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美國國家親子書出版金獎(NAPPA)
拜託別再這樣對孩子說!
那些聽起來完美、沒問題的稱讚,其實對孩子來說卻是殺傷力強大!
你認為是「為了孩子好」的責罵,卻可能徹底扭曲孩子的價值觀!
五個孩子的媽、自詡為「高效率女士」的麥德哈斯醫師,
在忙碌的職業婦女生活中,為了搞定狀況連連的五個孩子,
她在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中發現:原來改變說話方式,教養就成功了一半!
父母親的立意都沒有錯,錯的是用錯方法、說錯話。父母親都希望孩子擁有好品德、自信、懂得自立、負責任,因此用盡各種方式幫孩子阻斷誘惑、麻煩事、沒規矩,然而卻常常忽略自己說出口的話卻帶來了反效果。
如果你曾說過或常說以下的話,那麼非看這本書不可──
「吼!你又來了!」
「閉嘴!」
「只有小嬰兒才會哭。」
「弟弟妹妹還小,怎麼可以打他。」
「你想要被打屁股嗎?」
「不要再讓我說第二次。」
「你這樣做會有問題。」
「我說過多少次?我懶得再說了!」
本書羅列出平日生活中大人們不該對孩子說的「大人句型」,也許父母親們會想:
──「這些話我常常說耶,但看起來好像還好吧?!」
──「我的孩子又沒被學校退學、也沒有虐待小動物,哪有什麼問題?」
──「偶爾說說小謊、和兄弟姊妹鬥嘴冷戰、嫌我們管太多、一點點小任性,這些都是小孩子們常見的小毛病,這些毛病是能有多嚴重啊?」
然而事實是,那些父母親常對孩子說的話,會改變孩子的是非價值觀、扭曲性格、阻礙自我思考的發展、抹滅負責任的態度、容易受壞環境影響。所以,千萬別自認為夠了解孩子,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無心的一句話,在孩子聽來也許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如何改變你的日常教養替代句】
與其說:「你把房間整理乾淨了耶,你好棒!」這種不具體的稱讚。
不如說:「哇,看看你的房間!你把玩具分類放在不同的箱子,衣服摺好收好了,地板也掃過,就連床都鋪好了。」
──說出「具體細節」來補強讚美,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真的有花時間看出他們的努力,而不是隨口說出過於空泛的讚美,有時這種「不真誠」的讚美,甚至會讓孩子懷疑父母的立意:「一定又是要叫我做什麼了。」
與其說:「我要你罰寫四百遍『我不會再把姐姐的芭比娃娃扯壞』。」
不如說:「破壞別人的東西是不好的行為,去拿你的零用錢,我帶你去買一個新的芭比娃娃還給姐姐。」
──以不生氣、非常客觀的態度,讓孩子自己體驗弄壞別人東西的後果。處罰只會激勵孩子因為「想要逃避懲罰」才改變行為,而不是他們真的懂得自己判斷對與錯。
當孩子電視看得沒完沒了,對父母的制止充耳不聞,與其怒吼威脅、長篇大論、哄勸、灌迷湯、拜託、抱怨、嘮叨。不如給他一個致命眼神,就是傳說中「殺人的眼神」,最好是能讓壁紙從牆上滑落、擋路者瞬間化為火球的那種眼神。
──這種「極簡表達法」可以有效防止孩子出現「大人耳聾」,父母親說得越多,他們聽得越少,一旦父母說出口的話徒勞無功,就更無法有力引導孩子服從,此時一個清楚的臉部表情或眼神,都比無窮無盡的叨叨絮絮更有力。
本書還揭發了許多父母不敢置信的驚人事實:用「協商」、「長篇大論的解釋」、「家庭會議」方式和孩子溝通,這種看似「民主的關係」其實並不成熟,反而對孩子來說是甜蜜的毒藥!作者麥德哈斯透過十九年的教養孩子經驗,以及擔任家庭醫師十三年的經歷,告訴大家──唯有從日常溝通下手,才能輕鬆教出正向好孩子!
【麥德哈斯醫師的教養好方法】
※檢查你的教養句型:從「無效的責罵」到「失敗的讚美」,調查數十種父母最常說的「不健康句型」。
※7大超有效的親子溝通法:有限的選擇、沒偏見的言論、客觀說法、用「我」代替「你」、問問題、極簡表達法、幽默。
※每天都會遇到的「傷腦筋狀況」解決法:從家裡廁所、廚房、小狗小貓、學校、到大賣場等各種場景模擬,真實呈現教養寫實面。
作者簡介:
伊麗莎.麥德哈斯 Elisa Medhus
伊麗莎.麥德哈斯是五個孩子的媽,孩子年紀橫跨九歲到十三歲,有的孩子有特別的障礙,像是妥瑞症、注意力缺失症、學習差異以及強迫症。麥德哈斯透過十九年的教養孩子經驗,以及擔任家庭醫師十三年的經歷,她絕對有資格替家長說出心中的憂慮。麥德哈斯目前已退休,她曾在德州休士頓開設私人診所十三年。
麥德哈斯的著作《教出自主思考的孩子》贏得數種殊榮肯定,包括「父母選書獎」(Parent’s Choice Award)、「美國國家親子中心獎」(National Parenting Center Award)以及「美國國家親子書出版金獎」(National Parenting Publications Award)。她的第二本書《自立小英雄》(Raising Everyday Heroes),以幽默智慧的方式幫助父母親脫離「解救」孩子的欲望、以及如何教孩子運用方法技巧靠自己解決問題。
譯者簡介:
陳瑋琳
政大新聞系、長榮大學翻譯所,曾任電台節目企劃、行銷企劃、報社記者。譯作有《支點力,決定老闆多快重用你!》、《零痠痛!人體正確使用姿勢書:脊椎校準坐、臥、站、走的零壓迫動作圖解》、《開發第6感,練習更敏銳的自己:啟動直覺天賦的26個開發術》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好爸媽共讀(依姓氏筆劃排列)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番紅花 親子作家
劉欽旭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
蘇明進 親子教育作家
「如果知道孩子在身體和心理上有多少不安和焦慮,其實大人們就會更加謹慎用語,特別是朝夕相處的父母。更別說趨吉避凶的人類自然反應和基礎的生理需求,又是如何直接的左右孩子的行為,事實上,不論是老師家長,大人們唯有設身處地的理解,才會有教導的好方式、好成果。生活中常有詞不達意的遺憾,不過,相較於親子的語氣和語意衝突,只是小事。每天在家庭中上演的對話,常常是關心變責備、期許變要求、著急變咆嘯,不只沒有把情意傳送出去,更多的是負向情緒用語,很可惜。本書應該可以幫助有這些溝通困擾的父母們,我很樂於推薦。」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 劉欽旭
「如果你打從心底疼愛小孩,並按照作者伊麗莎.麥德哈斯書中的準則,就可以避免小孩變成『必須掙扎找出自己優點和重塑自我形象』的醜小鴨。所以請對孩子:聆聽、相信、療癒。」
