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清湛似水,不動如山,什麼疾風驟雨、嬉笑怒罵、桂冠榮銜,一律處之泰然,但這需要大智慧、大學問,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夠企及的。
禪的目標,永遠在於把握生命中的實在,認清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讓光陰虛擲,不讓生命閑拋。把握生命中的實在,就是釋放出生命中所有的能量,讓它們放出最燦爛的光。 生活總是如此真實,它不容任何過分的遐想。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不是靠美麗的遐想能撐起來的,所以,活出自我才是人生之真諦。既然選擇生存,就要活出自我的風采,而不是將生活地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畢竟「別人是別人,你是你」。
章節試閱
地獄和天堂 念正天堂路,念邪地獄門。 萬法由心生,萬事由心滅。 --古德 一個人來到寺廟裏,問白隱禪師:「世界上真的有天堂與地獄嗎?」 「你是做什麼的?」白隱禪師問他。 「我是一名劍客。」他說。 「你是一名劍客?」白隱禪師問道。「依我看,你雖有一把劍,但它太鈍了,連我的腦袋也砍不下,你能保護得了什麼人呢?。」 這個人聽了憤怒異常.立刻拔出了寶劍刺向白隱禪師。正在這時,白隱禪師說道:「地獄之門由此打開。」 那人聽了一愣,心知自己錯了,於是收劍向白隱禪師深鞠一躬。 「天堂之門由此敞開。」白隱禪師接著說道。 禪中道義:天堂與地獄原本就相距不遠--當我們受到外界的刺激,怒髮衝冠、失去理智產生惡念的時候,地獄使者就已在地獄等待著接待我們了;當我們受到外界刺激,能夠不為所動、冷靜分析利害得失,摒除惡念的時候,天堂之門亦會向我們打開,世界依然美好如初。
桃水和乞丐 迎雪梅綻放, 濁泥出紅蓮, 不經生死苦, 何曾有涅槃? --恒覺禪師 桃水禪師是日本聞名遐邇的禪師,在他住持禪院時,許多人都投在他的門下研習佛法。 突然有一天,桃水禪師辭去了主持之位,並勸眾僧們散去各奔前程。此後,再也沒有誰見過他。 三年後,一位學僧發現了桃水禪師在東京的一座橋下,與一些乞丐生活在一起,這位徒弟立即懇求桃水禪師給他開示。 桃水禪師對這位學僧說:「如果你能像我一樣,在這裏度過兩天的話,我也許可以教你。」 於是,這位學僧便與桃水禪師一起過起了乞丐生活。 學僧來的第一天,白天他與乞丐們一樣乞討,一塊兒吃飯、睡覺、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到了晚上,乞丐中便有一個人死了。桃水禪師在半夜時分讓這位學僧和他一起,將屍體搬到山邊埋了。 事完之後,回到橋下他們的寄身之處。桃水禪師倒身便睡,一直睡到天亮,但這位學僧卻始終無法入眠。 第二天天明,桃水禪師對學僧說;「我們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那位死去的同伴那兒還剩下一些吃的。」說完,桃水禪師便一邊吃,一邊招呼學僧同吃,然而這位學僧卻一口也嚥不下。 桃水禪師歎息道;「我曾說你無法跟我學習,走你的路去吧,不要再煩我了!」 禪中道義:生活的礪練,是人們通往堅強、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俗語講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正是這個道理。一個肯吃苦、肯奮鬥、不怕失敗的人,即使尚未成功,他的前途亦是光明的。
領 悟 學道幾人知道味,謀生底物是生涯。 莊周枕上非真蝶,樂廣杯中亦假蛇。 身後功名半張紙,夜來鼓吹一池蛙。 夢中說夢重重夢,家外忘家處處家。 --元.劉從益 有一個癡者,因為自己總是看不到人間的真實,從而去向禪師請教。 「禪師,請你告訴我,怎樣才能看到人間的真實?我在人生路上艱難地跋涉,到後來我才發現,我始終走在一個表像裏。」 「當我被她的甜言蜜語所迷惑,決定娶她為妻時,一轉身,就發現她在用相同的語言與別人約會。」 「當我把我的所有贈給一個衣衫襤褸、面色憂鬱的路人時,卻發現他對我毫無所求。」 「我把對我笑的人當作我的朋友,罵我的人當作我的敵人時,卻發現想把我推下深淵的,正是那個對我笑的人。」 「為什麼愛我的人偏偏不說愛我?人在我的身邊,為何心卻走了?怯懦者為何平時總是穿著勇敢的外衣?明明有求於我,為何偏偏要把一箱箱的珍寶送給我……。這些表像實在令人迷惑,禪師,請你告訴我,我應該怎樣去判斷?」 