識與想像、科學與幻想之間有著極大差異──甚至根本水火不容,不過現在的想法……卻認為孩子們學會認識世界的能力正是讓他們能夠改變世界──實現一個新世界──的同一種能力,也是讓他們去想像另一個不可能存在世界的能力。孩子們會在腦海中制訂出虛擬世界的專屬理論、空間概念與運作模式,所謂專屬理論讓孩子們必須正視不同於現實的新可能,因而讓他們徜徉在想像的世界中。
孩子們到底是如何學會這種技能的呢?簡單來講,就是透過冒險遊戲。
猜猜看,佩奇(Larry Page)跟布林(Sergey Brin)兩位Google的創辦人、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維基百科創辦人威爾斯(Jimmy Wales)、知名廚師兼暢銷作家蔡爾德(Julia Child)以及饒舌天王兼時尚達人的吹牛老爹庫姆斯(Sean “P. Diddy” Combs),這些名人有什麼共通點?之前提到葛瑞格森等人的研究揭露這些最會創新的名人有一個讓人吃驚的共通點:他們都就讀過蒙特梭利體系下的學校,一種透過遊戲學習成長的教育方式。針對遊戲對小孩成長重要性的研究持續了好幾十年,上個世紀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維谷斯基(Lev Vygotsky)、皮亞傑(Jean Piaget)等人針對兒童如何透過遊戲學習進行一項深具突破性的研究,之後蒙特梭利女士把她對於遊戲重要性的研究成果整合在自己開辦的學校課程中,如今世界各地都看得到蒙特梭利學校的蹤影。
不只是嬰兒或兒童會透過遊戲學習,麻省理工學院校友、現職為全球知名MIT媒體實驗室講師的邦森(Joost Bonsen)也提到該校著名的惡作劇傳統。
「創新是人類的核心本能」,邦森告訴我,「人類是好奇又貪玩的生物,直到我們一點一滴把它搾出體外為止。就以麻省理工學院的惡作劇傳統為例:上鎖的活板門是唯一的出入口,要如何通過它把一輛警車拉到十五層樓高的大圓頂上?(這是MIT學生最經典的惡作劇之一)這是一項難以想像的工程成就,學生們得先打造一輛警車,接著掩人耳目地運到大圓頂底下──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挑戰,既要想辦法把車子送到圓頂上再平安下來,過程中還不能被人發現,在這些工作之外,學生們要能摸熟學校的警衛系統聲東擊西。把這些工作匯聚起來是個系統性的大工程,必須要有優秀的領導跟團隊合作才能完事。」
「這些惡作劇強化了MIT享受創意快感的校風」,邦森補充道,「用有限的預算跟時間克服充滿挑戰性的環境,這是值得被歌頌讚揚的事蹟,學生們不會期待校方的許可,甚至不在乎因此遭到責罰。」
這些學生就是在玩冒險遊戲──這些惡作劇的目的就是為了好玩。所以崇尚冒險遊戲當然是一種人類本質與內在動機。
*訪談影片:麻省理工學院的惡作劇、駭客學生跟創造力
發揮熱情
我們都知道熱情是一種內在動機,往外探索的熱情、學習新事物的熱情、深入了解某些事情的熱情、把某些事情融會貫通的熱情,生活周遭往往不乏這些充滿熱情的人,我們自己也可能是其中一員。
前幾年,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異數》(The Outliers)一書中說明花費上萬小時以達到熟練境界的重要性──也就是艾默伯理論架構中的專業能力。葛拉威爾在書中描述什麼環境讓知名創新者──亦即他所謂的「異數」──變得不再平凡,不過他並沒有提到動機的重要性。就跟書中提到的超凡年輕人一樣,比爾.蓋茲跟賈伯斯──近年來的後起之秀則是祖克柏──是為了什麼花費數以萬計的鐘頭數努力不懈?他們三位都沒有作家蔡美兒(Amy Chua)自詡成為的虎媽在背後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讓他們夜以繼日地學習或寫程式,他們所擁有的,就是熱情。
賈伯斯在史密森尼(Smithsonian)口述歷史專訪中提到要給年輕創業家什麼建議時,他回答道:「很多人往往會跟我說:『我想成為一個創業家』,我跟對方講:『喔,那很棒啊!那你想做些什麼?』然後他們回答:『這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就會跟他們講:『我想你應該先找份工作讓自己忙碌一點,先找到哪些事情能夠讓你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其中,畢竟創業可是一份艱鉅的工作。』我相信造成成功與不成功創業家之間的差異,有超過一半的因素來自於能否堅忍不拔;……因此,除非你自己先有一套想法,或者是找出一個讓你非常想要修正的問題或錯誤,否則你不太可能發揮熱情持之以恆,非得把問題給解決了不可。」