——伯尼.西格爾醫師
《愛.醫藥.奇蹟》作者
「本書提供實際可行、效果立見的實用建議,適用於所有的親子互動,本書文字幽默風趣、內容生動活潑,為人父母者讀完後教養孩子功力立即大進。」
——福斯特.克林醫學博士
《培養小孩的責任感》及《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共同作者
「這本書的風趣與實用不相上下,幽默的文字與見解獨到的內容吸引了我,而我發現自己與孩子互動時,不知不覺間就運用了書中的技巧;最讚的是,伊麗莎.麥德哈斯的建議真的管用!」
——雪莉.布蕾迪
紐約時報暢銷書《銷售之神教我的十件事》作者
推薦 不要用責怪孩子的方式抒解自己的感受
文\伯尼.西格爾醫師(身心靈整合療癒暢銷作家)
許多人不了解,我們說出口的話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多麼重要。長輩在孩童成長期間使用的言語,能幫助培養孩童的自尊與自我價值,讓孩子比較不會染上吸毒或出現其他自我毀滅行為。其實孩子的錯誤行為都只是在找尋一種感覺,一種應該要從父母、師長、長輩身上獲得卻從未感受過的感覺。事實上,根據研究顯示,心理健康的孩子身體也比較健康。
我們與外界的聯結及人際關係,早從童年時期就開始建構並賦與意義。我的家庭很罕見,我備受父母疼愛,在學校不惹麻煩。我尊敬父母親、更愛他們,而他們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父母親的諄諄教誨總是與我同在,若是我向父母親許下承諾,我也必定會遵守。
我總是認為,若想要鼓勵孩子,就要在其他大人面前稱讚孩子,而且是要在孩子們聽得到的範圍內。這麼做有什麼幫助呢?猶記童年時期,我無意間聽到父親對他的朋友說:「這小孩將來不管做什麼都一定會成功。」當父親說話時,他以為我人在屋外,所以我知道他是真心相信想的,這讓我覺得自己非常非常棒,比他當面稱讚我的感覺還好!本書作者「麥德哈斯」也同樣發現這個技巧,並稱它為「偷聽的讚美」,在第七章有深入探討。
另外一個重點是:批評也能幫助孩子,不過必須是具建設性的批評,不妄下評斷,批評方式要像教練批評隊員、或導演批評演員一樣,是要能幫助團隊成員改善行為模式、臻至更完美的境界。若告訴孩子:「你…有問題!」這不是在批評孩子的行為或能力,而是在傷害他們。就算你不喜歡孩子們的某些行為舉止,還是要表達你對他們的愛,麥德哈斯在本書也清楚解釋了這個觀念。
不要將自己的錯誤或問題投射在孩子身上,如果與孩子發生爭執,試著聆聽他們的批評,然後記得說聲「對不起」,這麼做能讓心理創傷癒合、強化親子關係。父母親不為自己找藉口,並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樣的身教正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示範,而且,父母親應該常常用「我」這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感覺,而不是用責怪孩子來解釋自己的感受,當父母這麼做時,就是在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批評孩子,孩子回應時也不會感覺受到責備,麥德哈斯在第三章中針對這個觀念做了詳盡的解釋,同時舉出許多例子,讓父母親們可以自己練習。
在此我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多年前,我兒子考慮買輛機車代步,我和他分享自己當外科醫師時親眼見到的機車車禍實例,不過兒子仍相當堅持,我們辯論了好長一段時間,我老實說出自己內心的擔憂,每次只要想到他騎機車,我就一定會提心吊膽,擔心接到他出意外的電話;兒子不斷與我爭辯,測試我的態度,他最後終於放棄,還回過頭用我說的話來說服朋友「不要買機車」。
我的家人已經學會使用特別的說話技巧來達成想要的目標,如果我言行過於頤指氣使,孩子們會說:「爸,你現在不是在開刀房。」每當聽到這句話,我就會收斂態度;另一個例子是我太太讓我安靜的妙招(我來自成員眾多、吵鬧喧譁的大家庭,所以我的音量有時對她來說過於壓迫),我家養滿各種寵物,我太太如果想讓我放低音量,她只需對我說:「親愛的,你嚇到可憐的小動物了。」
我經常讓孩子體會「邏輯結果」,就像麥德哈斯在書中倡導的觀念,以我自己為例,當孩子們還年幼時,常常在屋內狂奔和打架而弄壞東西,我通常不會去修理那些被壞掉的東西,孩子們必須與他們的傑作共處一室,這種結果是非常有效的溝通工具。
可別忘記,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在親子溝通中,漠不關心的代表行為就是:只告訴孩子們該做什麼,卻沒有靜下心聆聽他們的想法。我的經驗就是最好的教訓,當我靜下來聆聽孩子們說話、了解他們的問題,他們總會對我說:「爸,謝啦,你幫了好大忙。」可是如果我沒有聆聽就直接建議該怎麼做,他們會說:「你根本沒幫上忙。」聆聽孩子說話,就是給孩子機會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及需要做什麼。
聆聽很重要,因為聆聽能幫助了解問題所在,一旦了解問題所在,你就能釋懷,親子關係也能獲得修復。有時孩子的言行讓我心痛,我會直接告訴他們,然後他們就會跟我分享最近生活中的遭遇,解釋那些言行背後的原因,我們會因此合好,並讓傷痛過去。請記住,孩子是父母親的一面鏡子,孩子某些令你不悅的行為,是你自己也不喜歡的自己的行為。
時至今日,我的孩子都已長大成人,我們還是經常保持溝通,不管是面對面或講電話,每次對話結束後一定會說:「我愛你。」在我和孩子的對話中,這三個字和其他字詞相比出現頻率居冠,生活中越常聆聽孩子說話,孩子更有可能對你說出這三個字。
只要打從心底疼愛小孩,並按照麥德哈斯在本書中提列的準則來做,一定可以避免把小孩變成沒自信的醜小鴨,結果讓孩子們得掙扎找出屬於自己的美麗、重塑自己。請務必:聆聽、相信、療癒。
名人推薦:推薦好爸媽共讀(依姓氏筆劃排列)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番紅花 親子作家
劉欽旭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
蘇明進 親子教育作家
「如果知道孩子在身體和心理上有多少不安和焦慮,其實大人們就會更加謹慎用語,特別是朝夕相處的父母。更別說趨吉避凶的人類自然反應和基礎的生理需求,又是如何直接的左右孩子的行為,事實上,不論是老師家長,大人們唯有設身處地的理解,才會有教導的好方式、好成果。生活中常有詞不達意的遺憾,不過,相較於親子的語氣和語意衝突,只是小事...
