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寫給孩子的反省文
媽媽要先和自己和解,才會懂孩子心?
媽媽要先懂得愛自己,才會懂得愛孩子?
如果媽媽的內在很辛苦,養不出健康開朗的孩子?
聽話才是好孩子?別人眼中的優秀就是優秀嗎?
媽媽其實讓孩子很受傷,卻不知道?
以為自己的夢想也是孩子的夢想?
害怕孩子失敗,總是提出警告,不斷嘮叨?
只要孩子一發出哭聲,就大聲喊「停」!
雖然想跟孩子分享心事,卻總是媽媽在說,孩子在聽?
每次都會自豪,誰能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
愛之深、責之切 ,卻也因此傷了孩子的心而不自知……
媽媽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幸福?
心理學博士文恩禧說:請媽媽們,先真正了解自己。
本書讓孩子與妳之間搭起一座雙向了解的雷達,
清晰正確解讀孩子所發出的訊號。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讀書,
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要第一名,
當妳看見孩子的模樣,也會看見自己的武裝;
當妳傾聽孩子的話語,也會聽見自己童年的傷害與無助;
只有解開自己成長的謎語,才能帶孩子走出人生的迷宮!
愛是媽媽的義務,也是喜悅。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愛只剩下義務,喜悅已消失無踪?透過這本書,我希望媽媽們可以擺脫「吃力的」這種折磨人的媽媽角色,而去充份感受養育子女的真正喜悅──作者 文恩禧
作者簡介:
文恩禧
因為想要成為在偏鄉醫治病人的醫師,而進入延世大學醫學系就讀,之後畢業於教育系,並進入教育研究所專攻心理學。隨後赴美國耶魯大學取得教牧諮商(pastoral counseling)碩士學位,再回到韓國延世大學完成諮商學博士課程,並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Glasgow)以憂鬱症為主題撰寫「過了六十歲以後」的論文,取得博士學位。作者原本的目標是希望治療人們身體的病痛,最後卻以心靈療癒來開花結果。
在比較及研究東方母親與西方母親的憂鬱症差異的過程中發現,東方母親有所謂「管家婆」的獨特心理結構,並且整理出相關理論。而總攬全責的管家婆理論,也成為本書在探討「媽媽讓孩子很受傷的原因」時的線索。
文恩熙是歷經時代劇變的韓國基督教元老牧師文在麟及金信默的女兒,也是曾經參與韓國統一運動及民主化運動的文益煥與文東煥牧師的妹妺。
目前她擔任推動心靈健康社會運動的「Altrusa女性諮商所」的所長,教導媽媽如何與子女敞開心胸交流以變得更幸福的方法。
譯者簡介:
李修瑩
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韓國慶熙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服務於產業研究機構。譯有《那些愛的病毒呀》(2005,紅色文化)、《下午和內內》(2005,紅色文化)、《流浪在巴塞隆納:幸福又孤寂的一年》(2009,天下遠見)、《你是我的彩虹:寶寶貝貝愛的約定》《這樣做事,換你挑老闆!》《小家很有愛》《人生的第一堂愛情課》(大田出版)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馬偕紀念醫院諮商心理師‧療癒系列暢銷書籍作家 蘇絢慧 專文推薦
給媽媽的療癒書 ◎蘇絢慧 (馬偕紀念醫院諮商心理師‧療癒系列書籍作者)
這本書《其實是媽媽在傷害孩子》的書名,乍看之下,可能會讓許多身為媽媽的女性們極度不舒服,甚至可能引發防衛,準備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與因應威脅而備戰。
但其實,這是一本療癒媽媽們的書。
沒有哪一位女性天生就懂如何當媽媽,也沒有哪位媽媽天生就知道如何當個夠好(good enough)的媽媽。「媽媽」這個大招牌,並不能保證女性在生下一個小孩時,便自然而然的懂得如何對待、教養與撫育孩子。事實上,許多媽媽最直接給予孩子的,便是她童年時光所經歷到的,或是有所缺乏的。她是以一個「有缺憾、有失落、不滿足」的孩子位置,開始要求她的孩子來滿足她、成就她、供應她需求。