在為這本書進行超過一百五十場的專訪中──跟許多創新者以及他們的父母親、學校老師與職場前輩們詳盡地交談──熱情是重複頻率最高的字眼。
懷有抱負
《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的作者品克(Daniel Pink)把自主、專精跟有所乞求列為人們重要的基本動機,他不認為熱情這個字只單純表示某些主要由情感驅動或指引的事務。在每一個正面強調熱情的例子中,我們都可以指出追求熱情的結果如何導致嚴重的問題。
我認為品克的說法有幾分道理,單純熱情本身並不足以維持克服難題的動機,更別提有所堅持了──熱愛工作的堅持!我發現幾乎每個年輕創新者在青少年時期都會養成學習或做事的熱情,而且他們的熱情經由學習或探索會發展得更內斂、更穩定、更可靠──成為他們的抱負。
懷有抱負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我訪談過程中與《五個技巧,簡單學創新》(The Innovator’s DNA)一書作者群訪談過程中最常出現的,是設法「變得不一樣」的渴望:
在我們的研究中,創新者用相當一致的字眼描述動機,這一點讓我們相當驚訝。貝佐斯想要「創造歷史」,賈伯斯想要「在宇宙中留下痕跡」,Skype共同創辦人詹士壯(Niklas Zennström)想要「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而有所破壞」……;懷著有所改變的抱負讓承擔風險跟犯錯都變得比較能被接受。
在我專訪的年輕創新者當中,我發現他們的生命裡都有一條穩定連結冒險遊戲、發揮熱情、懷有抱負的發展歷程。這些年輕人都很會玩──不過他們跟大多數兒童一樣,經常玩一些非制式的遊戲,而且有機會去探險、做實驗,用嘗試錯誤的方法找尋新知──承擔犯錯或跌倒的風險,兒童時期比較有創意的玩法讓他們找到發揮熱情的所在──通常發生在青少年階段。接下來儘管他們會熱烈追求情有所衷的事物,他們感興趣的對象仍舊會有讓人相當驚訝的轉換;隨著時間流逝,他們會發展出一種新的熱情──更深入、更成熟,帶有抱負感的熱情──一種可以在成人世界與他人分享的熱情。
就在這段從冒險遊戲到發揮熱情再到懷有抱負的過程中,他們學會艾默伯所說的「創造性思考能力」,獲得真正的「專業能力」,通常也因此擁有了內在的動機,並學會承擔一定風險與堅毅不拔的重要性──這就是為什麼IDEO座右銘「早點犯錯、經常犯錯」(fail early and fail often)會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問過一位歐林工學院的學生失敗在他學習過程扮演什麼角色時,他回答道:「我從不考慮失敗的問題──我想的是繼續重複練習。」
另一方面,年輕創新者並非靠自己一個人學會這一切。一路上,他們從父母親、學校老師與職場前輩們那邊獲得不少幫助,他們幾乎都至少受到一位成年人的影響──通常是好幾位──才逐漸成為一位創新者,他們的父母親、學校老師與職場前輩們到底做了什麼會這麼有影響力,說出來很可能讓你大吃一驚。或許這些父母、師長、前輩們並不起眼,但是他們多半會用不同於傳統的方式扮演他們的角色,年輕創新者就是在他們不同行為模式的薰陶之下,學會如何跟別人想得不一樣。
下一章我們將更深入了解「用什麼打造」創新者:父母親、學校老師與職場前輩們有哪些對優秀年輕人最重要的實務經驗,你也將驗證我用來說明創新者發展過程的理論架構中,有哪些關鍵因素適用或不適用。
專業能力:你不可能從無知中創新,你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或者說是知識──只不過,達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基本知識?這些知識什麼時候派得上用場?什麼才是取得知識的最佳途徑?這些重要問題將在後文詳述。創造性思考能力:培育真正夠格的創新者,傳授知識和知識本身都只能算是基本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你還要具有艾默伯稱之為「創造性的思考能力」──根據本書,IDEO的布朗,以及戴爾、葛瑞格森和克里斯汀生三人的定義,意指讓你提出正確的問題、善用人脈網路、仔細觀察、從他人視角出發的同理心、協調團隊群策群力並勇於嘗試。最後,...