章節試閱
第二章 為何小孩會被帶壞?(摘)
※關鍵教養問題──低自尊、沒自信、害怕失敗、沒能力、依賴、自我認知混淆、反省能力差、道德觀模糊
看看這充滿誘惑的世界是怎樣對待你的孩子? 不過當然也別把孩子變壞的責任全推給外在環境或同儕!你有責任教會孩子辨別是非與自主思考。
對凡事皆以「取悅他人」為準則的孩子們,當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要是孩子們不具有縝密邏輯能力來思考各種決定可能產生的後果,在他們進入社會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在這個世代,以上兩個問題顯得特別重要,因為與之前的世代相較,這個世代充斥更多的媒體、同儕與流行文化,以更多的管道、更密集的方式與影響力深入更年幼的孩童。
自尊感降低、自信心低落
若孩子們試圖取悅成年人,他們就不會有自我客觀評估的能力,只會根據父母、教師、以及其他權威人士的意見來檢視自我。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同儕團體變成他們的新社群,孩子們依賴同儕團體的意見來衡量自我價值。他們與同儕團體比較有互動,形成所謂的「同儕認可」,深深影響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不論是和善的取笑或惡意的嘲笑,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外貌、行為舉止及生活不斷地被放在顯微鏡下審視。這種感覺會引領孩子們開始將「外部意見」內化,漸漸生成一個「內在判官」來形塑自己的決定,一旦這位內心判官深植心中,孩子們就很難以客觀角度看待自我,甚至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此時他們的自尊及自信便開始慢慢受到侵蝕。
害怕失敗
當孩子們用同儕或內在判官角度看待自己,「失敗」就會變成攻擊自我價值的武器,而不是邁向成功的墊腳石、或寶貴的學習機會。試著這麼思考:失敗會嚇壞那些害怕他人嘲笑、拒絕、批評以及羞辱的人,當孩子們依憑外界眼光看待自己時,就會產生這些恐懼。
對多數的孩子來說,一旦經歷夠多的拒絕、嘲笑、批評及羞辱,這樣的恐懼最終將會內化,從那刻起,「害怕可能失敗」的想法會令孩子們「癱瘓」,於是他們就得了「失敗恐懼症」,這也是今日孩子們眼高手低越來越嚴重的元凶。
沒有生活能力
一旦遭到「失敗恐懼症」給叮咬,孩子們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獨立自主、承受失敗風險,他們會尋求舒適與安全感,避免任何冒險行為,就算是正向積極的冒險也不願去做,他們不願意學習任何新語言、從事新的運動、發掘不同的興趣、學習新的技能、堅持自我、會表達令人感覺不自在的情緒、甚或也不願結交新朋友。雖然有失敗恐懼症的孩子願意冒險做些自我毀滅的行為,例如酗酒、穿舌洞或吸毒,但對於能夠證明自己能力及價值的行為,他們卻不敢嘗試。
當孩子們不敢接觸不熟悉的事物、不敢冒險、不敢表達情緒、不敢學習新事物,表示拒絕發展這些能力,最後的結果就是無法獨立、缺乏自主以及情緒智商低。
依賴成性
若孩子不具備重要的生活技能,邁向獨立之路就會受阻,對父母親來說,親職會因此變成一項終身職。因為孩子們沒有辦法獨立自主,極度需要成年人的協助,長期下來,孩子們會變成一個「黑洞」,吸捲半徑十英哩內所有的生命力量。事實上,在我改變溝通方法前,已經沒辦法清楚算出究竟自己遇過多少依賴成性的孩子,其中還包括我自己的孩子。
自我認知混淆
當孩子們邁向青春期,生活重心從家庭移到同儕團體時,他們會恍然大悟,原來以前那種取悅大人的做法,可不一定會受到同儕的認同。他們必須忘記以前的習慣,重新創造全新的外貌,讓同儕團體滿意。這類「認同混淆」造成青少年對父母的不滿及叛逆行為(「你們之前究竟在想什麼? 怎麼會讓我受那種凌辱? 你們之前教我的東西和我的朋友比起來都很落漆!」)。一旦青少年發現,他們當初為了父母而形塑的自己並非真實的自我時,他們會更加叛逆(「你不了解我! 滾出我的生活!」)。在我看來,經典的青少年叛逆期並非自然的生物現象,而是一種親子關係的結果:孩子發現從小依照父母期望所型塑的自我認同,竟然都只是假象。
反省能力差
人類擁有的最重要資產,就是良好的邏輯思考能力,但若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阻礙,無法培養這項重要能力,將造成孩子們無法做決定、解決問題、排解內心衝突、從錯誤中學習、有創意地思考,也無法為自己做的選擇思考可能產生的後果、並尋求替代方案,這樣的孩子缺乏可信賴的「良知」,而良知是孩子們的「內心小衛兵」,它的主要工作在於監督並防止內心不誠實,像是找藉口和合理化等等,內心小衛兵能幫助主人抵抗不健康的衝動與誘惑,提醒主人在做出背叛自我價值行為時,要懂得自責與悔改。
容易受外界控制的孩童,他們的內心小衛兵過於弱小,所以只得轉向外界尋求指引,而他們越是這麼做,內心小衛兵就更是缺乏訓練,最後內心小衛兵虛弱得無以復加,終至陷入「重度昏迷」。一旦進入這個情況,這些失去內心小衛兵的孩子們,只好依賴媒體訊息、同儕團體、以及大眾流行文化來判斷自己是誰、決定自己對各種事物的品味,不管服飾、音樂還是食物,甚至自己的意見與奉行的理念,全都靠外界替自己決定。