媽媽們並不知道,她們的童年有一個讓她們必須辛苦、必須奮鬥、必須堅忍、必須沒有自己,且無法得到心靈滿足的環境,而她們的母親不知道如何肯定她們,給她們一份穩定、安全且親密的關係。媽媽們無意識的將童年的傷痛或遭遇,重演或複製在她與孩子之間。
文恩禧博士這本書,以一個也是身為媽媽的位置,以溫暖的口吻,有溫度的生命態度,在對所有的媽媽說話。雖然文博士是韓國人,但她在書中探討許多亞洲國家的媽媽和西方國家的媽媽之價值觀與教養態度的差異,十分精闢,也非常符合台灣媽媽的處境與情況。其中不乏我們社會許多媽媽的反應與經驗,那些喘不過氣來的教養壓力,及因為害怕自己不夠好,想透過教養成就來顯示自己的生命價值,而當個無微不至的全能媽媽,卻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的獨立成長與親身經驗生命的空間。
文博士長期與許多身為媽媽的女性進行個人諮商工作,深入她們內在心理,瞭解內在那些糾結與拉扯的心理動力,還有長期文化與成長經驗所帶來的束縛與影響。所以她的敘說、剖析、說明,絕不是遠離媽媽們的主體經驗,以一種冷漠又批判的語調教訓著媽媽。而是語柔心長的告訴媽媽們,停止再帶給孩子傷害,停止那些反覆又無意識的追逐無懈可擊的成功媽媽樣本,而是可以真正的也關心自己,體驗真實的感受,停止自我要求而要求孩子,帶自己真正的進入到親子關係中,與孩子同在同成長。
文博士兼具理性與感性、專業性與應用性的文字與觀點,讓此本書深具心理療癒的價值。而最需要此書的媽媽們,請讓自己帶著勇氣,與一份願意成長與改變的心,接受此書的陪伴與指引,讓妳的心有機會獲得理解、舒展與鼓舞。
文博士的諮商工作經驗,與我的諮商工作經驗,都讓我相信,媽媽的成長,是家庭的福音;家有一個心靈健康、有幸福感的媽媽,這家必然也是健康與幸福。但願這本書的存在,同時關心了我們社會的媽媽們的心靈健康,有健康的媽媽們,便有健康的家庭,這其實也是健康國家的根本。
名人推薦:馬偕紀念醫院諮商心理師‧療癒系列暢銷書籍作家 蘇絢慧 專文推薦
給媽媽的療癒書 ◎蘇絢慧 (馬偕紀念醫院諮商心理師‧療癒系列書籍作者)
這本書《其實是媽媽在傷害孩子》的書名,乍看之下,可能會讓許多身為媽媽的女性們極度不舒服,甚至可能引發防衛,準備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與因應威脅而備戰。
但其實,這是一本療癒媽媽們的書。
沒有哪一位女性天生就懂如何當媽媽,也沒有哪位媽媽天生就知道如何當個夠好(good enough)的媽媽。「媽媽」這個大招牌,並不能保證女性在生下一個小孩時,便自然而然的懂得如何對...
章節試閱
PART 1 媽媽獻給孩子的反省文
為了將孩子教育成為菁英,有所謂的「虎媽」這樣的名詞。在書店裡,教導大家如何成為虎媽的書籍也比比皆是。依照這些書的內容,是將媽媽所訂定的目標,視為孩子的目標,催促著孩子向前邁進,任意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教養是最重要的事情。孩子的一生可能因此而截然不同,因為這不是媽媽說一句我錯了,就可以挽回的事。孩子在生命的第一階段所遇到的人,正是「母親」。媽媽照顧著孩子,同時也給予孩子被愛的感覺。獲得充分關愛及認可的孩子,一輩子都可以過得充滿自信,而且能夠活出自己。因此,教養的前提條件便在於「媽媽是否徹底了解孩子」。如果媽媽沒有洞察孩子心意的能力,不能傾聽孩子的呼吸聲、笑聲、哭聲、呻吟聲等,那麼,孩子在這廣闊的世界上,就難以有值得信賴的人。
在寫有關未來夢想的作文中,孩子描述說想當美容師,但是媽媽卻引導孩子說「你小時候在玩扮家家酒時,都是想當醫生的啊!」,然後將子女的夢想改為當「醫師」。而且,只要一有空,就一再強調「想成為醫生,就要努力用功」。面對不願正視自己當美容師的夢想的媽媽,孩子就失去了自我表現的動機。因為對於不了解自己的人,根本就不想跟他多說什麼了。而且,一旦不願表達自我之後,也會變得無法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對自我可能性的信任,以及跟別人共同合作的信賴感。這種信賴的力量是藉由孩提時代與媽媽之間的關係所孕育而來。而且,在成長過程中,藉由與家人的互動、朋友的融合、學校的訓練等,培養出自己經營人生的原則與架構。
在第一章裡,我們將試著探討我們的母親們,在這段過程中是如何適當的了解孩子,以及提供協助與支援。
不想成為像自己母親一樣的媽媽