作者序
提到促使我動手寫這本書的緣由,就不得不提到近期的幾則新聞事件,所面對的各種新課題,以及因此獲得的新觀點。
我上一本書《教出競爭力:劇變未來,一定要教的七大生存力》(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於二○○八年發行,書中提到二十一世紀的學生處於求學、職場、公民等不同場域身分時所需具備的新技能,也提到目前教育體系的授課內容與測驗方式越來越無法有效衡量這些新技能的問題。這本書發行後獲得各方讀者踴躍且正面的迴響,我個人也因此陸續受邀前往世界各地發表演說;從這兩點加以判斷,相信《教出競爭力》這本書裡應當有不少可觀之處,不過當時在書裡面用「七大生存力」加以描述的這些新技能,現在看來雖是必須,卻也還不夠充分。
我們生活環境自二○○八年起經歷了重大的變動,西方世界的經濟發展自那時候起開始顯得舉步維艱,美國失業率與非典型就業的比率加總後超過了百分之十五,某些歐洲國家的情況還更加嚴峻。有些經濟學家指稱,讓消費者重拾消費意願、進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是克服困境的方法,可是大多數消費者不但已經不再像往日一樣能夠輕易取得信用額度,很多人更因為害怕失去工作而在最近幾年大幅增加儲蓄的比重。我們並不清楚這種消費驅動經濟成長並降低失業率的模式何時才能重現──甚至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另一方面,經濟學家跟政治人物也互相激辯到底要採行樽節措施,還是要在短期內增加政府債務以提出更多的景氣復甦方案。
儘管如此,大多數意見領袖對於以下這個觀點倒是不表異議:想要徹底從谷底翻身並維持長期經濟穩健成長的話,我們需要投入遠比現在還要來得多的創新能量。新穎跟經得起考驗的創意、商品與服務才能創造財富跟新的工作機會,企業領袖更特別強調,今後需要依靠更多年輕人在科學、技術及工程的領域開創新局。許多人論證所謂「數理工科」教育(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與數理四個英文字的縮寫)對於國家未來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不論是共和黨、民主黨或是獨立候選人都強調要讓年輕人準備好從事高薪、高技能要求的工作,就必須讓從高中畢業的他們具有進入大學就讀的學力(college-ready),並取得兩年制或四年制的文憑認證──而且最好是STEM相關科系的領域;知名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與國際關係學者曼德鮑(Michael Mandelbaum)最近也在兩人合著的《我們曾經輝煌》(That Used to Be Us)一書中提出更進一步的觀點,宣稱在新一波全球知識經濟的衝擊下,唯有能開創事業或提出創新概念的人,才不會受業務外包或產線自動化的影響而丟掉工作。
就在這些觀點逐漸取得注意力的同時,也有另一種聲音開始關心高等教育的成本,並質疑大學生究竟能在課堂上學到多少東西。美國境內就學貸款的總額──估計高達一兆美元之譜──在二○一○年首次超越了所有卡債的總額,二○一一年年初有一份新的研究顯示將近半數完成兩年制課程的大學生並未因此學到更多技能,就連四年制的大學生當中也有整整三分之一並未受惠於為期四年的課程安排,雖然統計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待遇遠比高中畢業生來得好,但背後原因究竟是大學生真的比較有才幹?亦或只是大學文憑比較容易從浩瀚無垠的履歷表中,脫穎而出?
由於近來創新對於今日經濟的關鍵重要性已經獲致共識,我決定開始探索如何教育年輕人使之成為創新者的相關課題──創新最需要的是哪些能力?什麼才是傳授這些能力的最佳方式?現在的我對於哪些元素才能真正組成有意義STEM教育的問題,特別感興趣。
我這陣子參與不少美國與其他國家有關教育改革的辯論,使我更渴望能釐清老師究竟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培育學生具備影響國家未來發展的技能。「學生在規格化選擇題的測驗結果是衡量老師績效的最佳方式」,坦白說,我並不認同這種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說法。我並不是一位教師是終生職的擁護者,甚至還極力主張學習成效的改進一定要能夠被具體量測,可是大多數的政策制訂者──還有為數不少的校務人員──眼中所見就只有測驗分數而已,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讓學生們學會兼具批判性與創造力的思考,以及如何透過有效的溝通進行團隊合作,對於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最能啟發年輕世代的學習意願也一無所知,更糟糕的是,他們持續賴以評鑑教育成果的各種測驗工具也無法衡量出現代社會最被看重的技能。我們需要用更多方式廓清優質教育──並採用更好的方式評鑑教育成果──才能讓教育改革的討論回歸正軌。
自從出版《教出競爭力》後,來自護子心切家長們的電子郵件把我給淹沒了,他們知道小孩就讀的學校沒辦法教導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技能,所以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設法做些什麼。身為一位父親,我自己撫育了三個活潑可愛小孩,長大後的他們也都各自組成了自己的家庭,這麼有限的經驗顯然不足以做為提供其他家長建議的基礎,因此我開始探究以下這個問題: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培育孩子某些重要的技能與人格特質?
