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王秀珍(《魅麗》雜誌總編輯)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李 嘉(中廣寶島網「四神湯」主持人)
李燕蕙(南華大學正念中心主任)
柯慧貞(亞洲大學副校長)
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魏兆玟(兩性生理學家)
羅智強(《走出迷網》作者)
鯨向海(醫師作家)
蘭 萱(中廣「蘭萱時間」主持人)
樂活人生的參考
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日常生活的小事件,可以是人生智慧的來源。《生活,依然美好》,就是作者張立人醫師在實習醫師的行醫歷程中,用心學習,細心觀察生活點滴,智慧性地淬鍊出來的生活體驗。作者以幽默的筆法,生動地描述他在醫學園地的學習經驗,就所看所思,平實地把所謂「正向思考」的幸福法則,融入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種種小事件。作者以具體而真實的生活實境展露那抽象的「正向思考」,相信讀者能由作者的用心鋪陳,輕鬆體會什麼是「正向思考」,能於閱讀外,實用「正向思考」於日常生活中,啟發出人生智慧的果實。
《生活,依然美好》這本書的每一篇,除了在篇目下,正面列述「遇見幸福的祕訣」,也在篇末附加「幸福小辭典」,提供讀者豐富的精神健康相關科學文獻知識,甚具創意。本書不只感性、幽默性十足,更有豐富的科學知識,不只可讀性豐富,更有充足的教化作用。我認為是一般大眾追求樂活人生中有用的參考。謹此推薦。
推薦序二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之旅
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魏兆玟(兩性生理學家)
十分榮幸、也很開心,受邀為優秀的張立人醫師新書《生活,依然美好:24個正向思考的祕訣》寫序。
同為精神科醫師,我們都很強調「知識就是力量」,希冀運用「生理、心理、社會」模式來正確解析身心健康及障礙的保健、成因與治療,比如不要「以形補形」,吃豬腦想補腦,因為會愈補愈糟糕(豬腦含有高單位的壞膽固醇)。
十分感佩青年才俊張醫師打破「在診間一對一看診」的傳統窠臼模式,用犀利幽默的文筆,教化更多民眾。他不僅專業知識強、文采豐富,並且有入世救群的人文關懷精神。每篇文章,字裡行間理性與感性交錯,在捧腹大笑中,更佩服他能以敏銳的思維,將人生百態與人性活潑地顯現在二十四篇有趣的故事中。
以下,特別將幾點值得強調與分享的「身心可以健康」的心得分述如下:
一、注意「志趣」及「專業」:我十分認同立人兄引用臺灣兒童精神科先驅宋維村醫師(也是我所尊敬的師長之ㄧ)所說:「志業(profession),包括『志趣』與『專業』。許多專業人員工作得不快樂,是因為只注意『專業』,而忘記培養『志趣』。」(請見第八篇〈尋找並實現你的志業〉)歡喜做,甘願受,才會有喜樂。
二、築夢踏實,活在當下:立人兄將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細緻的七層說明清楚(一般書籍都只說明五層;亦詳見第八篇)。
三、減少憤怒,免「傷腦筋」(因為憤怒會堆疊體內很具破壞性的可體松〔cortisol〕,極易干擾有記憶功能的海馬迴):「八風吹不動」,為何「一屁打過江」來?當別人講一件事,你是否常常「對號入座」?是不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且對自己沒有信心?把憤怒當成你的一面鏡子,接納自己也有脆弱。第九篇〈把憤怒當成自己的鏡子〉裡的故事,讓我不禁想起哲學家柏拉圖說過的話語:人生在世,就是在進行身體內理性與感性的平衡之旅。
四、培養「自娛娛人」功夫:立人兄的文學造詣,可是東方與西方並融且兼具「創新」的。例如:「拉鉤生涯原是夢,實習病房本無良」,原為李商隱詩,被改良後,竟可用來自嘲實習醫師的辛苦!(請見第二十四篇〈幫助人也需要專業〉)
五、掌握生命的真正目的:立人兄在書中提到:「生命的目的,就是接受自己(self-acceptance)」,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特別在此與讀者們共勉!喜愛國學的,還可以延伸此道理到:「苟足於其性,則雖大鵬無以自貴於小鳥,小鳥無羨於天池,而榮願有餘矣。故大小雖殊,逍遙一也。」(語出《莊子‧逍遙遊》)真的,每個人只要能完成自我,都能享受一樣的幸福:如果能夠發揮自己的才性,小鳥和大鵬不必互相嫉妒,牠們的快樂根本是一樣的!
最後,特別引用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雙城記》的開場引言: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
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
看好看壞,全在你我ㄧ念之間。不想當我與立人兄的個案,請多想想上句的正面話語!
讀完《生活,依然美好:24個正向思考的祕訣》,收穫滿滿,強烈推薦您:買來讀,人生就賺到了!