身為人母,能跟自己的子女溝通彼此的感受是最基本的事情,但是卻有很多人做不到。我們將先來探討這個問題。媽媽若是能了解孩子的話,孩子通常就能夠自我了解。媽媽與孩子之間就算經常對話,但是若稱不上彼此溝通,那麼問題就很嚴重了。
當過媽媽的人,多少都曾經被自己對孩子的吼叫聲而驚嚇過的經驗吧!很久以前,在自己孩提時期曾經聽過而被嚇到的聲音,如今卻從由自己脫口而出,怎不令人感到惶恐萬分?看著孩子面對如此的嘶吼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彷彿自己兒時的感受又歷歷在目。回想起媽媽不了解自己的那種難過,以及自己曾經立下如果有朝一日成為媽媽的話,絶對不這麼做的決心。但是,怎麼會跟媽媽如出一轍地對待自己的孩子,真是讓人又吃驚,又惆悵不已。
在我腦海中,浮現某個相當奧熱的夏日,在地鐵上所看到兩對母女。兩位年輕的媽媽各帶著一位兩三歲的女兒,坐在椅子上,其中一個小孩穿褲裝,另一個小孩穿蓬蓬裙。在大熱天穿裙子其實是相當得體的。但是,相較於小孩穿褲裝的媽媽,小孩穿裙裝的媽媽對於孩子的坐姿,看來似乎就緊張兮兮的。對小孩子而言,座椅實在太高,想要把腳擺放好,真的不容易。因為車子的座椅是依照大人的體型來設計,因此,小孩的坐姿自然就歪歪扭扭的。但是,媽媽卻一再的叫小孩把腳縮進去,因為她覺得小孩的內衣被看見,實在很礙眼。大概這位媽媽小時候,她的母親也曾經做過同樣的舉動吧!
前來接受心理諮商的女性們,剛開始在談及傷心往事時,往往也不太會落淚。她們通常都不能痛快的哭出聲來,只是勉強的忍住,然後以手帕頻頻拭去眼角留下的淚水。這些女性無一例外地,都是孩提時代被要求不准哭的人。這樣的媽媽通常也無法忍受自己的子女愛哭,她們認為好媽媽不應該放任子女想哭就哭。
媽媽通常在孩子喊餓之前,就先備好飯菜,在孩子想睡之前,就先揹起孩子哄他入眠,尿布一濕就趕緊換乾淨,可說為了不讓孩子哭泣而拼命的努力,並且認為這才是滿足孩子需求的最佳表現。但是,孩子因此沒有親自去體驗挨餓、打盹、尿濕等感受,而失去了以哭聲來表現自己情緒的機會,同時,也難以製造出大人們去面對孩子悲傷情緒的情境。或許這樣的孩子會被認為是「從小到大都很乖巧」,但是他們與其說是乖巧聽話,不如說是因為沒有機會哭也不一定。
有些媽媽只要孩子一哭就加以制止,甚至會板起臉孔,讓孩子嚇得動也不敢動,只要一哭,媽媽就大聲喝斥‘停’來阻止孩子哭泣。但是,刻意不讓孩子哭,反而會使孩子產生負面的感受。這種從小就壓抑自己情緒的孩子,恐怕也會失去自我意識成長的機會。
在家聽媽媽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出社會後服從權威,果真就是養育子女的良方嗎?如此一來,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去體會、判斷、行動的機會。結果,這樣的孩子有朝一日身為人母,恐怕也不知如何扮演好媽媽的角色。尤其是這種媽媽不斷給予,孩子被動接受的單向行為模式,更是問題所在。媽媽不論再怎麼愛孩子,或是替孩子著想,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即便沒有惡意,但是卻可能變成任意操縱子女的暴君。
在孩子咿呀學語之際,應該去體會孩子的語調,給予適當的回應。不要擔心孩子愛哭,試著傾聽及解析孩子哭泣的原因。不要以大人的想法去評斷孩子的表現,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孩子願意表達自己情緒的環境,充滿信心的展現自我。而且,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孩子才不會放棄自己的意志,也能為其長大成人種下良好的因子。這樣的孩子成為人母時,就會與傳統的母親截然不同了。
PART 1 媽媽獻給孩子的反省文
為了將孩子教育成為菁英,有所謂的「虎媽」這樣的名詞。在書店裡,教導大家如何成為虎媽的書籍也比比皆是。依照這些書的內容,是將媽媽所訂定的目標,視為孩子的目標,催促著孩子向前邁進,任意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教養是最重要的事情。孩子的一生可能因此而截然不同,因為這不是媽媽說一句我錯了,就可以挽回的事。孩子在生命的第一階段所遇到的人,正是「母親」。媽媽照顧著孩子,同時也給予孩子被愛的感覺。獲得充分關愛及認可的孩子,一輩子都可以過得充滿自信,而且能夠活出自己。因此,教養的前...