道德觀模糊不清
孩子們從遵循大人的期望切換到跟從媒體、同儕與流行文化後,他們或許很快就會面臨第一次被迫做出不合宜的選擇,這時孩子們做出錯誤選擇的機會很高,更會包庇自己不去面對心中的自責、罪惡感、找藉口等不舒服的情緒。換句話說,時下的孩子們能面不改色的做出不道德與不負責任的行為,許多孩子們根本不承認自己行為不當,甚至連一絲絲罪惡感都沒有。
親子的溝通方式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內在的自我認同機制、消減孩子取悅他人的習性。與其讓孩子尋求團體認同,不如透過親子溝通方式來讓孩子定義自我,因為自我認同能幫助孩子內省、給他們勇氣選擇認為對的事物。
第三章 這樣說很管用:七種有效親子溝通法
※關鍵教養問題──有限的選擇、沒有偏見的言論、客觀說法、用「我」代替「你」、問問題、極簡表達法、幽默
如果用充滿憤怒、失望、批評、嘲弄、或負面的用字遣詞和孩子講話,甚至用「這是給你一個教訓」的口吻說話,那你是在火上加油,而不是在幫孩子做建設性的反省思考!
「邏輯結果」是教導孩子時的主要工具,不過「非對抗性詞句」也一樣重要。不論你是父母、教師、保姆或是常與孩子互動的成年人,都可以使用以下的七種方法來鼓勵孩子反省自己的問題行為、招致的後果、如何避免犯同樣錯誤及找出更好的替代行為。
有限的選擇
孩子們應該擁有相當多自己做決定的機會,而且越早開始越好。如果失去這種重要的機會,長大後如何成為好的決策者呢? 每次你給孩子一個做決定的機會,等於是在告訴他:你對他有信心,相信他有能力靠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提供「有限的選擇」更是特別有效的訓練法!給孩子二到三個選項,藉著給予孩子一部分他們追求的權力,就能避免更多的權力衝突。以下提供能鼓勵孩子們自我管理的三種有限選擇句型:
●如果/那麼:「各位同學,如果你們能在這堂課結束後就完成早上的作業,那麼我們就不必縮短下課的休息時間。」
●當/那麼:「當你梳好頭髮、穿上鞋子和夾克後,那麼大家就可以依計畫去看電影了。」
●這個或那個:「寶貝,吃早餐了,你想吃什麼? 想吃麥片還是奶奶最拿手的法式土司?」
在此有兩點要特別注意:第一,不要讓有限的選擇變成賄賂或威脅,否則只會讓你提供的選項變成「外在的驅動力」,而不是「內在的驅動力」,唯有內在驅動力才能激勵孩子們為對的理由做對的事,稍後的章節會再探討這個議題。第二,確定你會願意接納孩子們的最後決定,否則整個鼓勵做決定的過程,會變成他們絞盡腦汁猜測你要什麼,而不是肯定自己的想法。
沒有偏見的言論
當孩子不符合期望時,我們用來表達自己想法的主觀話語,會激起孩子一連串的負面情緒反應。為了拯救自己受傷的自尊,孩子們有時會以言語回嗆,也或許會衝回房間、摔上房門,不過可能只有青春期才會有這種行為;其他時候他們可能會生悶氣然後覺得自己很爛,但他們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反省自己的行為,然後想辦法修正。
當我們說出「沒有偏見的言論」時,就不會讓孩子們感覺受到攻擊,而且可以避免引起典型的負面反應,還可以刺激孩子們做出其他不同的行為反應,例如孩子們也許會想辦法不去做錯誤的行為、找出做正確選擇的理由;又或者孩子們其實已經有些不負責任的行為,此時我們沒有偏見的言論就可以幫助他們檢視不良行為帶來的後果,簡言之,沒偏見的言論能幫助孩子認識、減少或替換不良的行為模式,以下是相關範例:
●如果看到有個青少年公然亂丟垃圾,可以對他說:「不好意思,年輕人,我看到你掉了一個空杯子,那邊再過去一點有個垃圾筒哦。」和這種說法比較:「你知道在本州亂丟垃圾的罰金是兩百元嗎? 像你這樣在人行道上亂丟垃圾真的很粗魯又沒公德心!」
●如果小孩上學前還沒餵狗,你可以說:「我注意到『花生』還沒吃東西哦,而且你的校車再十分鐘就要來了。」這句話不帶任何指責意味,只是提醒小孩注意自己拖拖拉拉的習性,然後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與這種說法比較:「我實在很討厭要一再提醒你每天早上餵狗的這件事,你真的很懶惰又健忘,要不是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你,那隻狗早就瘦成皮包骨,趕快去餵牠,不然我就把狗拖去動物收容所,讓他們另外找一個可以好好照顧這隻狗的小男生。」
這種話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只會讓孩子心生怨恨、焦慮和羞愧,我幾乎已經聽見孩子甩門的聲音了。
●如果你的兩個孫子正在一起畫畫,年長的孫女總是和妹妹吵架,你可以說:「看來瑞秋不喜歡人家從她手中搶走蠟筆。」與這種說法比較:「梅根,不要再這麼霸道! 妳要是再搶走瑞秋手上的蠟筆,我就把妳載回妳爸媽家。」
客觀說法
提供孩子們「客觀說法」是另一種不帶批評又鼓勵邏輯思考的技巧,有時孩子只是需要多一些額外的訊息,讓他們可以自我反省、更正自己的行為。用和藹與公正的方式提供客觀資訊,就是在幫孩子獲得所需的能力,讓他們得以發自內心分析自己做的各種選擇;這也是一種非批評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啟動思考引擎,讓他們想起之前遺忘的規則,下面列出幾個例子:
●腳是屬於地板的,不屬於桌子。
●在我們班上,講話前要先舉手。
●沒有帶頭盔就去溜冰很不安全。
這種方法也能有效地再次強調規則、強化家庭認同,例如:
●我們家奉行誠實不說謊。
●解決爭端,我們動口不動手。
●這個家重視實現承諾。
不過,鬼靈精怪的孩子總是能讓事情有意料外的發展;記得有次我冷靜地宣布:「在我們家,我們用說的而不是伸手打人!」沒想到兒子立即對著妹妹飆髒話,我生氣地瞪兒子,他卻用無辜的臉孔和天使般的嗓音說:「可是,媽,我是用說的沒錯呀!」對某些孩子來說,我想我們的用字遣詞可能要再更清楚明白些。
用「我」代替「你」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如果把重點放在該責怪誰,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如何改善孩子的行為,這是讓理智斷線的元凶。你家小孩湯米捉著家裡那隻叫做毛毛的貓的尾巴,正準備將整罐指甲油倒在牠顫抖的身子上,你很難不做出這樣的反應:「這位先生,你在幹嘛? 你這小孩怎麼這麼壞? 怎麼可以嚇一隻沒辦法抵抗的可憐貓咪?」但是當大人伸手指責批評小孩時,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頂嘴,藉口和謊言不自覺脫口而出,也或者孩子們心裡會蹦出自憐自愛的想法:「我要離家出走,讓他們後悔!」任何帶有指責意味的話語,都會讓孩子們不願意思索並改變自己的行為。
要避免說出責備的語句,可以用「我」來取代「你」,這種說話方式可以把焦點鎖定在「孩子錯誤行為所影響的對象」,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孩子犯的錯」以及「該承擔的罪名」。想表達你的憤怒與挫折完全合理,畢竟溝通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讓其他人知道你為了什麼事感到煩心,不過還有更具建設性的方法,例如上一段令人崩潰的貓毛毛事件,你也許可以說:「你剛剛那樣捉毛毛,我真的很擔心,那很可能會讓牠嚴重受傷。」而不是憤慨地說:「我真的沒辦法留你一個人獨處! 看看你對毛毛做了什麼事? 牠已經快要崩潰啦!」再來看看其他例子:
●「看到有人對我煮的菜擺臉色,我真的很難過。」(注意到了嗎? 在這個句子中,我用「人」這個字而不是「你」,可以減少隱含在句子裡的對立意味,同時還能表達你的情緒。)
●「你沒經過允許就在教室走來走去,這樣我沒辦法上課,也很難集中精神,更讓我覺得我講的課很沒價值。」
●「沒有人感謝我提供的幫助,這讓我感覺很受傷。」
問問題
不管是什麼樣的指導孩童方式,最重要的教學工具就是「開放式提問」。不想要孩子腦袋裡的每個角落與縫隙長滿蜘蛛網,還有什麼是比丟一個問題給他更有用呢? 如果丟一個問題給孩子,就能啟動他腦袋裡的齒輪嘎嘎運轉,不難想像未來可以產生的連帶效應;用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孩子體驗思考過程,主要功能是在向孩子示範「如何問自己問題」。
現代社會的孩子處在一個被資訊洪流淹沒的環境,致使他們少有機會練習傾聽內心那個幫助他們分辨對錯、過濾真假、判別需要與想要之間差異的小小聲音。因此,孩子們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做健康的內在心靈對話,你給孩子的問題應該要像訓練器材,能訓練他們直到內心的小小聲音變得大聲且清晰,像是:
●「未經他人允許是不能借走他人的東西。我們的規定是什麼?」孩子回答這個問題,代表他承認這個規定確實存在。「我們為什麼有這條規定?」讓孩子回答問題,思考這條規定的背後原因。「那麼你現在應該怎麼做?」讓孩子回答並思考該如何改正自己的行為、以及修正自己欠缺思考的行為。
極簡表達法
我們的解釋、長篇大論、哄勸、灌迷湯、談判、拜託、懇求、威脅、抱怨、嘮叨說的越多,他們聽到的越少,換句話說,孩子們變成「父母耳聾」、「長輩耳聾」、「老師耳聾」,其實本質上就是所謂的「大人耳聾」,一旦我們說出口的話徒勞無功,引導孩子的力量就跟著被迅速扼殺。
「極簡表達法」可以有效防止孩子出現「大人耳聾」,只要短短的一句話、清楚的臉部表情、或簡單的手勢動作,都比無窮無盡的叨叨絮絮更有力:
●奈森結束游泳課回家後,把濕毛巾隨手丟在地板上,你可以指著毛巾說:「奈森,你的毛巾!」
●珍妮佛忙著與同學聊天,沒有仔細聽上課前的晨間宣導報告,你可以叫她的名字,然後將食指放在嘴唇上,提醒她保持安靜。
幽默
「逗他人開心」是相當強而有力的武器,雖然它沒辦法維護世界和平、或是幫助兒童脫離貧窮,但確實可以化解大人與小孩間的紛爭,避免衝突擴大。
例如,當兩個兒子開始怪罪彼此,眼看第三次世界大戰瀕臨爆發邊緣,我會模仿拳擊名人唐.金恩,我假裝手上拿著麥克風宣布:「現在在左邊角落的是重達四十二磅的羽量級冠軍『盧卡斯.麥達哈斯』;他的對手是重達五十六磅的輕量級冠軍『艾力克.麥達哈斯』。」接著我會假裝戳刺他們的肚子,直到他們開始咯咯笑。