禪師說:「年輕人,有時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相,耳朵所聽到的,往往是那些擾亂心智的聲音。因此,離你而去的,也許是真心愛你的人;送你珍寶的,可能正是有求於你的人。」 「當一個人送你鮮花,另一個則送刺給你,請不要急於斷定哪一個是親你者,哪一個是疏你者。 「當你看見一個人鮮血淋漓地躺在地上,一個人站在旁邊無動於衷時,請不要貿然斷定哪個是死者,哪個是生者。 「當你看到一個黑髮者和一個白髮者站在一起時,請不要在二者誰是老人的問題上妄下定論。 「當一個人口齒伶俐、聲調高亢時;一個人結結巴巴、聲音顫抖時,請不要盲目斷定哪個是勇敢者,哪個是怯懦者。 「當你看見一個人在不停地流淚,一個人卻在放聲大笑時,請不要立刻斷定哪一個是歡樂者,哪一個是痛苦者。 「當你站在冰封雪凍的湖面上,被飄舞的雪花所環繞時,請不要認為明天還會是這樣;今天的幸福可能會成為明天的痛苦,稍瞬即逝的或許就是永恆的……」 癡者聽了禪師的這番話後,豁然開悟了。他高興地說:「我明白了。」 「在你對萬事萬物沒有真正領悟之前,請不要說『我明白了』。」禪師接著說。
禪中道義:在處理生活、事業等方面的事情上,我們常會被事情所表現出來的某些外部表像所迷惑,不能盡善盡美地處理好它們。這時就需要我們透過這些表像,從本質上對它們進行理解和分析,才能將事情做好、少犯錯誤。
不要拂拭 說時似悟,對境生迷。 --星雲大師 有一個年輕人脾氣異常暴躁,動不動就與人爭鬥,許多人都很厭煩他。 有一天,年輕人無意間來到了大德寺,恰逢一休禪師正在說法,便耐心地聽了起來。聽完後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暗自發誓要痛改前非。 年輕人找到了一休禪師,並對一休禪師說:「師父,我以後再也不跟人家打架爭鬥了,免得人見人厭,就算是受人唾面,也會忍耐的拭去,默默地承受的!」 一休禪師說:「何必呢,就讓唾液自乾吧,不要拂拭!」 「那怎麼可能?為什麼要忍受這樣的羞辱?」 「這沒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當作是蚊蟲之類停在臉上,不值與它打架或者罵它,雖受吐沫,但並不是什麼侮辱,微笑的接受吧!」一休禪師說。 「如果對方不是吐沫,而是用拳頭打過來怎麼辦?」 「一樣呀!不要太在意!這只不過一拳而已。」 年輕人聽了,認為一休禪師說的話太過虛偽,終於忍耐不住,忽地舉起拳頭向一休禪師的頭上打去,打完後接著問:「和尚,現在怎麼辦?」 一休禪師非常關切地反問:「我的頭硬得像石頭,沒什麼感覺,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啞然,無話可說。 禪中道義:古語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唯有自己行得正、做的端,在要求別人時,才會更有說服力、才能令別人更加信服。
打 坐 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 --無門禪師 兩個煙癮很大的人,恰巧一起向素以嚴苛出名的師父學習打坐;上課時因為專心,癮頭暫被抑制,可是剛打坐了一炷香的時間,就想利用休息時抽煙。兩人商量不如請示師父,看看可不可以抽。 師兄首先進見,不久,微笑著走出教室,對師弟說:「輪到你了。」 師弟進去後,接著傳出怒斥與責打的聲音。接著他鼻青臉腫狼狽而出,卻見師兄悠閒地抽著煙,就無比驚訝地說:「哎呦,你還敢抽,我剛才請示師父,幾乎被打個半死!」 「你是怎麼請示師父的?」 「我問師父,休息的時候,可不可以抽煙?唉!沒想到師父反應激烈,就是不許!你呢?」 師兄得意地說:「我是問師父,抽煙的時候,可不可以休息?師父說當然可以。」 禪中道義:生活沒有一定可遵循的原則,唯有懂得使用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沉溺於平穩凡庸的生活,開動腦筋、大膽地去嘗試新的想法和創意,才會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功喜悅。