推薦序三
一本初心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近年,臺灣醫療生態劇變。每當醫護人員發出「拒絕過勞」、「終止血汗」的吶喊,總有少數民眾直嗆,「不爽不要做」。
作者張立人醫師與我「系出同門」,原有機會共事,因我專業生涯自二○○六年開始轉彎擦肩而過。稍後,立人因照會精神醫學訓練課程,於第三年住院醫師期間受我短期督導,保持聯繫迄今。二○○九年,當他選擇各項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業縣雲林,做為專業生涯的起點,適逢臺灣社會動盪加劇,醫療崩壞伊始,初離臺大總院百年老店羽翼,想必點滴在心。
立人終究是理想主義者,除了斗六院區日常業務,我陸續聽聞他走入臺西、麥寮、口湖等海線偏鄉,訪視無法就醫的病患;還挑起「精健學苑」執行長的擔子,將胡海國教授的精神健康促進運動,涓滴灌注心理衛生知識貧瘠的土壤。我還留心,在這同時,他出版了詩集《如何用詩塗抹傷口?》(二○○九)及《25個心靈處方:臺大精神科醫師教你過減法人生》(二○一一)。相較於自己率性的浪人生活,我不禁暗暗讚嘆:能文能武又刻苦耐勞,真是好樣!
職業病上身,我不可能不好奇:這位晚我十年出道,彬彬有禮頗有古風的年輕精神科醫師,究竟運用哪些心理機轉自我平衡?
原來,正是《生活,依然美好》所歸納的二十四個正向,不,正常思考步驟。
為何刻意凸顯「正常」、而非「正向」思考?我以為本書所選,正是作者實習與住院醫師訓練期間,以其敏銳、尚未經過太多專業折射的正常人眼睛所見,二十四個觸動心弦的醫院風景。更可貴的是,幾經滄桑,多年後他又細細爬梳,添上揉和精神醫學、心理學、文學及社會學知識的註腳。不同於主流書市一片因過度簡化,以至於高亢近乎失控的「正向思考」熱潮,我以為立人想同大家分享的,是涓涓細流且更重要的「正常思考」。
正當大醫院救命重症醫師紛紛逃命,或走入救醜的醫美業,或轉任一般科診所,甚或遠走他鄉,尋求安穩工作或合理報酬,立人也選擇離開的消息,想必讓他的病人與同事(包括我)感到不捨,甚至灰心。可當我細細讀過本書,深信立人將一本初心,陪伴他的病人,在這多變多情的世界,幸福地活著。
推薦序四
溫情
王秀珍(《魅麗》雜誌總編輯)
醫院,一個最容易看見真實與人性的地方,只要經歷,總是刻骨銘心。
那年初次懷孕,公公卻罹癌住院,以醫院為家的外子,白日教書,整夜守候。我心疼他日以繼夜的奔波,外子回答我:「醫院沒有親人,爸爸會害怕。」我摸摸肚子告訴孩子,爸爸日後必定善待家人。那年中秋我帶著一盒月餅,挺著像企鵝般的大肚子前去探望安慰公公,孫兒即將誕生,過年前即可返家團聚。他露出久違的笑容,勉強坐起,十分歡喜吃下半個月餅,告訴我他很想活,很想回家,很想抱抱孫子。
從醫院窗口往外望,萬家燈火,想著眾人皆有我獨無,心中感觸既深且痛。隔半個月,公公永遠離開我們,孩子沒有見過爺爺。
隔了幾年,八十五歲老父親初次住院,我也開始往返醫院,深夜回程時,獨自啃著牛舌餅也吞嚥下許多不捨。在父親臨走前幾日,無數人生的過往畫面一一快速倒轉著,這有什麼意義?忍不住在車上像個孩子般大哭起來。
我沒有忘記主治醫師溫和耐心地說著我其實聽不太懂的病症術語,也未曾忘卻醫院裡發生的點點滴滴。眼見親人飽受病痛折磨,生命脆弱和無能為力,莫過於此。只要進入醫院,不論我們的背景或專業有多強,都在瞬間感受自身的渺小與卑微,並對醫生充滿敬畏,甚至是有點帶著乞憐渴望著悲憫,醫生不用和顏悅色,就可以崇高尊貴,只要善待我們的親人,給他們多些慈悲和活著的尊嚴。
身體的苦看得見,內心的苦誰來醫?前五年我從事特教書出版,每每在特教講座會後,總有許多家長不肯離去,跟我訴說自家孩子的百種狀況,和為人父母者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焦慮。有位過動兒母親跟我說,她希望這是一場夢,天一亮,就可以醒來,終結一切噩夢,重新開始過生活,可是,老天爺卻天天讓她失望。有位妥瑞症母親跟我說,為了小孩幾次想要尋死,因為今生太苦,後來卻為孩子活得更堅強。也有位自閉兒母親告訴我,她不要自己的孩人比人強,她只要孩子和別人一樣,會講話溝通,能自己搭公車,順利找到回家的路。
世間最可貴的閱讀來自人心,真誠總會被看見,溫情處處在人間。這些年見識到人在生命裡擺盪,或多或少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著實有著無力和更多的寬容。沒有類似的人生經歷,想要同理他人並不容易。每當夜深靜謐時,常常感受到這個現代城市裡的寂寞,發現人為力量竟是如此微弱,更加慶幸這個世界有了母親和醫生。
期待立人的新作與未來。