你一定會有自己的幽默模式,而且可能還比我的方式效果更快更有效,不過以下還是會舉幾個例子,把逗笑方式描述更詳細些:
●如果讓小孩決定中午要吃什麼是場噩夢,你可以假裝自己是法國服務生,用奇特古怪的口音假裝拿走他們手上的菜單。
●如果孩子把房子弄的一團亂,你可以在脖子套上抗議布條,上面寫著:「罷工! 身為薪水太低的雜工,我拒絕幫任何人收拾殘局,凌亂地四散在屋內的各種物品,都將交由『灰塵公司』或『臭腳丫公司』丟掉或沒收。」
不過要注意,同一種方法也許這個小孩會覺得好笑,另一個小孩卻可能覺得是嘲弄。重要的是,你要擁有良好的判斷力,判別怎麼做會讓事情變糟或好轉,如此一來,幽默便可以替你爭取相當多的加分,因為緊張感消散後,孩子們就可以用輕鬆的心態面對問題核心,同時思索他自己的解決方式。
(未完)
第二章 為何小孩會被帶壞?(摘)
※關鍵教養問題──低自尊、沒自信、害怕失敗、沒能力、依賴、自我認知混淆、反省能力差、道德觀模糊
看看這充滿誘惑的世界是怎樣對待你的孩子? 不過當然也別把孩子變壞的責任全推給外在環境或同儕!你有責任教會孩子辨別是非與自主思考。
對凡事皆以「取悅他人」為準則的孩子們,當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要是孩子們不具有縝密邏輯能力來思考各種決定可能產生的後果,在他們進入社會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在這個世代,以上兩個問題顯得特別重要,因為與之前的世代相較,這個世代充斥...
作者序
戒掉殺傷力強大的語句,改用「健康句型」
我是做事很有效率的人,因此獲得許多稱讚(有些讚美實在言過其實),像是「高效率女士」、「邏輯女士」、「高速火車女士」(別在我的軌道上徘徊嬉戲,否則會被壓扁),像個龍捲風一樣在某些情況也許有用,但在某些時候卻可能會造成嚴重災難。
其實高效率與我的人格特質並不合,比方說,我喜歡與病患接觸,如果沒有機會與病患接觸、保持互動,就失去當醫生的快樂與價值。但如果是站在效率的觀點來看,就理論上而言,我應該是神色匆匆地衝進診療室,將一根難聞的木片伸進病患嘴中,用小手電筒草草照一下那深深的黑洞,只看一眼馬上宣布:「扁桃腺發炎,吃藥一週後再回診。」然後不發一語走出診間。
當然了,我的工作做完了沒錯,但病患怎麼辦?我要是旋風般地來去,病患只能尷尬又震驚的留在診療椅上,接著感到不知所措、氣憤填膺;更糟的是,當病患離開時,只會覺得自己像個預約掛號的數字,而不是有血有肉、過著有歡笑有淚水人生的人,他自覺喪失生為人的自尊,還覺得(至少在醫生眼中看來如此)自己只不過是個沒有面孔的病患,額頭上被蓋上「扁桃腺炎」的戳章;他應該打死都不會再回診(除非回來要求退費、或嚴詞訓誡我一頓),同時我也強烈懷疑,他是否真的會聽從我的診斷建議;對我來說,這種情況讓行醫變成是一連串的「組裝生產線工作」:冗長乏味、毫無成就感。
當初選擇當醫生是因為我喜歡與人接觸,喜歡跟每位患者互動,不只是聽他們描述病症、向他們分享我的見解、幫助他們痊癒,我更喜歡了解他們的人生故事、家庭、心事及夢想。與病患保持良好互動讓我的醫師生涯增添更多豐富體驗,而且良好的醫病關係還為我培養出一群忠實、認真遵從我建議的病患,總而言之,這是雙方都獲得療癒的經驗。
職業婦女的崩潰育兒經驗
開始行醫的頭幾年,我總在醫師與母親這兩個角色中切換、掙扎奮鬥,特別是在下班回到家時,看到五個小孩把家裡搞成一團大災難,本來應該是辛苦工作後的平靜避風港,卻在轉眼間變成核子彈試爆現場。某一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天晚上回到家時,我發現馬桶座墊上貼滿衛生棉墊,四歲的兒子對此感到興高采烈,因為他覺得親愛家人們的屁股得以在如廁時保持溫暖、不會著涼。兒子還來不及開口解釋,我就對他大吼:「你到底以為自己在做什麼?你知道這些東西有多難撕掉嗎?回自己房間去,馬上!」
不到五分鐘後,十歲的兒子像是雨季後忙著翻耕的勤奮農夫,他雙腳沾滿泥巴,在廚房地板踩出厚厚一層泥,衛生棉墊事件已經搞的我怒氣沖天,現在又來這招,我不禁大吼:「不要搞的亂七八糟!我身體不舒服,我說過多少次,進屋前要先脫鞋,我都懶得再說了!」當我在忙著擦地板善後時,聽到八歲兒子威脅妹妹要把她的芭比娃娃拿去餵狗──那隻威瑪犬「柔伊」,牠是我們家重達七十磅的萬能垃圾處理器。我齜牙咧嘴威脅警告兒子:「小朋友,要是你膽敢讓柔伊嗅一下那個娃娃,就等著被禁足一年!」我醜怪的模樣彷彿經典恐怖片《大法師》的場景。
同一時刻,大兒子正以二十五萬分貝的嚎嘯聲浪在嚎啕大哭,我彷彿看到家中最澄澈高雅的水晶杯因禁不起聲波攻擊而應聲碎裂;我高聲吼他:「你就不要讓我走到你旁邊,到時候我一定讓你哭個夠。」此時最小的女兒也沒閒著,她正全神貫注(我找不到比全神貫注更恰當的形容詞)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開心地從鼻子裡挖出黏涕涕、濕答答的鼻屎。我用跑百米的速度衝上前阻止她把鼻屎塗在咖啡桌上,但我並不知道,孩子們在地板上噴了家具蠟,這樣他們就能穿著襪子在地板上溜來滑去;瞬間我像曲棍球圓盤衝出柚木地板,同時非常不淑女的尖叫:「不要再挖鼻孔了,那很噁心!」