立即長大 門前自有千江月,室內卻無一點塵。 貝葉若圖遮得眼,須知淨地亦迷人。 --宋.成枯木禪師 古印度有一個國王,一直以來都沒有後人,到了晚年才生了一個女兒,故而迫切地希望女兒立刻長大!於是國王召集了滿朝文武大臣參議此事,看看有沒有立刻使公主長大的方法。 一位武官說:「國王,國家若是有難,我們可以不顧生命的去平服敵人,不論千軍萬馬,我們都不會畏縮,可是欲使公主長大的事情,我們卻無能為力,請國王恕罪。」 一位文官說:「國家無論大小事情,我們都可以用機智、謀略來治理解決。至於兒女事情,恕我們沒有這個智識。」 無奈之下,一位大臣說:「大王欲使公主迅速長大,何不捨下皇榜懸賞呢?或許天下真有這樣的奇人異士能夠實現它。」 國王便按照大臣的方法,向全國發出了皇榜:榜上甚為誠懇地求助天下諸人,並設立了高額賞金。 一個月後,有位老僧拿著皇榜求見國王,並說他有辦法可以幫助國王解除煩惱。 國王知道後立即召見,迫不及待地對老和尚說:「只要你能做到,朕就封你為護國法師,千金酬謝!」 老和尚笑著對皇上說:「我不是為此而來,我僅是為皇上排憂解難來的!賞金獎賞對於一個和尚來說,根本沒有用處。我這有一個佛門秘方,可以讓公主立即長大,但是皇上請你答應我兩個條件,我便能讓公主立即長大了。」 國王聽了此言,甚是激動,迫切的說:「別說兩件,就是十件八件對於朕來說也能實現!」 老和尚說:「第一件就是,這個佛門秘方很難配置,需要一些很特別的材料,而且極難尋找,因此這需要一些時間,不知皇上有沒有這個耐性?」 國王說:「只要能使女兒立刻長大,無論多久,朕都可以等,但必須要一個期限,需要多久?」 老和尚說:「最多十五年、最少十年,但沒有找到材料之前,公主須暫時給我帶走,因為秘方配成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失效,必須立刻服下才行。」 「好吧!就這麼辦好了。」 老和尚接著說:「第二件,就是需要您在這期間多做善事、廣結善緣,這樣佛祖就會保佑我早日找到材料,配成藥劑了。」 國王很欣喜地答應了,從此大赦天下、減輕賦稅,確實做了不少的善事。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公主不在國王身邊,國王就漸漸淡忘了此事。不知不覺中十二年已經過去了。 有一天,忽報老和尚回來了,並且帶了「長大的」公主一起回來了。國王非常的歡喜,立刻召他進宮,一看到公主已經長大了,而且是婷婷玉立的少女,國王歡喜得不得了,撥了許多銀兩修繕那些破舊的寺廟。 禪中道義:「立即長大」根本是不現實的想法,亦如我們學習知識,不能瞬間即成一般。佛家雖有頓悟之法門,也是一半靠用功、一半是宿世的善根利智,才有頓悟的可能。
悟 渴來飲水,困來上床。鳧足自短,鶴脛自長。 --古南通門禪師 弟子問慧明禪師:「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大師回答說:「吃飯,睡覺。」 弟子們都糊塗了,齊聲說:「我們不懂。」 大師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弟子們馬上明白了。
禪中道義:有人吃飯時想著睡覺,睡覺時又想著吃飯。結果是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甜。因此,吃飯專心吃,睡覺專心睡,做事專心做,心無旁騖,這樣才能做好事。
平等對待眾生 若能轉物即如來,春至山花處處開。 自有一雙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樣平。 --宋.白雲守端 有一天,提婆達多生病。很多醫生來治病,但不能把他醫好。身為他的堂兄弟,佛陀親自來探望他。 佛陀的一個弟子問他:「您為什麼要幫助提婆達多?他屢次害你。甚至要將你殺死!」 佛陀回答說:「對某些人友善,卻把其他人當作敵人,這不合乎道理。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想幸福快樂,沒有人喜歡生病和悲慘。因此我們必須對每一個人都慈悲。」 於是佛陀靠進提婆達多的病床,說:「我如果真正愛始終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達多,像愛我的獨生子羅羅的話,就讓我堂兄弟的病立刻治好。」 提婆達多的病立刻消失,恢復健康。佛陀轉頭對他的弟子們說:「記住,佛待眾生是平等的。」 禪中道義:人們常想「一碗水端平」卻常常「端不平」。原因很多--身份、地位、貧富……,都會影響到我們待人的態度。若想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就需要我們閉上「現實的雙眼」,去掉罩在別人身上的「光環」。
地獄和天堂 念正天堂路,念邪地獄門。 萬法由心生,萬事由心滅。 --古德 一個人來到寺廟裏,問白隱禪師:「世界上真的有天堂與地獄嗎?」 「你是做什麼的?」白隱禪師問他。 「我是一名劍客。」他說。 「你是一名劍客?」白隱禪師問道。「依我看,你雖有一把劍,但它太鈍了,連我的腦袋也砍不下,你能保護得了什麼人呢?。」 這個人聽了憤怒異常.立刻拔出了寶劍刺向白隱禪師。正在這時,白隱禪師說道:「地獄之門由此打開。」 那人聽了一愣,心知自己錯了,於是收劍向白隱禪師深鞠一躬。 「天堂...