目錄
003【推薦序】給媽媽的療癒書/蘇絢慧
006【想一想】讓孩子受傷的錯誤舉動
010【序】請仔細看著孩子的眼神/文恩禧
Part 01 媽媽寫給孩子反省文
想起小時候媽媽罵人的聲音,
自己現在當了媽媽,竟然也對著孩子脫口而出……
難道自己也變成了像媽媽一樣了嗎?
024不想成為像自己母親一樣的媽媽
027唯有達成目標才有被愛的資格嗎?
031不可漠視的真相:家庭是人權的死角
035若是真心希望孩子幸福的話
039無視孩子沮喪心情的媽媽
043強勢的媽媽,濫用母愛的價值
047跟隨別人腳步的媽媽
051只顧自己的孩子好就行的媽媽
Part02 呵護,呵護,再呵護
我們是一體的!
沒有人比媽媽更了解孩子!
我愛孩子,才會嘮叨,擔心,這錯了嗎?
060「呵護」孩子終生的媽媽們
064孩子是孩子,妳是妳
068專職父親又如何?
072帶著愧疚敢活著
076「救援」也希望以家族為單位
080只專心扮演好母親的角色
083只有媽媽獨自向前奔跑嗎?
088孩子並非媽媽的傭兵
092無心所給予的傷口
096獨裁,扼殺創意
Part03 請重新認識孩子的能力
有些孩子感性,有些孩子會讀書;
有些孩子活潑,有些孩子內向早熟;
這些孩子的特質,媽媽們都看見了嗎?
104不讀書的話,長大注定失敗?
108爸爸的工作,為何由媽媽來做?
112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辦法賺大錢?
115媽媽要如何處理自己的人生?
119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
123找回自己的心靈色彩
127面子就那麼重要嗎?
130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問題小孩
134讓孩子像個孩子
Part04 想一想自己的童年
為什麼感到空虛?為什麼生氣?
為什麼別人在背後說我?
即使當了媽媽,也不太能確定自己的感覺……
142治療童年的傷口
145怎麼做才能讓媽媽滿意呢?
148媽寶女兒
152放下自己的「基本」標準吧!
156任性自我?還是只看別人眼色?
161父母親的爭吵,對小孩而言如同戰爭
164「忍」不是美德
167別輕易打孩子
Part05 治療過去的傷口
獨自困在自己的問題裡,無法向前。
試著向周圍的人請求協助,
你會發現自己接受的希望之光多麼燦爛。
174自我認可
178看看童年的自己
183希望之光戰勝絕望之暗
186沒有人能擺脫過去
190身為人母……
194耐心等待改變
Part06 與孩子心靈相通
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要無條件分享愛與心意。
202解讀孩子閃爍的眼神
205如何傳達所感受的世界
208自我改變是關係改善的第一步
211不再只為自己的孩子
214遠離自卑感
218不要製造只為媽媽而活的孩子
改變案例1:為了讓媽媽滿意費盡心思的孩子
改變案例2:在別人眼中也看到不同
改變案例3:我的媽媽變得不一樣了
改變案例4:找尋自心
改變案例5:珍貴的眼淚
249【後記】為了愛孩子而活
003【推薦序】給媽媽的療癒書/蘇絢慧
006【想一想】讓孩子受傷的錯誤舉動
010【序】請仔細看著孩子的眼神/文恩禧
Part 01 媽媽寫給孩子反省文
想起小時候媽媽罵人的聲音,
自己現在當了媽媽,竟然也對著孩子脫口而出……
難道自己也變成了像媽媽一樣了嗎?
024不想成為像自己母親一樣的媽媽
027唯有達成目標才有被愛的資格嗎?
031不可漠視的真相:家庭是人權的死角
035若是真心希望孩子幸福的話
039無視孩子沮喪心情的媽媽
043強勢的媽媽,濫用母愛的價值
047跟隨別人腳步的媽媽
051只顧自己的孩子好就行的媽媽
Part0...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