等所有混亂告一段落後,每個人都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我的神經緊繃如弦、魚尾紋深陷、眼角旁的小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更慘的是,那麼多時間過去了,我發現自己竟然連一件事都沒完成!我的腦海深處不斷重複迴響起「卡岡,帶我離開」的電視廣告詞(註:卡岡是美國沐浴產品品牌,廣告描述一位家庭主婦打開房門,發現孩子正在展開枕頭大戰,房間凌亂不堪彷彿核爆災區,主婦露出絕望無助、束手無策的表情對著空中大喊:「卡岡,帶我離開!」接著就是主婦快樂泡澡抒壓的畫面),我決定學廣告的內容,來洗個很長很長的泡泡浴,順便讓自己反省,思考剛才的情況。泡在浴缸沒多久後,我開始自問:「我對待小孩的態度與方式,為何與對待大人完全不同?」另一個重點更讓自己疑惑不已:「我這麼做,對任何人一點幫助也沒有!」
我內心深處明白,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犯這種錯的家長,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也如此。我泡澡泡了好久,全身皮膚都快皺成超級大梅乾,我假裝沒聽到浴室門口的敲門聲、還有小小手指扭動門把的聲音、以及飄盪空中的嗚咽啜泣聲。我腦海中全是鄰居、朋友、在賣場遇到的陌生人、大賣場推車上蹣跚學步的小孩,這些大人們和小孩講話的樣子沒比我好到哪。就在洗髮乳和潤髮乳交會的瞬間,我靈光乍現:環顧歷史,世世代代的父母用在孩子身上的溝通方式,絕對不敢用在成人身上。
我開始思考:傳統的親子溝通除了「毀滅歐姿與哈里特的和諧家庭夢想」(註:《歐姿與哈里特》(Ozzie and Harriet)是美國長壽影集,演出五○年代美國人心中的完美家庭樣板,家庭成員是一對夫妻與兩個兒子,他們在戲裡戲外都是一家人),其他都是以相當沒有成效的方式宣揚「順從美德」。傳統親子溝通法對孩子的自尊沒有任何影響嗎?對時下青少年問題沒有部分責任嗎?更重要的是,若傳統的親子溝通確實造成上述問題,那麼改變傳統溝通方式是否有助於型塑更美好的社會呢?肥皂泡沫覆蓋全身髒汙的剎那,天啟般的靈感相繼降臨。
我沖掉滿身泡泡、拆除馬桶座墊上的所有衛生棉墊、清洗廚房地板上的泥巴、安慰五個小孩、吻去他們的眼淚,接著我便展開一項任務:「假設並驗證對孩子說的話與當今社會現況確有關聯。」為了找到答案,我與數以百計的家庭、教師、孩子、祖父母、與孩子常態性互動的成人做訪談。我把發現的結果與自己個人的經驗省思做比對後,答案清楚浮現:我們對孩子說的話具有關鍵影響力,足以決定孩子長大後是否能成為有道德、負責任的成年人。
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幾世紀以來,我們與孩子的互動有兩個主要錯誤,第一個錯誤是:有些對孩子說的語句是在鼓勵他們尋求大人的認同。當然了,若孩子為了尋求我們的認同,願意在我們行經的路上灑滿玫瑰花瓣,這對我們來說是多美好的期待;然而當孩子長大後,也會開始去尋求其他人的認同,但這些人不一定都像我們能發自內心為孩子好,也或許這些人的道德準則、價值觀與我們南轅北轍。
第二個錯誤:有些大人說的話會阻礙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有些使得孩子們無法客觀獨立思考,有些造成孩子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則使得孩子根本失去自主思考能力。當孩子無法發展健康的自我邏輯思考能力時,他們就只好依賴別人替他們思考;沒有邏輯思考能力,孩子們就無法有效篩選並解讀外界訊息,所以他們相當容易受到外界各種訊息影響(不管是正面或負面訊息),但外界訊息經常是不當的誘惑,無法正確教導孩子們良好的道德與價值觀,因此沒有思考能力的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同儕、媒體、流行文化的影響,出現不負責任、不道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行為。
也許你不置可否,認為今日社會上大多數孩子都還是乖巧且負責,不過這難道不是因為想要討好父母親或其他人所做的表面行為嗎?難道不是孩子想躲避訓戒和懲處的方法嗎?當無人監管時,他們還可以同樣保持良好行為嗎?事實上,孩子們大多數的道德原則是根據自我放縱的「需要」與「想要」,孩子們行為的導向是誘惑型塑、衝動行事、渴望他人批准,也或許三個原因都有。換句話說,孩子之所以會做「對的事」,主要是因為有一個或多個狀況:
◆對他們有好處。
◆每個人都這麼做。
◆若不做「對的事」,可能會受處罰。
要有負責任的行為,首先要有明確的邏輯思考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具有抵禦的力量,能夠抵擋外界不斷入侵的誘惑及內心的欲望,也是通往寬容、快樂與全人的關鍵。
本書中我列出一些具傷害力的句型,乍讀之下可能覺得訝異,甚至感到震撼(不過照顧孩子多年的人應該不是那麼容易受驚嚇)!你心中可能暗忖:「天哪,這些話我常常說,但看起來好像還好!我的孩子沒有塗黑色唇膏、染紫色龐克頭、沒有被學校退學、也沒有虐待小動物呀,事實上,他真的沒什麼問題,只是有孩童過渡到青少年時期常見的小毛病:易怒、說謊、不合理的要求、無病呻吟等,這些毛病能多嚴重啊?」不過,只要繼續閱讀就會發現,書中列出的話語是如何改變、扭曲、阻礙孩子們自主決定的過程。