作者序
歷史悠久的禪文化,正如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揭示著宇宙萬物的規律。有史以來,許多人去研究它、參悟它,就是希望能從禪中得到更多的哲理(即「道」),警醒後人。 何謂「道」? 狹義地講--「道」是從禪中悟出的一些精華思想;廣義上講--「道」是虛空之間的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總法則。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難以言說的,能說清楚地就不是「常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這樣一種似無而有、似有實無的東西。可以說,人生完全被包含在這個「道」之中--人生處處流露著禪機,只要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處處都可以領悟到禪的智慧,處處都可以得到「道」的啟示。 何謂「人生」? 人生,就是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對於生活應該持有的一種態度。換句話說,就是人生在世,應該怎樣生活?如何立身處世?如何面對紛繁的社會?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日趨增大的今天,每個人都要承受不同的壓力和痛苦。因此,人們的內心常會有一種惴惴不安的感覺,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本書選取了眾多經典的禪學故事,並緊密結合了一些修為較高的名士的理論精心編撰而成。可以說這是一本以禪故事為載體,揭示人生之「道」、洗滌心靈的經典勵志書。
讀者在閱讀它時,能夠有一種清泉流過心間的感覺,它可以清除讀者內心眾多的煩擾。更能令那些深刻體會其內涵的讀者,擁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慧心,從容應對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讓廣大讀者的人際關係更和諧、家庭更和睦、工作更順利、心情更舒暢。
歷史悠久的禪文化,正如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揭示著宇宙萬物的規律。有史以來,許多人去研究它、參悟它,就是希望能從禪中得到更多的哲理(即「道」),警醒後人。 何謂「道」? 狹義地講--「道」是從禪中悟出的一些精華思想;廣義上講--「道」是虛空之間的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總法則。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難以言說的,能說清楚地就不是「常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這樣一種似無而有、似有實無的東西。可以說,人生完全被包含在這...
目錄
前言/007 第一章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013 只恨剩一文/014 梨打痢頭/016 佛印吃魚/019 為婦換鼻/022 貪 癡/024 貧人燒衣/026 懂得欣賞/029 放 手/032 金 盤/034 水中的金塊/038 禮拜六方與禮敬六方/040 真正的財富/042 佛祖講佛/045 適可而止/047 搖樹葉/051 仙崖勸架/053 月亮在看你/055 沒有牛/057 快樂的蘭花/059
第二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061 貧公見佛/062 心起因/065 誑語惡報/067 惡狗/070 佛的慈悲心/071 多頭魚/073 四錠銀元/076 浪費的報應/079 超 度/081 窮人的故事/083 和尚與小偷/086 燈芯將殘/088 播種快樂/091 考試落第/094 捉虛空/096 佛看病/098 別人不是我/101 吃假齋/103 地獄和天堂/106 桃水和乞丐/108
第三章 漸觀而後頓111 領 悟/112 不要拂拭/116 打 坐/118 立即長大/120 悟/124 平等對待眾生/126 參禪修證/128 牛腹蓄乳/131 和尚過河/133 清潔婦人/135 阿難取水/137 布金買地/139 不語禪/142 模範的弘法/144 佛陀穿針/146 驢毀瓷器/148 攀爬心峰/151 僧鬼合作/155 忍辱波羅蜜/158 釋迦牟尼佛考驗弟子/161 佛陀耕耘/164 皮肉骨髓/166 坐跑兼運/168 唵嘛呢叭彌吽/170 箭鋒相拄/172 鬼逼得道/175 不識頭銜/178 心 燈/180 點燃人生之燈/183 一滴水/185 禪師的三個徒弟/187
良寬勸善/189
前言/007 第一章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013 只恨剩一文/014 梨打痢頭/016 佛印吃魚/019 為婦換鼻/022 貪 癡/024 貧人燒衣/026 懂得欣賞/029 放 手/032 金 盤/034 水中的金塊/038 禮拜六方與禮敬六方/040 真正的財富/042 佛祖講佛/045 適可而止/047 搖樹葉/051 仙崖勸架/053 月亮在看你/055 沒有牛/057 快樂的蘭花/059
第二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061 貧公見佛/062 心起因/065 誑語惡報/067 惡狗/070 佛的慈悲心/071 多頭魚/073 四錠銀元/076 浪費的報應/079 超 度/081 窮人的故事/083 和尚與小偷/0...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