在過去這幾年,我因為工作之故跟許多具有高度創造力的企業合作過,諸如:蘋果(Apple)、思科(Cisco Systems)、學樂(Scholastic),另外也跟不少美軍資深將官往來,這些不同領域領導者的世界觀,以及他們對應變革日趨頻繁的方式都讓我讚嘆不已。最優秀的雇主開發年輕世代的能力使之成為創新者的方式讓我越來越感興趣,前不久我也前往芬蘭親臨該國教育體系的現場並造訪其教育界領袖。芬蘭不但是舉世公認教育體系最完善的國家,同時也以身為全球最具有創造力的經濟體系而聞名;我渴望這趟旅程能從芬蘭成功的經驗中獲得啟示。
最後一個促使我寫這本書的動力,來自於所謂網路世代──社會觀察家普倫斯基(Marc Prensky)稱之為「原生數位族群」(digital natives)的第一批新人類──對我的影響。上一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跟不少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當面對談過,感覺自己似乎只有從表面蜻蜓點水般地認識這個世代,隨後,批判這個世代工作倫理的表現──或者說,根本沒有工作倫理──的撻伐聲不絕於耳。因此,我希望能夠深入了解是否能用不同的方式帶動網路世代的熱情,並找出哪種領導統御風格才能獲得他們最積極的回應。
基於上述各種不同的理由與新課題,讓我開始構思再寫一本書的可能。為了落實這個想法,我首先毅然地成為創新概念的門徒──幾年前我對這個領域的所知還非常有限;我設法瞭解成功創新所需具備的技能,以及成功創新對未來世界的重要性。我持續跟極富創意、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面談,並深入研究他們的「生態環境」──由他們親口告訴我在成長過程中來自於父母親、學校老師或職場前輩所帶來最重大的影響。我試著從中分辨出父母親採取什麼樣的互動模式才有助於培育年輕一代的創新者,什麼樣的老師會被年輕創新者視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典範──並比較這兩者所採取的方式是否有任何相似性可供參考。我也試著在各大專院校或研究所的課程中,找出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完成「教導創新」這般艱鉅的任務,如果有的話,各種方式之間又會有什麼差異性?此外,我還試著從年輕人的職場前輩或雇主身上,找出他們認為什麼樣的方式最能開發創新者的才能。
各有特色的年輕創新者都是我專訪對象──比方說是嶄露頭角的工程師、科學家、藝術家與音樂家,白手起家開辦公司或者是在世上最有創意公司中任職的年輕人,當然還包括想用更優質方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意社運工作者跟專案負責人,當然也拜訪了他們的父母親、學校老師與職場前輩們。另外我也挑了幾所在國際上因校友創新表現而享有盛名的大專院校與研究所,觀察這些課程的授課過程並安排幾次深入的訪談。最後,我還拜會了克服各種挑戰、著手發展組織創新能力的企業與軍方領導者;總結下來,我總共為這本書安排超過一百五十場以上的訪談。
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相當可觀的專案計畫,也由於其範疇之廣與連帶的複雜性而顯得困難重重。因此我決定將本書所涵蓋的主人翁限縮在兩種介於二十一歲到三十二歲之間的年輕人:一種是以STEM教育為背景從事高度創新工作的年輕人,另一種則是以企業家精神從事創意社運的工作者;前者對未來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後者則和社會改造與公民福祉息息相關。儘管我很清楚並非每位年輕創新者都是創業家,反之亦然,不過因為我從訪談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年輕世代渴望同時兼具兩種身分,而且這兩種身分──儘管感興趣的領域不盡相同──的確享有某些共同的特質,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將將這兩種分類整合為一。
光是敘述如何找到這些訪談對象的過程就足以寫成另一本書。執行這個專案的搜尋過程就好像在網際網路利用一個又一個的超連結一樣。與我共事的研究生根據他們曾經親自接觸或讀到的資料中提供部分年輕人名單,天使投資者與創投業者提供我另一部分名單,另外還有些主動聯絡我的個案──像是參謀聯席會(Joint Chiefs of Staff)主席登普西(Martin Dempsey)上將,透過這些初步訪談對象讓我可以逐一找到下一位適合的訪談人選。我當然不認為這份訪談名單算得上是「有科學意義」的樣本,不過根據我過去三年從中所學到的一切,讓我有充分信心認為這些與我深入交談的對象,已經足以構成一份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了。