閱讀本書後會發現:當戒斷那些具傷害力的句型後,會使得日常生活可用的句型瞬間驟減,而用其他外國語言來填補語句缺口也不是好辦法,因此我在書中列出多種較健康的替代句型,它們都有助於鼓勵孩子建立自主且理性的思維脈絡,如此才能在往後的每日生活中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改變父母親與孩子的溝通模式,讓孩子習得智慧抉擇的方法,父母親則要退居孩子身後。靜心省思片刻後一定能明瞭:社會的道德品格環境是由「負責任的決定」羅織而成,任何打壓、阻擋或削弱邏輯思考能力的話語,都是促成當今社會道德日益崩壞的幫凶。
事實上,今日年輕人、家庭、社區,甚至到整體社會面臨的問題,我相信代代傳承的「大人句型」就算不需負全責,也要負大部分責任;既然已經徹底了解語言與社會現況間的關聯,就能進一步了解問題核心,了解問題核心後,就能戒掉殺傷力強大的語句,改用「健康句型」來培養孩子成為有道德、負責任的成人,更能幫助社會重拾失落的道德,這種「健康句型」絕對有助於開闢未來更閃亮的日子。
戒掉殺傷力強大的語句,改用「健康句型」
我是做事很有效率的人,因此獲得許多稱讚(有些讚美實在言過其實),像是「高效率女士」、「邏輯女士」、「高速火車女士」(別在我的軌道上徘徊嬉戲,否則會被壓扁),像個龍捲風一樣在某些情況也許有用,但在某些時候卻可能會造成嚴重災難。
其實高效率與我的人格特質並不合,比方說,我喜歡與病患接觸,如果沒有機會與病患接觸、保持互動,就失去當醫生的快樂與價值。但如果是站在效率的觀點來看,就理論上而言,我應該是神色匆匆地衝進診療室,將一根難聞的木片伸進病患嘴中,用小手電筒草草...
目錄
推薦 別讓「詞不達意」成遺憾
文\劉欽旭(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
推薦 不要用責怪孩子的方式抒解自己的感受
文\伯尼.西格爾醫師(身心靈整合療癒暢銷作家)
誌謝
序 戒掉殺傷力強大的語句,改用「健康句型」
第一章 親子溝通的演變
隨著時代的改變,親子關係越來越「民主化」、「同儕化」,這樣真的好嗎?
第二章 為何小孩會被帶壞?
當小孩太過依賴外界或同儕替自己的理念或意見做決定時,他們無法過著屬於自己的真實人生,根本就只是代理人生!
第三章 這樣說很管用:七種有效親子溝通法
七種超好用又有效的溝通技巧,讓你不論怎樣說,都不會讓孩子心生憤恨或感到不好受
第四章 大人常不自覺說出口的反射性用語
父母們其實常常無意識地說出反射性話語,雖然這類話在脫口而出的當下的確發揮功能,但時間一過,這些話語除了傷害之外再無任何意義。
第五章 批評時該怎樣說比較好?
批評有三寶:內疚、羞愧和折磨。大人們慣用這三寶來讓孩子感覺「自己欠爸媽太多太多」!
第六章 不要再和孩子談條件
「只要這個家的帳單還是我在付,你就必須聽我的話。」這樣的話是不是覺得很耳熟?
第七章 別讓健康的讚美變質成吹捧
稱讚過了頭,會讓孩子就像充氣過度的氣球爆裂成碎片,最後讓他們從天堂掉進寂寞黑暗的地獄深淵,造成巨大的衝擊傷害!
第八章 大人一定要懂的思考性話語
父母最常犯的錯就是認為:「你還小,聽我的就對了。」不要強迫孩子接納我們的想法,戒掉要命的口頭禪:「我早就說過了!」
第九章 支配和控制的字眼
大人總是會用身為父母的權力讓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像是威脅或下最後通諜等手段,使用這種說話方式單純只是要貪圖方便!
第十章 阻礙孩子邏輯思考&引發失敗恐懼的話語
別老是對孩子「下指導棋」,如果世界上最愛他們的人都對他們沒信心了,那孩子們為何要對自己有信心呢?
第十一章 優柔寡斷&混淆不清的句型
別再說的不清不楚,要是因為怕傷害孩子就使用遲疑或模糊的字眼,
一旦孩子偵測到朦朧不清的邊界,反而會更想跨越那個界限。
第十二章 獎勵、賄賂或威脅時的好說詞
孩子犯錯是理所當然,惹上麻煩自不在話下,當父母快被逼瘋時,就
會使出非常手段讓他們聽話守規矩。
第十三章 處理孩子間的衝突,如何做最恰當?
永遠別介入孩子間的戰爭,除非是出現危及安全時,當然了,看到孩子們纏鬥成一團、拉扯頭髮,任何有理智的成年人都會心生恐懼。
尾聲 改變孩子也改變自己
為了孩子、為了你自己,也為了這世界,他們必須擁有真正的責任感!
推薦 別讓「詞不達意」成遺憾
文\劉欽旭(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
推薦 不要用責怪孩子的方式抒解自己的感受
文\伯尼.西格爾醫師(身心靈整合療癒暢銷作家)
誌謝
序 戒掉殺傷力強大的語句,改用「健康句型」
第一章 親子溝通的演變
隨著時代的改變,親子關係越來越「民主化」、「同儕化」,這樣真的好嗎?
第二章 為何小孩會被帶壞?
當小孩太過依賴外界或同儕替自己的理念或意見做決定時,他們無法過著屬於自己的真實人生,根本就只是代理人生!
第三章 這樣說很管用:七種有效親子溝通法
七種超好用又有效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