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我對於書中提到這群創新者的感謝之意,我也同樣感謝那些因篇幅緣故而成為遺珠之憾的創新者,當然也不能忘了這些人的父母親、學校老師與職場前輩們。他們不但都在百忙之中為我騰出好幾小時的時間──除了面談之外,還包括之後透過電子郵件的往返──還允許我藉由這個機會一窺他們的人生與家庭背景。
在此也要感謝投資家坎柏頓辛勤不懈的努力,所以我們不但能透過書本造訪每一位主人翁,還能透過攝影機親眼目睹、聽聞他們每個人的故事。從事高科技創新的坎柏頓本人兼具企業家與天使投資者的生涯就已經相當引人注目了,近來他將全副精力投注在製播一系列教育推廣的影片,處女作《兩百萬分鐘》(2 Million Minutes)這部記錄片目前已經賣出超過兩萬支,在二○○八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也受到各方候選人的矚目。我們是數年前在西點軍校所舉辦的「投資美國論壇」(Investment in America Forum)上相識,最近則一起合作拍攝介紹芬蘭教育體系的影片──《芬蘭現象:深入了解全球最讓人驚奇的教育體系》(The Finland Phenomenon: Inside the World’s Most Surprising School System)。當我向坎柏頓提到撰寫這本新書的構想時,他就熱切期盼我讓這本書在呈現方式上也要成為一本真正具有創意的書──不能只自滿於寫出一本探討創新的書籍而已,因此讀者們將會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中發現為數不少的QR碼,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持裝置上合適的軟體加以掃瞄後,就能帶您瀏覽網頁上有關創新者生活故事的影片,並看到書中所提到的校園環境。
不論您的身分是父母親、學校老師(從幼稚園到大專院校)、職場中的前輩、雇主或是政策制訂者,希望您都可以從書上或影片中對於年輕創新者的描述,或者是從培育他們發展創新能力的生態環境中,獲得可觀而寶貴的一課。我很清楚自己就曾經透過這本書的訪談對象而獲得許多啟發,就算日後也是一樣,所以希望讀者們也能一起閱讀、觀看、聆聽跟學習──接著反思、分享並與您的朋友及同事一起討論所見所聞。如果未來想要替子孫們開創穩健的經濟體系和永續的生活方式,就必須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殫精竭慮、攜手並進。
*訪談影片:作者為何要寫這本書
提到促使我動手寫這本書的緣由,就不得不提到近期的幾則新聞事件,所面對的各種新課題,以及因此獲得的新觀點。
我上一本書《教出競爭力:劇變未來,一定要教的七大生存力》(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於二○○八年發行,書中提到二十一世紀的學生處於求學、職場、公民等不同場域身分時所需具備的新技能,也提到目前教育體系的授課內容與測驗方式越來越無法有效衡量這些新技能的問題。這本書發行後獲得各方讀者踴躍且正面的迴響,我個人也因此陸續受邀前往世界各地發表演說;從這兩點加以判斷,相信《教出競爭力》這本書裡應當有不少...
目錄
推薦序一:
台灣夢的世代挑戰/溫肇東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推薦序二:
永無止境的創新,來自冒險、熱情與抱負!詹益鑑博士(appWorks Ventures之初創投創辦者與合夥人)
寫給年輕創新者的一封信
序文
第一章 創新原貌面面觀──為何創新是未來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 創新者的身影──他的成長過程
第三章 「數理工科」課程打造的創新者
第四章 社會革新者
第五章 創新式學習──教與學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挑戰
第六章 創新的未來
推薦序一:
台灣夢的世代挑戰/溫肇東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推薦序二:
永無止境的創新,來自冒險、熱情與抱負!詹益鑑博士(appWorks Ventures之初創投創辦者與合夥人)
寫給年輕創新者的一封信
序文
第一章 創新原貌面面觀──為何創新是未來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 創新者的身影──他的成長過程
第三章 「數理工科」課程打造的創新者
第四章 社會革新者
第五章 創新式學習──教與學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挑戰
第六章 創新的未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